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中国”应深刻融入政府执政理念

 昵称13975006 2015-11-09

  健康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目标。打造“健康中国”乃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本届政府已将民生健康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国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本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居民健康水平已经步入国际先进行列,2010年全国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74.8岁,北京、上海的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0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社会医疗保险人口覆盖率已经超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数量迅速增长,人民群众健康得到更好的全方位、立体化保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医疗卫生工作做出了总部署,再次肯定“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并提出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打造“健康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密切相连,而如何打造健康中国,则需要从理解健康中国的内涵着手。

  

  健康中国首先应该是一个人人热爱健康、人人追求健康、人人健康,朝气蓬勃、活力向上的中国。其次,健康中国应该是一个人人具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费用可负担的中国。第三,健康中国应该是各种药物充足、医疗卫生设施设备齐全、先进,预防、治疗和研究水平领先的中国。

  

  为了创建健康中国,首先,政府应该鼓励人人都有健康意识,形成完整的健康观、提高自身对健康事业的公共责任感。自建国以来,我国就一直倡导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通过推广全民爱国卫生运动,确保人民群众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通过工间操和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等增强人民群众的体魄;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普遍改善,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多次在国际各大赛事上扬眉吐气,载誉而归,彰显了中华儿女的强健体魄和运动精神。

  

  其次,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保障。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含医保、医疗、医药三个方面。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历经几十年变迁,迄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类覆盖全人口的社会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城市和农村的两个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尤其是自2009年以来,中央政府投入8500亿元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硬件设施不断得到改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正逐步承担起健康“守门人”的职责。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多年来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生产总值一直呈上升趋势,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受到公众及政府的广泛关注。中央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决定凸显了本届政府致力打造健康中国、寻求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决心。

  

  第三,全民健康覆盖是实现健康中国的主要途径。全面健康覆盖是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提出的卫生发展新目标,也是我国通向健康中国之路的主要途径。它主要包括4层含义:一个有力、高效、运转良好的卫生系统,一个为卫生服务筹资的制度,获得基本药物和技术,受到良好培训并积极工作的卫生工作者。当前,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有序开展,卫生服务系统的运行机制逐渐完善,分工协作、运转良好的服务提供模式逐步建立。随着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全面铺开,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参与的医疗卫生服务筹资体系进一步健全,政府卫生支出水平逐年增加,卫生筹资的水平公平性和垂直公平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建立并在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广使用,充分保证了群众对基本药物的可及性,有效降低医疗费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全国各地有序推开,加强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保障群众健康。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系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我国人均期望寿命虽不断提高,但分布还不够公平,国民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亚健康群体逐年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患者数量不断攀升;慢病导致的死亡比例已经超过85%,成为中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造成沉重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同时,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仍然不足,结构布局还不够合理,优质医疗资源在农村地区以及城市基层机构仍较匮乏,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仍较薄弱,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医疗保障水平仍然不高,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仍然偏低,个人自付比例将近50%,人民群众就医负担仍然较重。随着医改步伐的不断推进,各种深层次问题不断凸显,医患纠纷时现报端,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的难题仍未全面突破,降低药价虚高、加强公立医院的改革效果尚未显效。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药物政策在制定、调整等方面仍存在滞后或缺失,执行力度也不够,目前整体医药卫生体系的运行与“健康中国”的要求还有距离。此外,食品药品安全、饮水安全、执业安全和环境问题等也还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对保障国民健康带来一定的障碍。

  

  我认为,健康中国的实现应该注重以下三点:第一,倡导居民个人形成先进积极的健康观。健康不但包括身体上的健康,同时也包括心理上和生活上(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健康中国实际上是在号召人民群众个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统一。第二,倡导居民提高自身对健康事业的责任感。这是因为,健康具有高度的社会外部性。2003年SARS病毒侵扰我国多个省市,2009年H1N1型禽流感肆虐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多次公共卫生危机的度过,都离不开公众的支持与参与,离不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健康的个体对于社会经济建设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第三,继续坚定不移的深化医改,不断加强医疗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建设,有效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效率及公平性,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内在活动,提高系统绩效;不断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在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的同时完善医疗保障目录,提高医保补偿水平,健全实时实地医保报销制度,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探索实施医师多点执业,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和服务水平;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医疗服务和健康产业,不断加强医药行业的监管,规范行业生产流通秩序,在保证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降低药价虚高,遏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健康中国”是一项长期目标,旨在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政府对民生高度负责的表现,需要动员社会各方参与到卫生事业中来,对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政府各部门工作协调性提出期望和许诺。打造“健康中国”是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使命,是对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也是对居民个人发出的倡议。因此,应将其深刻融入到各届政府的执政理念,每一个人,都应该深入了解其内涵,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建设“健康中国”的行动中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