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诗——悟道偈(一)

 高山仙人掌 2015-11-07

                                    空手把锄头


--南北朝.善慧大士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著者小传:善慧大士(489-561),本名傅翕,浙江乌双林人,世称善慧大士、双林大士或傅大士。生当南北朝时齐、梁、陈三朝,神异颇多,极得梁武帝的尊仰。后世禅师们对他极为仰慕,对他的言行多有诗偈赞颂。他可以说是前禅宗时期妙会禅宗的代表人物。

  诗源出处:摘自《禅诗》三百首高僧篇    编辑:菲洲

                                       千家饭


--南北朝.契此和尚

一钵千家饭, 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著者小传:契此和尚,南北朝僧人(一说唐末禅僧),即传说中的“布袋和尚”。《景德录》载他是明州奉化人,未详氏族,说他“出语不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尽贮囊中,见物则乞,或醯醢鱼菹才接入口,分少许投囊中,时号长汀布袋师也”。于岳林寺盘石说偈而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白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世人奉其为弥勒菩萨化身,造像多以此像大肚笑为准。

  诗源出处:摘自《禅诗》三百首高僧篇    编辑:菲洲

                                       最后偈


--唐.六祖慧能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著。



著者小传:慧能(638—713),我国禅宗第六祖,南宗创始人。俗姓卢,广州新州(今广东新兴)人。661年在五祖弘忍禅师处顿悟心地,得达摩秘传衣钵。其后在曹溪宝林寺广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开创中华大地辉煌灿烂的禅史。卒于开元元年八月三日,寿七十六。元和十年谥敕大鉴禅师。弟子法海记录其教法成《六祖坛经》流传。

  诗源出处:摘自《禅诗》三百首高僧篇    编辑:菲洲

                                       示法诗


--唐.石头希迁

从来共往不知名, 任运相将只么行。
自古上贤犹不识, 造次凡流岂可明?



著者小传:石头希迁(700—790),俗姓陈,武周时广东高要人。十二岁时投奔曹溪,依慧能大师披剃出家,后礼青原行思为师,受其印可。天宝初年,前往湖南南岳南台寺,结庵坐禅于寺东石台上,其间大阐曹溪宗风,广开法化,四方学徒闻名辐凑者众 有“湖南海众”之谓。石头禅法理事并重、顿渐并存,认为万法殊相,名异体一,等无差别;主张触目见道、即事而真,为当时的马祖、怀让等人所推重。德宗贞元年入灭,门人为之建塔于南台,僖宗敕谥“大际禅师”。因曹洞宗承石头法脉弘传,后曹洞宗人都尊石头为开宗祖师。

                                       插秧诗


--南北朝.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著者小传:契此和尚,南北朝僧人(一说唐末禅僧),即传说中的“布袋和尚”。《景德录》载他是明州奉化人,未详氏族,说他“出语不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尽贮囊中,见物则乞,或醯醢鱼菹才接入口,分少许投囊中,时号长汀布袋师也”。于岳林寺盘石说偈而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白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世人奉其为弥勒菩萨化身,造像多以此像大肚笑为准。

答[用心时]


--唐.牛头法融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曲谭名相劳,直说无繁重
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著者小传:牛头法融(594-657),唐时著名禅师,禅宗内最早形成的宗派牛头宗的开山祖师。四祖道信大师的“旁出法系”,一般佛教史都说他是成功地把道家思想和佛教禅宗思想融合的第一人。

莫漫求真佛


---唐.梵志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薰炼?
心是无心事,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移动,个中难改变。

                                     照面不用镜


---唐.梵志

照面不用镜, 布施不用财。
端坐念真相,此便是如来。

                                      我不乐生天


---唐.梵志

我不乐生天,亦不爱福田。
饥来即吃饭,睡来即卧瞑。
愚人以为笑,智者谓之然。
非愚亦非智,不是玄中玄。



著者小传:梵志(约590-660),唐著名诗僧,原名梵天,犁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其诗明浅易懂,意味隽永,类似佛家五言偈语。诗集已佚失,敦煌残卷、唐宋诗话中尚存若干诗篇。

