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记者采访一位校长时问:‘你认为怎样的教师才是好的教师?’校长回答说:‘你这问题很难回答,现在我们不好做结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一个老师退休以后活的很长,那他肯定不是一个好老师,因为他没有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校长的回答真让人哭笑不得,难道评价一个教师的好与坏与他的寿命有直接联系吗?然而从这个笑话里,我们也不难看出人们对于教师的看法,那么到底怎样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评价教师好与坏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我想对于这问题正如那校长所说的:“这问题很难回答,现在我们不好做结论。”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想做一名好的教师我想他必不可少的要有“三心”与“三力”。 何为“三心”?“三心”即“爱心”、“责任心”与“宽容心”。 在“三心”中我想“爱心”为教师之根本,如果一个教师对于自己的学生漠不关心,冷酷无情,没有付出自己真诚的爱,那么他想得到学生的爱戴,得到学生真诚的回报那是不可能的,也只能是妄想。除了“爱心”,教师还必须具有“责任心”,这是当好教师的必备条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真可谓“责任重于泰山”,因而有“责任心”尤为重要。最后我想“宽容心”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也必不可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误也是常有的事情,如果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能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骂,那么我想师生之间关系会更加和谐,更加密切,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何为“三力”?“三力”即“体力”、“亲和力”与“创造力”。 在“三力”中我想“体力”为基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最重要,为此我想加强身体锻炼,让自己拥有充沛的体力开展工作是教师必备的条件。尽管教师与一般体力劳动者有区别,然而教师的劳动同样具有一定的强度,因而在工作中拥有良好的体力对于教师应付繁忙的工作,排除紧张的工作带来的压力与疲倦,是十分重要的。在有充沛的“体力”做保障的基础上,我想一个好教师还要具备“亲和力”与“创造力”。“亲和力”为教师的一种人格魅力,是教师的一种无形资产,一个有“亲和力”的教师肯定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喜欢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实现了教育的目标与价值。除了“亲和力”教师还必须具备“创造力”,现在的时代在高速的向前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在不断的变化,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创造力”,不能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那么肯定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需要,最终被淘汰。 尽管我们对于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的教师的评价标准不一致,然而我想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一名好的教师一定具有“三心”与“三力”。“路曼曼且修远兮”,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的道路是漫长的,但愿在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出现更多优秀的人民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