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温解表药

 hsq715 2015-11-07

辛温解表药

中药辛温解表药一般药性辛温。辛可散风,温能祛寒,因此有发散风寒的功效。部分药物还同时兼具有平喘,利水,透疹,止疼等作用功效,辛温解表药有麻黄,细辛,香薷,防风,羌活,白芷等。
别名: 地胡椒,二郎剑 英文: Centipeda minima 药性: 辛,温 功效: 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 主治: 风寒感冒、鼻塞不通、寒痰咳喘、疮痈肿毒 用法: 煎汤,6至10克。外用适量
英文: Welsh Onion 药性: 辛,温 功效: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主治: 风寒感冒,恶寒发热之轻症、阴盛格阳,厥逆脉微,面赤,下利腹痛 用法: 煎服,3至9克。外用适量
别名: 辛夷花,木兰,木笔,玉兰花,春花 药性: 辛,温 功效: 发散风寒、通鼻窍 主治: 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鼻渊 用法: 煎服,3至9克。布包 注意: 鼻病因阴虚火旺者忌服
别名: 名苍子、牛虱子 药性: 辛、苦,温 功效: 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主治: 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渊、风湿痹痛 用法: 煎服,3至9克;入丸、散 注意: 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易中毒
别名: 藁本香,地新,鬼卿,微茎 药性: 辛,温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主治: 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寒湿痹,一身尽痛 用法: 煎服,3至9克 注意: 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头痛忌服
药性: 辛,温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 主治: 风寒感冒,头身疼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鼻塞,流涕,头痛、风寒咳喘或寒饮咳喘 用法: 煎服,1至3克。散剂每服0.5至1克 注意: 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性: 辛,温 功效: 祛风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主治: 头痛,牙痛,风湿痹痛、带下证。主用于寒湿下注之白带过多、疮疡肿毒 用法: 煎服,3至9克。外用适量 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药性: 辛、苦,温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 风寒感冒,夹湿者尤宜——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风寒湿痹,肢节疼痛 用法: 煎服,3至9克 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故阴血亏虚者慎用。用量过大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用
药性: 辛、甘, 微温 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主治: 外感表证。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用、风疹瘙痒、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破伤风,腹痛泄泻 用法: 煎服,3至10克 注意: 本品性偏温,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用
药性: 辛,微温 功效: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主治: 外感表证。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均可用、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或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 用法: 煎服,4.5到9克 注意: 发表透疹宜生用,止血宜炭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药性: 辛,微温 功效: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主治: 风寒感冒兼脾胃困湿——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腹胀,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浮肿 用法: 煎服,3于9克 注意: 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不宜久煎;利水消肿,量稍大,浓煎
药性: 辛,温 功效: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主治: 风寒感冒、脾胃寒证,胃脘冷痛、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腹泻 用法: 煎服,3至9克,或捣汁服 注意: 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英文: Perillae Frutescentis 别名: 苏叶、白苏、红苏、鸡冠紫苏 药性: 辛,温 功效: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主治: 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胸闷呕吐、鱼蟹中毒所致腹痛呕吐 用法: 煎服,5至9克 注意: 不宜久煎
药性: 辛、甘,温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主治: 风寒表证、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心悸 用法: 煎服,3至10克 注意: 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忌用
药性: 辛、微苦,温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 风寒表实证、咳嗽气喘、风水水肿。 用法: 煎服,3~10 g。发汗解表生用,止咳平喘炙用。 注意: 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慎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