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村卫生室建设与乡村医生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六然书馆 2015-11-06

[本文资料来源于湖南省卫生厅农卫处(工作交流)栏目

浅谈村卫生室建设与乡村医生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湖南省耒阳市村卫生室建设及乡村医生的现状调查

耒阳市卫生局副局长  曹晓建

【编者按】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基础,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队伍的重要力量。乡村医生用简单、实用、廉价的医疗服务为广大群众解除了病痛,构筑起守护农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及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村卫生室建设严重滞后、乡村医生年龄结构老化、身份不明、待遇过低、养老保险无着落等问题日益凸现,导致乡村医生的“空白村”越来越多,不仅增加村民看病难问题,而且威胁到农村卫生服务网底的安全。因此,加强村卫生室建设、解决乡村医生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已迫在眉睫。本文作者通过对耒阳市村卫生室建设及乡村医生的现状调查,深刻剖析了村卫生室建设与乡村医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耒阳市村卫生室现状

耒阳是一个拥有140万人口的县级市,辖31个乡镇、5个办事处、1个正处级经济开发区,有行政村639个,居委会47个。全市设村卫生室627所,已办证的522个,有合格村卫生室27所,其中国债项目建设22所。村卫生室属集体办的22所,乡村联办的5所,乡镇卫生院设点办的25所。共有乡村医生900人,其中取得执业助理医师34人,无执业医师。乡村医生按年龄分:50岁以上330人,30-49岁539人,30岁以下31人;按学历分:本科0人,专科40人,中专565人,中技155人,无学历140人;按职称分:乡村医士414人,乡村医师211人,无职称275人。

 

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村卫生室建设严重滞后,服务能力明显受限。由于历史和客观条件限制,全市村卫生室举办的形式是多种多样,有属集体举办的,有属乡镇卫生院设点办的,有属乡村联办的,但绝大多数村卫生室仍然是私有制形式,属乡村医生私人办的村卫生室占全市村卫生室的比例达到92%;村卫生室建设更是五花八门,有村集体免费提供的,有利用国债项目建的,有国家慈善机构援建的,而大多是乡村医生自家建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部分村卫生室房屋陈旧老化,结构不合理,功能标准较低;乡村医生自己提供的业务用房与生活用房未完全分开,医疗服务环境简陋;绝大部分村无健康教育室、资料室等设施,部分常用医疗设备落后,急诊急救设施配备严重不足,与新形势下的卫生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落实基本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因此,所有制性质没理顺,举办形式不统一,阵地建设不规范,给村卫生室建设的模式统一和规范化管理增加了难度,也制约了服务能力的发挥。

2.乡村医生年龄结构老化,后备人才青黄不接。一是乡村医生队伍年龄结构严重老化。调查显示,全市共有乡村医生900人,其中50岁以上的乡村医生有330人,占全市乡村医生总数的36.7%;30-49岁的乡村医生有539人,占全市乡村医生总数的59.9%;30岁以下的乡村医生有31人,占全市乡村医生总数的3.4%。乡村医生队伍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尤其是30岁以下的乡村医生所占比例远远小于50岁以下所占人数比例,乡村医生队伍后继乏人问题日益严重。二是乡村医生队伍学历水平低下。全市乡村医生队伍中,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没有一人,有大学专科学历的40人,占全市乡村医生队伍总数的4.4%;有中专或中技学历的720人,占全市乡村医生队伍总数的80%;无学历的140人,占全市乡村医生队伍总数的15.6%。由此可见,在全市乡村医生队伍中,拥有高学历的人数比例远小于无学历人数比例,年龄结构与学历构成上均呈现“一多一少”的问题,亟待加以解决。而与此同时,社会上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数较少,且大多不愿从事乡村医生职业,正规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生又不愿下乡,因此,随着全市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的继续加剧,缺少新鲜血液补充的乡村医生队伍从业人数还将呈现减少趋势,乡村医生队伍青黄不接问题将会更加严重。其引发的服务质量与农民健康需求间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3.乡村医生身份尴尬,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长期以来,全市乡村医生既是履行医疗卫生职责的农村医务工作者,又是没有脱离承包土地的农民。这一“半医半农”的尴尬身份,让乡村医生都不同程度地缺乏对农村卫生事业的职业归属感。乡村医生与民办教师同生于上世纪50年代,是社会各界公认的农村“孪生兄弟”,时至今日,这对“孪生兄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和命运,民办教师早已转为公办,而乡村医生目前还处于被边缘化状态,他们岗位在基层,工作最辛苦,待遇却非常低,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调动和发挥。