                                    千年石上古人踪


---唐.寒山

千年石上古人踪,
万丈岩前一点空。
明月照时常皎洁,
不老寻讨问西东。



著者小传:寒山,唐贞观著名高僧,长住天台山寒岩幽窟中。与拾得、丰干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称“国清三隐”。寒山好吟诗唱偈,没有篇句,即题于石间树上。寒山诗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通俗易懂,机趣昂然,多作佛门警世语。全唐诗汇编成《寒山予诗集》一卷,收录诗歌三百余首。

                                      杳杳寒山道


---唐.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碧涧泉水清


---唐.寒山

碧涧泉水清,
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
观空境逾寂。

                                     欲得安身处


---唐.寒山

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
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
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一住寒山


---唐.寒山

一住寒山万事休,
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书石壁题诗句,
任运还同不系舟。

                                     自乐平生道


---唐.寒山

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
野情多放旷,长拌白云闲。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
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无去无来


--唐.拾得

无去无来本湛然,
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洁暇翳,
光明透出满人间。



著者小传:拾得(生卒年不详),唐代名诗僧,年轻时被弃于路旁,为国清寺僧丰干拾归,养于寺中,故名拾得。与寒山友善,常有往还。其诗现存五十二首,诗风与寒山诗相近,多劝喻之作,后人汇编为《拾得诗》一卷。


沩山牯牛


--唐.百丈怀海

放出沩山水牯牛,
无人坚执绳鼻头。
绿杨芳草春风岸,
高卧横眠得自由。

闻 钟


---唐.皎然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
声余月树动,响尽霜天空。
永夜一禅子,泠然心境中。



著者小传:皎然(720-799),唐贞元时期吴兴人,著名诗僧,俗姓谢,谢灵运第十代孙,字清昼。少显异才,广猎佛典,精通经史。与灵澈、陆羽、韦应物、周贺等交好。诗歌简淡质朴,意境空灵、清机逸响。有《皎然集》,并有诗论著作《诗仪》、《诗式》、《评论》等,对诗歌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秋晚宿破山寺


---唐.皎然

秋风落叶满空山,
古寺残灯石壁间,
昔日经行人去尽,
寒云夜夜自飞还。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赏析: 诗僧踏着一条幽雅僻静的乡间曲径,直通桑麻深处,便见到了城外不远的 陆羽新居。“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但见篱菊初种,尚未开花,这里环境极其清雅,自是一片逍遥自在的情趣。“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于是诗僧轻扣其门,却无应门之书童,亦无犬吠之音,来到西边的邻居一问,“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方才知道,陆羽每日进山采茶,总是要等到夕阳西下时才兴尽而归。此诗字里行间散发着一种淡淡的禅味,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指出,皎然此诗之潇洒出尘,有在章句外者,非务为高调也。


静林精舍


-唐.灵一

静林溪路远,萧帝有遗踪。
水击罗浮磬,山鸣于阗钟。
灯传三世火,树老万株松。
无复烟霞色,空闻昔卧龙。



著者小传:灵一(728-762),唐代宗时著名诗僧,本姓吴,江苏广陵(今扬州)人。自幼出家,天资聪明,师事律宗,兼长禅趣。学成后,百业精进,从者甚重。贯休赞之“经论传缁侣,文章遍墨卿”。工于诗,《全唐诗》说他“禅诵之暇,辄赋诗歌,与朱放、张维、黄甫曾诸人为尘外友”。其诗气格醇和,声律流畅。《全唐诗》收其一卷



赏析: 本诗气象浑然天成而又含蓄蕴籍。首联“静林溪路远,萧帝有遗踪”,点击静林寺的位置,远离尘世,是一个僻静清幽的地方,此处还是菩萨皇帝梁武帝曾经居住的地方。“水击罗浮磬,山鸣于阗钟”,磬和钟是寺庙用来招集僧众修行功课的乐器,罗浮磬和于阗钟说明佛事的庄严、隆重。当寺中钟磬响起时,山水和鸣,声播遐迩,巍巍壮观。“灯传三世火,树老万株松”,佛门中将佛法的传授称之为“传灯”,将过去、现在、未来称为“三世”,说明佛法的宏传亘古至斯,绵延不绝。而佛寺中的万株老松,始终郁郁葱葱,譬喻佛法万古长青,长存于世间。“无复烟霞色,空闻昔卧龙”,“烟霞”暗喻佛门风光,云蒸霞蔚。“卧龙”指梁武帝。如今,梁武帝时佛寺的空前盛况已不复再来了。

