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老板内参 王田 发于北京 “大师之味”是一个融合“传统+互联网”的项目,旨在打造最具品质的名厨餐饮互联网企业。 其理念是不雇厨师、不租商铺,所有的外卖产品都由五星级酒店的顶级名厨研发,均价39元,面向中产人群。 在大师之味的创始人之一范新红看来,传统餐厅包括高端一些的酒店,成本大部分花费在房租装修上,导致食材和厨师等成本的占比就会减少。所以餐饮O2O这种轻量模式越来越受欢迎,因为省下的成本不但可以反哺食材,也可以用来营销等用。 大师之味作为纯外卖品牌在成本上做了大胆的精简: 1、借人:名厨签约制,只承担“有效成本” 在采访前内参君体验过“大师之味”,网上预订了博古斯中国第一人(“博古斯”大赛被称为全球厨界的“奥林匹克”)王海东研发的“法式鹅肝堡”套餐,除了这道主菜外,还有煎烹马蹄鸡、烫干丝和奶油西蓝花三道配菜,外加米饭。量不大但却很精致。 大师之味的精髓在于所有菜品都是由五星级酒店的顶级名厨研发,虽不需要亲自操作,但关键环节一定是由他们本人把控,比如料汁。 目前“大师之味”采取的是“签约分成”合作模式。名厨所研发菜品销量高所获分成就高,销量低分成就低,直至下架没有分成。这倒是很像我们熟知的“绩效考核”,卖得多赚得多。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激励名厨的积极性,企业承担的也只是“有效成本”。 2、借地:高逼格厨房闲置为己用 对于纯外卖餐饮来说,大一些的中央厨房比门脸更实用。然而“大师之味”连自己的中央厨房也没有,他们还是用“借”的。但有两个要求必须满足,那就是后厨大、设备全。一要保证产能,二要保证名厨菜品的品质。 目前和大师之味合作的是一家米其林餐厅,拥有500平米的中央厨房,设备更是不必说。“其实在酒店用餐的客人并不多。闲置正好可以为我们所用。”范新红说,下一步他们还打算去和海底捞、麦当劳等大型餐饮企业谈合作,利用他们的中央厨房进行加工。租借餐厅、酒店后厨的闲置时间是个双赢策略,可以使房租成本降到最低,如此一来消费者低价吃出高端品质也就不是什么难事。 3、产能不是问题,配送才是 目前,大师之味也是采取提前预售的方式,据范新红透露一天卖上千份不成问题。但鉴于目前的产能几近封顶,他们又谈下一家800平米的酒店厨房,产能可高达一天三四千份。 产品够多,配送也要跟上才行,这才是目前大师之味团队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了保证送出去的餐到客人手里还热乎,他们需要多个分餐点用来保温。 这些分餐点不需要像中央厨房有如此高的规格,一般咖啡厅其实也可以办到。分餐点就像是各个分店,订单可提前按照区域划分,再送至分餐点加热,最后由分餐点出餐最快送至目的地。 目前大师之味还在找寻一些合适的加盟方作为分餐点,以保证高产能的输出问题。 叫个外卖,得提前一周,用户体验存疑 “互联网+名厨”背景很吸引投资人 高端餐饮O2O是个伪命题,我们吃的是“大师”这个人,而不是产品。高端餐饮之所以高端,是因为附加了品牌溢价、场景体验、极致服务等无形价值,产品只是载体。 如果没有了这些东西支撑,只有产品,何来高端与大师之说?LV不是一流商圈、高冷卖场、空姐服务员的话,怎么证明LV的逼格和身份?一个送到你家的LV你要吗? 请注意共享经济的边界 “烧饭饭”刚刚死掉,市面上的私厨平台目前也没出现品牌。我们对互联网的过分崇拜,正让许多本不该出现的互联网产品打着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幌子,堂而皇之地走向舞台。 共享经济是有一定的开放范围的,也就是说,在这样高度定制化的分配交互当中,只会有固定的人参与进来。这就像是一张门禁卡,如果你不属于这个社区,你就无法参与到这个共享之中。 ![]()
相关阅读: “烧饭饭”宣布停业,赢利模式不清的餐饮O2O项目将大批阵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