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科学137个实验全集

 曹悦芬 2015-11-11

1.视觉停留实验(三上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第1课《科学是……》)

活动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纸条、长杆铅笔(用来卷纸条)、彩色笔等材料

活动过程:

1.将纸条对折,在距离纸条折缝两厘米处用铅笔轻轻做一个小记号,这是为了避免画得太接近折缝影响效果。

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两个表情、姿态不同的小人(画在上下两页相同位置上)

3.把上面一张纸条紧紧地卷在一枝铅笔上。用铅笔卷住上面的纸条,一定要卷紧,使之抽去铅笔后仍能自然卷曲。

4.左手按住纸条的上部一角,右手拿住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地快速地伸展、卷曲。(纸条始终卷在铅笔上,铅笔要贴着桌面。)学生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小人动起来了

实验结论:这是人眼的一种暂时记忆能力——视觉暂留造成的。1842年,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这一现象,后人根据他的发现发明了电影。

视觉暂留:人的眼睛具有保持视觉印象的特性。视网膜在受光刺激停止后,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把视觉印象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的作用叫做视觉暂留作用。实际测量结果表明,在光源既不强也不弱的情况下,眼睛保留视觉的时间大约是0.1秒。因此,当一个闪烁的光源,在每秒种闪烁超过10次的时候,看起来就会觉得它不是闪烁而是发着均匀的光亮了。

 

2.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三上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第2课《做一名小科学家》)

活动目的: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

活动准备:回形针、纸鹦鹉、卡纸、剪刀、铅笔、彩色笔

实验过程:

1.制作纸鹦鹉(可以课前做好)

2.试着让纸鹦鹉在手指上站起来。等学生发现站不起来时,再发给他们回形针。提示:回形针别在哪里,纸鹦鹉能站起来。

实验现象:回形针别在纸鹦鹉的尾部,纸鹦鹉站起来了。

实验结论:一个物体,它的重心越低,越是接近支持面,则稳定性越好。当一个物体的重心是在物体支持面(点)的下面,那么这个物体稳定性就强。

 

3.观察蜗牛或蚂蚁,完成一份观察记录(三上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第3课《校园的小动物》)

(1)观察蜗牛

活动目的:观察、了解蜗牛

活动准备:活体蜗牛、记录纸

活动过程:

1.画出蜗牛的外形

2.观察蜗牛是怎样出壳的

3.观察蜗牛是怎样爬行的

活动提示:课前组织学生在校园里捉蜗牛,蜗牛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蜗牛头部的腹面有口,口里有颚片和齿舌,齿舌上生长着许多排列整齐的小齿,齿舌的前端可以从口里伸出来刮取食物。(这是学生第一次借助工具观察,要加以指导。)蜗牛喜欢夜间活动,白天用布把蜗牛的盒子包起来,晚上打开放到有光的地方,几天后,蜗牛在白天就可能变得活跃起来。当蜗牛受到惊吓会缩回壳里,观察时,要安静等待。

实验现象:

它有石灰质的螺旋状的外壳,但是外壳比较平,锥心突起不高。 外壳一般是灰色、赭色或者淡绿色。 蜗牛的身体肉质,无内骨骼,极易变形。 一般有四个触角,两长、两短触角的顶端有眼。 蜗牛的身体后半形成腹足,通过腹足的蠕动,在物体的表面行走。

一般总是触角先出,试探一下周围,如果没有危险,就会慢慢把头也伸出来

蜗牛的脚(腹足)是身体最大的一部分,脚底部的肌肉前后做波浪状的收缩和蠕动时,就使蜗牛缓缓地、轻柔地滑向前去。蜗牛的足上有一种叫“足腺”的腺体,会产生黏液,在蜗牛移动后会在身后留下一道黏液。

(2)探究蜗牛的食性对刺激的反应

活动目的:探究蜗牛的食性对刺激的反应

活动准备: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酒

活动过程:

观察蜗牛吃什么

在蜗牛面前放上醋、酒等刺激物,观察蜗牛对刺激有什么反应

实验现象:在蜗牛面前放上醋、酒等刺激物,蜗牛会收缩起触角。

活动提示:蜗牛要饿上一段时间才会对食物反应积极。

 

活动目的:探究蚂蚁的习性。

活动准备:几只不同窝的蚂蚁

活动过程:

1.把在不同地方捉到的两只蚂蚁放在一个烧杯中,观察它们的反应

2.再多放几只试试(让它们数量不等)

实验现象:当不同窝的蚂蚁被放到一起时,尤其是数量不等时,它们会立刻咬杀起来,而同窝的不但不咬,还会互相喂食。

实验结论:这是因为蚂蚁身上都有一种“窝味”,这种窝味与窝的材料、贮藏的食物和蚂蚁本身的分泌物有关。

 

4.挤出蔬菜或水果里的水(三上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第1课《生命离不开水》)

实验目的:启发学生动脑想办法,判断植物体内丰富的含水量。

活动准备:每组一个菜板、一把菜刀、一块纱布、一个小烧杯、西红柿或黄瓜等含水量很高的植物)

活动过程:

1.先称一称西红柿的质量

2.小刀把西红柿切成小块

3.用纱布包起来挤捏。

4.再称一称,看看汁水和残渣的质量

实验提示:强调安全,注意良好习惯养成,从操作台的卫生到残渣的处理、汁水的倾倒等。

实验现象:发现残渣比完整的西红柿轻了许多。

 

5.观察水的特点(三上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第2课《观察水》)

活动目的:通过找水的过程,进一步认识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学习科学认识物体的方法

活动准备:每组一套学生实验材料,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装在无色透明容器里,准备几根筷子用于品尝

活动过程:桌上有4杯液体,分别是牛奶、白醋、糖水和冷开水,找一找,哪一杯是冷开水,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冷开水的。

活动提示:1.找水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概括出水的基本性质,同时,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2.学生品尝液体时,不要共用一根筷子。3.学生易将气味和味道混淆,告诉学生闻的是气味,尝的才是味道。4.教育学生,不了解的物体,千万不能随便闻,也不随便尝。5.教给学生闻的方法。

 

6.水的毛细现象(三上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第3课《神奇的水》)

活动目的:发现水的神奇之一:毛细现象

活动准备:烧杯、红色的水、窄条薄纸巾或棉面条

活动过程:

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

2.用粉笔吸墨水。

实验现象:红颜色的水沿着纸巾“爬”了上来。粉笔被墨水染黑了

实验结论: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7.水的表面张力(三上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第3课《神奇的水》)

活动目的:发现水的神奇之二:表面张力

活动准备:一元硬币、滴管、水、玻璃杯、回形针、水

活动过程:

1.猜猜1元硬币上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写下来,然后亲自做一做。

2.把回形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回形针水会溢出来。

实验现象: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也没流下来。

实验结论: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8.水的压力(三上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第3课《神奇的水》)

活动目的:了解水的神奇之三:水有压力,压力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

活动准备:大可乐瓶、钉子、胶布、水

活动过程:

1.用钉子在瓶壁由上向下等距离地扎3个一样大小的孔。

2.用一长条胶布将3个孔贴上,再往瓶里装水。

3.撕去胶布,观察射出的水流有什么不同。

4.如果抬高瓶子的位置,喷射的水流有变化吗?

活动提示:钉子扎的眼尽量大小相同保证实验的公平性。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水有压力,水深度越深,压力越大。

 

9.水的浮力(三上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第3课《神奇的水》)

活动目的:了解水的神奇之四:水有浮力,初识浮力大小与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带刻度的大烧杯、小烧杯、砝码、橡皮泥、水

活动过程:

1.在一只小烧杯的底部粘一块橡皮泥

2.将小烧杯放进装有半杯水的大烧杯中,同时记下大烧杯中的水位刻度

3.将一个50克的砝码轻轻放入小烧杯中

4.观察大烧杯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

5.如果再加一个50克重的砝码,水位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在初始状态下,每加进一个50克的砝码,水位就上升50ML。

提示:要学生在预测与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

 

10.认研究水的溶解(三上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第3课《神奇的水》)

活动目的:认识水的神奇之五:能溶解物质

活动准备:方糖、1-2粒高锰酸钾、烧杯、搅拌棒、水

活动过程:

把方糖或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观察方糖或高锰酸钾的变化

提示:高锰酸钾用量控制1-2粒,刚放高锰酸钾时,不能搅拌。

实验现象: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水变甜了。高锰酸钾放入水使水变成紫红色。

实验结论:水能溶解许多物质。

 

11.比较纸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三上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第2课《纸》)

活动目的:了解纸的结实程度和纸纤维的疏密差异

活动准备:不同的几种纸、放大镜

活动过程:

1.把报纸按纵向、横向截下两条长宽一样的纸条。

2.把截下的纸条对折后相互钩住,两个人拉一拉,有什么发现?

