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龄妈妈生二胎过了产检才安心

 nizijun 2015-11-05

高龄妈妈怀二胎更要注重产检,B超检查少不了 

  黄贤君受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主任医师 李映桃&

         产前诊断科和胎儿医学中心主任 陈敏& 妇科主任医师 刘娟

  这几天,两孩政策全面放开的新闻在朋友圈疯传。朋友间聚会问候语都成了“准不准备要个二胎?”估计又有不少夫妻都心动了。但让人担忧的是:年纪大了,母婴的身体健康状况大不如以前了。因为高龄女性要孩子常常是受孕难、易流产、出生缺陷高发、妊娠并发症多、难产率增高等。所以,医学专家建议,高龄妈妈怀二胎,尤其要看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要做好孕前检查和产前筛查。

  孕前:

  别以为怀二胎

  就不用做检查了

  很多人以为“生了一胎,怀二胎就简单多了,不需要再做太多复杂的孕检了”。但是专家却不这么认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主任医师李映桃指出,要怀二胎前,必须接受常规的孕检,比如测血压、血糖、血脂、乙肝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排除是否患有内科疾病。如果准妈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建议最好做肝功能检查,对肝脏功能做进一步评估,以防孕期乙肝病情加重。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第一胎是剖宫产,怀第二胎时还需要提前检查是否有“疤痕子宫”。李映桃说,这些年我国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疤痕子宫也变得非常常见。如果在子宫的疤痕伤口愈合不佳的状态下,怀二胎则极易发生疤痕妊娠。所以说,怀二胎不能盲目乐观。一般来说,在孕前通过B超检查可以预测疤痕妊娠的概率,在早孕期B超查看胚胎着床部位,都能有效减少疤痕妊娠的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

  另外,“无论头胎采用何种分娩方式,怀孕和分娩过程中都会使盆底功能受损。尤其是30岁以上,已经生育的女性,要想怀二胎,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盆底功能状况。”该院妇科主任医师刘娟说,如果经过怀头胎之后,盆底功能变差,在怀二胎时,子宫再次承重,脱垂症状会更加明显。在医院就曾经接诊过一位怀孕3个月,子宫从阴道“掉”出来的产妇。所以,准备怀二胎的女性,尤其是高龄女性,最好先做个盆底功能评估。

  产前:

  高龄妈妈更需重视产前筛查

  由于此次全面放开两孩,生育欲望较强烈的是一大波1975年至1985年出生的女性,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明显增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前诊断科和胎儿医学中心主任陈敏说,自从去年广东省开放单独二孩以来,产前诊断中心高龄二孩妈妈的比例就在逐渐增加。而医生最担心的就是由于高龄怀孕,胎儿发生畸形、孕妇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更为常见。

  畸形:实际上,对于高龄妈妈生二胎而言,医生最担心的就是出生缺陷增多,比如脊柱裂、兔唇、四肢异常、心脏畸形等,以及胎儿染色体病、单基因疾病、遗传代谢病等。据专家介绍,普通人群中发生胎儿结构畸形的概率不超过5%,但是随着母亲年龄增加,胎儿结构畸形概率也会增加。陈敏说:“从临床对胎儿的产前筛查和诊断来看,35岁以上的高龄女性怀孕,考虑生二胎的妈妈要充分重视这些风险,更要做好产前胎儿和母体的筛查检测。目前,对胎儿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主要是通过超声检查,一旦胎儿有畸形,B超的检出率可以达到80%。”

  地贫:地贫基因筛查是准妈妈们绝不能漏过的产前检查。如果夫妻双方都是地贫基因携带者,第一胎已经做了产前诊断,第二胎还要做基因筛查,因为第二胎依旧有可能生出一个重度地贫的孩子,所以这个检查也不能省。

  唐氏综合征:唐氏综合征是染色体病的筛查。妈妈年龄越大,胎儿发生唐氏综合征的比例越高。目前,产前检测根据操作方式分为无创性产前检测和侵入性(有创)产前诊断两种,目前临床一般通过抽绒毛、抽羊水、抽脐带血等方式进行胎儿染色体、基因检测。陈敏指出,产前诊断都是在B超下进行,最佳穿刺抽取绒毛时间是妊娠11-14周,抽取羊水时间是妊娠16-24周。

  孕妇并发症:“对于高龄妈妈而言,往往更多的是关心腹中胎儿的健康。”陈敏表示,“年龄越大生孩子,发生妊娠并发症的概率越会增大,所以计划生二胎的女性别忽视自己的危险因素。”像先兆子痫(孕期高血压)、糖尿病、早产等都是高龄妈妈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一旦发生且控制不好,对母体和胎儿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Tips

  啥时要二胎好?

