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学生培养出来的班主任 李迪 关于自己的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历程,我已经在不同的杂志上从不同方面介绍过很多次了,不外在贫苦中锻炼意志,在寂寞中享受阅读,在实践中勤于反思,在困惑中积极求师等。今天我要谈的,是学生对我的培养。我一直深信,自己是由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起来的。 不错,很多人都知道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培养出无数个优秀学生,我却更相信,一个优秀教师也是由众多质朴的、古怪的、娇憨的、灵秀的甚至桀骜不驯的学生培养的。 一、曲折、困惑——无意的逼迫 2005年8月,我开始写班级日记。当时的我没有想过那些文字有朝一日能出版,我只是真实地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学生打架、丢钱、逼班长退位、被外班男生追求、整顿班风等。文字里有欢欣、有苦涩,有纯真、有虚伪,有汗水、有泪水,有自信、有违心,有骄傲,有尴尬,也有心碎……这些日记最先被发到了“班主任之友论坛”上,后来又发到了“新教育在线”上。许多老师从头看到尾,不住感叹,说我的描写和他们的教学生活一模一样;说他们看我的日记,在和我一起欢喜一起忧;说这与其是班级成长日记,不如说它是反映班主任酸甜苦辣的随笔;说这些文字完全可以拍成电视连续剧等。我曾有心在假期里将日记整理成独立的随笔投稿,但我做不到。这些文字里浸着爱、含着情,还流着泪。虽然时间在流逝,但每次阅读我都跳不出当时写日记的情绪,只一味随着事态的发展兴奋、激动、欢欣、伤感,就这样读着、叹着、心潮澎湃着,无法下笔。我没有办法不忠实于自己的灵魂。我无论怎样修改都不满意。我终于明白,这些文字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在这里,我不是编剧、不是导演,只是演员。对于一些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我永远也想象不到他们下一刻会给我出一个什么样的难题,我的班级故事就像滚开的水,一件接一件。我这一路走得跌跌撞撞,最终却能化险为夷,这便是值得读者借鉴之处,这便引起了出版社的兴趣,他们主动和我联系,要免费为我出版所有日记。 所以,2008年1月,《李迪文集》一共四本,同时公开出版。现在再想,倘若我没有这些性格各异的学生做导演,我的教育生活怎会如此精彩纷呈?又怎会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 但是,我的收获似乎还不止这些。 在班级日记《我班有女初长成》里,有一个八面玲珑的学生菁菁,关于她一个人的成长日记,我就写下了五万字。我从不怀疑菁菁对老师感情的真挚深厚,她却惯于瞒天过海、投机取巧。有一个时期,她的言论在班里占主导地位,远远超过了我的影响。困惑中,我到网上寻师。内蒙的郭景瑞老师、北京的王晓春老师等,都曾经为我出谋划策。在浙江蒋玉燕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学习心理学,并用契约法成功帮助了菁菁成长。 那一次,我体会到了心理学的奥妙,开始系统地学习,并运用于教学,最终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这是后话。 在菁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我趁着暑假翻阅关于她的日记,并在每一篇日记后为自己的处理方法做点评:这个事件我处理得好不好?若是不好,根源在哪里?若是成功,为什么?倘若事情再来一遍,我会怎么做……两个月后,菁菁和班里另外三个“问题学生”的成长和反思整理好了,我将电子书稿交给出版社。一个小时后编辑老师就打来电话,说这些记录和反思很有价值,出版社愿意免费出版并付稿酬…… 所以,我曾不止一次感叹,自己是被“问题学生”逼迫着成长起来的,是他们那与众不同的行为、观念,让我的班级故事一波三折,让我产生困惑,进一步逼着我去学习、总结,我的思索因此而日益深刻。 二、真诚、坦率——无招胜有招 闲暇时,我总禁不住纳闷:自己本是个心无城府的人,没有冷静沉稳的办事风格,没有圆融豁达的交流技巧,更没有长远的目光和顾全大局的缜密思维,时不时地还要对亲朋好友甚至学生耍一点儿小性子,怎么反而获得了学生这么多真挚的情义? 学生在周记中回答了这一问题,他们说:“和您谈话,我们随时能触摸到一颗激烈跳动的心灵和最真实的感情,在您受到伤害、遇到困难痛苦时,那簌簌的泪水、那紧锁的眉头和毫不自持的生气、宣誓、恼怒、愧疚、道歉,能让人感受到最真切的心,绝不虚伪、绝不矫柔、绝不造作。一件小事,一篇小文,一句嗔怪,一个眼神,或嫣然一笑,或几声牢骚……能给我们心有灵犀的会意……” 真是这样吗? 曾有人感叹我的教育生活充满了纯真、温馨、浪漫、美丽。