3.再按纵向和横向分别撕一撕纸。

4.用放大镜或简易显微镜观察纸的表面和撕开后的毛边,描述所看到的现象。

实验提示:

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对常见事物不只做表面性的研究,要发挥想象力去发现那些意想不到的特点。要选用较为传统的纸差异较大,如毛边纸、宣纸、草纸、卷筒纸。放大镜下的毛边,有的疏松,有的细密,要引导学生描述。

实验现象:纵向比横向结实

实验结论:

 

12.比较纸的吸水性和透明度(三上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第2课《纸》)

活动目的:研究纸的吸水性和透明度

活动准备:各种纸制品(面巾纸、普遍白纸、蜡纸、马粪纸、包装纸等)、滴管、有颜色的水等。

活动过程:

吸水性实验,在每种纸的中央滴一滴有颜色的水,观察并比较水的扩散

透明度实验,把几种纸分别对着光亮看一看,比较哪种纸的透明度最好

实验提示:

注重方法的指导,滴水多少要相同。把纸对着亮光,或把纸蒙在手电筒、灯泡上,或把文字、图片垫在纸下都可以用来研究纸的透明度。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3.比较棉布与尼龙的不同(三上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第3课《纺织材料》)

活动目的:了解棉布与尼龙织品的差异

活动准备:棉布、尼龙、打火机、有颜色的水

活动过程:

1.比较燃烧后的气味。(对两种布料燃烧时的火焰、烟、时间长短、灰烬、气味等做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差异。)

2.比较吸水性。(1.裁剪同样大小的尼龙、棉布各一块。2.把布料的一端同时浸入水中。3.过一会儿,比较哪种布料吸的水多。)

(提示:为保证条件相同,可将两块织品挂起来固定,然后,让其下部同时接触水,以便学生获信服的感知经验以及结论)

 

14.研究金属的性质(三上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第4课《金属》)

活动目的:研究金属的导热性、延展性。

活动准备:铝勺、塑料勺、木筷、竹筷、铁锤等。

活动过程:

1.把铝勺、塑料棒、木筷放进热水里,几分钟后摸一摸各种物品的上端,你有什么感觉

2.把一段5厘米长的粗铝丝放在钢板或水泥地上,用铁锤敲打,有什么发现

(提示:引导学生对实验活动设计,包括实验条件的控制,要先动脑后动手。知而后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5.配制溶液并吹出不同的泡泡(三上第五单元《提出问题》第2课《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活动目的:在吹泡泡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活动准备:洗洁精、甘油、肥皂、肥皂粉、水、吸管、量筒、铁丝

活动过程:

配制不同比例的溶液。将水和洗洁精按4份水、1份洗洁精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并轻轻搅拌,然后用吸管来吸。

用各种吸管吹

用细铁丝弯成各种形状的框,制造泡泡

想怎么吹就怎么吹,吹的花样越多越好。

活动提示:

1.学生可用他们想用的材料配溶液。

2.提醒学生注意卫生,不要把放在嘴里的一头弄上溶液,更不能把溶液吸到嘴里

3.吹气时不能过分用力。气流要均匀,要慢。可用粗细不一、长短不一的管子。

4.铁丝框可是平面的,也可是立体的,如四面体。拉方框时要稍慢一些,拉圆圈时要快。

5.要及时擦干净桌面。

6.吹之前,先思考:想吹出什么花样的肥皂泡,可一次性吹出来,也可分几次吹。

 

16.探究乒乓球的反弹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三上第五单元《提出问题》第2课《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活动目的:知道获取问题答案的常用方法: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

假设:乒乓球的反弹高度和下落的高度有关。

需要的材料:乒乓球、标尺、记录表格

研究步骤:

1.分别从1米、1.5米的高处松开手后,让乒乓球落下;

2.连续三次观察反弹的高度并作记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提示:

1.引导学生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行。

2.学生本学期才上科学课,实施完整的探究机会较少,要指导并帮助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指导学生制定反弹高度是否与反弹物有关的实验计划。

 

17.观察土壤(三下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第2课《了解土壤》)

活动目的:认识土壤的特征

活动准备:土壤标本、筛网

活动过程:

1.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学生将土壤倒在白纸上,摊开,两人合作,一人观察,一人记录。尽可能写下发现。

 

2.用筛网过滤土壤,仔细观察筛网上留下的东西。

活动提示:1.告诉学生土壤的来源地,明确观察对象的目标性,增强真实性。2.设计好观察空白表,让学生填写。3.用筛子分离时,要将土壤晒干,然后用筛子筛下土壤中较大物体,并进行分类。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8.研究土壤的成分(三下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第2课《了解土壤》)

活动目的:认识土壤的成分

活动准备: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蒸发皿、酒精灯、石棉网

活动过程:

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你看到什么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你看到什么,过一会又看到什么

3.搅拌以后,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4.取一些土块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发现什么(比较颜色、质地、硬度等方面的差异)

活动提示:

搅拌要彻底。越彻底,土壤分层现象越明显。

静置时间越长,沉淀现象越明显。先安排做纸巾上留下了水分 的实验

烧土壤时要注意安全,以免烫伤。

 

19.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不同(三下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第2课《了解土壤》)

活动目的:了解不同土壤的渗水性、用多种方法了解其不同

活动准备:沙土、黏土和壤土、杯子、漏斗、水、纱布等。  放大镜、水

渗水性实验注意点:

1.倒水时,同组三名同学一定要同时把水倒进三个漏斗,不能抢先。

2.倒水动作不要太猛,要让水缓慢流进土壤,否则水把土壤冲散会影响渗水速度。

3.倒水后千万别晃动漏斗或搅动土壤。

4.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渗水时土量和水量都定为80毫升为宜,实验效果比较理想。

5.先按比例配好标准土样,配好土样比较干燥,提前一天给它淋上水,保持一定湿度,以潮湿但不黏连为宜。

 

用更多方法比较不同。

1.用放大镜看。

2.用手捻一捻。

3.和点水握一握,看哪一种能够握成团。

 

20.做肥料袋(三下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第3课《肥沃的土壤》)

活动目的:通过亲手实验,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活动准备: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蔬菜等

活动过程:

1.往塑料袋中装土、水果皮、菜叶等

2.均匀地往塑料袋中洒一点水,把塑料袋口轻轻地扎上。

3.把塑料袋放在黑暗的地方。别忘了经常翻动。

提示:选择较易腐烂的东西。要记录往塑料袋中放了哪些东西,便于过后对照。为加快植物成肥过程,可在塑料袋中装入一两条蚯蚓。用深色的东西轻轻盖在上面。

 

21.“保持水土”模拟实验(三下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第4课《土壤的保护》)

活动目的:了解植物对土壤蓄水能力的作用。

活动准备:泥土、草皮、水壶

活动过程:

1.准备大小相同的两块土壤,一块有植被、一块土壤没有植被

2.用喷水壶分别向两块土壤上浇水。水流的大小、水量的多少、土堆的大小保持一致。

3.观察水流冲过以后,土层的变化和流水经过的痕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2.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三下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果实和种子》

活动目的:认识种子的构造

活动准备:浸泡过的蚕豆种子、镊子等

活动过程:

1.先预测种子里有什么,将预测画在活动记录上

2.用镊子仔细地剥开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画下所看到的。

提示:一定要先预测,再解剖、观察、记录、表达;指导学生用镊子将浸泡过的蚕豆种皮剥去,然后从蚕豆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强调实验记录,预测时画一次,观察时再画一次,通过两次实验记录的对比,体验观察的重要性。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3.探究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条件(三下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果实和种子》)

活动目的:探究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活动准备:4只一样大小的透明瓶子、餐巾纸(最好薄纱布)、一些同种植物的种子)

活动过程:

1.在4只瓶里各放入两张纸巾、撒上一些种子。将1号瓶里拧紧。

2.分别在2、3号瓶内洒一点水,而将4号瓶内的种子完全浸泡在水里,然后都拧紧盖子。

3.将1、3、4号瓶放到冰箱里。五六天后观察4只瓶子。

提示:这个观察需一周,教师可以带全班学生做一个演示装置来完成观察活动。

实验现象:

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发芽,因为没有充足的水分;2号瓶中的种子没有发芽,因为没有适宜的温度,4号瓶中的种子基本没有发芽,因为瓶中没有足够的空气。3号瓶中的种子发芽了。

实验结论: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与光线没有关系。

 

24.观察茎的运输作用(三下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2课《根和茎》

活动目的:认识茎的作用

活动准备:一株有根、茎、叶的植物,瓶子,红墨水,小刀

活动过程:

取一株有茎、叶的植物,插入红水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茎和叶的变化

提示:为了让学生看清红墨水沿着导管由下向上慢慢移动,最好选择凤仙花、宝贵竹的嫩枝做实验。茎的斜切、横切要做指导。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25.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三下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3课《叶和花》)

活动目的:认识叶的蒸腾作用

活动准备:选择一株叶片宽阔且角质层较薄的植物(如天竺葵、月季、大丽菊),两只塑料袋

活动过程:

1.给一盆植物浇足水后,选取两根大小差不多的枝条

2.将其中的一根枝条的叶全部摘除

3.给两根枝条同时罩上塑料袋并扎紧

提示:要先将植物浇足水,并将实验装置放在阳光充足、温度较高的地方

实验现象:套有叶片的塑料袋里有小水珠,未套有叶片的塑料袋里没有小水珠。

实验结论:套有叶片的塑料袋里有小水珠,是植物体内“多余”的水吸收了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汽从叶中某个地方跑出来凝结而成的。

 

26.研究叶的光合作用(三下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3课《叶和花》)

