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关课堂的“双百”方针

 江山携手 2015-11-06

有关课堂的双百方针

作者:张华清

课堂,是教学的最基本形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有人说:学校工作,教学第一;教学工作,课堂第一。

有人说: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是主渠道,是主阵地。

有人说:课程改革,最终是课堂改革。课改,就是改课。

说法都正确,话语都精辟。

要抓好课堂,真正发挥其作用,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这是由课堂本身决定的,是由教学主体和客体特点决定的,也是由教育本质决定的。

具体而言,上课需要“百花齐放”

因为教学是艺术,艺术拒绝刻板统一,追求特色创新。

教育家吕型伟说:教育是一项事业,其意义在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其价值在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其生命在创新。

事业讲投入,科学讲真诚。投入、真诚皆为“唯一”,带有指向性,带有确定性,不可再多作延伸与发散。唯独“创新”,包含与众不同的诸多方面,也只有与众不同,才能称得上创新。这就是艺术的本质属性。

张大千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强调的就是艺术生命。

吕型伟也说过“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追求的亦是创新。

近代大师陈寅恪先生当年为历史系高年级学生讲授《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时,尽管内容都是他30年来滚瓜烂熟的,但他每次仍旧重新备课。其女回忆说:“父亲多次对我们说过,即使每年开同以前一样的课程,每届讲授内容都必须有更新,加入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发现,绝不能一成不变。前人讲过的不讲,近人讲过的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不讲,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可见,陈寅恪真是把教学当做艺术对待的。

的确,教学就是一门艺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面对的是个性鲜明、求知欲强的青少年。为此,就需要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灵动和创新。教师如果真把课堂看成一件艺术品,就会精心去打磨,细心去雕琢,就会创设出有异于别人,又不同于自己的新颖的课堂。果真如此,教育也自然化为教师内在的一项事业。

因为课堂主体是学生,学生个性迥异,需要因材施教

课堂由活动组成,课堂是活动的集合体。活动者自然是学生,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体验、感受、认知、内化、建构,以成就一个新的自我每个课堂都应是学生认识加深的过程,每个课堂也都应是学生觉悟提高的机会。课堂与课堂,环环紧扣,结成学生发展的成长链

然而,由于学生存在不同的差异,各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这就要求课堂活动不能一刀切,学生不能一个步调前行。其实,这也正是自教育形成以来所一直要求的,只是我们始终没有做好。学习方式的变化,会增强学生兴趣分层次安排,会增加成功愉悦;因人施教,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外,课堂上的“百花齐放”,还包含学生的“生命怒放”,一是热情奔放,二是思维活跃,三是积极展示,四是思路多样。如此,课堂就具有了思想,就具有了创造。

因为教师特点不一,风格存有差异。

教师各有风格。或粗线条推进,重在点拨,或细致化品味,重在深掘;或善于激情感染,或善于步步推演;或善于让学生尽情展现,自己在旁静观,适时指点,或善于加入其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及时提醒……

不同学科教师,也自有其学科特点。

不同的风格,运用同一个教法,肯定不行。全校或整个地区,甚至全部学科,都推行一个教学模式,也肯定有违教学规律。自上而下,整体推行,是忽视差异;全盘接受,必须执行,是强盗逻辑。课堂切段,划分环节,规定时间,是对教师风格的抹杀。不管学习内容,不管自身实际,强制几个“统一”,是对教师思维的束缚。试问:风靡大地的导学案治下,除了查找知识、操作习题,教师还有多少灵性的发挥?还是吕型伟的话:硬道理也得讲道理!

一人一品,正是教师风格的体现。如此,才有百花齐放,才有异彩纷呈。然而,这却需要功夫,需要准确定位,需要不懈努力,同时更需要学校的理解、包容与扶持、帮助。

因为教学内容有别,不同的内容,理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法。

内容决定形式。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理应及时变化施教方法。

一是不同学科教师,当有凸显其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课堂特色;二是同学科一样的内容,教师风格不同,课堂也应有异;三是教师本人,因学习内容变化,也不能死守一法。如语文学习,小说、散文、诗歌,自有其不同的学法,就不能一法贯之,更不能混同于应用文体的学习。同是小说,对于鲁迅的学习就不能等同于沈从文。只要抱定效果,只要追求本质,只要认真探究,每一项内容都会有相符合的教学方法,有相适应的处理形式。

教师不知变化,是慵懒;教师一法到底,是固执。“物竞天择”之道,适用于此。保守、僵化,终为学生厌弃,为教育淘汰。

课堂百花齐放,归根结底是为学生。它体现的是真实、人性、正道、思想、创新、生命。如此,才有多姿多彩的教育春天。

既然上课要“百花齐放”,那么对于观课、评课来说,则必须“百家争鸣”,不发一个调,不搞一言堂。要畅所欲言,不要随声附和;要多方建议,不要处处见好。

一方面,观别人的课,要自有主见。

教育是有缺憾的艺术,教学亦然。作为观课者,理应最先清楚“观”之目的,在于提升教学,促进观课、上课者双方共同提高。对于一堂课,不同的人会找出课堂的短板,观出不同的“所以然”来。研讨时,当实事求是,指出不足,并针对问题找出对策。同时,更要毫不保留地摆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如此,各说自己的感受,各谈自己的看法,各亮自己的思路,自然呈现出“百家争鸣”局面。“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的确,这样教学之道也就因“鸣”而“明”了。长期下去,教师也会由“明”而“名”。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面子影响,由于老好人主义,更由于教研流于形式,大家评课往往只见优点,不见缺点;只见褒奖,不见批评;只见他人,不见自己;只见表面,不见思路。你好我好大家好,最后什么得不到。作为学校,应设法改变此情景,努力为大家营造适宜“鸣”、乐意“鸣”的环境。让观课者有思想,让上课者有收益。

一方面,上课教师,要经常自我反省,自我“争鸣”。

教师成长离不了反思。善反思者,常进步。观摩出课,要善于听取他人之言,重在问题与不足,重在认识与建议,溢美之词完全可以一听而过。平常上课,更要多做总结思考,效果如何?目标是否达成?存在什么遗憾?还有什么更好方法……如此,多在内心“争辩”一番,自会悟出许多道理,也自然会促进自己的课堂“百花齐放”。

课堂是教师实现理想的地方,是学生放飞理想的地方。百花齐放的课堂,正是教师、学生个性的张扬,人性的体现。而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各方对课堂的“百家争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