4.乡村医生待遇偏低,工作运转艰难。一是乡村医生仍是民营性质,自负盈亏,以医疗业务创收为主,靠药品利润维持生计,其中药品销售收入占其总收入的85%以上。由于医疗项目单一、用药品种少,加之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就医人数急剧减少,乡村医生的医疗收入很难维持日常开支。二是受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影响较大。随着耒阳市今年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对于以药品差价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乡村医生来说,无疑是冲击最大、雪上加霜。三是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杯水车薪。乡村医生主要担负着农村预防、保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大多工作是免费提供,虽然国家从2008年起按农村常住人口给予乡村医生一定的劳务补助,补助金额逐年提高,但与乡村医生需要提供的服务量不成正比,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

5.乡村医生老无所养,队伍难以稳定。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是影响乡村医生队伍稳定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基层建设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的根本原因。乡村医生一直工作在最基层,可以说是半农半医,有的已经为此奋斗了一生,为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至今仍无养老保障,老无所依。而同在农村基层服务的民办教师、畜医等都已先后解决了编制,享受国家给予的各种待遇及养老政策。所以,养老问题可以说已经成了乡村医生队伍最大的后顾之忧和最大的无奈。

 

五点对策与建议

1.改革村卫生室管理体制,明确村卫生室公益属性。首先,建议把现在的村卫生室明确为统一村集体办或乡村联办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村卫生室在乡镇卫生院的领导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自承担法人责任;乡镇卫生院负责为村卫生室代购或组织配送药品,村卫生室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选用药品,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等规定;将村卫生室列入新农合报销定点医疗机构;明确村卫生室承担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和辖区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7项具体工作任务。其次,建议理顺村卫生室及其从业者的隶属关系。最好以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形式进行行业归口,将村卫生室的固定资产、人事管理、业务技术、资金运行、医疗行为、质量监管等交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授权的乡镇卫生院进行管理,而从业者的组织关系应当隶属村支部,从业者的执业状况与医德医风等则交由村支两委会负责考评,以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使村卫生室真正成为村办国有,真正体现其公益属性。

2.建立有效的准入培训机制,提高乡村医生素质。国家明确规定从2010年起,凡进入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必须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按照政策要求,县(市)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一方面鼓励吸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特别是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下村服务;另一方面,定向培养村卫生室服务人才。推行“定单式”培养模式,与有志于村卫生室工作的高中应届村民学生签订合同,由村委会推荐,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村民学生被医学院校录取后,县(市)财政出专款培养,学习期满后回村服务。同时,为乡村医生接受培训教育创造条件,在免费提供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适当合理给予误工、交通、食宿等补助费用,为乡村医生创建“无经济负担”的培养环境,确保乡村医生参训率和培训质量,保证学有所成,充实壮大乡医队伍。

3.明确乡村医生身份,改善乡村医生待遇。借助新医改的强劲东风,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在确定了村卫生室的应有地位与医疗卫生职责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乡村医生数十年来对农村卫生事业的贡献以及他们对前途与命运的关切,尽快明确乡村医生的身份,参照民办教师及乡村畜医转为公办的作法,将乡村医生全部转正,纳入事业编制管理,结束“农民”给农民看病的历史。同时,县(市)财政要不断落实和完善乡村医生补助、补偿政策。首先,对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实行绩效考核,费用全额买单,在国家补助标准之外,本级财政按辖区人口3-5元/人的标准予以配套补助。其次,鉴于我市乡镇卫生院已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借鉴外县的作法,建议将村卫生室也纳入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畴,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其差价由政府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并且根据服务量的多少给予每人每月800-1000元的劳务补助,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4.加大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一是狠抓村级卫生室阵地建设。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湖南省示范村卫生室评审标准》的要求,制定全县村级卫生室建设规划,总体规划布局,分步组织实施。利用国债投资机遇,采取国家投入为主,地方政府配套的方式进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每年建设50-100个标准化的村级卫生室,通过几年的的努力,完成村级卫生室的建设任务。同时,对还没有建设村委会的村,建议把村卫生室的建设纳入村委会建设的总体规划一并考虑,结合新农村建设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既节约了投资,也提高了村委会房屋的使用效率。二是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要按照《湖南省示范村卫生室评审标准》的要求,结合农村基层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村卫生室的医疗设备、仪器等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保障广大农民都能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

5.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人事社保和财政部门应根据农村实际,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乡镇卫生院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因地制宜研究建立覆盖所有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制度,资金来源可以采取自己交一点,村里补一点,政府扶助一点的方式解决,使乡村医生老有所养,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