活动目的:认识叶的光合作用

活动准备:两株相同的植物

活动过程:

1.选择两株差不多大小、同一个品种的植物

2.将一株放在阳光下,另一株放在房间阴暗处

3.给它们浇同样多适量的水

4.分别观察、对比它们生长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提示:分析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逐步学会对比实验;选择喜阳的植物;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26.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活动目的:观察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长情况,验证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活动准备:植物幼苗(玉米、小麦等)、火柴杆、小花盆(或培养皿)、泥土、不透光的纸盒、台灯、剪刀。

实验假设:根据植物向光性的原理,幼苗应朝向纸盒开孔的方向生长,也就是向着光源的方方法步骤:

(1)用剪刀在不透光的纸盒一侧挖一个直径为1 cm的孔,待模拟单侧光照射时使用。

(2)将几株长势相同但其叶尚未出胚芽鞘的小麦幼苗依次排开,分别栽种在两个花盆中,幼苗的旁边插一根火柴杆,作为对比的参照物。

(3)将制好的遮光罩扣住花盆(一组用不透光的纸盒,另一侧用一侧带小孔的纸盒),白天将装置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夜间以台灯代替光源,并使光从小孔中透入纸盒。

(4)每天打开纸盒,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记录下高度、倾斜角及当日的温度、天气等情况。

将观察日期、时间、环境条件(温度、天气)、幼苗生长情况等列表记录。

实验现象:幼苗朝向纸盒开孔的方向生长,也就是向着光源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27.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三下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3课《叶和花》)

活动目的:认识花的构造

活动准备:花(选择完全花,如桃花、油菜花、百合花、杜鹃)、镊子、放大镜

活动过程:用镊子由外向里,依次解剖

活动现象:萼片:保护未开的花。花瓣:通过鲜艳颜色吸引昆虫。雄蕊:制造花粉。雌蕊:接受花粉。

 

28.用多种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三下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1课《认识固体》)

活动目的:认识固体的性质

活动准备:四种固体材料、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学生运用感官认识物体,如看、闻、尝、听、摸

2.完成记录

      名称

性质

石块

螺帽

玻璃

橡皮

颜色

 

 

 

 

形状

 

 

 

 

软硬

 

 

 

 

透明度

 

 

 

 

3.观察结束后,整理桌面,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

 

29.研究固体的混合和分离(三下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1课《认识固体》)

活动目的:认识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会变化

学会分离固体的方法

活动准备:黄豆、玉米粉、绿豆、天平、量杯或量筒

筛子、两种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

活动过程:

1.介绍如何使用量筒或量杯,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知道如何使用测量工具。

2.先预测,然后进行混合和测量

实验结论: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会变化

分离提示:选取的两种固体的大小要考虑筛子孔眼的大小,小颗粒的大小应小于筛孔的孔眼。

 

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体放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质量。

为了保持天平测量精确,要注意:

1.每台天平能称量的最大质量叫做天平最大称量,不能超过最大称量。用镊子往盘里加减砝码要轻拿轻放。

2.保持天平干燥、整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30.研究固体的沉和浮(三下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2课《把固体放到水里》)

活动目的: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活动准备:在水中会沉或会浮的固体若干、还容易判断的若干、一个苹果和一块、一截蜡烛和一支蜡烛

活动过程:

1.先预测一下,哪些会沉,哪些会浮,说不清的归入可能会沉可能会浮之中

2.将固体依次放入水中,进行验证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1.研究固体的溶解与分离(三下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2课《把固体放到水里》)

活动目的:认识固体的溶解现象以及与水混合、分离的现象

活动准备:面粉、盐、水、搅棒

提示:

面粉和盐要一样多,水也要一样多;先让学生猜一猜它们在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搅拌后要静置一会再描述看到的现象

实验现象:盐溶解于水,面粉基本不溶解于水。

分离的方法:过滤、沉淀、蒸发

 

32.比较各种不同液体的性质(三下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3课《认识液体》)

活动目的:认识不同液体的形态特点

活动准备:一杯油、一杯水、一杯蜂蜜、一杯牛奶、一张记录表

提示:引导观察液体特点时,先引导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油、水、蜂蜜、牛奶,然后指导学生按照观察计划,从各个方面了解不同液体的特点,在记录表上尽可能多地写出它们的性质。

名称

性质

牛奶

蜂蜜

透明度

 

 

 

 

颜色

 

 

 

 

气味

 

 

 

 

 

 

 

 

 

 

活动目的:知道不同液体流动的快慢(黏稠度)不同

活动准备:表面光滑的板子、油、水、蜂蜜、洗涤剂,记录表

活动过程:把不同的液体同时倒一点在斜放的板子上。

提示:同时倒,液体倾倒后,下面用盘子接住,不要流到桌面,保持整洁,让液体自己流下来,不要借助外力。

活动目的:知道同样多的液体不同样重

活动准备:天平、量杯或同样的小烧杯、水、蜂蜜、油等,记录表

提示:这是一个控制条件的实验,盛装几种液体的杯子要一样,几种液体要一样多,如果有简易天平,可让学生操作。只需学生知道不同液体不一样重就行了,不要深究。

活动过程:倒出同体积的液体和水,在天平上比比看。

活动现象:

活动结论:不同液体不一样重

 

33.观察液体在水中的沉和浮(三下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4课把液体倒进水里》)

活动目的:了解液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活动准备:水、蜂蜜、油

活动过程:把液体分别倒进水里,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液体沉于水下。

(另外,还可以改变倒的顺序,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倒的顺序无关)

 

34.观察热水在冷水中的(三下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4课《把液体倒进水里》)

活动目的:知道热水在冷水中会上浮

活动准备:玻璃缸或盆1个,冷热水若干、墨水少量、带盖的小瓶1个

活动过程:将一小瓶热的红颜色的水轻轻放入装满冷水的容器里,看一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提示:师生不要接触桌面和劢冷水容器,以免学生误解为热水上升是水晃动的原因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水火山的形成是热水比冷水轻的缘故。

 

35.研究液体的混合(三下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1课《认识固体》)

活动目的:认识不同液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活动准备:水、酒精、墨水、量筒、天平

提示:活动可以演示;酒精用墨水染色后再测量;先预测,再混合

实验过程:先预测,再混合

实验结论:不同液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36.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三下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5课《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活动目的: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活动准备:

水、橡皮泥、垫圈或硬币(改变物体形状)

筷子或吸管、塑料泡沫、硬币、牙签

盐、水、土豆

 

37.模拟潜水艇的上浮与下沉(三下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1课《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活动目的:知道减轻物体重量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活动准备:小潜水艇

活动过程:

先给潜水艇模型注满水,然后,给潜水艇模型充气,上浮

思考:上浮和下沉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

实验结论:

 

38.测量气温(三下第三单元《关心天气》第2课《气温有多高》)

活动目的:学会使用测量气温的方法和读、写温度的方法。学会测量教室内的气温。

要悬挂在空气中,不能接触地面或其他物体;不要曝晒在阳光中;

温度计保持干燥,不要沾水或其他液体;等温度计示数温度后再读数;

 

39.做个雨量器(三下第三单元《关心天气》第3课《雨下得有多大》)

活动目的:自制雨量器

活动准备: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活动过程:

1.沿塑料瓶的肩部剪开,取下部

2.在瓶子的侧面贴上标尺(底下留一两厘米),再贴一层透明胶带

3.将剪下的瓶顶部倒扣在瓶子上。

4.测雨量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

提示: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特别是剪瓶肩时,更应该提醒并指导方法。剪瓶肩时,先在瓶肩处钻个小洞,然后再以小洞为起点剪开。

用此自制雨量器前,应先往瓶中注水,使水面与标尺的下线齐平。这样才能反映出降水量的多少。

 

40.做风向标和风力计(三下第三单元《关心天气》第4课《今天刮什么风》)

活动目的:自制风向标和风力计进行观测

活动准备:(1)木条、小珠子、木片或硬纸板、大头针、泡沫塑料板、(2)量角器、长线、泡沫塑料小球

提示:强调试验风向标性能时,不能用嘴吹,因为嘴吹出的气体呈束状,和自然风不同

1.用彩色美术纸剪一个箭头和一个稍大一些的箭尾翼。

 2.在一根饮料吸管的两端各开一条1厘米长的缝隙。

 3.把箭头和箭尾翼插入饮料吸管的缝隙中,并用胶布固定(如下图所示)。

 4.用一个手指托吸管,找到它的平衡点。

 5.仔细地把大头针穿过平衡点刺入铅笔顶端的橡皮中,来回转动这个“风向标”,确保它能自由转动。

 6.将自制的“风向标”放在开启的电风扇附近,观察是“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电风扇还是“风向标”的尾翼指向电风扇。

 7.借助指南针判断风向。

 

风力:1--2级: 1 竖杠 1 横    3--4级: 1 竖杠 2 横

5--6级: 1 竖杠 3 横          7--8级: 1 竖杠 4 横

 

41.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比较茶(三下第四单元《观察与测量》第1课《观察》)

活动目的:综合运用感官观察,培养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绿茶、乌龙茶、红茶和花茶

