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条中式与美式思维的差异你是哪种?

 昵称2530266 2015-11-06


作者/PETER

翻译/沪友南希花园


正如古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着浩瀚的太平洋,因此在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思维差异也是颇为明显哒!


当然这都仅仅是差异,并不代表哪种更好哪种更坏!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你了解彼此的文化特点,对于学英语更有帮助。记得算算看你都占了几条,更偏向哪一种思维哦!




1
评价反映

中式思维不习惯夸奖别人,但擅长自我批评。当被夸奖时,人们甚至会谦虚的说:“不,不,不,我还不够好”。


美式思维喜欢表扬别人和自我夸奖。人们总是说好听的话。如果你夸奖他,他会大方地回答:“谢谢,你说的对。”


2
聚餐休闲

聚会休闲,中式思维更看重整体,中国人和朋友一起时喜欢在饭馆吃饭。


美式思维休闲更为随意,喜欢和朋友聚会时去酒吧喝一杯。



3
审美

中式思维喜欢婉约之美。中国人相信一白遮百丑,中国女人不喜欢晒太阳。


美式思维崇尚自然,喜欢小麦色皮肤。日光浴是白种人的最爱。太阳越大,他们穿得越少,太阳下暴露的皮肤越多,他们感觉越好。



4
收礼物

中式思维收礼非常含蓄。人们认为当面打开礼物是不被接受的。


美式思维更为开放,人们非常自豪地送礼,收礼的人会说:“太好了,我很喜欢!”


5
子女关系

中式思维认为父母对儿女承担责任,而这种责任关系往往能延续一生。中国父母都愿意无怨无悔地花自己的钱照顾孙子女,这点外国人都很佩服。


美式思维更注重自我,因此父母与子女关系更为独立。美国人退休后会自由地旅游、跳舞、学习一项技能,甚至单身者谈恋爱。一般说来,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他们不会很长时间帮着照看孙子女。当然,他们很乐意提供临时的帮助。



6
老人赡养

中式思维认为老人赡养应当亲力亲为,如果中国人送他们的父母去护理院,那会被认为不孝。


大多数美国人的父母住在护理院。如果他的孩子花时间去看望他们,那就被认为孝顺


7
生活方式

以院落设计为例,大多数中国人在后院种菜。


通常美国人在后院种花草。



8
财产管理

中国人把他们挣的钱存银行而有安全感。


美国人习惯于花明天的钱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


9
信用债务

中式思维认为欠债是一种有压力的生活方式,也被认为是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生活。很少有中国人信用卡欠款。


美式思维喜欢预支未来的财产,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注重信用。很少有美国人信用卡不欠款。


10
婚后财产

中国的恋人还没有结婚就共享他们的金钱。


许多美国夫妇甚至一辈子各花各的钱。

11
教育

至于教育,中国人最大的成就感来自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


在教育方面,美国人最大的成就感来自足球踢得好或者自我管理得好。


12
婚姻观

中国人恋爱了,谁想结婚都可以和恋人提出来。


在美国,一般女孩想结婚,她需要耐心等待她的恋人愿意建立家庭,向她求婚。




13
现代家族观

现代中国人结婚后不随夫姓。


在北美,女人结婚后不管她多有名,通常改随夫姓,比如克林顿·希拉里。


14
公共设施

在中国的大城市有很多草坪标语:“请勿践踏草地”


在美国草坪就是用来踩踏的。随处可以看到人们或坐或躺在阳光下看书。


15
烹饪方式

很少有中国人完全按照菜谱烹饪,(所以我们才有这么多好吃的料理……


美国人烹饪或烘焙的时候认真地读菜谱,精确地按照菜谱需要做,细微的差别也没有。(美国家庭有厨房用的茶匙和杯子)。如果你说一小点,他们不知道是多少,你得说3/4茶匙。



16
生活习惯

大多数中国人进入家门习惯换鞋或脱鞋。


美国人习惯在地毯上走路,甚至穿着鞋去卧室。


17
对待错误

中国人工作出错习惯给自己找理由。


美国人喜欢说是自己的错,请求原谅。


18
穿衣打扮

中国白领看上去非常优雅,但是很容易认出他或她是来自大陆。在整体搭配上,中国人较为保守,不敢尝试更为先锋的装扮。


北美人穿的衣服比欧洲人更休闲,但他们上班比欧洲人穿得更正式,换珠宝配饰比衣服更勤。



19
社交方式

美国人聚会喜欢三三两两成群结队的小范围社交。


中国人聚会喜欢热闹,一般大家都会围成大圈圈吃饭聊天。


20
置办房产

作为中国的中产阶级,他们通常买大房子只是为了炫耀。


一般,北美的中产阶级买一栋大房子是出于需要。


参考资料

爱翻不凡翻译社 南希的花园《中国人和美国人20个主要的不同点》

图片资料来自花瓣网,与本账号无关,涉及侵权请联系本账号,立即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