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家学习 我的新教育之路(三)

 oceanyeyang 2015-11-09

三、在家上学如何操作

1、我的操作原则和重点

    在家庭里,家庭成员不论大小,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很重要的。

    (1)我的原则就是:平等、尊重、信任

    平等:

    制定的规则大人跟孩子一起遵守。

    不要求孩子听话,但要讲道理。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孩子指出父母的缺点时,虚心接受并改正。

    尊重:

    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让孩子有成长的机会。只要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尽量让孩子自己选择。

    在制定规则或宣布决定时,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理解了,才愿意做,才更愿意承担责任。

    信任:

    对孩子充满期待,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

    当孩子状态不佳或犯错误时,相信孩子有能力自我调整,并作出对自己成长有利的选择。

    (2)操作重点

    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成就感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动力。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孩子自己能做的家长不帮忙(包括学习上)。家长的放手才能换来孩子的成长。家长过多地包办,只能培养出无能的孩子。(《精英教育实施法则:不要给孩子提供削弱其能力的帮助》)

    鼓励孩子自我挑战。前提是,这个挑战是孩子努力一下能够得着的。挑战会帮助孩子突破内心的束缚,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成就感。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意识。帮助孩子意识到学习、健康都是自己的事,逐渐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2、 时间安排

    上午:

    7:00起床

    7:00——7:20洗漱

    7:20——8:00早锻炼

    8:00——8:20内务整理

    8:20——8:50早餐

    9:00——10:00中文课

    10:00——10:30 运动

    10:30——12:00科学课

    中午:

    12:00——12:30中饭

    12:30——13:30休息(也可以看书、自由安排)

    下午:

    13:30——15:30英语

    15:30——16:00运动

    16:00——17:00毛笔字(速写)

    晚上:

    17:00——17:30晚餐

    17:30——19:00散步

    19:00——19:30每日总结

    19:30——20:30自由安排

    20:30——21:00洗漱、就寝

    其他安排:

    每周一天课外活动(避开双休日):参观博物馆、摆地摊、徒步、爬山、做厨艺(烘焙、包饺子、做包子等)。

    周六:上午分享每周总结,下午看电影或自由活动。

    周日:学习毛笔书法、速写。

 

3、具体操作

    (1)作息

    严格、有规律的作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自律意识、自我管理能力。

    早上按时起床。

    人都是有惰性的,比如,冬天天气冷,早上在被窝里很暖和,这时是挑战人的意志品质的时候。大人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按时起床,自己也要做到。

    晚上按时就寝。

    女儿精力充沛,晚上熬到11点也不会觉得困,加上喜欢看书,拿起书就放不下。但是晚睡不仅影响长身体,最明显的就是影响人的大脑思维速度。我自己就有切身体验,晚上睡不好,第二天昏昏沉沉的,看书、做事效率都会大大降低。

    因此,按时就寝非常重要。

    按照中医理论:

    晚上九点到11点,是人体“养血”的时间。就是孩子的身体组织细胞恢复和成长的时间。如果这段时间睡不好,身体一定会慢慢变差,细胞组织活力会降低。

    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养肾”、“补气”的时间。就是大脑神经系统以及人体能量系统恢复和充电的时间。如果此时没有睡好,大脑神经系统就无法恢复活力,轻一点就是思维速度降低,反应不灵敏,容易疲倦和走神,精力不佳,精神不好,上课也难以集中注意力。更严重一点就是出现神经衰弱,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等毛病。

(《中国父母和老师破坏孩子思维和学习能力的九宗罪》)

    有了严格的作息时间,哪怕父母不在家或者离开,孩子自己也可以学习自我管理。

    比如我有时候会出门,女儿会自己安排好时间,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现在,我出门在外时,不用担心女儿会不自律,因为她已经养成了习惯,会把自己管得很好。

 

    (2)饮食

    我家的饮食原则:

    水果蔬菜尽量吃应季的,当地的。不吃反季节、转基因的。

    饮食清淡,素食为主。不吃肉和牛奶。

    晚餐豆粥,不吃夜宵。

    餐桌礼仪:

    餐前念感恩词。(学会感恩非常重要)

    盛饭先给长辈,最后给自己;长辈开始吃了,晚辈才能动筷子。(让孩子学会不自私)

    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节约是一种美德)

    吃饭不能吧唧嘴,夹菜时看看筷子上是否有东西。(注意形象,考虑别人的感受)

    吃饭时细嚼慢咽,七八分饱。

    饭后不能跑、跳等剧烈运动。(这两条是关于健康的)

 

    (3)运动

    今日学堂运动视频

    《解读精英教育18:体育是精英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课程》

    《解读精英教育19:体育比上课读书和听讲更重要!》

    早锻炼:热身、五脏排毒法、西瓜功、飞鹰功……

    上午、下午的运动时间:翻、爬等(在软垫上进行)、打小球……

    耐力:长跑、徒步、爬山等

    对抗性运动:摔跤。训练孩子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需要大脑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观察对手的心理反应。