活动过程:用看、闻、品等方法,将观察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绿茶是不发酵茶,用鲜茶叶经高温、干燥制成,沏出的茶水保持鲜茶叶的绿色。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茶叶边缘发酵,中间不发酵,由鲜茶叶经炒揉、干燥等工序制成,沏出茶水是淡金黄色。

红茶是发酵茶,将鲜茶叶发酵、干燥后制成。沏出茶水呈黄红或深红色,有香气和甜味。

花茶是将茶坯与茉莉、玉兰、玫瑰等香花放在一起熏制而成,带有所用香花香气,茶坯多用绿茶。常见花茶是茉莉花茶。

 

42.测量杯子的容积(三下第四单元《观察与测量》第2课《测量》

活动目的:通过测量容积,体会标准化意义

活动准备:烧杯或其他杯子、量筒、水

活动过程:

1.看清量筒(杯)的单位,了解它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2.测量时把量筒(杯)放在水平台面上

3.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水面的底部相平。

提示:测杯子容积,先将杯子尽量装满水,然后用量筒测量。如果量筒测量范围较小,可分几次测量,并记下每次测量的值,然后相加。当某次测量时量筒内水达不到刻度时,用滴管加水。读量筒刻度时,以水平面下沿所处的位置为准。

 

43.测量树叶的面积(三下第四单元《观察与测量》第2课《测量》)

活动目的:学习估算物体的面积和数量的方法

活动准备:纸、笔、尺

活动过程:在白纸上画好网格线,数一数每片树叶占了多少方格,就能测量树叶的面积了。

提示:提醒学生捡树叶,测量树叶面积时,要把大半格、半格、小半格统统算作半格,然后进行累加连乘。

 

44.认识空气的性质(四上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空气的性质》)

活动目的:

证实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认识到空气是有质量的。

认识到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活动1准备:水槽、注射器、塑料袋、透明杯子、纸、空饮料瓶、气球等。

活动过程:

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

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

提示:纸团应紧塞杯底,防止落下;杯子压入水中要慢并保持竖直,要压到水槽里的水面淹没杯底为止;提起杯子时动作也要慢,并要把杯子外壁和杯口水擦干,然后再取出纸团。

实验中,尽量避免水槽里的水溢出来。吹气球时,用不要用力捏塑料瓶。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把瓶里的气球吹大,重视求异思维培养。

活动2准备:细木棍一根、空气充得同样多且颜色相同的气球两只、细线一根、支架一只(演示用)

活动过程: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想一想,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再用手压“气球”(或用塑料袋充满气)有什么感觉?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见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

提示:压塑料袋时,不要用力过大,以免破裂。

 

45.比较水与空气的相同和不同(四上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空气的性质》)

活动目的: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并归纳概括空气的性质。

活动准备:杯子、气球、水槽或大鱼缸、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

活动过程:

1.分别将水和空气装进不同的容器中。

2.把空瓶子口朝下压入水中。

3.一个注射器中吸进水、另一个注射器中没有水(控制好变量),拉到同样高度后,用用推动注射器

 

相同点

不同点

 

 

空气

 

 

提示:比颜色、气味、味道、透明、形状、流动性、占据空间、压缩性等方面比较

实验结论: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46.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四上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活动目的:体会压缩空气的运用,拓展所学知识,增强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绳子、两只长形气球、吸管、胶带、绳子、气筒

活动过程:做两个喷气气球,让它们模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探究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用绳子穿过吸管,把绳子绷直。用气筒给气球打气,旋转喷口,捏紧;用胶带把打过气的长所球固定在吸管上。

提示:绳子要拉紧绷直,不小于4米。细绳用细金属丝代替,更好。

指导学生有依据做出假设,控制好变量。重复2-3次实验,取平均值。

实验记录:

充气量不同的气球

飞行距离

打10下气

 

打20下气

 

实验结论:

 

47.研究热空气的流动(四上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活动目的:借助其他物体观察热空气的流动

活动准备:蜡烛、火柴、纸蛇、每组一套

提示:提醒学生手和纸蛇都不能离烛火太这,以免燃着。

活动过程:

将手放在点燃的蜡烛上方,感觉热空气在哪里?

将纸蛇吊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

实验现象:纸蛇转动

实验结论:热空气上升。热空气上升的原因是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48.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四上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2课《热空气和冷空气》)

活动目的:观察到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

活动准备:热水、集气瓶、玻璃板、透明水槽、线香、火柴等

活动过程:

1.准备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其中一个设法使它变冷,另一个设法使它变热。

2.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香,立即用玻璃板将瓶子盖上。

3.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板,观察烟的流动。

4.重复1、2步骤,将冷瓶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观察烟又会如何流动。

实验现象: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后,热瓶中的烟上升流动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着再上升,如此循环流动,使冷瓶和热瓶都充满了烟雾。

实验结论:热瓶里装的是热空气,热空气会上升,冷瓶里的冷空气下沉流向热瓶补充热空气留下的空间,而热空气在冷瓶内流动的过程中受冷,因此下沉,这样就形成了冷热瓶内空气的循环流动。

 

49.研究空气的成分(四上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课《空气中有什么》)

活动目的:研究空气的成分,认识燃烧只用去了一部分空气,瓶内剩下的空气不支持燃烧,判断空气至少由两种气体组成。

活动准备:固定在玻璃片上的蜡烛、去底塑料饮料瓶、水槽或大碗、红色水、火柴、长竹签等。

活动过程:

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再用去掉底的饮料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观察有什么现象

2.先把水槽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饮料瓶的盖子,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内,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要考虑蜡烛长短和水槽里的水量。不要打湿烛芯,尽可能把蜡烛罩在瓶子中央;罩住蜡烛后要立即拧紧瓶盖,实验结束时,不要撤除装置;拧开瓶盖前,要先向水槽里倒入水,水略高于瓶内的水面。

实验现象:蜡烛燃烧一会儿后熄灭,瓶内的水上升了一小截,说明燃烧只用去了一小部分空气,瓶内还有气体。拧开瓶盖迅速插入燃烧的火柴,火柴立即熄灭,说明瓶内剩下气体不支持燃烧。

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

 

小苏打和食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 + CH3COOH =CH3COONa+ H2O + CO2↑

 

50.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四上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课《空气中有什么》)

活动目的:玻璃片、玻璃杯、冰块等

活动过程:

1.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

2.用卡片把玻璃杯盖上,等几分钟

3.小水珠出现在杯的外壁上。

提示:先把外壁的水擦干,再放置观察。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饼干放久了会变软、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有水珠等都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51.正确使用温度计(四上第二单元《冷和热》第1课《冷热与温度》)

活动目的:学习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在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表的区别

体温计是医用温度计,它的刻度范围是35℃到42℃,每一小格为0.1℃。体温计在构造上与实验室温度计的主要区别是:体温计在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上升到上面的玻璃管里,读数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在缩口处断开,不能回到玻璃泡内。

家用寒暑表温度计的刻度范围一般是从-30℃到50℃,每一小格为1℃. 寒暑表是测量气温的一种温度表,表上刻度通常分华氏、摄氏两种。 广泛应用于对温度、湿度有一定要求的生产车间、冷库、仓库、温室、实验室、微机房、档案室、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同时也适合家庭居室、宾馆客房、办公室、医院病房、学校等场合的温湿度测量。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示值观测方便等优点,长期使用无需维护。 寒暑表与体温计的区别,体温计只是测试个人体温的温度计,而寒暑表则是测量气温温度的温度表。

实验用温度计的刻度范围一般是从-20℃到104℃.

 

52.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并研究变化规律(四上第二单元《冷和热》第1课《冷热与温度》)

活动目的: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

活动准备: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

活动过程:

连续测量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把数据记录下来,在老师指导下画出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提示:测量前做出预测,为获得准确数据,各小组一拿到热水后就要将温度计放入杯中,记下第一个最高点的数据。此温度记在0分钟格内,并从此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温度计的液泡一直放在水的中央,而且不要将温度计拿出水杯读数。

实验记录:

热水降温记录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温度℃

62

56

51

47

43.5

40.5

 

53.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四上第二单元《冷和热》第2课《热的传递》)

活动目的: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

活动准备:蜡烛、金属汤匙、竹夹、火柴、酒精灯

活动过程:

1.点燃蜡烛,在金属汤匙柄前端、中端和末端分别滴上蜡,等其凝固。

2.用试管夹夹住金属汤匙,用酒精灯分别在汤匙前端、中端加热,观察不同位置上蜡熔化的情形。

提示:要注意安全,先预测后做实验,画出热传递的示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54.正确作用酒精灯(四上第二单元《冷和热》第2课《热的传递》)

活动目的:学习使用酒精灯。

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55.热在液体中的传递(四上第二单元《冷和热》第2课《热的传递》)

活动目的: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

活动准备: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等

活动过程:

把木屑放入装适量水的烧杯中加热,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实验结论: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56.热胀冷缩(四上第二单元《冷和热》第3课《加热和冷却》)

活动目的:认识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认识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

活动准备:铜球、酒精灯

活动过程:

