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晁无疾老师在第二届葡萄健康栽培暨全程解决方案论坛会议上发言摘要

 荣果 2015-11-10


调整提高,转型升级,

促进我国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晁无疾

目前全国葡萄生产的形势: 据到2014年的统计资料,全国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了1150.8万亩,总产量达到了1254.6万吨,葡萄酒产量达到116.1万升,已经成为全球葡萄产量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成为全球第六。葡萄用品种巨玫瑰、醉金香、京亚、北冰红、华桂8号等一系列品种的选育成功,以及红地球、夏黑、阳光玫瑰、黑比诺、威尔代、马瑟兰等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改变了我国原有的品种结构组成;设施栽培、尤其是设施避雨栽培和延迟栽培的研发成功,改变了我国原有的葡萄布局。营养袋育苗、深沟浅埋种植法、根域限制栽培、覆盖防寒、一年两熟、等一系列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我国葡萄生产的水平和效益。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已经成为葡萄生产大国,但还不是葡萄生产的强国,与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当然差距,特别是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化,葡萄的销售已回归常态化,产品销售压力逐年加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2014年和2015年异常的气候条件对葡萄生产和销售造成极大影响。因此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转变观念,把葡萄发展从单纯追求面积、产量转向质量、效益和安全,全方位提高我国葡萄生产和流通销售水平,是我们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为此要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与晁无疾老师在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参观

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进入新世纪以来,葡萄产业发展很快,一系列生产生物新技术和现代科技成果已以葡萄上广泛应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葡萄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如何采用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技术和措施,使我国葡萄产业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从单纯地追求面积和产量,盲目追求早熟和大果的旧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把质量、安全、品牌、效益全为生产的首要目标任务。

2、 重视流通,以销售促进生产发展。

我国目前葡萄生产已达到1200万吨,人均葡萄占有量约为9.5公斤,供销已经平衡,产品销售竞争已十分明显。2015年鲜食葡萄销售价格分化已十分突出,早熟品种(6月中旬以前成熟)、设施栽培、品牌产品、观光葡萄价格稳定,或有上涨,而中熟品种、普通品种价格下滑,甚至滞销。甩以必需重视葡萄销售动态,掌握市场需求,进行品种、栽培方式、销售策略和生产方式的调整,除抓好质量、安全、包装、品牌外,葡萄生产者一定要重视市场需求变化,掌握销售策略,转变在产品销售和市场流通上被动地位和落后状态,重视市场开拓、营销网络、产销对接、电商超市等新销售策略。

3、 面向实际,拼搏跨越。

当前我们必须加强对葡萄安全、优质、高效的生产模式、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特别是要加强对严重影响葡萄质量和安全的病虫害进行防治研究,尽快攻克诸如葡萄溃疡病、枝枯病、要癌病、缩果病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尽快研究、推广适合西北、华北、东北应用的葡萄抗灾、减灾、冬季简易防寒覆盖安全越冬新技术,高效、低耗设施栽培新技术。特别是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提高,要组织力量研究机械化、智能化、节能、省工、低投入的葡萄栽培新技术。

4、 坚持不懈,突出特色。

世界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在学习先进经验有同时,不能照搬,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固步自封,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葡萄生产新技术,要培育出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葡萄品种,生产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优质葡萄新产品,不但能满足我国人民的销售需求,也能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展示中国特有的风采和应有的市场地位。

5、 团结协作,勤奋求实。

当前我国葡萄生产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不是单凭一个单位、一个人可以完全解决,必须加强合作、加强协调,克服当前在科技界存在的虚假、浮躁、急功近利等等恶劣习气,以及个别人为了个人利益和小集团利益,不惜采用种种弄虚作假的手段,虚报科研成果,故意更改品种原有名称,乱起药名、肥料名,随意夸大药剂、肥料功效,甚至以假充真、以次充优,欺骗农民。发展现代化葡萄产业,是一项十分艰巨、严肃的工作,来不得任何浮躁和虚假,否则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在当前新形势下,各级葡萄科技工作者,要紧密团结起来,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积极投身到科学发展葡萄生产的洪流中,拼搏奋斗,尽快实现我国从世界葡萄生产大国到强国的这一伟大历史转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