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悲鸿《燕燕于飞图》

 百了无恨 2015-11-06
206×400
《燕燕于飞图》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寿康,汉族,江苏宜兴屺亭镇人,中国美术家、美术教育家,擅长画马。他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而他所作的《燕燕于飞图》的背后却是徐悲鸿与孙多慈的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
    孙多慈端庄秀丽,性格开朗,才思敏捷,好学上进,各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很得系主任徐悲鸿的赏识,常与她一起谈论国事、家事,交流画艺,师生关系十分密切。1934年,徐悲鸿赠孙多慈一幅《睡猫图》,画上题着:“寂寞谁与语,昏昏又一年。慈弟存玩。”第二年,徐悲鸿再赠《燕燕于飞图》,画面上是一位古装仕女,愁容满面,仰望着翱翔的飞燕。上题:“乙亥秋,写燕燕于飞,以遣悲怀。”这两幅画寓意深刻,含情脉脉,孙多慈视为至宝,常带在身边凝视不已。
他俩情感越来越浓厚。
    在孙多慈举行了画展之后,她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加之姿色过人,服饰新潮,其影响越来越大。就在这年暑假,徐悲鸿来到安庆,下榻在孙多慈家中。徐悲鸿因与自己的夫人蒋碧薇长期不和,想另择伴侣,故来向孙多慈求婚。孙的父母知悉徐悲鸿家有夫人,同时与女儿年龄悬殊很大,竭力反对这门婚事。孙多慈也觉不妥,不愿插足做第三者,便婉言谢绝。
    尽管徐、孙的婚姻没有成功,但师生的情谊仍然深厚。徐悲鸿为了加深与孙多慈的友情,常邀孙多慈到他的家中会晤,他还把自己数十年的杰作———几大捆画作全部搬出来,让孙多慈挑选。其中几幅表露着他对孙多慈微妙情谊的仕女画和骏马图被孙多慈选去收藏。徐悲鸿无限痴情,使孙多慈十分感动。她曾感叹说:“恩师,弟子今生不能与你结为百年之好,只能遗憾终身了……”
    1953年9月,徐悲鸿在北京逝世,正在美国纽约的孙多慈听到消息,当场昏了过去。后来她关门哭了三天,并为导师戴了三年大孝。
    孙多慈1938年离开安庆时,家中收藏的书画太多,携带不便,也以为不久就可以回来,故而都没带走,谁知一别就再也没有回故里。八年抗战后,又接着内战,她想重返故里,也未能如愿。  
    1949年初,她随夫君等家人离开重庆,辗转去了台湾。上世纪80年代末,她与丈夫相继去世。孙多慈留在安庆的许多书画名作大部分被当时的日本占领窃夺,一部分流落坊间。上面所提的《睡猫图》和《燕燕于飞图》两幅珍品,为老教师胡思源觅得,珍藏数十年,现被上海文物商店以重金购去。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选自《诗经·燕燕于飞》。最普遍的诠释是“卫庄姜送归妾之作”。据《左传·隐公三年、四年》载,庄公之妻庄姜无子,视庄公妾、陈国女子戴妫之子完为子。完继位,迅即在州吁之乱中被杀,在母凭子贵的时代,戴妫自然便没有了立足资本。她和与她有着同样命运的女子一样,被遣返母家。庄姜与戴妫情谊深厚,依依地送了一程又一程,恰见天空有燕飞过,一伤感,诗兴大发,遂口占一诗“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图》中,一愁云深锁眉宇的古装仕女,眼睁睁瞅着心上人单飞,只恨自己翅短力微,不能与其比翼高飞。徐悲鸿借《诗经》以抒别意,选材典而雅,感情更见深沉。燕以双飞为吉,这幅《燕燕于飞图》无疑不是好兆头。所谓一画成谶,燕子果然从此一去不复返。
   《燕燕于飞图》寄托了徐悲鸿对孙多慈特别的情感,承载了一段美丽而凄美的师生情。
    这也许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情故事吧。

206×400
    刘岩点评:徐悲鸿大家都知道,近百年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画家。尤其是在美术教育和社会活动方面是很有贡献的一位大师。这件作品无疑是一件很精的作品,是他年份最早的1935年所作。庄姜,然后画的是“燕燕于飞”诗。庄姜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贵族美女,因为她是齐氏的后人,所以她姓姜,后来嫁给卫庄公了,因此叫庄姜。“美目顾盼”那个典故或者说那个形容指的就是她。另外,她也是中国言情诗的祖师奶,最早的离别言情诗就是她写的,就是画上的这首诗。所谓的这个“燕燕于飞,送子于野”就是送一个人,送她一个心上人,然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就是说送这个人看不了就哭的一埸糊涂。