1.铜球刚好从铁圈通过

2.给铜球加热

3.观察铜球能否通过铁圈

4.铜球冷却后,再试着让它通过铁圈

提示:先预测结果,安全教育,使用酒精灯教育

活动目的:认识液体和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

活动准备:烧瓶、细玻璃管、红水、胶塞、吸管、热水、冷水、气球皮、空饮料瓶

实验结论: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57.模拟雨、霜、雾的形成(四上第二单元《冷和热》第5课《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活动目的:了解雨的成因

活动准备:烧杯、水、石棉网、酒精灯、盘子、课件

活动过程:

1.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

2.用一块冷玻璃罩在烧杯的上方,观察玻璃片上是否有水珠

实验结论:加热水,使水快速蒸发,产生大量水蒸汽,水蒸气遇冷玻璃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点增大后,由于重力所致降落。

活动目的:认识水的冰点,了解霜的成因

活动准备:深色铝制易拉罐、试管、温度计、冰块、盐

活动过程:

1.先将装有少量水和一支温度计的试管放入易拉罐中,在易拉罐下垫一块湿毛巾

2.然后在易拉罐中放入冰盐混合物,使易拉罐完全处于冰盐混合物之中。

3.观察冰盐混合物的温度和水结冰时的温度

提示:选深色易拉罐是为了使霜看起来更明显。为保证易拉罐上有霜,课前往地面上洒些水,保证教室内有足够温度。

实验现象:装有冰盐混合物的干燥玻璃杯壁上,几分钟后就会有白霜出现。

实验结论: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凝华而成。

活动目的:进一步认识水蒸气的凝结现象,了解雾的成因。

活动准备:水杯、冰块或雪糕、杯盖或玻璃片、课件

活动过程:

1.准备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

2.把一支冰棒(或一块冰)放在杯口,观察出现的现象

提示:温水杯口放上冰块后,杯中出现白气。如果学生说是水蒸气,要追问为什么没放冰块看不见白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极小水滴。

实验现象:杯中出现了白气。

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在空气中凝结成的细小水滴。大自然中的大规模白气就是云和雾。位于低空是雾,位于高空是云。

 

58.探究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四上第二单元《冷和热》

活动目的:了解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准备:两只大小不同的盘子、以及水、湿抹布或纸巾等

活动过程:

1.往两只大小不同的盘子里倒同样多的水,放在阳光下晒,观察水的变化

2.在黑板上用水涂出两块同样面积的水迹,用扇子扇其中一块,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59.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四上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第1课《声音的产生》)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建立振动的概念,认识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活动准备:尺子、小鼓、绿豆、鼓槌、干净的透明瓶子、细盐、钹

活动过程:

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

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

空瓶里放些细盐,吹瓶口

用手摸喉部,发出啊的声音,终止发音后,感觉有什么变化

敲击音钹,然后轻轻按住,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活动现象: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60.探究沙子、水和空气这三种物质的传声效果(四上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第2课《声音的传播》)

活动目的:发现沙子、水、空气能传播声音。知道物质的传声效果存在差异。

活动准备:三中封好口的塑料袋,分别装有沙、水和空气,一支带橡皮头的铅笔。

活动过程:

1.准备三只可封口的塑料袋,分别装进沙子、水和空气,封口

2.把桌面整理干净,将其中的一只塑料袋平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

3.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敲桌子或摩擦桌子

4.塑料袋里装什么时听声音的效果最好?用哪个袋子时最不容易听到声音?

提示:橡皮头敲桌子要控制好用力大小,轻轻敲击。教室内一定要安静。

实验现象:发现隔着空气、水和沙子都能听到声音。其中,隔着沙子和水听声音效果较好,隔着空气听到的声音比较小。因为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时不容易损失。

实验结论:说明物质可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效果最好,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61.做“土电话” (四上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第2课《声音的传播》)

活动目的:巩固对声音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向的认识

活动准备:两只一次性纸杯或自制纸筒一段棉线、两根牙签棒

活动过程:

1.找两个纸杯,在每个杯底戳一个小洞

2.找一根长线,穿过两个杯底的小洞,在线头处捆上一小段牙签或打个结。

改变土电话的方向,可以认识到声音可向不同的方向传播。

 

62.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四上第四单元《吃的学问》

活动目的:学会用简易方法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和脂肪

活动准备:土豆、萝卜、花生米、碘酒、白纸等

活动过程:

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滴几滴碘酒到土豆和萝卜片上,看看有什么不同。

将食物在白纸上涂抹,看其是否留下油迹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油脂。

 

63.做手臂活动模型或膝关节活动模型(四下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活动目的:了解手臂和大腿上的肌肉及其作用

活动准备:绳子、橡皮筋、硬纸板、铆钉、回形针

活动过程:

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把宽的硬纸板沿长边对折,把另一硬纸板的一端剪圆,夹在对折硬纸板的中间,用铆钉固定住。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按照图中的样子分别粘在手臂模型的两条硬纸板上。

3.拉动绳子,手臂模型就动起来了。

提示:操作前先讨论,如何在模型上固定表示肌肉的绳子(或橡皮筋)、每根绳子代表哪块肌肉,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安装好绳子后,还应该让学生试一试拉动绳子能否引起骨头运动。

 

64.测量走路的速度(四下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2课《运动的快慢》)

活动目的: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

活动准备:秒表、米尺

活动过程:

1.用正常的步伐走5步,花了多长时间

比正常步伐走得慢一些,走5米花了多长时间?

2.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多远?

比正常步伐走得慢一些,5秒钟走了多远?

 

距离

时间

速度

正常步伐

5米

每秒钟走了  米

慢一些

5米

每秒钟走了  米

正常步伐

    米

5秒

每秒钟走了  米

慢一些

    米

5秒

每秒钟走了  米

提示: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距离适当加长。

安排好小组成员相互配合,4人一组,分担计时、测量长度、记录和被测人的任务

 

65.探究物体运动的方式(四下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3课《运动的方式》)

活动目的:认识几种常见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

活动过程:

提示:因为很难科学地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因此,在此仅安排学生按运动轨迹把这几种运动分成两类,即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而摆动和转动则是曲线运动中的一种,振动是直线运动中的一种。

在直滑梯上下滑、球的上下弹动、振动的橡皮筋、跷跷板、拉锯、火车前进属于直线运动。风车转动、荡秋千、青蛙跳跃、转椅旋转、水车转动属于曲线运动。

 

66.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四下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4课《小车的运动》)

活动目的:探究小车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准备:计时器、小车、尺子、垫圈等

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拉力越小,走得越慢。

保持不变的是:小车的重量、行进的距离、桌面的摩擦力

需要改变的是:拉力的大小(即第一次2个垫圈、第二次5个垫圈)

实验设计与记录:

 

拉力(垫圈数)

实验结果

最后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结论:

提示:

 

67.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四下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5课《摆》)

活动目的:学做一个摆,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准备:夹子、重物、棉线、铅笔等

活动过程:

1.做摆(摆从出发点摆过去再摆回来算一次摆动)

2.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

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

保持不变的条件:

需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与记录:

 

实验结果(次/15秒)

最后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结论:

提示:实验中尽量减少正确实验结果的干扰因素,如摆线与其它物体的摩擦、支架的稳定性、摆线的弹力系数等

 

68.正确使用弹簧秤(四下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第1课《力在哪里》)

活动目的:学会正确使用弹簧秤

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齐平。

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69.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的关系(四下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活动目的:知道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活动准备:同样的弹簧、钩码若干个、实验数据记录表、

提示:演示挂超出弹簧测力范围的重物,让学生体会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活动过程:

将挂有不同数量钩码的弹簧根据次序依次挂在数码线上。

活动记录:

 

 

 

70.研究如何减小摩擦力(四下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活动目的:研究减小固体间摩擦力的办法

活动准备:弹簧秤、带钩的重物、尺、圆杆铅笔、油等

活动过程:

1.选择一个重物用来移动

2.在平面上,用一个测力计牵引重物移动1米,记下所需力的大小

3.尽可能多地想出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加圆杆铅笔、加点油或水)

提示:物体的重量不能改变、重物移动的距离每次要一样、牵引的用力要均匀,重物应匀速运动

活动目的:研究减小液体阻力的办法

活动准备:橡皮泥、油(或洗洁精)、透明塑料瓶、秒表、鲸或海豚形体照片

活动过程:

1.找一个长形的塑料瓶,装入大半瓶油或洗洁精

2.用等重量的橡皮泥,做成形状不同的模型

3.将模型同时放入油或洗洁精中,比较下沉的速度

提示:从鲸或海豚形体照片引入物体在水中减小阻力的办法;塑料瓶尽量大些,橡皮泥重量要一致,且要同时放入。

 

71.制作降落伞(四下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第5课《降落伞》)

1.剪四段线,每段约50厘米长,将线系在手帕的四个角上。

2.将四段线捋直后,下端系在一起,打个结

3.用一个金属夹子夹在结上。

4.拎住手帕顶端,先横向对折两次,放进夹子,再纵向对折两次。

 

72.探究降落伞的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四下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活动目的:探究降落伞的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准备:

线段、衣夹、手帕、牛皮纸、塑料袋、剪刀、秒表

活动过程:

1.将做好的降落伞抛向空中,观察下落现象

2.用秒表记录降落伞从打开到下落至地面的时间

问题: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和伞面的大小有关。伞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

保持不变的条件:材料、绳长、放下的高度

需要改变的条件:伞面的直径

实验设计与记录:

伞的直径

下降时间(秒)

平均用时(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30厘米

 

 

 

 

 

 

60厘米

 

 

 

 

 

 

结论:

 

73.探究在哪种情形下粉笔下落不容易粉碎(四下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第2课《预测》)

活动目的: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有根据的预测

活动准备:粉笔、塑料袋、蜡纸

活动过程:

1.站立,将手中粉笔掉在地上。

2.取一支粉笔,用蜡纸或塑料包装纸将其包起来,让包裹好的粉笔掉在地上。

3.取一支粉笔,放在充气的塑料袋里,让袋子掉在地上。

提示:先预测,后实验,控制好变量。

 

74.探究食盐的溶解量对溶液的体积有没有影响

活动目的:懂得预测要有正确的依据

活动过程:

在装水的容器里放入5克食盐,水位会发生变化吗?如果放入15克盐,水位将如何变化?进而再放入50克盐,情况又会怎样?