新生入校后,我会在午后与学生一起欣赏《莲的心事》,学习莲的高洁、矜持;或者在月夜吟唱《送别》、《雪绒花》、《花非花》、《云水禅心》,这是一种美的熏陶,能让师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我的学生在校三年,爱情教育是要贯穿始终的。我认为人一生两件事最重要:一、工作和事业;二、婚姻和爱情。所以,除了陪伴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我还给学生召开了一次又一次爱情教育主题班会,这也是美育的重要成分。 比如我曾写过《男人味儿是什么味儿》,会谈到男人的胸襟、理想、责任心,当男生不认真值日的时候,我们便根据班规,让他们在讲台上背诵《男人味儿是什么味儿》;还有《女人味儿是什么味儿》,文中写道:“……女人需要的调味,不外乎温柔、善良、阳光、热情、从容、淡定,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成熟而不失纯真等。我相信,卓文君和李清照都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的美色千古留名的……前卫不是女人味,不要以为穿上件古怪的服装,烫个爆炸头,戴几个耳钉、外加一件露脐装,就有味儿了。这样的味儿是一种‘怪味儿’。有钱的女人不一定有女人味儿。物质堆砌不出来女人味儿,化妆品只能造就女人的皮肤,有的女人浓妆艳抹、穿金戴银,但她一开口就让人感觉铜臭有余而情调不足,情调不足则索然无味。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爱读书的女人肯定有味道,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阅读吧……”女生若涂脂抹粉,仪表不符合校规要求,便要背诵《女人味儿是什么味儿》。学生对这样的处罚是不排斥的,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就明辨了是非,提高了审美能力,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绝对不能做的。 同学们知道我比较开明,男女生互有好感甚至要“早恋”的事并不刻意隐瞒我。比如,班里蒙蒙和小斌有“早恋”倾向。蒙蒙学习习惯很好,小斌却经常在课堂上睡大觉。我是不会“棒打鸳鸯”的,却在小斌违纪后感叹:“现在上课睡大觉,将来你的家人就免不了饿肚子。你对家庭实在是太不负责了……”几次下来,没多久蒙蒙就提出和小斌分手,原因是“小斌整天不好好听课,就知道玩、睡觉……”上帝作证,这是他们自己做出的选择,我可没有拆散他们。而小斌也会因此进步,因为他想拥有男人味儿,增强自己的责任心。 再如,小华是一个敏感、单纯、有理想的男生,专业课成绩不错;女生古莲聪明漂亮、乐感好,却有抽烟、打架的习惯,学习也不认真,乱讲朋友义气。有时候,那些成绩优秀的男孩子会被身上有“邪气”的女生吸引的。小华和古莲便如此,他们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了,我深知“王母娘娘”不好当,只能继续在班里引导学生理解“女人味儿是什么味儿”。 一个月后,小华约我谈心时没头没脑地说:“老师,我感觉人与人之间太可怕了,全都是心口不一,全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我一惊,以为他的人生境界达到了禅宗所说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青春期好多孩子都处在这一时期,他们看什么都不顺眼俗称“愤青”),便细细讲解,想让他早日明白“山依旧是那座山,水也还是那些水”。小华若有思索点头,却主动将话题引向古莲。我问:“你现在和古莲的关系如何?”小华答:“其实我有时候心里烦她,表面却还是对着她笑……”我惊叹:“原来你说的‘心口不一’,是你自己对古莲的态度啊!”他很诚恳地点头,又苦恼地问:“老师,我是不是很虚伪?”我很肯定地回答:“你不虚伪,你只是太善良,你不愿意让古莲伤心。不过,你不喜欢她却欺骗她,这是对她最大的不公平。只要有真诚、尊重、宽容,你们还是可以像一般朋友一样很好地相处。”小华对我的回答很满意,最后却又问:“老师,您跟我说实话,古莲到底是不是个坏女孩儿?” 我的脑子飞快转着:我若说古莲是好女孩儿吧!她分明抽烟、打架、不认真学习……但是我怎么能随便说自己的学生是坏女孩儿?古莲若听到这样的评价,还不得气死?或者破罐子破摔? 于是,我很肯定地回答:“古莲不是一个坏女孩儿,她是一个有很大毛病的好女孩儿,我们都希望她早日克服掉那些毛病……” 小华和古莲后来分手了,两个人依然十分信任我。这就是真诚的作用吧!我的学生真诚待我,让我不能不保留和他们一样纯真的心。我曾说,女人味儿的调味料包括“成熟而不失纯真”,现在想来,我的成熟固然源于学生的“逼迫”,我的纯真岂不也是拜学生所赐? 三、平等、善意——关心无极限 时间是在2006年秋。地点是我们学校操场。 校园里热火朝天召开着运动会,我们班成绩斐然,我和同学们一样欢呼雀跃,一次次前呼后拥迎接着自己班获得名次的运动员凯旋归来。我于激动中偶一转身,见体育委员小蓓用眼色向我示意自己有话对我说。 我随小蓓稍离人群,她开门见山、长话短说:“老师,下一个比赛项目结束时,您别只迎接我们班得了名次的同学,那跑到最后的运动员也很努力,也很辛苦啊……” 我惊叹,懊恼,转而感动,对小蓓连连道谢…… 运动会的每项比赛,每个班级都可以报两名运动员。