    1935年徐悲鸿发生了一些特殊的事情,有感而发画的这件作品,大体上是1935年,这是在中国美术史上,近百年中国美术史上发生了一段最轰烈烈的师生恋,就是他有一个女学生叫孙多慈,徐悲鸿这个时候跟她发生了感情,就是这种师生恋,虽然到现在来说是第三者,但是那种纯情感的东西还是蛮感人的。
    1935年对沉浸在轰轰烈烈师生恋之中的徐悲鸿和孙多慈来说,没有得到人们大慈大悲的理解,换来的只是“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的凄美。于是徐悲鸿用少有的委婉柔情,创作了这幅《瞻望弗及》送给孙多慈,表达了其离别之苦。徐悲鸿为孙多慈画了多少作品现在已无法知道,只是从1935年至1938年,孙多慈就是守着这些连家人想看一眼都难的画作,打发着寂寞的时光。1938年4月南京陷落后,身在安庆的孙多慈一家不得不外出避难。当时孙多慈以为不久就可以回来,又因为画卷太多携带不便,所以这批画作就留在家中。谁知这一别竟是八年,而八年间安庆老城几乎被日军洗劫一空。可惜孙多慈精心收藏的这批徐悲鸿画作,全部流落民间。其中《睡猫图》和《瞻望弗及》后辗转到了安庆收藏家胡思源的手中。在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家境困难,胡思源又低价将它转让给了上海的一家收藏机构。这幅见证了一段恋情的《瞻望弗及》在沉浮了半个世纪以后终于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这件作品画得很精,首先是颜色对比很强烈,仍旧有油画的那种凝重的装饰性的那种效果。有意思的是什么呢?有意思的是他画的这个开脸,如果画的古代美女应该似乎画得更漂亮一点,但是他画的这个好像是他自己,就是他把自己的形象画在古代最漂亮的美女身上,这一点是有寄托有深意的。
    问:他画的马、画的鸡、画的人物哪个价值比较高呢?
    刘岩:就是什么东西不能一概而论,徐百悲鸿画马跟齐白石画虾是一样的,是他的代表作成名作,但是并不能说明是他最贵的,像这类作品一定贵过他的马。为什么呢?首先人物题材的东西从格调上、从规格上就高于动物,再则这件作品背后有一个很大的故事,而画马就是一般商业性的创作。当然徐悲鸿画马超过了历史上中国很多画家。
    问:徐悲鸿哪个时期的作品收藏空间比较大一些呢?
    刘岩:各个不同时期都有精品,整体来说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最好。为什么呢?刚从国外回来那个时期,他对中国笔墨的运用还不够娴熟。我指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但五十年代以后虽然也有精品,但是因为他身体状态差了,所以精气神弱了。其实最好的时期应该是四十年代。当然不一定四十年代的每幅作品都是精品,整体这个时间段的东西偏好。
    龚继遂评估:我们知道一个画家作品的传世量、流通量,还有他的题材之间都有区别。那么又有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作为它的背景和陪衬。给这张画的估价是600万到800万人民币之间。
206×400
2010年5月中国嘉德春拍     358号藏品   
 徐悲鸿《燕燕于飞图》   成交价:918.4万元
    金运昌点评:这个成交价不算太贵,因为徐悲鸿先生他的人物画,尤其是非常好的人物画非常罕见。那么这张《燕燕于飞》就是他用情去画画的典型,所以笔端是充满了感情。咱们现在的市场实际上是有两个市场,一个市场是收藏市场,一个市场是礼品市场。那么礼品市场需要的是比较吉祥的题材,比较开门的大幅作品。那么收藏市场需要的是这种比较精美的力作。所以这两个市场如果重叠在一起的东西,它就会大贵。而像《燕燕于飞》这样的画,可能礼品市场不需要。他画了一个很悲凄的女性在那儿远望,这个你给人送礼是不行的。只有非常内行的人,知道这段故事的人才会收藏这样的东西。但是从长远来说,能够传世的东西,《燕燕于飞》这样的肯定能传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