                                   题张僧繇醉僧图


-唐.怀素

人人送酒不曾沽,
终日松间挂一壶。
草圣欲成狂便发,
真勘画入醉僧图。



著者小传:怀素(725-785),长沙人,著名书法家、僧人。幼时出家,尤喜草书。家贫无纸,邃广种芭蕉以其叶练字;磨穿了练字的盘底,秃笔成冢,书艺大进。后入京求学,进益有加,颜真卿、张渭、戴叔伦、钱起等皆作诗称其草书。书承 草圣张旭并加以发展,狂逸放纵,与张旭齐名,有“颠张狂素”之称。



赏析:怀素性狂,书狂,诗也狂。“人人送酒不曾沽,终日松间挂一壶”,诗之头两句勾画画中形象:松枝悬酒,兴来即饮,至酣方休;醺后作甚?诗僧想象一代草圣在斗酒后,万种颠狂,走笔如神。“真勘画入醉僧图”,这种恣肆不羁的形象,真可以画一幅惟妙惟肖的醉僧图!草圣张旭之狂颠一如高适所描摹的“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而怀素之颠更上一层楼,如贯休在《观怀素草书歌》中所描绘的:“张颠颠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师不谈经不说禅,筋力唯于草书妙,癫狂却恐是神仙。”“我恐山为墨兮海为水,天为笔兮书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怀素亦狂亦寒之僧,于世间出其右者不多.

                                   鱼鼓颂


-唐.赵州从谂

四大由来造化功,
有声全贵里头空。
莫嫌不与凡夫说,
只为宫商调不同。



著者小传:赵州从谂(778-897),唐代著名高僧,俗姓郝,幼小于曹州沪通院出家,赴池阳(河南南阳)参南泉普愿禅禅师,言下悟理,便证心法。具戒后遍参善识,后众请住赵州古观音院,世故称赵州禅师。禅师玄言法语遍布天下,以乾宁四年寂,谥号真际大师,世寿一百二十。



赏析:“四大由来造化功”,宇宙万有皆由四大----地水火风因缘和合而成,地是坚硬性的,水是潮湿性的,火是温暖性的,风是流动性的。任何事事物物都离不开这四大,缘起则有,缘尽则灭。“有声全贵里头空”,老子有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句显示随缘不变意,万有虽然缘起而变动不居,但其空性始终不变;也正因为空性的存在,万法才得以建立。“莫嫌不与凡夫说”,这许多道理,未同凡夫解说,只为宫商调不同“,是因为一般人很难了解缘起性空的真谛。释迦牟尼佛在金刚座上,菩提树下证道后,就要入涅槃,为什么要涅槃?因为佛陀证悟的中道智慧甚深难思----完全超越常人的凡情知见。一般众生烦恼障、所知障甚重,无法明了佛陀开示的诸法实相。

                                      怀终南僧


-唐.齐已

扰扰一京尘,何门是了因?
万重千叠嶂,一去不来人。
鸟道春残雪,萝龛昼定身。
寥寥石窗外,天籁动衣巾。



著者小传:齐已(864-937?)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晚唐著名诗僧。宁《高僧传》载齐已幼年入大沩山同庆寺出家,师仰山大师慧寂。复栖衡岳,自号衡岳沙门,龙德元年(921)为高季兴迎入江陵龙兴寺充任僧正,成为荆南宗教领袖。齐已终生致力诗学与诗歌创作,今存《风骚旨格》一卷与《白莲集》十卷,诗凡852首。文辞清润,平淡而意远,冷峭而旨洁。