100克水中大约溶解37克盐。

 

75.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高度(五上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活动目的:认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和高度变化

活动过程:

1.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

2.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高度。

提示:注意在同一地点观察。描述太阳的位置,可以借助参照物(大树、房屋、旗杆)来表达。

实验记录:东→西,低→高→低

 

76.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五上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活动目的:发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活动准备:指南针、记录纸、橡皮、小棒、小尺、钟表、温度计

活动过程:

1.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

2.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确定好南北方向,每到课间,画出阳光下铅笔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

提示:温度计要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观察应该延续一整天,获得一天的数据。

实验结论:影子变化的规律,西→东,长→短→长

 

77.制作简易太阳钟(五上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活动目的: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移动和变化的规律制作简易的太阳钟

活动准备:卡纸片、指南针、钟表、硬纸板、胶水

活动过程:

选择一个有阳光的地方,在地上垂直插一根小棍。当你的手表达到某一整点时,就在木棍的投影处放一块石头作为记号,并把时间记录下来。这就是著名的“牛顿钟”。

用卡纸、指南针和硬纸板做一个更精确的太阳钟。

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将圆分成24等分,每一等份再分三等份,这样每一等份角度为5度,代表20分钟)

2.把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硬纸板(其中一角为当地纬度)竖起粘在印有刻度的卡纸上(固定在12时的位置)。

3.根据三角形纸板的投影,就可以判断当时的时间。

 

78.观察月相盒中的月相变化(五上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第4课《看月亮》)

活动目的:知道月亮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活动准备:记录纸、月相盒

新月  蛾眉月    上弦月    上凸月    凸月      满月    残月  下弦月  蛾眉月

 

 

月食必定发生“望”(农历15前后)。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  因为只有十五时地球才处于月地之间

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  因为只有初一时月球才处于日地之间。

 

79.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五上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第

活动目的: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活动准备:小孔板、手电筒

活动过程:

将三张小孔板的小孔位于同一直线上,用手电筒光照射,看光线通过的情况

提示:这个实验要在暗室中进行。

 

80.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五上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第2课《照镜子》)

活动目的:发现镜子成像的特点

活动准备:每人准备一面镜子

活动过程:

1.照一照镜子,你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闭起一只眼睛,看看镜子里有什么不同。

2.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3.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这个角度的图像不仅左右相反,而且上下相反)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光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的;两面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81.研究透镜的特点和作用(五上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第3课《研究透镜》)

活动目的:了解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不同折射功能

活动准备:每组准备一套透镜

活动过程:

1.透过不同的镜片观察物体,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让镜面与光线垂直,调节镜片与纸的距离,使光斑最小、最亮。试一试凹透镜能否聚光。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情况。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调节凸透镜和白纸的距离,使窗户的影像最清晰。再用凹透镜试试。

实验现象:凸透镜有放大作用,而凹透镜则有缩小作用。凸透镜可以聚光,而凹透镜则能使光发散。凸透镜可以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而凹透镜则不能。

 

82.制造彩虹(五上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第4课《七色光》)

活动目的: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实验,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作用。

活动准备:水盆、平面镜、电筒、喷壶等

活动过程:

1.将小镜子倾斜着放入水盆,并设法将它固定。

2.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下部分的镜面上。

3.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来,移动电筒位置,直到看清彩虹。

在晴朗无风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也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

 

83.简单电路的连接(五上第三单元《电和磁》第1课《简单电路》)

活动目的:了解简单电路的构成

活动准备:电池、导线、小灯泡

活动过程:

用电池、导线、小灯泡,想办法使一只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提示: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灯丝的两端连接在哪里,让学生知道电池有正负极。

 

84.导体与绝缘体的检验(五上第三单元《电和磁》第2课《导体和绝缘体》)

活动目的;知道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掌握一种实验室检验物体导电性能的方法

活动准备:电池、开关、小电珠、导线、待测物体(剪刀、钥匙、石子、夹子、回形针等)

活动过程:

利用小灯泡、电线和电池,组合成一个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像钢尺、铁钉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85.解暗盒(五上第三单元《电和磁》第3课《探测暗盒的电路》)

活动目的: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活动准备:接好电路的暗盒,电池、小电珠、导线若干

活动过程;

1.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暗盒让同伴来检测

2.把每次检测的结果记录下来

3.打开暗盒验证自己的判断。

活动记录:

接点

小灯泡

A→B

B→A

A→C

C→A

A→D

D→A

B→C

C→B

B→D

 

 

 

 

 

 

 

 

 

 

 

 

 

 

 

 

 

 

提示:如果小电珠更亮说明什么?如果小电珠变暗说明什么?检测过程中不能打开暗盒

 

86.探究磁铁的性质(五上第三单元《电和磁》第4课《研究磁铁》)

活动目的:探究磁铁的性质

活动准备:条形、环形、马蹄形磁铁,回形针或大头针、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

活动过程:

1.让吸起来的铁钉排成队

2.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回形针

3.把一块磁铁悬挂起来,多做几次,观察静止的时候磁极指示的方向

4.把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活动现象:

实验结论: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磁铁有指示南北、可以传递、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87.做指南针(五上第三单元《电和磁》

活动目的:制作指南针,试用指南针测方向

活动准备:磁铁、缝衣针、泡沫小球、盘子

1.用磁铁的一极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20次以上

2.把磁化后的缝衣针插在小块塑料泡沫中央,放在水面上,观察它的指向。

提示:摩擦一定要沿同一方向.盛水容器不能用铁制或搪瓷的。

 

88.制作电磁铁(五上第三单元《电和磁》第5课《电磁铁》)

活动目的:学会制作一个电磁铁

活动准备:电池、铁钉、电线、回形针

活动过程:

1.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

2.接通电路后,再用铁钉去吸回形针。

提示:通电时间不宜过长,必要时可在电路中连接一个小灯泡;铁钉必然用火烧过后消磁;导线须按同一方向绕在铁钉上。

 

89.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五上第三单元《电和磁》第5课《电磁铁》)

活动目的: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因素,知道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会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活动准备:电磁铁、电池、回形针

活动过程:

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与铁钉粗细有关。铁钉粗,磁力大;铁钉细,磁力小

实验设计:

不变的因素:电池节数、导线粗细、绕线圈数

改变的因素:铁钉的粗细

实验记录:

粗铁钉,吸回形针()个。

细铁钉,吸回形针()个。

实验结论:

 

90.用澄清石灰水比较吸进与呼出的气体(五上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第2课《肺和呼吸》)

活动目的:认识呼吸的作用

活动准备:澄清的石灰水、食品保鲜袋

活动过程:

1.用保鲜袋收集空气→2.倒入澄清石灰水→3.摇晃一下,观察变化

1.收集呼出的气体→2.倒入清石灰水→3.摇晃一下,观察变化

实验结论: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91.测量肺活量(五上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活动目的:知道肺活量大有利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气球、软尺、自制肺活量测量瓶、水槽等

活动过程:

方法1:

1.吸一口气,然后尽所能吹大一个气球,气球末端用线绑紧,使它不漏气

2.请一位同学测量气球最宽处的周长

3.周长越大表示呼出的气体量就越多

方法2:

1.将塑料瓶装满水并做好刻度

2.插入弯头吸管后,倒置在水槽里

3.吸一口气后,尽你所能向水里吹气,

4.标出排出的水量。

 

92.测脉搏(五上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第3课《心脏和血液循环》)

活动目的:

活动过程:找一找,在身体的哪些部分能摸到动脉的跳动,然后再测量1分钟的心跳与脉搏次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颈动脉、桡动脉

 

93.黑盒子模型(五上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第2课《建立模型》)

活动目的:通过回忆已经学过的模型,加深对建立模型意义的理解。

活动准备:黑盒子、滚珠、厚纸板、胶带

活动过程:

1.几种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厚纸板做的障碍物。厚纸板粘贴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把小组内共同认可的障碍物的位置画下来。

2.把自己所在组研究的结果公布于众

3.拿到相同编号盒子的同学在一起商量一下,尽可能使解释一致。

 

