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美山西:永济普救寺(叶平)

 叶老师YP 2015-11-07
天数:1 天 和谁:夫妻
玩法:自由行,摄影,人文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普救寺
永济

发表于 2015-11-03 20:40

2011年4月1日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土岗上,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由于它与中国历史名剧《西厢记》紧密相联,才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寺院名声大噪。而张生与崔莺莺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更成就了普救寺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游览胜地。


普救寺原有的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传说五代时,河东节度使作乱,后汉朝派郭威去讨伐,围蒲州年余,百姓苦甚。郭威召寺僧问策,僧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翌日破城,满城百姓得救,从此更名普救寺。


普救寺所在的峨嵋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


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地势高敝,视野宽阔,


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


寺宇布局以中轴线为准,依次为天王殿、钟鼓楼和大雄殿。东侧前为经院,后为僧舍等;西路为塔院、西厢书斋,最后是别墅花园。


山门上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寺名横匾。据传,这里是中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因而许多建筑,都与西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跨进山门,沿石阶而上,即至飞檐翘角、气势雄伟的大钟楼。


大钟楼全高17米,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唐建筑。钟楼上的对联曰:“高标跨穹窿,百尺危楼独雄秀;钟声震寰宇,万念俱空悟世人”,带有浓郁的佛家韵味。在《西厢记》中,这里是张生邀请老夫人、法本长老等僧众,观看两军对阵厮杀、白马将军如何解围时的“观阵台”。


建在悬崖上的鼓楼


大鼓名曰“吉祥鼓”。


塔院回廊。在《西厢》中,张生游寺时,“登了宝塔,将回廊游遍”。


塔院回廊


莺莺塔高40米,是一座内方外方空筒密檐式的十三层四面锥型砖塔,迄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


它的原名为舍利塔,因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发生在塔下,故改称“莺莺塔” 。


大雄宝殿内供着三尊石佛。这三尊石佛都是立像,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


梨花深院,一座具有中国北方民俗特点的三合小院。这就是《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是崔莺莺一家人路经河中府借居普救寺的临时寓所。我们将在下一故事里详细叙说。


藏经阁


罗汉堂


罗汉堂里数罗汉


月老殿——中国其他佛教寺院估计没有这个殿堂,“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为眷属”。


弥陀殿


佛门通幽


山顶观寺院全景


别墅花园


风景独秀


梨花盛开


莺莺小道。修复寺院时发现的一条唐代寺内遗迹。有“西学”专家认为,这是当年崔莺莺走过的小路。


普救蟾声。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三门峡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磴琴声”相提并论。


游人在莺莺塔西以下相击,可听到从塔上传来“咯哇!咯哇!”的蛙鸣声。


蛙鸣榭。下行到此亦可听蛙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