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美学区别与源头

 文山书院 2015-11-06

中西美学区别与源头 | 光明讲坛第99讲

 2015-11-06 彭吉象 

主讲人:彭吉象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我把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概括总结成了六个字,“道、气、心、舞、悟、和”: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舞”——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人类虽然都要追求真善美,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和西方传统美学观念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直接影响到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有很多明显的区别。


中国美学强调伦理价值,西方美学强调艺术价值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善就是伦理)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



正因为如此,就造成了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很大的不同,例如我们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人公几乎都死了,哈姆雷特自己死了,他的父亲被他的叔父害死了,然后叔父死了,母亲死了,未婚妻死了,他的岳父也死了,小舅子也死了,台上的人几乎都死光了,这就是西方的悲剧。中国的戏曲就不是这样的,中国的戏曲并不是没有悲剧,但是中国的戏曲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尾,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非常注重焦点透视,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



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也不一样。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诗经》是流行于2000多年前的民间歌谣,《楚辞》是屈原、宋玉创作的作品。而且《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诗经》和《楚辞》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抒情诗歌。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都是抒情诗。


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的抒情。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荷马史诗》包括了《奥德赛》和《伊利亚特》两部巨著,《特洛伊》便是其中的一个故事。《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成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也是众说不一,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的话,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和汤一介先生都曾经说过,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天人合一”就是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美学“三足鼎立”


中国传统美学是由“三家”组成的,即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


儒家美学。杜甫的人生态度是“忧国忧民、正己正人”,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非常经典的儒家思想。儒家提倡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讲的就是人生的一个修养过程。第一是“修身”,就是先把自己的各方面修炼好,搞好自身修养,现在讲素质。第二是“齐家”,就是管理好家庭。大家可能觉得这个没什么了不起。其实不然,管理好一个大家庭在封建社会是很不容易的。在“齐家”基础上就要努力去“治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后就能“平天下”,也就是说治理好国家后才能去统一天下,这是儒家的追求。


杜甫的诗歌完全体现了这种精神。比如著名的《三吏》《三别》,讲的是安史之乱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和杜甫自己的感受,典型的忧国忧民。甚至杜甫的其他诗歌,包括大家熟悉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是在忧国忧民。


道家美学。道家提倡的是“出世”,提倡要到自然中去追求和谐。如果说儒家是人与社会的和谐,那么道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突出一个“道”字,如果在唐代找一位代表大诗人的话就是李白。李白被称为“诗仙”,“仙”就是道家的(杜甫被称为“诗圣”,圣就是圣人,即儒家)。



禅宗美学。禅宗是典型的以心传心。应当说,“以心传心”这是禅宗最主要的一个精神。禅宗突出一个“心”字。禅宗主张“遁世”。道家的“出世”还需要先进去再出来,而禅宗的“遁世”就是说进都不要进去,绕开尘世,更加彻底。禅宗强调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即“人与人心和谐”。如果说对中国古代文学、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儒家,那么对中国绘画、书法来说,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禅宗。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先讲第一个字“道”。意思就是中国传统艺术始终强调一种精神性,强调内在的意蕴,“不重形似而重神似”,西方绘画画得非常逼真,中国画不是强调逼真,而是强调传神。



有限无限的超越美。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有限的,但是体现的意图无限。很多门类都是这样,如颐和园的园林风景里面有很多美学。世界上三大园林体系,中国是其中之一。三大园林体系是指:欧洲园林——以法国为代表,东方园林——以中国为代表,以及阿拉伯园林——以埃及园林为代表。欧洲园林的特点是几何式,如法国皇宫里的园林,都是圆形、菱形、方形等等。中国园林的特点是自然式,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阿拉伯园林的特点是在每个十字交叉口都有一个喷泉。

第三,不设不饰的自然美。不设不施就是不用化妆的自然美。宗白华先生说过,中国美学史上有两种美感延续到今天,一种是人工美,一种是自然美。人工美很多,比如说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历代精雕细刻的玉器,一直延续到后来精心绘制的工笔画,以及我们戏曲的服装、脸谱,以及精美的唱词等,这些就是人工美的东西。自然美的东西也很多,比如说元代四大家、明代四大家的画,李白的诗歌等等都是自然美(杜甫的诗是人工美,而李白的是自然美,杜甫的诗很工整对仗,而李白的诗很随意)。两种美都很好,但是在魏晋南北朝之后是自然美占了上风,尤其在书画界。意境就是要强调自然美。


根据刘茜编辑的2015年11月5日“光明讲坛”整理

本公众号由陈鹏编辑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