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破解学校周边“五毛食品”难题?

 壮志凌云2016 2015-11-06

如何破解学校周边“五毛食品”难题?

热度 14已有 5035 次阅读2015-9-6 09:27 |系统分类:社会

  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了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抽检样品合格率为96.3%,较去年的94.7%有所提高。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表示,秋季开学在即,对于廉价而受学生喜欢但卫生情况堪忧的“五毛食品”,食药监总局将同教育部门加大检查力度。(《北京日报》8月31日)

  何为“五毛食品”?主要指那些以孩子为卖点而质量不合格、卫生不达标、价格多在五毛到一元的低廉问题食品。这样的“五毛食品”多属于”三无”产品,存在着极大的饮食安全风险,却又难以彻底根除,已是多年顽疾。近几年,不少地方尤其是在校园周边,“五毛食品”因为售价低廉、包装诱人、口味独特,蛊惑了不少孩子,也不断地给学生带来健康隐患,甚至是生命之忧。如去年9月在四川省达州市,8名孩子因吃了在学校周边摊贩买的“五毛食品”而造成1死7住院的事件。

  抽检报告和新闻的发布恰逢开学季,食药监总局的提醒非常及时,也的确很必要。笔者认为,根除校园周边假冒伪劣食品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这需要多方的共同行动和不懈努力,才能斩断“五毛食品”伸向学生的罪恶黑手。

  首先是政府的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在执法检查上应该有力度,有铁的手腕。目前市场监管范围还不够广,力度不够大,尤其在广大的乡镇和农村仍存在监管盲区。食药监部门应侧重从源头上监管食品的生产加工,坚决取缔那些黑作坊,让黑加工点不敢产;工商部门应侧重从市场流通与销售环节加强监管,发现一家处理一家,让黑店铺不敢卖;卫生防疫部门应侧重到学校周边店铺现场执法,从卫生安全和疾病防疫角度加强检查。其他部门,如公安、城管、教育等部门应做好配合工作,尤其遇到难度大的问题这种联合执法还是比较有效的。

  其次是家庭和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饮食安全教育。儿童由于年龄所限,购物能力、辨别食品优劣的能力较弱。孩子只喜欢“物美价廉”,也认识不到这类食品对健康的危害,缺少自我保护能力。这就需要家庭和学校费些时间对孩子进行食品安全教育,采用生动活泼、孩子乐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提高辨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学会主动拒绝“五毛食品”,应该说这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最后是政府加大对优秀中小食品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入驻儿童食品市场。帮助声誉好的优秀小企业进行儿童食品的研发,打造安全、价格低廉、营养健康的儿童食品品牌,保证食材选择、食品加工和市场流通的安全。这样做下去,儿童自然有了物美价廉的小食品,还可挤占黑加工点的生存空间,把不合格、不负责的非法食品加工点赶出市场。

  孩子的健康是第一位的。保护孩子饮食健康,我们政府有关部门责无旁贷,学校和家庭也责任重大,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保证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2015-9-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