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程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思想、方法

 百战归来 2015-11-10


过程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全面识别过程潜在的危险,分析危险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评价风险,消除或降低风险,进而围绕管理和控制过程风险的目标,建立管理体系,实施主动的、前瞻性的管理,并通过定期审计不断改进管理。


过程安全管理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什么是体现在其中的风险管理和系统管理思想?


(一)风险管理思想。“过程安全管理是基于风险的管理”表达的就是这个思想。风险管理旨在恰当地应对风险,提高风险应对的效率和效果。风险管理一般包括——


1.收集风险管理的相关信息。


2.确定风险准则。根据法律法规和应当考虑的相关因素,制定一个本企业的评价风险重要程度的标准。如业界常说的企业的“风险矩阵”。


3.开展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可进一步细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即识别存在的危险,分析危险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导致的后果,评价风险等级,并与风险准则进行对比。风险识别通常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而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常常要用半定量和定量分析方法。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也常常统称为“风险分析”或“危险分析”。


4.选择风险应对措施。如修改设计、增加保护措施等,消除或降低风险。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风险应对措施应当考虑成本和效率因素,把风险降低到允许的范围。安全防护措施不是越多越好。


5.建立管理系统,控制过程风险,并持续改进。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风险评估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了解过程系统有哪些方面或环节存在危险可能造成事故,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从而正确决策。


人们从大量实践中体会到:如果事先能对装置和设施进行系统深入的风险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对潜在的危险采取相应措施,能够大大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很多事故与操作工的操作有关,但是一味地指责操作工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公平的。既然某个地方存在操作失误就可能导致事故,那么,为什么不在设计阶段通过分析发现潜在的危险,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呢?按照过程安全管理理念,生产过程应该是“用户友好”的,至少是当发生操作失误时不至于导致重大事故及人员伤亡,系统能够安全停车。


如果运用适当的危险分析方法对装置和设施的设计、安装、开车、停车、正常运行、检修等阶段进行分析,几乎可以发现过程存在的所有危险。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安全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再加上采取措施,则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将大为降低。这就是风险分析的意义。


美国的PSM 法规强调:过程危险分析是过程安全管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管理要素。我们应当宣传和强化这个理念。


风险管理的思想在全球众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还发布了关于风险管理的系列标准,系统阐述了风险管理的原则。基于这一思想,欧美国家在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工程设计中普遍运用了“基于风险的性能化设计”方法。如在总图布置确定装置和建筑物的安全距离时,通过风险评估,分析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和有毒物泄漏等事故,根据风险程度,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技术参数,进行“量体裁衣”式的工程设计,避免出现“不够安全”或者“太安全”的工程设计。


危险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其选用应当与过程的危险程度和复杂程度相对应。常用的有故障假设法、检查表法、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保护层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等。其中,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即HAZOP 分析,由于其系统性和结构性的显著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HAZOP 分析能够深入地识别化工过程存在的危险,系统性、结构性地揭示可能发生的事故剧情,几乎可以发现各种可能的异常工况。其分析结果不仅可作为改进和完善工艺系统设计的依据,还是企业实施过程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是制定操作规程的依据。HAZOP 分析识别出的重大事故剧情,由于已经细致分析了事故发生、发展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编制的应急预案具有针对性。由于已经查明装置所有潜在危险的部位,可以确定日常安全监管的重点。开展HAZOP 分析,在设计阶段有助于提高新建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在运行阶段有助于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国外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大型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几乎无一例外都要进行HAZOP 分析。


(二)系统管理思想。


1.有明确的管理目标。过程安全管理以预防装置和设施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意外泄漏及可能引发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为管理目标。所有管理要素紧紧围绕管理和控制过程风险开展工作,实施主动的、前瞻性的管理,提高对事故预防和应变的能力。


2.要对装置和设施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工艺和装置系统研发、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直至报废拆除。强调要从设计抓起,首先建设“本质上更安全”的工艺和装置系统,有本质安全的设计加上运行阶段的管理,才能实现过程安全目标。


3.过程安全管理以有效的信息为基础。各个管理要素通过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相互响应,相互协调,整体构成一个运转有效、反应敏捷的控制风险、防范事故的管理系统。“过程安全信息”的重要性就在于此。再如,过程变更可能产生的对其他管理要素,如对操作规程、人员培训、应急计划与应急反应等的影响,必须及时传递到有关各方,得到响应。


4.过程安全管理要与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与生产经营活动一体化的管理体系。通过把管理制度和程序嵌入或融入生产经营的主体活动中,使过程安全管理的各项内容成为企业各层级、各部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这个理念和做法,在我国和欧盟合作开展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研究有关报告中及第二届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研讨会上欧盟专家的发言中,均有论述和介绍,与我们强调“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是一致的。


5.对管理系统实施持续改进。一个不经任何审计的管理系统的绩效,最后一定会下降。必须定期评价和审计管理系统的有效性、适用性及管理绩效,促进管理系统持续改进。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管理理念。我们设立了很多的“达标”、“验收”和“许可”。在通过之前,企业不遗余力,努力奋斗,一旦通过,就以为万事大吉了。企业不是致力于预防和控制安全风险,而是致力于符合政府所规定的各项具体要求。


资料显示,美国的PSM 法规参考吸收了美国石油学会(API)于1990 年发布的推荐性标准《过程危险管理》的主要思想和内容。两者所规定的14个管理要素完全对应。《过程危险管理》标准采纳了美国军用标准《系统安全大纲要求》的管理思想。这项军用标准提出了系统安全的完整理念、思想和指导原则,提出要对系统全生命周期实施管理,通过危险分析和风险评价,选择风险应对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并考虑成本和效率因素。该标准对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作出全面规定,给出了系统安全分析、设计、评价的基本原则、内容及要求,是系统安全思想产生和发展中一个有影响力的重要文献。该标准于1969 年发布,已几经修订和完善。


体现在过程安全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和系统管理思想主要来源于《系统安全大纲要求》提出的系统安全管理思想,欧美企业又在20 多年的成功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些思想。可以说,过程安全管理体系本质上是一个运用系统管理思想建立和实施的风险管理体系,也就是说,风险管理才是过程安全管理最本质的特征。


实施过程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是树立风险管理的理念,遵循风险管理的思想。我国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如能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充分领会体现在过程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风险管理和系统管理思想,建成设计科学严密、运行有效、反应敏捷的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各项管理要素,必将有效提高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的能力。我们提出并一再强调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实现从事后控制向事前预防的转变,这些美好的愿景就能实现了。


扎实推进我国高危险化学品企业过程安全管理,就是落实以上管理目标的有效措施和有力抓手,同时也是我国高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实现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把推进过程安全管理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一点儿也不过分。当然,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来看,我们也需借鉴欧盟《塞维索指令Ⅲ》和美国PSM、RMP 整体的管理思路,适当调整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思路和措施,促进企业树立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意识,把企业推到责任主体的位置上去。


我们一再强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但企业主体责任总是难以落实。欧美国家未见强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却能主动查找分析风险,想方设法控制和管理风险。我们规定了很多很具体的、企业必须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包括管理措施。企业忙于去达标,却忽视了首先应当清楚地了解本企业究竟存在哪些危险,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我们与欧美国家的这些差别,是管理机制的不同所决定的,值得思考。


(来源: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陈国芳】


好东西不仅要收藏,更不能忘记分享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