    散步:放松时间,没有拘束,可以自由发挥。孩子在外面看到很多有趣的东西,玩自创的游戏或运动。

 

    (4)做事

    松下幸之助说:会读书不如会做事,会做事不如会做人,或做人不如会感恩。

 

    首先帮孩子树立价值观:

    会读书不如会做事,做事比读书重要得多。比如孩子有什么事没去做,却捧着本书在看。我会要求她先把事情做完了再看书。

    什么都不会做的人是废物。只会索取的人,长大了只能成为别人的负担。

    学会感恩。你每天的吃的、用的,一切都不是自己创造,在你享受的同时要学会感恩。

    帮助别人才有价值。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分享、帮助别人,就算他再有本事,对别人来说也是毫无价值的。

    所以,我家孩子很喜欢做事。让她帮个什么忙,也会很开心,因为她认为会做事才能干,有价值。

 

    对孩子做事的要求: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为自己负责,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收拾自己的房间、洗自己的衣服。

    主动帮大人做事(帮助别人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孩子要做的事:

    内务管理:整理房间,打扫卫生

    一日三餐:摆好碗筷,帮大家盛饭,喊家人一起吃饭,大家一起念感恩词;餐后收拾餐桌、洗碗、扫地。

    我做饭时,孩子会帮忙洗菜、切菜。会帮我买东西、买菜。我做事时,要求孩子注意观察,主动帮忙。比如递盘子、端菜。不能在旁边站着傻看。(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观察能力,学会合作。)

 

    (5)学习

    大家从时间表上可以看到,孩子学习的时间,每天大约是5.5小时,我给孩子上课的时间只有1个小时,也就是上午的中文课。

    科学、英语都以孩子自学为主,完成后演讲、表演,也就是说,孩子是主角,我是观众。看完后,我会给他们提提意见,哪里还有问题,是不是有进步等,做个总结。

    毛笔字和速写练习,我基本上不管,孩子自己练习,写完或者画完拿来给我看一下。主要是看孩子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专注。

    这样做的目的:帮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中文课

    目的:帮助孩子树立规则、培养价值观和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 博文学习

    解读《今日学堂14字校训》、《解读奥巴马家规》,树立规则。

    在孩子出问题时,通过对照14字校训,让孩子明白自己哪里有问题,学会自我反思。

    《解读奥巴马家规》分析了“抱怨”这种行为的本质,这种行为的负能量相当强,不仅伤害别人,伤害最深的还是自己。帮助孩子认清本质,学会改变、避免这种行为。另外,增强孩子做事和独立意识。

    其他博文的学习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选择。

  • 电影课

    张校长博客里分享了很多,大家可以举一反三,选择一些适合的电影试着给孩子讲。

 

    本学期我给孩子们讲的电影课:

    碧昂斯、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赵本山、宋丹丹《奥运火炬手》、《蜡笔小新》:这些内容基本上不会带给观众正面的东西,传达的都是不理性、负面的形象,价值观也是很低级的,看这类内容是起不到提升精神的作用,还会严重降低精神品位。

    BBC《傲慢与偏见》6集、《泰坦尼克号》、《功夫熊猫》、《灵魂冲浪》、《三傻大闹宝莱坞》:主角展示的是人性的善良、理性和高贵,帮助人提升 ,给人的心灵以力量。 

  • 科学课

    《比克曼科学世界》:被称为新世纪西方学生的“十万个为什么”,几乎囊括了中小学全部自然科学基本知识。一集大约20多分钟,生动有趣,一共88集。是非常好的科学入门教材。

    另外,很多BBC关于自然、科学的纪录片,网上也很容易找到。

    让孩子看完了演讲,看懂了演讲自然很流畅,卡住的地方,就是她还不会的地方,可以要求孩子再看一遍。

    慢慢地,孩子的表达能力会越来越强,思维有序,废话少,也培养了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另外,表演的时候孩子需要助手,她会邀请其他人来配合,也锻炼孩子之间的合作精神,并且大家各自的表演方式不同,也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英语课

    关于如何学英语,推荐大家看漏屋写的《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

    女儿去年一年学过的教材:

    《DISNEY    美语世界》12张碟:作为主要材料精学。

    这个材料最大的优点就是孩子通过画面,基本上可以理解意思,从而把语音和画面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输入的语音属于“可理解性输入”。这点是很重要的,可以少做很多无用功。

    这个材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围绕主题设置场景,比如第三张碟有做蛋糕的场景:从冰箱里拿材料,怎么操作,做完后放进烤箱……学完以后可以表演,也可以在生活中应用出来,孩子很有成就感。

    另外,这个教材还有扩充的内容,比如儿歌、做手工,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如何操作:

    先让孩子自己看,熟练以后可以跟读,我要求孩子逐句过关,从发音到句子意思,跟读熟练后配音、表演。

    刚开始进度比较慢,学完2张碟后,孩子适应了,后面进度会越来越快。

 