赏析:首联“扰扰一京尘,何门是了因”。诗僧首先发出慨叹:时世纷纷扰扰,特别是在人际关系复杂的京城,哪里能够了脱生死而解脱自在?“万重千叠嶂,一去不来人”,“万重千叠”一方面是写终南所居的山林,已经远离尘世,另一方面,诗僧的心也已陶然忘机,远隔凡俗。颈联“鸟道春残雪,萝龛昼定身”,先写终南雪景:当万物复苏的春天来临,终南山上却仍是白雪皑皑的清净无染的世界。诗僧身在梦龛正跏趺而入甚深禅定,无我无人。尾联“寥寥石窗外,天籁动衣巾”,笔角斗转,由写诗僧的内心而写到了梦龛外风吹衣襟的情境,其中俨然隐藏了慧能大师“风动幡动”的公案,运用于此,实则用反衬的手法。诗僧的境界已经“心如古井,微澜不惊”,任而风动,任而风吹衣巾,而诗僧的心自是如如不动。

                                       片云


-唐.齐已

水底分明天上云,
可怜形影似吾身。
何妨舒作从龙势,
一雨吹销万里尘。



著者小传:齐已(864-937?)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晚唐著名诗僧。宁《高僧传》载齐已幼年入大沩山同庆寺出家,师仰山大师慧寂。复栖衡岳,自号衡岳沙门,龙德元年(921)为高季兴迎入江陵龙兴寺充任僧正,成为荆南宗教领袖。齐已终生致力诗学与诗歌创作,今存《风骚旨格》一卷与《白莲集》十卷,诗凡852首。文辞清润,平淡而意远,冷峭而旨洁。



赏析:齐已号称“骨瘦神清风一襟”,性格放逸,爱乐山水。这首禅诗清润平淡复高远冷峭。“水底分明天上云,可怜形影似吾身”,水中的云影分明是天上的行云的倒影,那轻盈之态正如衲子的身心。白云无心而随运于万物,滋润大地。诗僧以云为喻,正显自己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菩萨愿力。“何妨舒作从龙势,一雨吹销万里尘”,白云自由自在地舒展,亦如真如妙性随缘于万物而变化万千。可是没有什么能够妨碍它化作奔腾的蛟龙,撒下智慧的甘露,涤荡万里红尘,洗去众生的无明尘垢。这首诗用片云为喻,表达了诗僧悲智双运的心胸和气概,意蕴超凡。时人徐仲雅在《赠齐已》一诗中赞叹他:“我唐有僧号齐已,未出家时宰相器。”

                                睹木平和尚


---唐.法眼文益

木平山里人,貌古复言少。
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
怀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
城阙今日来,一讴曾已晓。
何日出头时。



著者小传:法眼文益(885-958),浙江杭州余杭县人,俗姓鲁,法眼宗开山鼻祖。先参于地藏桂琛禅师座下悟道,嗣其法嗣。后于金陵(今南京)清凉院传法,教化天下禅僧,宗风兴盛,后人称为法眼宗。卒谥大法眼禅师,著有《宗门十规论》等。



赏析:“木平山里人,貌古复言少”,木平和尙生在江西袁州(今宜春)与仰山接近。文益用“貌古”和“言少”形容禅师的风貌。“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当时南唐中主把木平和尚请入宫中供养。大家在一起时,如同不相识的路人,但论起心地功夫,却感受到禅师之心皎如明月,不染尘埃,寂静如如。“怀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宫廷的生活钟鼎玉食,莺歌燕舞。但禅师在花团锦簇团中,仍将穿着那件没有一毫丝线的破烂僧袍。“城阙今日来,一讴曾已晓”,贫僧本是山里人,今日有幸得见了皇帝的恩宠,可是这所谓的“恩宠”只不过是“浮沤”罢了,转瞬即逝。人世间的富贵荣华本是幻化无常、转瞬即逝,如浮沤、如阳焰、如水月、如空花。禅师早已看破浮华,自是了无执着,安贫乐道。