94.纸筒模型(五上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

活动目的:通过运用、制作纸筒模型,学习分析、判断和推理,做出合理解释。

活动准备:两根线绳、铁垫圈、纸筒、钻孔器、圆形针等

1.这是一个密封的纸筒,在ABCD2个位置露出4个线头,拉动露在纸筒外面的任意一根线绳,其他的线绳都会缩进纸筒里。把纸筒里线绳连接的情况画下来。

2.按照画的模型,用这些材料做一个类似的纸筒,验证自己的解释。

 

 

95.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五下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第2课《怎样移动重物》)

活动目的:认识杠杆省力的原理

活动准备:平衡尺、钩码若干

活动过程:

进行多次实验,记录下平衡尺平衡时钩码的数量和离支点的距离,在统计中发现规律。

活动记录:

    平衡条件

摆法

支点左侧

支点右侧

钩码数

距离支点(格)

钩码数

距离支点(格)

1

 

 

 

 

2

 

 

 

 

3

 

 

 

 

 

96.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的实验(五下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第3课《斜坡的启示》)

活动目的:探究斜面角度的大小与所需力量的关系

活动准备:弹簧秤、小车、光滑的长木板

活动过程:

问题:斜面坡度大小与小车拉力有什么关系

假设:

保持不变的条件:

需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步骤:

 

实验记录:

斜面坡度

(书本数)

1

2

3

4

5

6

对小车的拉力(牛)

 

 

 

 

 

 

实验结论:

提示:先要测出小车重量,以便与拉力对比;记录拉动小车时弹簧秤上读数,不要读取静止时弹簧秤上的读数;只改变书本数量,不要改变木板搭靠在书上的位置,以免斜面角度发生不应有的再次变化。

 

97.探究轮轴是否省力的秘密(五下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第4课《拧螺丝钉的学问》)

活动目的:懂得轮轴省力的原理

活动准备:各种组装轮轴的部件、铁架台、弹簧秤、钩码、细圆木棍、线绳

活动过程:

分别用小轮、大轮做三次实验,求平均数

提示:先记录下两个钩码的重量,以便对比用力大小。

活动记录:

轴上挂的物重(牛)

拉动小轮的拉力(牛)

转动大轮的拉力(牛)

 

 

 

 

 

 

 

 

 

活动结论:

 

98.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五下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活动目的:学会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懂得两种滑轮的作用

活动准备:铁架台、弹簧秤、滑轮、钩码、线绳

活动过程:动滑轮的做法把绳子的一段拴在铁架台横梁上,然后把绳子套在滑轮的槽里,拉绳子的另一端往上提,滑轮就会跟着动。定滑轮就是把滑轮固定在铁架台横梁上,绳子一端挂上重物,然后把绳子套在滑轮的槽里,将绳子另一端往下拉。

提示:动滑轮重量也应计入重物的重量。

 

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定滑轮、细绳、钩码、铁架台、弹簧秤、直尺、笔和记录纸

预测:可以省力

实验过程:

1.将滑轮固定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滑轮用两个钩码悬吊在细绳的一端,而另一端钩上弹簧秤。

2.记录钩码的质量和弹簧秤拉力的读数,记录在表格内。测量钩码提升的距离和弹簧秤下拉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重物的质量

牛顿

重物提升距离

厘米

弹簧秤的拉力

牛顿

弹簧秤下拉距离

厘米

结论

 

结论

 

实验结论:

 

99.研究链条传动的特点(五下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第6课《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活动目的:认识链条传动的特点

活动准备:箱板瓦楞纸等制作传动装置的简易材料

活动过程:

摇动大轮,观察小轮转动的情况;再摇动小轮,观察大轮转动的情况

活动记录:

传动方式

转动的轮子

大轮转动的圈数

小轮转动的圈数

大轮转动的方向

小轮转动的方向

链条传动

大轮

1

 

顺时针

 

小轮

 

1

 

顺时针

结论:可以改变运动速度,不能改变运动方向,准确性不如齿轮传动,可以较长距离地传动。

 

100.研究齿轮传动的特点(五下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第6课《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活动目的:认识链条传动的特点

活动准备:箱板瓦楞纸等制作传动装置的简易材料

活动过程:

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齿轮A,观察发生的现象

再用同样方法转动齿轮B,看看又发生什么现象。

活动记录

 

 

传动方式

转动的轮子

大轮转动的圈数

小轮转动的圈数

大轮转动的方向

小轮转动的方向

齿轮传动

大轮

1

 

顺时针

 

小轮

 

1

 

顺时针

结论:可以改变运动速度,传动较准确,可以改变运动方向,但不能较长距离地传力。

 

101.研究纸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五下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1课《折形状》)

活动目的: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关系

活动准备:A4纸、双面胶、科学习作

活动记录:

纸筒形状

预测

实际测试结果

正方形

 

 

六边形

 

 

三角形

 

 

圆筒形

 

 

结论:通过以上研究,我知道:

 

102.研究不同形状支架的稳固性(五下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2课《搭支架》)

活动目的:了解三角形支架最稳固。

活动准备:不同形状的平面支架、小木棒、塑料吸管、胶带、橡皮筋、黏胶等

活动过程:

将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支架,摇一摇,晃一晃,用力往两边拉拽,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记录实验情况(用*的多少表示承受力的大小)

活动记录:

支架形状

预测稳固性

实际稳固性

 

 

 

 

 

 

 

 

 

 

 

 

通过实验我认为:    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103.建高塔(五下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2课《搭支架》)

活动目的: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固性。

活动准备:搭支架的材料、书、棋子等

活动过程:

1.画出设计草图

2.选择制作材料和连接物,确定合适、牢固的连接方法

3.测量塔的高度和它的稳定性。

提示:组内成员分工明确,高塔做好后,要测量塔的高度,并检测搭的承受力(以放重物多少为准),最后讨论,哪些方法可以增强高塔的稳固性,什么样的结构承受力最大、最稳固,使用的材料最少?进一步了解稳固支架的共同特点。

 

 

 

104.研究不同桥梁的特点和承受力(五下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3课《建桥梁》)

活动目的:比较不同桥的承重能力

活动准备:硬纸板、木块、胶带、粗绳、胶水、筷子、厚书、重物

活动过程:分别建三座桥,研究三座桥的特点以及承受力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拱桥最结实,最适合将整个桥面上的重量分散开来。斜拉桥相对平板桥牢固,平板桥最不牢固,因为它的桥面没有支撑结构。

 

105.用植物的茎或叶或根进行繁殖(五下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第1课《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活动目的:任选一种植物进行营养繁殖活动

活动准备:菊花、宝石花、胡萝卜

用菊花的茎繁殖。

从一棵健康的菊花的主茎上剪下一根枝条,将它插入一盆松软的土中,并及时浇水。

切下一块带“眼”的马铃薯种在土里试试。

用宝石花等肉质叶来繁殖

从宝石花上摘下一片叶,插入土中。

用胡萝卜的根来繁殖

把胡萝卜的头部切下一段,浸在盘子里的水中,当长出小芽后,用小刀切下带芽的小块,埋入土中。

 

106.观察岩石标本(五下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第1课《认识常见岩石》)

活动目的: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岩石的特征

活动准备:各种岩石标本

活动过程:

发给学生岩石标本,请同学仔细观察,运用多种方法,用放大镜观察、放进水里、敲打、滴稀盐酸,找出每种岩石在颜色、软硬、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提示:稀盐酸具有较强腐蚀性,千万不要滴在手上或衣服上;往岩石上滴稀盐酸一定要用滴管,每块岩石上只滴2-3滴。教师发给学生的稀盐酸最好装在滴瓶里,而且量不要多。

活动记录:

编号

岩石名称

研究的问题

使用工具

研究的方法

我们的发现

1

页岩

硬度

放大镜、锤子、小刀、放大镜

放大镜观察、放进水里、刀刻、锤子砸、滴稀盐酸

有划痕,岩石碎裂,滴稀盐酸没有变化

 

石灰岩

 

 

 

 

 

 

 

 

 

 

 

 

 

 

 

 

 

 

 

 

 

 

 

107.模拟变质岩的形成(五下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第1课《认识常见岩石》)

活动目的:体会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变质的过程

活动准备:各种颜色的橡皮泥、两块塑料垫板

活动过程:

1.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把它们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堆在一起。

2.把橡皮泥放在两块塑料垫板之间,不断加压

3.观察不同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

提示:不同色彩的橡皮泥分别表示岩石中的不同成分;加压好比是地球内部的强大压力,懂得变质岩是高温高压下形成的。

 

108.研究常见矿物的特征(五下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第2课《认识矿物的性质》)

活动目的:从多方面认识矿物。

活动准备:分组观察用的矿物标本:方铅矿、方解石、石墨、黄铁矿、赤铁矿、水晶、石膏、石英、萤石、云母等

活动过程:

1.用赤铁矿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刻划,可以看到矿物的粉末颜色。赤铁矿是棕红色的。石墨在无釉瓷板上的划痕是灰黑色的。在纸上划一下就知道哪块矿物是石墨了,它是制造铅笔芯的主要原料。(判断矿物颜色的办法,不是以肉眼看上去的颜色为标准,而是以矿物在无釉白瓷板的划痕颜色为标准。)

2.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类。冰洲石是透明的,田黄石是半透明的,褐铁矿是不透明的。(不透明的矿物占绝大多数)

