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的人,总让你越看越顺眼?

 cntagu 2015-11-08

【一】


为什么婆媳关系总是难处?


婆媳关系,可以说是中国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中的一个传统难题。这一点从电视剧名就可以看出来,比如《麻辣婆媳》、《媳妇是怎样炼成的》、《婆媳过招》、《婆婆来了》等。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婆媳关系如此难以相处?先来看看下面这段对话:


有天有个老太太碰到了一个熟人,说到她儿媳妇:我那个媳妇,好吃懒做,睡到中午,家事也没做,东西还让我儿子拿到房间给她吃,真是太过分了


后来邻居反问她:你女儿嫁的还不错吧?


那位婆婆说:对啊,过的很幸福呢,大家都对她很好,也不用做家事,也可以睡到中午,女婿还会煮东西送到房间给我女儿吃呢!


这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对话,虽有夸张的成分,但也道出了婆媳关系难处的一个重要原因,你看出来了吗?


其实,这与心理学中的“自己人效应”有关。



【二】


什么是自己人效应?


所谓的“自己人”,是指人际交往和认知过程中比较亲近的对象,大体是指那些和自己有着某些共同之处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




也就是说,人们常常存在一种倾向——对自己比较亲近的对象会更乐意接近。如果双方关系良好,一方就会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某些观点,立场,甚至对方提出一些为难的要求,也不太容易拒绝。所以才会常常出现帮亲不帮理的情况。


例如,同样一个观点,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人说的,接受起来就比较快和容易。如果是自己讨厌的人说的,就可能本能地加以抵制。


这便是婆媳关系难处的一个重要原因:婆媳原来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之中,各有自己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性,但却要生活在一起,将对方视为“自己人”,这自然是很困难的。由此导致的矛盾丛生也是情理之中的。


20世纪70年代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那时候年轻人的穿着主要有两种类型:像/不像嬉皮士。实验者分别穿着两种类型的衣服,到校园里向大学生们要一毛钱打电话。


当实验者的穿着与被问到的学生是同一种风格时,在多于三分之二的情况下都得到了这一毛钱。


但是,当实验者的穿着风格与被问到的学生不一样时,只在不到一半的情况下得到了这一毛钱。


这个实验也侧面证明了“自己人效应”,人们喜欢那些和他们相似的人,包括观点,价值观、态度、性格甚至是衣着上的相似。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利用“自己人效应”为自己服务。例如,商场的糕点老板会把各种糕点切成小块,让顾客免费品尝;家电、服装导购员会热情的建议顾客先试试看……这些无不和让对方喜欢自己的东西,进而认可它有着密切联系。



【三】


为什么“自己人”更好说话?


“自己人”的交往效果之所以要比一般人的好,就是因为:


在自己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人们对交往对象是自己人的这一认识本身,大多会形成一种肯定式的心理定式,从而对交往对象表现得更加友好,也更易发现,对方值得自己肯定及引起自己好感的事实。


反过来,这一切又会进一步巩固并深化自己对对方原有的积极性评价。在此心理定式的作用下,自己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认知必定就超过一般人了,自然也就更好说话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喜欢的人,越看越帅/美,也是这个原因。




【四】


怎样把Ta变成自己人?


纽约电话公司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在电话中哪个词出现的次数最多?


结果,他们吃惊地发现,在500个电话谈话中,使用了3950次的词竟是“”。


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有一种“想使别人对我感兴趣”的心理趋向。那么,如果我们想要把对方变成自己人,就得牢记这句话:想使别人对你感兴趣吗?那你首先要对别人感兴趣。


把对方变成自己人的具体方法,小编总结了以下3点:


首先,要把对方当自己人。


要有同理心,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为对方着想,让对方感觉你是在为他着想,这样才能让对方把你也当做自己人。


什么是同理心?为什么同理心最有价值?请点击阅读微课如果不会将心比心,未来少三分胜算


其次,要对别人感兴趣。


要主动寻找双方的共同点或相似点、强调一致性。比如: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或相似的工作、生活经历;共同的籍贯等等。


再次,双方应处于平等地位。


要缩短双方的心理差距,说话时就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例如,在会议中说:“希望在座的各位献计献策”,这样就像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在命令大家,如果改成:“我们大家一起商量”效果就会好一些,显示了大家的平等地位。


“自己人效应”一经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事件与心理冲突,会大大减少,就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要想得到他人的喜欢和认可,或让人接受你的意见或建议,那就要把自己变成对方的“自己人”。



【五】


自己人,一切好说


林肯曾说过:“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人心也是如此。”


假如你要别人同意你的见解,就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的忠实的朋友,即‘自己人’,再用一滴蜜去赢得他的心。


①当你在进行人际交往时


在生活中,其实很多人已经不知不觉地利用了“自己人效应”,人往往会因为彼此间存在着某种共同或相近之处,从而建立起亲切友好的关系。于是,常常会有类似下面的对话:


“很高兴见到你,请问你老家是哪儿的?”


“××的。”

“我也是!你哪所学校毕业的?”


“××大学。”

“我也是!哪一届啊?”


“××届。”“我也是!太好了,咱们既是老乡,又是校友,还是同届呢!请你帮个忙好吗?”


“行啊,自己人,什么都好说。”


当我们有求于别人时,通常都会先跟对方“套近乎”。这也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当TA把你当作他的自己人之后,让对方做点事、说电话就容易多了。


人际关系越来越重要,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几分?如何提升人际关系?请点击阅读微课很可能,你是别人眼中的讨厌鬼?!


②当你在进行演讲时


自己人效应”也是一种十分常的演讲技巧,演讲者无论在籍贯、职业、经历、兴趣等任何方面与听众存在相似性,都会使听众对演讲者产生亲切感与信任感。充分利用这一点,就可以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演讲效果也就容易事半功倍。


林肯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


“有人问我有多少财产。我告诉大家,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也租了一个办公室,室内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一读。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


正是最后一句深深打动了选民。他们对林肯产生了“自己人”的感觉,从而对他大力支持。后来,林肯在选举中胜出,顺利当选为美国总统。


无论是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中,自己人效应都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当你希望自己的意见能被人接纳时,利用这一效应往往能事半功倍。


生活中,你受“自己人效应”影响多吗?欢迎评论。


作者:精读(微信/QQ公众号:精读




精读读友会正在讨论“幸福究竟为何物?为什么你的幸福感这么低?”这个话题,要不要进来看看?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马上加入读友们的讨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