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读老子,谈谈教育(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小新绘本馆 2015-11-09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句话,是我经常引用的,讲得非常具有思辨性。也是从这句话开始,我们慢慢看到了老子极端丰富、深刻辩证思想,这种辩证性,我的中学时代就学过辩证法,但感受到这种“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精神冲击,还是第一次。

  台湾的空海大师在讲这一段时,说当你在定义“美”时,“恶”就自然出现了;你在感慨“善”时,“不善”也就对应而生。这就如“知”和“不知”,知之愈多,不知则愈多;知之逾少,不知则逾少;若如婴儿,则全无“知”或“不知”。这种辩证相对论,是人心产生了某种趋向,即人都好善、好美、好利、好名(这里插下“名利论”,一个人在得名得利前,空说自己“淡薄名利”,就如一个乞丐说自己“视金钱如粪土”一般好笑。“名利”本身,老子并不反对,但不要穷尽心思追逐之,自然之态,最好),而当这“分别心”一起,人就会逐利,就会钻营,就会刻意作为,就会“伪”(“伪”,这个字,站在道家的立场上来讲,真是太为便当了。凡人为者,皆伪也。所以才有老子说的“虽有舟舆,无所乘之”(第80章))。

  把视野放到教育中来看,道理一般无二。我们给学生贴标签的历史,不知可以追溯到什么年代,但还一直在延续着这一思路。我们会给他们分好学生、坏学生、用功的、捣乱的、进步的、退步的……实在不一而足。这种两分法使教师会产生一种“定见”,时间长了,就会有“路径依赖”1,即自然不自然的按照主观排序,给学生定性、定位,并在将来的教育行为中,按自己设计的方案给学生“灌输”教育。

  有人觉得,“灌输”这个词,是不是用得有点可怖了?也许有一些罢,但我更多的认为是必要的。费洛姆在谈“母爱”时,给我们一个惊人的观点:在这看似大公无私、不图回报的付出中,潜藏着控制欲、权力欲、支配欲2,我们在“爱”的名义下,所做的错事不知几何!所以,类似的两分法,类似的定性法,是不是也有先入为主的静止观?很是值得注意 。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角色、自我设限定位的片面性,但老子还是建议我们能有“和”的思想,即转变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思维定式,让流动性和互动性成为一种教育常态。老子的管理主张是“人无弃人”,即把每个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都可以获得发展。但因为“充气以为和”的无法实现,(也就是我们对善恶的关系、美丑的互生、高低的偏见)使教育实际上没有完全发挥作用。

  更进一步讲,老子的思想,和儒家的很大不同在于,后者以“天”为最高意志,而老子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5章),他对宇宙万物的次序是“无—有—天地—万物”3,而这一切的逻辑原点是“道”(“无”和“有”都是“道”的一面,即一“体”一“用”,如第1章所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所以,面对我们的教育困境,老子提醒的是:跳过固有思维,摘下有色眼镜,让自己站得更高些,心量放得更大些,想得更远些。当超脱了二元论,把所有的孩子视作平等,接纳和包容他们的缺点,鼓励和激发生长的多元性,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从教育,就想到了阅读和做人,美国的心理学家路易兹说,凡事要有四个理念:不要轻易评论他人;不受他人影响;不妄自揣度他人;凡事尽力而为4。其中,最最难的就是第一条。我们教师,恰恰最喜欢所做所谓的“评价”,早早地设定种种框架,既框住了别人,也困住了自己,他们没有看到在这之上,还有更高一级的人文关怀和“天地与我同在”的寰宇视野。我们不是主张让每个教师做悲天悯人的真至圣贤,但的的确确要有一点形而上的眼界,以及“合和”之思(不试图同化别人,不试图复制模式,而在“和而不同”中,找到各自生命的意义)。

  我们真的要小心,那种随便贴人家标签的行径,随便定性的恶习,那种生生扯裂和绞杀人性中尚未被确证的种子的蛮力,正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因为我们自己,正是这样过来的。

  杜威非常不喜欢贴标签,甚至主张学校的学科不宜过细,他的教育哲学就是致力于从种种的“二元论”中抽身,让教育人在一个“统一场”中重新建构和再认教育。“儿童一到学校,多种多样的学科便把他的世界加以割裂和肢解”5,这之中,还不包括教师主观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孩子面临的灾难,常常是在与你见面的那一瞬间被悄悄启动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整个《道德经》说到的“相对论”,有音声、有无、难易、前后、上下、虚实、强弱、外内、开合、去取、荣辱、得失、清浊、弊新、唯阿、昭昏、察闷、全曲、直枉、多少、大小、轻重、静燥、雄雌、行随、歔吹、白黑、吉凶、张敛、兴废、与夺、刚柔、厚薄、贵贱、进退、阴阳、损益、寒热、生死、亲疏、厉害、祸福、正奇、善夭、智愚、牝牡6。