雪后始谙松桂别


---唐.龟洋慧忠

雪后始谙松桂别,
云收方见河济分。
不因世主教还俗,
哪辩鸡群与鹤群。
何日出头时。



著者小传:龟洋慧忠(782-865),曹洞宗第三代传人,得法于曹山弟子草庵义禅师。泉州仙游(今属福建省)人。唐武宗灭佛,例为白衣。迄宣宗中兴,亦只为白衣,过午不食,迹不出山达三十余年。



赏析:慧忠禅师在唐武宗灭佛时,被迫还俗。这首诗表明了禅师修行不悔的禅心。“雪后始谙松桂别,云收方见河济分”,严冬降雪,桂叶纷纷凋零,而松树依然挺拔苍翠。正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云雾一收,原本并肩入海的黄河与济河也截然可分。“不因世主教还俗,哪辩鸡群与鹤群”,不经过一番严峻的考验,哪里能分辨得出众多修行者的真伪呢?世人修行者多,而真学佛者少。朝廷灭佛令一下达,众多的僧人如树倒猢狲散,对佛教的信心荡然无存!而那些偏偏坚定的“鹤”却初衷不改,即使还俗,依然精进修持,长养道业。六祖慧能大师说:“若欲修行,不论在寺。”禅师行仪虽改,但道心始终不变,正如禅师自己所说:“多年尘事谩腾腾,虽着方袍未是僧。今日修行依善慧,满头留发待燃灯。”

                                 滔滔不持戒


---唐.仰山慧寂

滔滔不持戒,
兀兀不坐禅。
酽茶三两碗,
意在镢头边。



著者小传:仰山慧寂(807-883),沩仰宗创始人之一。俗姓叶,原籍韶州怀化(广东怀集县),九岁即投广州和安寺通禅师出家。年至十四,其父母将他携归,欲予婚媾,而仰山坚意不从,乃断左手二指,“誓求正法,以答劬劳”,然后再投通禅师披剃,后参沩山禅师大悟。常藉圆相以表法,假身势而说禅,使得沩仰一宗,别具特色。圆寂于韶州,谥号智通大师。



赏析:《五灯会元》记载,名士陆希声居士有一天去拜谒慧寂禅师,慧寂出门相迎。两人刚回到殿门,陆希声便问:“你这佛殿三门全开,我不知该从何门而入?”此话内含禅机,慧寂笑而答道:“从信门入。”陆希声又问:“您现在还持戒吗?”“不持戒。”“还坐禅吗?”“不坐禅。”慧寂的回答让陆希声摸不着头脑,露出一脸的疑惑。慧寂禅师随即说道:“老僧有一偈,你仔细听好了。滔滔不持戒.......” 禅师修证重在超越是非、善恶之相,行住坐卧皆与佛和,皆与道和。虽不持戒而身口意自然清净,虽不坐禅而时时远离妄念。若心念滔滔,不断尘念,则持戒犹不持戒,反之,则不持戒犹持戒。六祖慧能指出,何名坐禅?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禅师不是反对或轻视持戒、坐禅,而是强调心无所住之意,一般人据此认为禅宗不持戒,不坐禅是一个误解。“酽茶三两碗”,代指日常生活,“意在镢头边”,谓日常生活皆是真如道妙,譬喻法法圆融之意。

                               来时无迹去无踪


---唐.鸟巢禅师

来时无迹去无踪,
去怀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
只此浮生是梦中。



著者小传:鸟巢禅师,唐时著名僧人,行为怪异,栖止树上,与鹊为邻,故世称鸟巢禅师,与白居易多有交往。



赏析:“来时无迹去无踪”,人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赤裸裸而生,两手一撒而去。“去与来时事一同”,常人观念上总是生乃可喜,死亦可悲,而在悟道的人看来,幻生幻死,生就是死,有生必有死,何必到死的时候才悲哀呢?人生如浮泡、如阳焰、如梦幻,毕竟终归于一掊黄地,生与死都是一样的。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佛典中,常以“梦”与“幻”比喻一切法非实有,如《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入楞伽经》:“诸风夫痴心执着,堕于邪见,以不能知,但是自心虚妄见故。(中略)是故我说一切诸法如幻如梦,无有实体。”浮生是梦,一切法缘如梦幻不真,何必坚固执着,图添烦恼呢?