  医学上认为间隔一年再要二胎更好

  李映桃介绍,如果产妇在产褥期恢复状况良好的话,理论上42天之后就可以怀二胎。但更建议在头胎半岁至1岁之间再怀二胎。因为宝宝1岁以内,经常要抱,大肚子的妈妈很难兼顾照顾小宝贝,所以间隔1年以上,当第一胎的小宝贝会走路了更好,也更利于母亲自然分娩,可有精力教育两个宝宝。

延伸阅读:五成新妈妈产后腰酸腿痛三个方法可缓解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主任 张建平教授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本以为可以一身轻松,但随之而来的产后腰腿疼痛却给很多新妈妈带来了痛苦。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主任张建平教授介绍,产后腰酸腿痛的发生率可高达50%,程度轻重不同,严重的疼痛可影响产妇的日常生活及休息,容易引起产后焦虑、抑郁,不利于产后心理及生理的恢复。他给出了应对的措施。

  产后为何会腰腿酸痛?

  张建平教授表示,从妊娠开始,到宝宝成长的十个月中,到产后恢复期,孕产妇身体时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关节、肌肉、韧带等都要随之调整。如果孕期及产后缺钙、过度疲劳及产后运动和休息不合理、长期不良姿势等均可导致腰酸腿痛的发生。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会导致产后腰腿酸痛:

  1、孕期及产后缺钙

  张建平教授介绍,孕期胎儿生长发育、骨骼形成所需要的钙完全来源于母体,准妈妈需要的钙远远大于未孕时,如孕期不注意补钙或补钙不足,可导致孕期甚至产后腰酸腿痛。虽然大多数准妈妈都知道孕期补钙的重要性,但产后补钙却是众多新手妈妈容易忽略的问题。其实,母乳中含有供孩子成长所需的钙质,有数据显示,产妇如果每日泌乳1000—1500毫升,就要失去500毫克左右的钙,如产后哺乳期摄入钙不足,不但容易导致新生儿缺钙,同样可在产后因为缺钙而导致腰腿酸痛。

  2、过度疲劳及休息不合理 

  张建平教授分析说,受“坐月子”这根深蒂固的思想束缚,许多产妇产后长时间卧床,腰腿部肌肉缺乏锻炼,这也是导致日后腰酸腿痛的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产后需加强运动,因为,孕期孕妇体内激素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准妈妈体内分泌的松弛素可以使骨盆韧带及椎骨间的关节、韧带松弛,使脊椎的弯度加大,如果产后休息不当,持久站立和端坐,致使妊娠时所松弛了的骶髂韧带不能恢复,也可引起肌肉、韧带、结缔组织劳损而引发疼痛。 

  3、长时间不良姿势  

  张建平教授指出,新手妈妈经常把宝宝抱在怀里,且新妈妈哺乳时姿势不当或长期使用某一种姿势,可引起肌肉疲劳,导致产后腰疼的发生。

  对策:营养均衡+适量运动

  由于产后腰腿酸痛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所以专家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也需要多管齐下才有效,并从饮食、运动、行为等方面具体提出三点对策。

  1、注意饮食调理

  专家提醒,除了补充足够的钙剂外,孕期及哺乳期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尤其是哺乳妈妈要多吃营养丰富的肉类、蛋类、奶类、大豆、虾皮等富含钙质的食物,此外还应注意营养的全面,如多吃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蔬菜、水果等。

  2、产后应做适量正确的运动

  张建平教授说,不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的新妈妈,在自己能够下床走动之后就不应该长时间卧床,可适当散步,产后两周开始做加强腰肌的运动,如伸展腰部、转腰动作等,以增强腰椎的稳固性。此外,需劳逸结合,要避免久坐、持久站立、束腰过紧等。

  3、注意保持良好姿势

  张建平教授表示,不良姿势导致腰腿部疼痛是从孕期就开始的。因此,从孕期开始就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坐着的时候,腰部尽量挺直,后面可以垫一个柔软的靠垫;睡眠时,可采取左侧卧位,而且可将枕头放在后背或夹在两腿之间来让自己感到舒适、放松。产后错误的抱婴及哺乳姿势也是导致产后腰腿痛的原因,因此,注意采取宝宝和妈妈都舒服的姿势喂奶,如果需要,可以用枕头支撑自己的胳膊、背部,可经常变换姿势,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导致的肌肉疲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