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密不外传,小儿推拿“十三大手法”~

 不惑活在当下里 2015-11-10


1、摇月斗肘法(在肘关节处)

手法:医者先以左拇指、食指、托患儿筋肘,再以右手拇指、食指卡入虎口,同时用中指按定天门穴,然后曲患儿手上下摇之。约20-30次

功效:顺气、生血、通经络。

2、打马过天河(自掌心向上至洪池)

手法:医者先以运内劳宫法运之,然后屈患儿四指向上,以左手握住,再以食指、中指顶端自内关、间使、循天河向上一起一落打至洪池为一次,打约10-20次

功效:主凉退热,活经络,通关节。

3、黄蜂入洞(在两鼻孔)

手法:医者以左手扶患儿头部,右手食指、中指分别入患儿鼻孔揉之

功效:通气、祛风寒、主大热、发汗。

4、水底捞明月(在小指掌面至手心处)

手法:医者先以左手扶患儿四指,再以右手食指、中指固定患儿拇指,然后以拇指自患儿小指尖,推至小天心处,再转入内劳宫为一遍。推30-50遍。

功效:大凉、可退热。

5、飞经走气(自曲池至手指梢)

手法:先以右手,拿患儿左手四指不动,再以左手四指从曲池起,按之、跳之、至总筋处数次。再拿住患儿阴池、阳池二穴,然后右手将患儿左手四指向上往外,一伸一屈,连续操作20-50次。

功效:行一身之气,清肺化痰。

6、按弦走搓摩法(从两胁至肚角)

手法:令人抱患儿与怀中,最好能将患儿两手交叉搭在两肩上,或者仰卧,两手上举至头部,医者以两手从患儿两胁部搓摩至肚角,约50-100次。

功效:顺气化痰、除胸闷、开积聚。

7、二龙戏珠(在前臂正面)

手法:医者以左手持患儿手,使掌心向上,前臂伸直,右手食指,中指自患儿总筋处起,以指头交互向前按之,直至曲池为一遍,按约20-30遍

功效:镇惊,调和气血。

8、苍龙摆尾(手及肘部)

手法:医者用左手托患儿月斗肘,右手拿患儿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左右摇动如摆尾之状。摇月20—30次。

功效:推热、开胸、通便。

9、猿猴摘果(两耳尖及耳垂)

手法:医者以两手食指、无名指、中指夹住患儿两耳尖上提约20-30次,再握两耳垂向下扯2—30次,如猿猴摘果之状。

功效:定惊悸、除寒积。

10、揉肚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肚脐、第七胸椎至尾骨端)

手法:先令患儿仰卧,医者一手揉肚脐,另一手揉龟尾。揉毕再令患儿伏卧,自龟尾推至七节骨为补,反之则为泻。

功效:止泻、止痢。治疗赤白痢疾必先泻后补,先去大肠热毒,然后方可用补。

11、赤风点头(在手中指及肘部)

手法:医者用左手拿患儿筋肘,右手拿患儿中指上下遥之,如赤风点头之状,摇大约20-30次。

功效:消膨胀、定喘息,通关顺气,补血安神。

12、凤凰展翅(在手背部

手法:医者以两手拇指掐患儿精灵、威灵二穴,上下摇动如凤凰展翅。摇20-30次。

功效:救暴亡,舒喘胀。

13、按肩井法(在食指、无名指及肩部)

手法:医者以左手中指,掐按患儿肩井穴(在缺盆上 ,大骨前一寸半陷中)再以右手紧握患儿食指及无名指,使患儿上肢伸直摇之,摇约20-30次。

功效:能通行一身之气血,诸症推毕,均以此法收之。

在临床中每治一种病必配合二三种大手法,如开始先做四大手法,治疗结束时常用摇筋肘凡并必做按肩井法,前者是顺气和血、通经活络,后者为大关津,按而摇之意为关闭津门以防汗出腹感。如遇惊吓造成夜啼首选猿猴摘果,镇静安神;对急慢惊风、重症患儿可取凤凰展翅,因为掐住精宁、威宁穴本可以治疗急惊暴亡,加之摇动腕肘关节加强通利关节、调和气血,两者结合使暴亡者苏醒。不论外感或内伤引起的咳嗽憋喘、胸闷气短可以配合飞经走气法、按弦搓摩法、开璇机法,既能宽胸理气祛痰也能消积导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