                             东林寺酬谢韦丹刺史


---唐.灵澈

年老心闲无外事,
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
林下何曾见一人。




著者小传:灵澈(746-816),唐诗僧,字源澄,俗姓汤,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自幼出家,后至吴兴(今浙江西北与江苏宜兴境内)与皎然僧云游。诗名日盛,为白居易、刘禹锡推崇。刘禹锡称他“以文章接才子,以禅理悦高人,风仪甚雅,谈笑多味。”《全唐诗》存诗16首。



赏析:灵澈在庐山东林寺时,与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丹为忘形之交,经常写诗唱和。韦丹曾寄一诗,表达了归隐山林之意,灵澈就写了这首诗回赠他。 诗的开头先说了自己年老心闲,没有身外事来打扰;对生活的要求也非常简单,有麻布衣服和蒲草垫子即可容身;与世无所争,于人无所求,超脱于俗事之外,清闲宁静。这种境界看似平常,实际很难达到。世上有许多人或为自己争名逐利,或甘为儿孙作马牛,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白头能有几人闲”?只有真正的修行人,才能作到“心闲无外事”。 后两句转到韦刺史的诗,就他归隐的话头表示自己的看法,那就是:空说者多,实行者寡。官场上的人,本来迷恋权位,利欲熏心,可在公开场合,又故作清高,动辄声言要归隐山林,抱瓮灌园,却没有几个人把这话当真。僧人慨叹:你们见面都说休官归隐好,可山林中怎么见不到一个人影呢?

                                      凌雪腊梅


---唐.黄檗希运

尘劳迥脱事非常,
紧抱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著者小传:黄檗希运(?----约859),唐朝福州人氏。品性端凝,学贯内外。参百丈怀海禅师,得其旨。后于洪州高安县鹫峰山建寺,并改其山名为黄檗山,四方学僧云集而来。法嗣有十数人,而以义玄最为特出。希运继承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思想,力倡“心即是佛”之说,反对以“见闻觉知为心”,将洪州宗喝、捶、踏兼行的禅风发扬光大。宗风“孤行峻道”,深深影响后来临济宗的传法风格。著作有《语录》、《黄檗心要》等。



赏析:这是黄檗希运禅师传颂千古的一首好诗。意思是说人生要超然于六尘的羁绊并不是容易的事,但是红尘虽然使我们迷转,如果能够掌稳绳头船桨,做一个好舵手,必能冲破无明大海的浮岩暗礁,安然渡至涅槃的津头。没有黑暗的恐惧,哪里有光明的喜悦?没有苦难的磨炼,哪里有成功的甘美?离开生死没有永恒的涅槃可证,逃避烦恼没有清净的菩提可得。平原上可以成熟一切万物,却长不了清净的莲花,惟有污泥中的白莲才更馨香;温暖的春天百花齐放,但是却开不出冷艳的梅花,惟有冰雪中的红梅才更淡雅!松柏后凋于几寒,腊梅独绽于霜雪,火中长红莲,泥里存菩提,成功立业,乃至成佛作祖,不都需要一番水沁火煎,霜打雪凌,才能傲嘨于三千吗?“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修行如哑巴喉中含热丸,如悬空攀附树枝,在绝处死地,回身之境豁然呈现。如是!如是!

                                  赠 僧


---唐.法眼文益

山水君居好,
城隍我今沦。
静闻钟鼓响,
闲对白云村。




著者小传:法眼文益(885-958),浙江杭州余杭县人,俗姓鲁,法眼宗开山鼻祖。先参于地藏桂琛禅师座下悟道,嗣其法嗣。后于金陵(今南京)清凉院传法,教化天下禅僧,宗风兴盛,后人称为法眼宗。卒谥大法眼禅师,著有《宗门十规论》等。



