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全能画家刘奎龄画集欣赏

 夕妙斋 2019-05-11

其代表作《上林春色图》深得徐悲鸿高度赞扬,并被其赞誉为“当代中国画坛翎毛第一人”。

社会评价编辑

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何家英对《刘奎龄先生自画像》赞不绝口,并题写到:“刘奎龄先生乃中国写实国画之泰斗,其以西法入中国画,注重师造化,独创新法,将自然之美表现得毫发毕现,自然生动。且不失中国绘之根本,此画以湿画法表现写真之像,尽显先生至风采也。”在二十世纪初期,新日本画运动之风自东洋传来,新日本画中既有强烈的欧化意识,亦有维护传统、保存国粹的精神,这阵东洋之风,对彼时的天津艺坛产生的深渊的影响。刘奎龄早年曾就学与新式学堂,在学期间收到了西方科学、文化的启蒙,接受解剖、透视、色彩等西洋绘画的基本知识。民国初年的中国画坛风云际会,传统与新潮的碰撞,成就了日后具有鲜明特色的刘氏绘画艺术。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此件《花鸟四屏》代表了刘奎龄中年时期绘画艺术的典型风格。依题识可知,创作于1928年。是年,画家创作工笔花鸟及走兽颇多,尤以绢本条屏最为突出,画风亦日臻成熟。刘奎龄的笔下的翎毛走兽以形神兼备,极具魅力而着称。在他的画中,对于传统造型技法,可谓广览博学,近如清之沈铨、郎世宁,远如宋元徐崇嗣、钱选,皆为所学,化为己用。此作师法北宋徐崇嗣,较少墨笔勾勒,只作大体轮廓。刘奎龄笔下之作,多有详尽之手稿,几经修改,反复推敲,愈加精细严谨。于创作之时,得以通过沉稳果断的线条为物象整体造型,栩栩如生、形神兼备。造型完成直接以色彩晕染,通过在绢本纸上颜色、水分间的碰撞,表现翎毛的质感。如远观水鸟,可见羽毛层次分明,近看则并无一根描写,可谓出神入化。

《花鸟四屏》

刘奎龄(1895-1967)动物四条屏设色绢本 立轴戊辰(1928年)作140×32.5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旧藏

另一方面,在刘奎龄的笔下还吸收借鉴西方写实绘画的严谨与科学,光影明暗的对比效果,可谓中西并用。通过淡墨的渲染,使得笔下之物更为立体生动。增强了全画的体积感。通观四屏,画家将黄鹂、鸽子、野鸭、鸬鹚分别配以四季最具特色的景物,将四屏合而为一,相映成趣。作品不仅表现出生命之真,也追求特定的意境与思绪,将笔下的动物经营在一个既真实亲切又富于理想化色彩的自然情趣之中,悉力创造生命与自然空间的高度和谐,体现了画家的人生态度和自然意识。此组《花鸟四屏》曾为天津美术出版社遴选保藏,堪称刘氏典型之作。

刘奎龄先生自画像

社会评价编辑:

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何家英对《刘奎龄先生自画像》赞不绝口,并题写到:“刘奎龄先生乃中国写实国画之泰斗,其以西法入中国画,注重师造化,独创新法,将自然之美表现得毫发毕现,自然生动。且不失中国绘之根本,此画以湿画法表现写真之像,尽显先生至风采也。”在二十世纪初期,新日本画运动之风自东洋传来,新日本画中既有强烈的欧化意识,亦有维护传统、保存国粹的精神,这阵东洋之风,对彼时的天津艺坛产生的深渊的影响。刘奎龄早年曾就学与新式学堂,在学期间收到了西方科学、文化的启蒙,接受解剖、透视、色彩等西洋绘画的基本知识。民国初年的中国画坛风云际会,传统与新潮的碰撞,成就了日后具有鲜明特色的刘氏绘画艺术。

刘奎龄被誉为全能画家,除了闻名于世的走兽画、花鸟画,他在人物画上同样颇具造诣,风格鲜明,跳出古人之藩篱,形成“刘派风格”。虽然现存的人物画作品数量不多,但是对于解读刘奎龄作品的社会性和技法的多样性,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实上以线描为主的人物画在画史上的出现远远早于后来出现的不求形似的文人画。我门完全可以将工笔画比作中国古典主义绘画,他与写意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两个分支。刘奎龄恰恰继承了传统绘画中工笔的一支,并高度的发展了传统写实的技法,他的艺术成就值得我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刘奎龄的绘画艺术在研究宋院体画、元、明、清诸名家巨匠的基础上,又广受并蓄;学习西画画法、郎世宁画法及日本竹内栖凤技法;将西洋画以及日本南画之色彩、透视比例融合于中国传统工笔国画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其作品造形准确,形态逼真;笔墨生动,色彩雅丽;刻画工细,纤毫毕现;生动自然,雅俗共赏。独辟蹊踁,自成一家。堪称近现代工笔花鸟动物画大师。

刘奎龄的画以花鸟居多,早期多画飞禽,后期多画走兽,走兽中以马、虎、狮、豹、羊、狼、狗、免、猿、猴、驴、鹿、牛、猫、狐狸居多,也画人物,以走兽画最为出色。

自成一家。与刘子久并称“津门二刘”。

存世的作品是对画家的生命最真实、最灿烂的记录。50岁以后,刘奎龄的艺术创作进入了鼎盛时期,不但凸现出鲜明而稳定的风格,而且表现题材大大拓展,技法也更臻成熟。将他那以传统笔墨进行写实的才禀发挥到了尽致的程度。所绘哺乳动物明显多了起来,如狐、犬、兔、猫、羊、松鼠、猴子等;特别是大型走兽,如狮、虎、豹、鹿、马等,在同期作品中尤其抢眼。花鸟画则渐渐退居到次要的地位。材料则多用较厚的生宣纸。充分利用生纸的敏感性来达到写形取貌和传神达意的目的。物象的真貌,靠艺术的手法加以提升,如利用笔毫柔软多丝的特性,以墨或色在清湿的纸上微抹轻触,产生出皮毛柔亮绒软、纹斑或深或浅及随结构和透视关系起伏隐显的感觉,都分外动人。妙处在于精细而不著笔痕,用粉薄匀透润,与色迹墨痕交接自然。不象庸手所绘动物,丝毛根根出露。看得出,刘奎龄对西方绘画的体认,并不是骋心力于光影明暗的世界里,而是更多关注西画的写实意识和感觉方式,不仅物象栩栩如生,也让水墨充溢着活力和细微的感情。令人耳目一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