分享

刘奎龄的绘画技法

 大东村人 2015-11-05

2015-11-03 16:19 阅读 1175
中国画在绘画的技法上主要分为工笔和写意,大多数的画家都专工其中的一种,能够达到工、写俱佳境界的可谓少之又少,而刘奎龄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作品追求写实,选材则极为广泛,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山水人物,都是他创作的题材,可谓“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刘奎龄在绘画上始终追求写实效果,在他的笔下,那些动物也有了生命力,因此,他的画给人的感觉就是“神来之笔”,受到广泛的赞誉。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坚定地走“继承、兼收并蓄”的道路,在专心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研究西方现代艺术的特点,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艺术的优点巧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成为传统派和中西融合派的中坚,其作品是典型的中西合璧。他将独创的“湿丝毛法”等技法结合在一起,使得画面形象逼真,光彩夺目,达到了视觉与艺术统一的良好效果。


刘奎龄的代表画风从技法上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早期釆用没骨法绘制的,一种是中年以后釆用丝毛法绘制的。其中早期的没骨法,是直接釆用了他在花鸟画创作中的绘画风格。然而,没骨画法固然可以十分生动地表现动物斑点和皮毛的质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画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表现狐狸、猴子、兔子、狮、虎等长着漂亮皮毛的动物时,这种画法就显得不那么自然了,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在动物身体的边缘会有生硬相接的感觉,于是刘奎龄便用没骨法绘画的同时加入了丝毛的画法。


天津博物馆藏刘奎龄的代表作《上林春色图》,画成于1938年,当时他54岁,正是一名艺术家技艺和思想最成熟的时期。此画取材于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的片段,表现了宫廷苑囿中的珍禽益鸟、奇石峥條、花草富丽的生动景象。画中描绘了雄雌两只孔雀栖息于巨石之上,石下绘红白两色牡丹。两只孔雀造型极其准确逼真,尤其是翔毛的质感和亮度,大有抚之若触、呼之欲出的感觉。画面设色艳而不俗,代表了近代中国花鸟画写实画法的高峰。羽毛运用渲染和丝毛相结合的技法,使孔雀身上的翎毛非常逼真且具有质感。巨石釆用写意的画法,用笔恣肆放纵。牡丹花釆用没骨的画法,使人感觉细而不腻,极其典雅。整个画面工写结合,对比强烈。


刘奎龄的丝毛画法也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不断改革。最初是需要等颜色完全干了之后再用丝毛法画出皮毛,虽然动物身上的每一根毛发似乎都呈现在观者眼前,但过于生硬的线条效果还是破坏了画面的整体效果。于是刘奎龄又开始尝试新的丝毛方法,其独创的“湿丝毛法”也由此诞生。所谓“湿丝毛法”是在画动物的皮毛时,先用水把纸打湿,当纸处于半干不湿的感觉时,再在上面用毛笔丝毛,最后再上色晕染,这样画的作品,画面上的动物皮毛会有一种毛茸茸的天然感觉,非常逼真。加上颜色的晕染与烘托,可以恰如其分地表现动物身上漂亮的毛色和质感。而后,这种风格逐渐成为刘奎龄动物画的主要画法,并逐渐走向成熟,解决了没骨勾勒与丝毛之间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技法与绘画面貌,也使自己画中的走兽更加生动逼真。



走兽四条屏 第四屏 狮


刘奎龄所画的大量走兽画中,以狮、虎、豹的创作最为有代表性也最为生动。其中尤以1945年所画的《走兽四条屏——狮》最为精彩,画中一只雄狮正在一片杂草丛生的荒野之中,伺机而动。画面中只有狮子的面部、爪子及骨豁的转折处用墨线勾出。与传统的中国画的用线方式不同,刘奎龄有意识地弱化线在画中的造型作用,使之更像西方绘画中素描轮廓线的感觉,虚虚实实地构成一幅精彩的画面。雄狮的鬃毛用毛笔十分写意地一扫而带出,背部及身上的绒毛则用“湿丝法”画出。狮子的整体采用工笔的画法,背景中的山和草丛则采用较写意的画法,工写结合,增加了画面的对比效果。狮子的头部正视前方,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刘奎龄所画的虎与狮虽都属于兽中之王,但在环境的处理上则完全不同,老虎不是身在荒野中充满凶猛的野兽,而是处于幽逸环境中的悠闲自得的益兽。



走兽四条屏 第一屏 虎


其于1945年所绘的《走兽四条屏——虎》就体现了这一点,画中一只猛虎穿梭于山泉之间,它的前面是潺潺的泉水,后面是古松缠绕,整体感觉是一个传统中国画式的背景,让人观之很舒服。老虎居于画面的中心,黄黑相间的漂亮斑纹同样釆用“湿丝”的画法,并依照老虎身体的起伏变化准确地表现出其内在结构与空间透视感。刘奎龄在表现老虎的逼真感的时候釆用了虚实相生的方法,虽然在视觉效果上感觉十分工细,但在整体大关系上感觉十分和谐,丝毫感觉不到描摹之感。


刘奎龄的绘画作品具有十分浓郁的天津地域特色,表现的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但在他的笔下却别具风姿。刘奎龄一生独特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学画经历,留存的一幅幅生动画卷,最主要的是他对艺术始终持有高度的追求精神,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学习和发展绘画艺术的经历,就是对传统艺术和西方艺术不断地继承和兼收并蓄的过程,最终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中西融合的绘画艺术风格,为丰富发展中国画的技法、开拓新的表现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节选自《浅谈刘奎龄绘画艺术风尚》,作者天津博物馆陈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