赏析:“山水君居好,城隍我今沦”,山水清净处,是出家人修行的好地方。文益禅师叮嘱大家,在这样的环境里,要好好修行!不要像我,沦落到市井内给人当作“城隍”一样供奉。修行人不到一定的境界,是不敢“游戏人间”的。当年船子和尚告诫夹山,“不住城隍聚落”。因功夫未到精纯处,贸入红尘反有堕落的危险。但文益禅师却已经出入自在,不涉迷悟了,且看下两句“静闻钟鼓响,闲对白云村”,全然一派“人境两不夺”的最高境。钟鼓响是静,不响亦是静,无处不静;白云是闲,乌云亦是闲,无云不闲。在此大道任西而东的绝同世界,钟鼓白云、山水花鸟无不显露着真如妙心。文益指出:“离声色,着声色;离名字,着名字。”若要达本心源,并不是在声色形相之外追求禅悟;如果想摆脱声色形相,别求真实,反而是执着声色形相,乖离道体了。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法身,因此不必舍弃“声色名字”,而别求真如佛性。所谓“森罗万象,是善财之宗师;业惑尘老,乃普贤之境界”。日用是道,色即是心,山河大地是真善知识,时常说法度人。正是“欲识曹溪旨,云飞前面山。分明真实个,不用别追”。

                                  竹竿偈


---唐.长源程序景岑

百尺竿头不动人,
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
十方世界是全身。




著者小传:长沙景岑(生卒年不详),晚唐五代时禅僧,湖南长沙人,法号招贤,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初住长沙鹿苑,大宣教化,世人称为“长沙和尚”。机锋峻峭,应对禅师时喜作大虫(老虎)扑噬之状,故号岑大虫。



赏析:这是一首在禅门中流传甚广的名偈。“百尺竿头不动人”,修行已经到达百尺竿头而“如如不动”,这是境界极高的表现。然而这是否就是绝顶之境呢?是否到了此时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呢?“虽然得入未为真”,即便如此,却仍然尚未到达无上的一真实界,不能完全契入诸佛智慧觉海而成无上士。何谓无上士?《涅槃经》曰:“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为无上士。”无上士即超越常无常、乐无乐、我无我、净无净之诸佛不二境界。百尺竿头的顶端,仍是有道可求,有法可得,故并未究竟。禅师鼓励诸学者应继续向上,不可得少为足。“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至此方乃亲证如来涅槃至境,所谓“身世俱殒兮究竟归元,人法双忘兮彻底了当”。“百尺竿头向上”则海阔天空,云开月亮,涅槃生死同一如,烦恼菩提无二相,十方世界即是吾身,吾身即是十方世界。


过水睹影


――唐.洞山良价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著者小传:洞山良价(807-869),唐代越州会稽人。幼时依止五泄山灵默禅师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遍参南泉、沩山等大德,最后归心云岩昙晟,并见道开悟;后建立江西洞山道场,倡“五位君臣”之说,其弟子云居道膺、龙牙居遁等二十余人,皆为日后的佛门龙象。而亲承法脉的曹山本,与洞山良价合称为曹洞宗,和沩仰宗及临济宗成为当时法门最隆盛的宗派。咸通十年示寂,敕谥“悟本禅师”。著作有《宝境三昧歌》、《玄中铭》、《洞山语录》。



赏析:据载良价苦参无情说法而不得玄旨,遂访云岩禅师问道:“无情说法有什么经典依据呢?”“你读诵过《阿弥陀经》吗?经上不是说水鸟树林,昼夜六时都能念佛念法念僧,这不正是无情说法吗?”这时良价终于幡然醒悟,说了一偈道:“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得知。” 禅,不在心外。心外求法,如缘木求鱼,骑牛见牛,离开佛性愈来愈远。众生往往要迂回绕了一大段冤枉路,才肯相信无价摩尼本在身内。禅的开悟,离语言对待,超思虑分别。听闻无情说法,是不能用妄想造作的耳根、耳识的,惟有如观音大士一般的无碍心眼照见世间万象。而有了禅悟的慧眼来观照世间,则每一条江渠的粼粼波光,无非为圆满佛性的流露,所谓“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真如法身遍一切处,任向西东,故“渠今正是我”。而大道绝同,离一切相,超然独往,故“我今不是渠”。若会得此,则当下契如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