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的战国蜻蜓眼珠饰

 RK588 2015-11-08

上海玻璃博物馆2014年举办了《灵蛇献瑞-战国蜻蜓眼珠饰特展》。1978年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173颗精美绝伦带着神一样眼睛符号的琉璃珠,使人们得以拨开历史的尘埃,探究古代中国琉璃的发展。展出的34组蜻蜓眼饰带有独特的图腾文化,乃战国时代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蜻蜓眼是古代一种饰物的俗称,为玻璃制成,公元前2500年人造玻璃首次出现于西亚及埃及,先是单色玻璃,1000年后又出现彩色玻璃。公元前10世纪,在玻璃珠母体上镶同心圆,制造出“眼睛”效果的镶嵌玻璃终于在地中海沿岸出现。 “眼睛”文化据说发源于西亚或印度,这里的人们认为“眼睛”有避邪功能,在游牧民族迁徙的路途中,身上佩戴这种镶嵌玻璃珠,一方面为避邪,另一方面随时都有可能用来交换所需之物。这种镶了“复合眼珠”的玻璃珠,春秋战国时期进入中国。中国中原地区与西亚虽然相隔数万里,但游牧民族的频繁往来,将这种文化得以传播和延伸。

这对陶胎琉璃珠以上下交错的S形环绕蜻蜓眼纹,组成周身连续的图案,属于简化的龙纹表现,是殊别于国外蜻蜓眼的一种中原图腾。珠体略有斑驳但不掩其美.

201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与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密切合作,采用高性能便携式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著名的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蜻蜓眼玻璃珠成功进行了原位无损检测。确定了这些精美的玻璃珠属于钠钙硅酸盐玻璃体系,采用锑基、锡基化合物作为着色剂/乳浊剂,符合西方常用玻璃的化学成分体系和制作工艺特征,与兴盛于我国战国时期的铅钡玻璃不同。

随州擂鼓墩M1(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玻璃珠。

结合器型、纹饰的分析结果,研究认为,此次检测的蜻蜓眼玻璃珠的制作技术应该是多元化的,且可能来自于古埃及或东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彼此之间有相互交流的不同制作中心。这一发现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与古代玻璃相关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证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