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饶人处且饶人、最后成功的是自己

 mrsh 2015-11-09


  得饶人处且饶人:指要宽容体谅别人,尽量宽恕别人还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得理不饶人:在人际交往中,得理不饶人是很普遍的。有些人一旦觉得自己有道理,就会揪住别人的缺点,穷追猛打,非逼对方竖起白旗不可。

  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自古至今,宽容被圣贤乃至平民百姓尊奉为做人的准则和信念,而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且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光辉典则。

  理不饶人也要具备以下情形:

  一是心里要有怒气,有怨愤。这种怒气和怨愤,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自己长期的不满情绪淤积所至。

  二是要占理。有些事本来可以好好说,但受情绪的影响,人容易激动。这时发脾气不是为了批评别人,而是为了泄愤。

  三是要有合适的对象。心里有怨愤,不是随便找个人就可以发的。其发泄对象,往往不会对自己构成直接威胁。

  得饶人处且饶人: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宋·俞文豹《唾玉集·常谈出处》:“蔡州褒信县有道人式棋,常饶人先,其诗曰:‘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天地宽,让一招前途广。

  古时,蔡州褒信县有一个道人,他的棋艺精湛。每逢下棋,总是让人先下,即使这样,他也从来没输过。道士自鸣得意,做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当时,'饶人'本指让人一步棋,发展到如今,'得饶人处且饶人'已成为表示尽量对人宽容忍让的一句话。

  人的一生很短暂,也就几十年的工夫,有多少有意义的事等待我们去追求,与其在不断的'讨个说法'中浪费时间,倒不如心存一份宽宏,'得理之时且饶人',与人一份宽容也是与己的一种仁厚。

  如果你是一位得理不饶人的人,那么您在与别人交谈时,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不能总想在嘴巴上占尽别人的便宜,否则时间长了,朋友就会逐渐疏远你。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些人总是为一些小事争得不亦乐乎,这样的人,在社交场上永远不会受人欢迎。

  一次,一辆卡车途经某村庄时,一个中年农妇突然小跑着横穿马路,大卡车来了个急刹车,差点撞上农妇。这让农妇火冒三丈,冲到驾驶室前对司机没完地骂。

  司机也没说话,他只是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吸着,听农妇从'村骂'到'县骂'一直上升到'国骂'。等农妇骂累了,这时司机才慢慢地说:'如果我刚才刹车晚了,你被轧死了,这会儿你还能骂吗?'农妇一时语塞。无话可说。

  人不讲理,是一个缺点;但人若硬讲理,是一个盲点。其实,不管什么时候,理直气'和'都比理直气'壮'更能说服、改变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得饶人处且饶人,留一点余地给得罪你的人,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否则,不仅无法制服眼前的这个'敌人',还会让更多的朋友疏远你。

  人海茫茫,但却常会'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不饶人,怎知他日二人不狭路相逢?若那时他势旺你势弱,吃亏的可能就只有你了。

  所以,'得理且饶人',放下你的仇恨,也是为自己留条后路!得饶人处且饶人,你为别人留后路的同时,也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向和谐人际关系的阳光大道。

  得饶人处且饶人就是放下,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难堪的时候、做错事的时候、有求于人的时候,如果这时你处在有理的一方、得势的一方、管束人和裁决者的一方,你会怎样做呢?

  尤其是他们的那些错误或什么事情牵涉到你的利益时,甚至他们与你有着深仇大恨时,你会怎样做呢?你是有些得意,刻薄刁难?还是给人家一个台阶,放人家过关,不为难对方,就是仇人也放他一马呢?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做法。一般来说,心胸狭窄的人总是喜欢为难别人,他们不愿意帮助别人,也不宽容或原谅别人。

  有时他们甚至会乘人之危,来供自己开心,鸡蛋里挑骨头,抓住别人把柄不放,洋洋自得。如果和他们有着深仇大恨,那只能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其实,将心比心,宽容别人,不难为别人是一种美德。可有些人并不注重这种美德。这种美德能够感化人,提升人们之间的互助亲善关系,使社会形成一种宽厚、达观的向善风气,小人就不会产生,阴暗的东西就会少一些,当自己有了不幸的时候,也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

  卡耐基年轻的时候很好胜。在一次宴会上,大家有说有笑,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一个笑话活跃气氛。于是大家挨个讲了起来,气氛很活跃,全场人都很愉快。最后,轮到卡耐基旁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他讲了一个幽默故事,在结尾还引用了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此地无银三百两,为了证明这句话,那位先生还特意提到这是《圣经》上说的。

  卡耐基知道这句话不是《圣经》里说的,而是在莎士比亚的书中提到的,于是他纠正那位先生道:'这句话是出自莎士比亚的书。'

  那位先生听后觉得自己面子上挂不住,就出言反讥道:'什么?出自莎士比亚的书?不可能,绝不可能!先生你一定弄错了,我前几天才特意翻了那一段,我敢打赌,我说的是正确的,一定是出自《圣经》。'

  卡耐基正想反驳,忽然想起自己的老友维克多·里诺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而他正好也在场,就转向他说:'维克多,你说说,是不是莎士比亚说的这句话。'

