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网购狂欢节的“双十一”今晚就要开始,很多人都在准备抢购优惠的商品,而在看似便宜的背后,网上购物往往伴随着不少问题。央视新闻整理了五大网购“陷阱”,提醒大家提高辨别能力,避免在网购中上当受骗。 警惕五大网购“陷阱” 一、低价陷阱:先涨价再打折 “双十一”期间,商家会纷纷推出促销活动,以打折等方式降低商品价格,但有些商家会抬高商品原价然后再打折,诱导消费者购买,有些商品打完折后甚至比活动前的价格还要高。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提前记录价格进行对比,不要轻易被所谓的低折扣迷惑,防止上当受骗。 二、预售陷阱:理性购物 慎交定金 在“双十一”前,一些商家推出商品预售,消费者提前交纳一定数额的定金便可以在“双十一”当天享受低价购物。由于消费具有非理性,提前预定的商品可能到时就不想购买了,或者发现同款商品在其它商家售价更低。因此,消费者在交钱之前,一定要咨询清楚定金是否可以退回,同时货比三家、三思而后行,切不可冲动消费,以免发生纠纷。 三、假货陷阱:以假充真促销 “双十一”的价格大战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但也有一些不良商家浑水摸鱼,趁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抛售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在选购前一定要详细了解所购买的商品信息、商品质量、送货安装范围等内容,仔细查看其他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评价,选择信誉较好的商家购买。 四、诈骗陷阱:谨防网络骗局 “双十一”也是网络诈骗的高发期,消费者切勿轻易相信以商家名义打来的退款电话或发来的中奖信息,因为这很可能是骗子冒充的,如果点开可疑的网址链接或刷了陌生二维码,则会因为登录钓鱼网站或中木马病毒而造成财物损失。 五、售后陷阱:到货先验 留好凭据 对网站宣传页或聊天对话截图保留证据,索要购物发票,收到包裹后要及时验货,同时要考虑快递爆仓送货延期的可能性,充分利用新消法规定的“7日无理由退货”条款维护自己的权益、减少损失,对鲜活易腐等不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的商品要谨慎购买。一旦遇到网络纠纷,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及时凭相关证据向消协等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双十一”退款诈骗也活跃 一、警惕退货电话:慎点退款链接 骗子通过一些非法渠道获取您网上购物的信息,假冒电商客服,以您在网上购买的商品存在问题需要退款为由,发送退款链接(实际为钓鱼链接)让您填写银行卡卡号、密码、手机号等信息,后续对您银行卡账户实施盗用。 二、办理大额信用卡:应通过正规渠道 骗子会通过伪基站,用银行的服务热线号码发短信,告知消费者可办理大额信用卡并在短信上留下联系电话。消费者如果联系对方,对方会要求在网上签订一个合同,并通过链接方式发送网址到你手机上,该网址其实为钓鱼网站,当你在该网站上输入银行卡卡号、密码、证件号码等信息后,并一步一步操作,最终资金会被转出。 三、短信诈骗:银行短信也可能是假的 骗子同样利用伪基站以冒充移动、银行的客服号码(10086、95555等)向您手机发送“积分兑换”、“银行系统升级”等短信,诱骗您访问虚假的移动或银行界面,在钓鱼网上输入银行卡卡号、密码、证件号码等信息,或下载带有木马病毒的App等方式,将银行向您发送的验证码短信转发到不法分子手机上,从而盗取您银行卡资金。 来源/央视新闻、北京商报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侯振海 编辑/江永韬 避开网购“陷阱”,谨防上当受骗!转给身边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