我和同学们总是对自己班获得了较好名次的同学嘘寒问暖,却忽略了比赛成绩落后的同学。 我怎么可以犯这样的错误呢? 于是,下一场比赛,在迎接过获得名次的同学后,我就耐心等在终点线旁,等那跑了最后一名的运动员过来,我扶着她散步、放松……再一转身,远远地看见小蓓偷偷朝我树了一下大拇指……那一瞬间,我恍然如梦,真的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老师,还是学生——小蓓在无条件关心着我,鼓励着我,她是真心希望我和同学感情深厚,而不仅仅是她自己尽心尽职。有了这样的班干,我的工作怎么可能不顺利? 我是一名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我教的是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入学后,他们要买舞蹈裤、舞蹈鞋、手绢、扇子、画板、素描纸等。同学们总是一起交钱,再由班干去统一批发。去年深秋某日早读前,我走进教室,只听班干转红在讲台上说:“这段时间我们每个人交了多少多少钱,买了什么什么,花费多少,还剩余多少。有的同学可能疑惑,不知道钱是怎么花的。你们可以随时到生活委员那里去查一下帐……” 听着转红的话,我蓦然想起以前我带班,班长辛苦为同学们批发学习用具,学生却怀疑班长贪污,最后闹了很大的矛盾。莫非,现在这个班的学生也在怀疑班干“贪污”?我焦急起来,说:“班干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为大家批发学习用具,真的很辛苦,你们可不要误会他们贪污啊!我们不能让班干在操心、劳累、流汗后,还受委屈……”我这里还打算长篇大论,转红却将头转向我,很认真地反驳:“老师,您说的不对。同学们交了钱,就应该知道钱都花到了什么地方。若是他们交过钱后,对钱的去向不闻不问,那才是糊涂,那才是对不起他们的父母呢……” 那一瞬间,我感慨万千:我的学生心胸如此坦荡!而我,都想了些什么啊!在这一件事情上,究竟谁更有资格做老师?我若能时刻像转红一样明白做某些事是自己的责任,要开开心心去做;同学们说的某些话可以理解,要耐心细致去解释,生活便会少许多幽怨、委屈,多几分美满和谐。很多时候,我们的幽怨、委屈,是自己强加到自己身上的。 所以,每次接新班,我都会在适当时机对学生说:老师仅仅是年龄比同学们大若干岁,我平时做事肯定有思虑不周详的地方,你们若觉得我哪里做得不妥当,一定要真诚、善意、婉转(老师也要面子哦)地提醒我。老师在这里先谢谢你们。记住,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班级茁壮成长,都是为了同学们学习生活快乐…… 学生听此话,会很认真地点头,并时时关注班级事务和老师的做法。我便如同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常常收到各样小纸条或手机短信。比如有的小纸条上写着:“老师,今天小蕊哭了,她可能有心事,您抽空和她谈谈吧!”或者,“老师,今天是赵伟的生日,我们约好了中午都在餐厅买面条(学校不允许学生过生日请客,同学们便们自己买自己的面条),然后一起到三楼吃。您也来吧!”赵伟是孤儿,难得同学们有这份心,我自然是要去的;有时候我会收到这样的手机短信:“老师现在有空吗?来寝室一趟……”不必问为什么,一定是寝室里闹矛盾了,或者有人在寝室抽烟了。我此时的出现恰到好处,能有效阻止矛盾,或批评违纪同学。 这便是我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的原因了——每一届学生都在培养我、帮助我带班。 我曾亲眼见有的班干提醒一些新教师:老师,我们今天中午该开班干会了。老师,某某今天迟到,您应该批评他;老师,下周我们班升旗,现在该找国旗下演讲的主题了……也许是班干的提议太多了,也许是班干的语气不够谦虚,年轻的班主任一脸不开心:“我是老师,我知道应该怎么带班,你以后不要看着别的老师曾经怎么做,就来提醒我……” 我在一旁听着,不免叹息:班干是真诚、善意的,老师怎可如此回绝?只怕这个班干以后不会再如此热心班级事务了。这可让学生如何去培养老师呢?很多老师喜欢当班主任,是因为他们深深体会到了被学生关怀的幸福。能让教师感觉到痛苦的,向来就不是忙碌、付出,而是空虚、无聊,以及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误会。 我一向认为,爱一个人,爱一个班级,并不是你在这个人身上、这个班级身上得到的越多,爱得才越深,而是因为你为这个人、为这个班级付出越多,爱得才越深。当学生愿意培养自己的老师成为优秀教师时,他们会格外关注老师、关注班级,这样的付出、关注,会让学生更加爱老师、爱班级。对于老师一时的失误,他(她)会悄悄提醒,却不会背地贬低。老师在教育生活中收获了工作的幸福,会越发关心学生、热爱教育。 良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优秀的班主任,就是这样被学生培养出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