  维克多却盯着他说:'戴尔,是你搞错了,莎士比亚的著作上没有这句话,这位先生是正确的,《圣经》上确实有这句话。'随即在桌子下踢了卡耐基一脚。

  在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向他抱怨:'你明知那句话本,卡耐基知道这句话不是《圣经》里说的,而是在莎士比亚的书中提到的,于是他纠正那位先生道:'这句话是出自莎士比亚的书。'

  那位先生听后觉得自己面子上挂不住,就出言反讥道:'什么?出自莎士比亚的书?不可能,绝不可能!先生你一定弄错了,我前几天才特意翻了那一段,我敢打赌,我说的是正确的,一定是出自《圣经》。'

  卡耐基正想反驳,忽然想起自己的老友维克多·里诺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而他正好也在场,就转向他说:'维克多,你说说,是不是莎士比亚说的这句话。'

  维克多却盯着他说:'戴尔,是你搞错了,莎士比亚的著作上没有这句话,这位先生是正确的,《圣经》上确实有这句话。'随即在桌子下踢了卡耐基一脚。

  在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向他抱怨:'你明知那句话本来就是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却还帮着他说话,真不够意思,还让我向他道歉,真是黑白不分了。'

  维克多却笑了:'莎士比亚的书上有这句话。可是,那个人也许是一位有名的学者,为什么我们要去证明他错,让他下不了台呢?记住:永远不要和别人正面冲突。'

  '得理不饶人'也许是你的权利。但不妨'得理且饶人'。给自己留条退路,也让对方有个台阶下,为对方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这样,等到对方得理时,就会同样也给你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

  要知道'得饶人处不饶人',事事求胜不仅容易引起别人的忌妒,有时还会影响你与他人的关系,所以'得饶人处且饶人',在小事上求败,从而在大事中求胜。

  智慧品人生:'得理饶人'看似淡然,其实真要做到还真不容易。有'得理'之说,那就说明之前受到的待遇是不公正的,甚至是受到了屈辱。如此的状况便是在心底烙了伤痕。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种'愤愤不平'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往往会在'得理'之后,变得振振有词。

  可是,转念一想,事情已得以澄清,公道已在人心,执著于一些形式上的公正又有何意义?当对方'无理'时,必会自知理亏,而你在'理'已明之下,何不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报,也可能不再与你为敌。

  例:小区超市的门前,几个三四岁的孩子在高兴地玩脚踏滑板车,几个孩子的妈妈边看着孩子,边在一起聊天。

  这时,一个小男孩大概是玩得太专注了,一没注意滑板车碰上一个迎面路过的老太太的脚。老太太很不高兴,开始是站在那里大声地责骂起来:“这是谁家的孩子,也不好好看一看,车子扎到我脚了。

  ”孩子们的妈妈听到老太太的责骂声音和孩子的哭声,赶紧都跑过来问是怎么回事?老太太见孩子的妈妈过来,马上坐到了地上,说自己的脚被孩子的车扎上了,孩子的妈妈了解了原委后,马上给那老太太道谦。老太太见那个妈妈道谦了,又开始责怪起那个妈妈来。

  可能是把那个妈妈说得也有些生气了,就和老太太说了句:“一个三四岁孩子的滑板车,碰一下脚能怎么样?”听了这话,老太太更不干了,干脆躺在了地上,抱着脚,嘴里开始喊疼!周围的人都过来围观,老太太见人多了,更开始大闹起来:说自己的脚疼,不能动了,必须上医院去检查。

  那个妈妈说了许多好话,周围的人也都劝老太太起来走一走试试,老太太就是不起来。有几个人想把她扶起来,可刚碰到老太太的身子,老太太就说疼得不行!直到那个妈妈答应带她去医院检查,老太太才由众人扶起来上了出租车。

  老太太走了后,众人议论纷纷,大家都责怪这个老太太,都说她太有点得理不饶人了。是的,即使真的把脚碰出了毛病,也用不着这样的态度。我们不说老太太去医院的检查结果如何,就这件事情的经过来说,老太太真的是有点得饶人处不饶人了。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争执的事在所难免,磕磕碰碰的事情会常有发生。一旦有了纷争,即使我们非常有理,也应避免过分的数落、指责对方,也不非得置对方与死地。哲人说:“你能宽容别人,天地都会窄小。”“人非草木,孰能无过?”有点宽宏的度量,得理且饶人,针尖也不扎人,生活中会少了许多不愉快。

  得饶人处且饶人,做事不要做得太绝,要知道,善待别人就是在善待自己,给自己和别人留有余地,也给自己和别人一条退路,何乐而不为呢?大度一些,宽容一些,在宽容他人的同时,你也能为自己赢得好处——起码对方会感激我们,周围的人会给好评我们。

  人与人交往中尽量对人宽容忍让,做人做事情要留有余地,不要太过分。“过犹不及”这是圣人告诫我们的流传千古的为人处事的一个准则。

  您给我一个拥抱,我还您一个笑脸,您给我一滴水,我倾其一片海洋,播种善良,传递温暖,让心中有爱,让生命无悔。

  得饶人处且饶人,最后成功的是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