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部八千年玉器鉴藏宝典——《中国古玉图器图典》

 副館 2015-11-10

作者:紫枫雁影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写一块女娲炼出的补天石幻形为“通灵宝玉”,将它悬至门楣,着了魔的凤姐和宝哥哥立时峰回路转,病好如初。它的得失居然使得怡红院里的花树忽萎忽开,这种神灵效应使贾母等人对通灵宝玉赏识有加,视之为“命根子”。这不过是一则神话,说是宝玉一出生就衔了块五色晶莹的美玉。宝玉之美,晶莹无暇,自然是无可挑剔,但是要说它是这样的法力无边,不过是小说者言而已。

玉,美石而已,何来如此无穷魅力?其实玉石的法力,原本是深蕴国人大脑中的。美玉已作为一棵种子,深种在我们的传统血脉里,它就象是四季繁盛的花儿,总会呈现出你所想见的艳丽。玉的美丽,读罢古方先生主编由文物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国古玉器图典》,我们自然会深信不疑。本书的作者还告诉我们,美玉无边的法力,在古人看来确乎是深信不疑,它最早就是作为通神的法器出现的。 

从八千年前的史前时代,国人爱玉崇玉的传统已近形成。最早的玉器出现于北方兴隆洼文化,玉器色泽纯正,磨制光滑。史前时代已熟练地掌握琢制玉器的技术,治玉工序分为采玉、开眼、解玉、钻孔、打磨、镂刻、抛光等。史前玉器文化以北方的红山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化最为发达,那个时代玉与神成为等同的概念,玉器就是神器,玉琮玉璧是献给神最好的礼品。

到了商周时期,玉器制作不断创新,玉器造型生动优美,数量最多的是人与动物玉雕。商代砣机使用已很熟练,制玉技术有很大提高。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玉器发展的繁荣阶段,玉器的制作和使用非常广泛,玉器被系统化和理想化。用玉制度出现系列礼玉,最主要的礼玉是璧、圭、琮、璋、琥和璜,合称为“六瑞”,这是中国古典玉器的核心体系,也是源自史前的传统。

圣人孔子爱玉,他对于玉制礼器极为推崇,他特别强调玉器的内在美。由于儒家思想的介入,玉器从主要为原始宗教活动的神器、祭祀鬼神的原始礼器,变成贵族阶层用以表示身份地位的佩饰。儒家在这个时候作出了一个重要选择,将“玉”作为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载体,提倡“君子比德于玉”,将玉道德化、人格化,大大提升了玉的文化内涵。过去通神的玉,变成了人格象征的一个重要符号。

到了汉代,玉器制作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琢制更加精湛。汉代学者许慎提出玉有五德之说,五德包括了玉的质、色、声、雕等内涵,将玉赋予了美和德两重性格。古代用玉字组成不计其数的词,来形容美好极致。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收录了140个带“玉”旁的字。古往今来,“玉”字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汉代人还以为玉器有特殊的功效,施覆于人体各部位可以保护尸体,防止腐朽。玉衣是汉代皇帝、诸侯王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殓服,玉衣由中央朝廷手工作坊统一制作,皇帝把它作为礼物赏赐给各地的诸侯王。

隋唐至宋代,玉器逐渐摆脱了神秘感,向世俗化发展,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玉器造型以写实为主,出现了大量人物、花鸟形象的玉雕和玉带饰。到明清时期,进入玉器发展的辉煌时代,琢制技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大小玉器主要是装饰品和观赏品,无不精美绝妙。

在《图典》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平时即使在博物馆也看不到的历代美玉,我们还看到了这些美玉纹饰的许多细节。《图典》对大量精美的玉器作了详细赏介,还有概述古代玉文化、玉料及产地、制玉工艺、器形与纹饰、仿古玉辨伪与鉴定等等内容。叙述了八千年玉器发展概况,介绍了各时期玉料使用的特点、产地、矿物特征、开采和使用的历史,描述了不同时期玉器雕琢工艺的演变。介绍每一时期的玉器时,按玉器用途大致分为礼仪(或朝廷)用玉、装饰用玉、陈设用玉、玉质容器、玉质用具、丧葬用玉等,选取具有代表的器物作典型标本予以说明。

最近十数年以来,出土古玉日渐增多,在社会文物收藏热潮中古玉也是玉器爱好者收藏的重点对象。古玉的鉴赏与收藏,似乎是当今古玩市场上最为热门的标的,行情连年飚升。但是富于热情的收藏者却缺乏必备的知识,盲目介入者居多。现在有了这部《图典》,可以从中国古代玉器的原料产地、制作工艺、器形纹饰和辨伪鉴定四大方面入手学习。不过《图典》里并没有见到宝哥哥那样法力无边的通灵宝玉,世界上原本也没有那样的玉。但是曾经作为贿赂给神灵们礼玉和曾经是君子们无故不去身的饰玉,却是数不胜数,我们可以尽情欣赏。走出古玉神秘的迷雾,这《图典》是我们一个宝贵的路标。

一流的作者,一流的出版社,以一流的标准,做出这一流的图典,这图典自身就是一件极品收藏。我觉得这《中国古玉图典》,堪称当今爱玉人士的一部难得的八千年玉器鉴藏宝典。中国玉文化绵延了八千年,《图典》也正是这八千年玉文明的一个精彩的缩影。

(文物出版社2007年出版定价280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