    《巴迪节拍英语》6集:语速慢,发音清晰,很押韵,节奏感很强,以儿歌的形式,边唱边做动作,很有趣。我家几个孩子出门散步的时候,很喜欢一起唱里面的儿歌。甚至荡秋千的时候、玩跷跷板的时候也会唱里面相关的儿歌。

    《国家地理儿童百科》入门级、提高级、流利级。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女儿打下了良好的发音、听力基础。今年学习的教材:

    《FRANKLIN小乌龟学美语》:语速较快,要求有一定的听力和发音基础。这个是作为精学的教材。学习方式就是自己看,然后配音、表演。有了去年的基础,女儿的学习进度很快,学得很轻松。《FRANKLIN》刚开始每天一集,后来每天两集,最快时一天可以完成5集。

    《神奇校车》、《克拉特的动物世界》等:根据需要选择。

 

    阅读

    阅读的重要性是不用多说的。但怎样阅读、阅读什么内容,却不是一件容易选择的事。

    《怎样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心理个性和思维能力》:孩子在12岁之前,精神上相当于是一个“小婴儿”,父母需要为孩子精心选择精神食粮。

    父母对待孩子的阅读问题,跟吃东西一样,是需要谨慎对待的:不是有字的就可以,不是孩子抓本书坐在那里看就放心了。而是需要了解:孩子看了这样的书,会带来怎样的价值观?对心理行为会有怎样的影响?这样的书,孩子能否消化吸收?有时候,孩子坐在那里看书,可能并不一定真懂,因为有的书虽然很好,但可能消化起来并不容易,那么看书的效果也是很有限的。

 

    《为什么“少不读西游,女不读红楼”?天道与人道的差别》

    如果看过这篇文章,就不会轻易给孩子看小说了,哪怕是获奖小说。

    以前我也买过很多国际获奖小说给孩子看,给她听过大量的小说。看了张校长的博文以后,认识到这些小说虽然可以培养语感,培养孩子流畅地表达,但是内容倾向于情感共振。而女孩子由于天生偏于感性,情绪比较重,很多小说都容易让孩子产生幻想型人格。

    大家如果了解的话,就比较清楚,小学里,女孩子在一起玩的基本上都是幻想型的游戏:宠物、公主之类的。幻想型人格的后果很严重,比如考虑问题、做事很不靠谱,更严重的是,长大以后选择伴侣、以及婚姻生活都非常不利。周围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

    我跟孩子讨论了相关问题,帮助她意识到幻想型人格的严重后果,孩子理解了,现在,她也会有意识地避免看这些书。

 

    读什么样的书:科学、历史、哲学类书籍

    有助于培养有序、理性的思维方式。

 

     讲总结

    总结很重要,不是走过场,做样子,而是让孩子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学会总结反思,激发孩子内在的能量。通过每日总结,家长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想法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引导。

    孩子讲总结前需要整理思路,有助于孩子形成有序的思维,也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每日总结:比较简单,时间也不多,十分钟左右。

    包括两方面内容:进步的地方、还要改的地方。可以根据孩子的状况灵活增加内容。比如,最近发现孩子们爱计较,不愿意分享,就引导他们的分享、帮助他人的意识,要求每日总结时增加这两部分内容。家长可以从孩子的总结中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点评、引导。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可以帮助和引导孩子。家长还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电影来讲解,或者推荐相关的书给孩子看。

    每周总结:

    每周总结包括五部分内容:

    本周我学到了什么:可以就上过的电影课、博文内容,对自己印象比较深的部分说感想。也可以说说本周学到什么新的本领,比如新的运动、做什么事等

    本周进步的地方、本周还要改的地方、本周要感恩的人

    下周的目标: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的很好的方式,可以为自己树立努力的方向。每天的生活会更有动力、更加充实。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有序思维、表达能力。帮助孩子热爱学习,培养学习能力,逐渐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

 

4、家长的心理准备

    (1)在家上学不要想着马上见到效果。

    在家上学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有一个适应、调整的过程。我和女儿是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摸索后,到了第二个学期,女儿的状态开始完全不同,进步很快。本学期在学习、心理行为方面、思维、表达等方面更是突飞猛进。

    在家上学,身体的改变是最快的,只要有正确的饮食习惯、多运动,一个多月就可以见效。但是思维习惯、心理行为的改变要慢很多,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2)孩子的状态出现反复是很正常的。

    孩子的进步应该是螺旋式上升的。如果孩子某个阶段停滞不前,甚至出现退步的情况,家长不能对孩子失去信心,而是要跟孩子一起找原因,一起努力,风雨之后总会见到彩虹。

    而且孩子经过这样的调整之后,各方面会进步更快。

    (3)对家长的要求

    家长的状态决定了孩子的状态。所以,家长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才能胜任角色。父母理念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家长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尽量看得长远些,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以上就是今天我分享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最后,祝愿每位家长都能为自己的孩子真正地负起责任,自助者天助,祝福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