  这让我们真的感到很是谓叹,老子辩证法之浑厚深邃,也许会不断随着年龄、经验的递增而不断地被证悟到。其实,所谓经典,就是每一次阅读时,你都能看到新的内容,都能找到新的启发,也都能获得新的灵感。人类发展到今天,虽然文明已相当壮丽,尤其是炫目的科技和引以为豪的人造世界,西方还有“神造乡野,人造城市”的优越感,但在智慧上,两千年前的古人并不见得比我们差,多少还有超越。

  做教师的,读老子,我以为,不是要找智,而是修炼自己的“慧”。徐文兵7说所谓“智”,看到的是事物的异;慧,看到的是事物的“同”。所谓急中生智,所谓戒定生慧,即是此证。老子给我们的“慧”,正是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通过精神萃取,找到最后的“同”,找到精神生命的“源代码”,也可以说,是看清自己的底色。我们为学生带手机而烦,为学生打架而恼,为学生谈恋爱而惧,为学生诸般色、受、想、行、识的不稳定性和非理性而将教育肢解成无数的碎片,每日穷于应付,每日穷于奔忙。我们有没有问过:为什么?

  老子给出的答案,就在原句中——“恒也”。即是说,有无、长短、高下都是相生的,谁离开了谁,哪怕须臾,哪怕咫尺,都不行。这便是世界的运行规律啊!我们教师要尝试理解多样性和联系性,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生长方式成就个人。带手机,有什么不行呢?是你自己“境由心生”,是你先入为主的认为这是危险的行为,于是,“自我实现的预言”8就发生了。同样的,谈恋爱、打架,都是可以理解和解释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教育原本不是这样一件令人苦痛万分和心力交瘁的事情。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另一面是,不要妄自攀比。老师也好,学生也好,皆有趋利性,并不奇怪,但要将别人踩下去,自己做“人上人”,就有问题了(很多学校的教室里还挂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牌子)。傅佩荣说“不要盲目进行价值判断,坚持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其实好与不好都在一个整体里面,换一个角度,好就变成不好,不好就变成好”9,用一种更加纯然的方式看待和理解教育,用更少的分别心、是非心做教育,也许世界又会不一样。

  贪嗔痴慢疑,也就会慢慢地从我们身上隐去。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正是看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背后推动它的那个“恒力”,老子才在后面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第55章),教世人学会淡定和从容处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几乎可以说是他的核心思想,其“万物自化”的美好愿望,在高亨看来,并不现实,甚至有些唯心10,但今天的教育,却完全走在了反路上,处处精确算计,时时操纵在手,对学生有强烈的控制欲、占有欲和支配欲,并且这种趋势,会随着年段的升高而不断强化,并开始从内隐走向外显。其实行的,用儒家的话来说,是“王道”逾少,“霸道”愈多的逻辑。

  因此从当下的情形看,这两句告诫依然是有借鉴意义的。所谓“无为”,正是不强为(“强梁者不得其死”(42章)——强做为、以意用事的人啊,将不知他是怎么死的),懂得自然之道。但我们仔细想想,真的很难!当学生遇到题目不会做,我们都会跳起来:“怎么这也不懂?”“排名怎么办?”当学生考上清华、北大,我们马上带着他满街招摇,甚至还为之“塑像”,供后来者效仿。我们在急不可待地为他们铺设好每一步路,身份转变成“监工”和“扳钳工”,随时为流水线上每一个叫“学生”的产品修剪菱角、纠正方向。这种“为之而有以为”(第38章)与“无为而无不为”(第37)正好走来了互逆的路上。

  所谓“不言之教”,如《论语》中说“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草上之风必偃”11。我们很容易想到,这句话讲的正是身教大于言教,有关这一点,大家比较熟悉,本节就不再展开谈了。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可能要翻译一下:“(道)任由万物成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作育万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12这有点像讲《易经》里的“坤德”,即大地的生养之德、承载之德,我们教师要做到这点,自然不太可能,但可以心向往之,不断地靠一靠。

  在我看来,这里最值得关注的,是最后一句:“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只有你不以权威者自居、不以“家长”的身份指手画脚,不以“专家”的威严乱弹琴;你只是做到自己的本分,守好一亩三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足够成就自己了。

  写到这里,突然还想添一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7章),送给大家共勉吧。

  (文/邱 磊)

  注:

  1. 经济学术语,表示一种行为惯性

  2.《爱的艺术》,P43,费洛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生命的大智慧(老子)》,P6,余培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4.《四个约定》,P1,米格尔·路易兹,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

  5.《学校与社会》,P112,杜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生命的大智慧》,P9,余培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7. 徐文兵(1966—)名小周,字文兵。中医教育家,中医师,厚朴中医学堂堂主,高级中医讲师。

  8. 心理学术语,也叫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指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并最终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评价。皮戈马利翁效应即是其一种。

  9.《傅佩荣细说老子》,P55,傅佩荣,上海三联书店,2009

  10.《老子注释》,P25,高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高亨(1900~1986),初名仙翘,字晋生,吉林双阳人,著名教授,古文字学家、先秦文化史研究和古籍校勘考据专家。

  11.《论语·颜渊》

  12.《傅佩荣细说老子》,P53,傅佩荣,上海三联书店,20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