方解石和白云母是两种常见的能透光的矿物。白云母一层一层的薄片,像书本里一页一页的纸张。(活动目的是认识矿物的结构)

3.认识并识别矿物的光泽。黄铁矿像金属一样,石棉像丝绸一样,水晶像玻璃一样。方铅矿有金属光泽,因为它含有一种常见金属——铅,而石膏看起来很黯淡。

4.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刃和玻璃作为工具,给矿物标本按硬度排序。(手指甲能划动的矿石硬度为软,手指甲刻不动而铜钥匙刻动的为较软,铜钥匙刻不动而水果刀能刻动的为较硬,水果刀刻不动而玻璃能刻动的为硬。)

5.了解一些矿物的形状。大多数矿物都像粗盐粒那样有一定形状。各种矿物形状有很大差别,如石英晶体有八个面,呈六角形,萤石多为六个面的立方体。

 

109.测测皮肤里神经的敏感性(五下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第2课《神经》)

活动目的:认识到皮肤里有些地方神经多,所以敏感性就强;有些地方神经分布少,所以敏感性就弱。

活动准备:同桌学生准备两支削好的铅笔,不要太尖,也不要太钝

活动过程:

把眼睛闭起来,让同学用两支铅笔的笔尖轻轻触碰你身体的不同部位。体验哪个部位可以感到有两个笔尖,哪个部位感觉只有一个笔尖。

提示:通过头部感觉器官进入的信息可以直接进入大脑,不需要经过脊髓到达大脑。同桌学生交换实验,交流体会。实验时,两支铅笔的笔头要捏紧,且同时触碰到同学身体的某一部位,尽量多地试验身体中的不同部位,及时将结果记录下来。

触碰部位

触碰感

手指

手背

肘部

膝盖

1个笔尖

 

 

 

 

2个笔尖

 

 

 

 

实验结论:

 

 

 

110.研究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五下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 第2课《神经》)

活动目的:了解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的差异。

活动准备:同桌同学准备1块比较大的橡皮,秒表若干块

活动过程:

橡皮从相同高度萍,砸到手背和脚背时,反应快慢是否一样。

提示:同桌相互配合。在相同高度分别将橡皮落在同学手背上和脚背上,看反应如何。条件好的学校可用秒表测定落在手背上反应需要多少时间,落在脚背上反应需要多少时间。

我做的不同部位反应快慢的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假设

结果

砸手背和脚背

先感觉:

后感觉:

 

 

先感觉:

后感觉:

 

 

先感觉:

后感觉:

 

我觉得我的身体最敏感的部位是:

 

111.研究个体之间反应速度的差异(五下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 第2课《神经》)

活动目的:了解个体之间反应速度的差异。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同桌之间做打手游戏,看谁被打到的次数少。

提示:讲清楚原则和纪律,避免不必要纠纷。要引导分析为什么会存在反应的差异,反应者的注意力集中程度,疲劳程度与反应过程的巩固程度对反应速度有相当大的影响。告诉学生要加强锻炼。锻炼能提高个体的反应速度。

112.纸飞机下落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五下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

活动目的:质疑取证是否合理有效。

可以用一个纸飞机,也可以用两个同样的纸飞机进行比较

 

 

113.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六上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活动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样,知道水中有微生物。

活动准备:载玻片、滴管、显微镜。教师预先利用滴管取一滴水样滴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调节清楚,用于学生分组观察。

活动过程:

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看一看,一滴水里什么。

活动记录:鼓藻、草履虫、钓钟虫、水蚤、轮虫

提示: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设计好有问题记录表:(1)你观察到了什么?(2)它是什么样子的?(3)它是否在运动?

 

114.做酸奶(六上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第2课《做酸奶》)

活动目的:学会自己动手做酸奶

活动过程:

1.在鲜牛奶中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提示:课前制作,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酸奶来上课。制作酸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消毒、加盖。保温时间几小时即可,不宜过长,也不能过短。变质的不能食用。

 

115.研究发霉的条件(六上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第3课《馒头发霉了》)

活动目的:探究霉适宜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生长繁殖(对比实验)

活动准备:新鲜馒头、烤干的馒头、透明塑料袋等

提示:控制好变量

问题:

假设:

不变的条件:

需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

 

条件组合

实验方法

 

温暖、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温暖、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116.制作地表模型(六上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第2课《地球的表面》)

活动目的:制作并交流地表模型

活动准备:托盘、沙、泥土、石块、小树枝、苔藓、小亭子、小桥(水族箱里的那种)

活动过程:

1.先做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沙盘。(先想好所做地表形态的特点,然后再制作)

2.把画有网格的透明塑料片罩在地表模型沙盘上,用彩色笔在塑料片上画出地形轮廓。

3.用彩色笔在活动记录的方格纸上画出按比例缩小的地形轮廓图。

 

117.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六上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第3课《地球的内部》)

活动目的: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活动准备: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小刀

活动过程:

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做个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先切开来观察,然后在班上展示并讲解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

提示:

1.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该有多厚。算一算:如果内核做成1厘米的小球,那么外核厚度为1.7厘米,而地幔厚度约为2.2厘米,最外面地壳只要薄薄一层。

2.先做里面,再做外面。

3.制作完成后,展示并讲解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

 

 

118.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六上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第5课《地表的变迁》)

活动目的:发现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活动准备:酒精灯、装有水的容器、小石块、镊子、火柴

活动过程:

用镊子夹住一小片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石头的变化。

提示:石块要小,尽量选用易产生明显现象的岩石,如页岩、石灰岩等。冷水温度越低越好,最好用冰水。

 

119.模拟流水的搬运作用(六上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活动目的:发现流水的搬运作用

活动准备: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

活动过程:

1.用木条将沙子和泥土的混合物推至沙盘的一侧。

2.把混合物抹平,保证混合物各处的厚度相同。

3.将木尺横放在沙盘上,固定住,把底部有孔的水杯架在沙盘和木尺之间。

4.沙盘伸出桌外的一端底部有孔,地上放一水盆接水。

5.往水杯中加水,在课堂上展示现象,过一段时间后,沙盘里的沙子和泥土出现了什么变化?让学生描述结果。

沙盘的坡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实验结论: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120.对蜡烛的加热、燃烧实验(六上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第1课《蜡烛的变化》)

活动目的:认识物质的两大类变化

活动准备:蜡块、酒精灯、蒸发皿或金属片、蜡烛、火柴、干燥的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干抹布

活动过程:

1.仔细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尽可能多地说出蜡烛的特点

2.加热时,蜡块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

3.到一块干燥的烧杯,罩在点燃蜡烛的火焰上方

4.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烧杯,重新罩在点燃蜡烛的火焰上方

5.将一只白瓷碗(片)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碗(片),观察它的底部。

提示:

先预测后实验,实验不必花太多时间,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恰当语言描述。加热白瓷碗时,火焰不能集中加热烧杯的一个地方,要转动烧杯,使之均匀受热,以免烧杯爆裂。最好用抹布包住烧杯,以免被烫伤。

实验现象:蜡块加热时,由固体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冷却后,熔化的蜡烛没有变少,又慢慢地变回了固体。

实验结论:第一、第二个活动反映了蜡烛可能出现的物理变化,第三个活动反映的是化学变化。物质的变化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121.探究铁钉生锈的实验(六上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第2课《铁钉生锈了》)

活动目的:认识铁生锈的原因。

活动准备:无锈铁钉、试管(或矿泉水瓶、透明塑料袋)、干燥剂、凉开水、植物油、砂纸等

研究问题:铁钉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如果把铁钉放在水里,那么铁会生锈。

实验器材:几根铁钉、几根试管、少许油

实验步骤:

1.把铁钉放在盛满水的试管里

2.加一点油

3.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

实验结论:铁钉生锈与接触的水分、氧气有关。

 

122.制作紫甘蓝水试剂(六上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第3课《变色花》)

活动目的:做指示剂

活动准备:紫甘蓝、温水、塑料袋、烧杯

活动过程:

1.将紫甘蓝(约50克)撕成小碎块,装入厚的透明塑料袋中。

2.往塑料袋中加入半杯温水(约50-60℃)

3.握住袋口,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流出带色的水为止。

4.将紫甘蓝汁倒入小烧杯中。

 

123.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六上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第1课《登月之旅》)

活动目的: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认识其成因。

活动准备:盘子、细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环形山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活动过程: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4.用手电筒光直射和斜射细沙上的石子坑,观察石坑影子的变化。

问题:

假设:

实验设计: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124.寻找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六上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第3课《看星座》)

活动目的:了解星座,学会寻长星座。

北斗七星勺口的两星向勺口方向延长线的5倍距离位置就是北极星的所在。

北斗七星的斗柄大熊星座长长的尾巴,斗勺的四星是大熊的身躯,另一些较暗的则构成大熊的头和脚。北极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

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运转,尾巴斗柄指东是春季,斗柄指南是夏季,斗柄指西是秋季,斗柄指北是冬季。

 

125.“谁先落地”的假设实验(六上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第1课《假设》)

活动目的:懂得假设依靠的经验未必可靠。

活动准备:两张一样重的纸、一个小球

活动过程:

把一张纸和一个小球同时从高处丢下,为什么球先落地

如果用两张一样重的纸,其中一张揉成团,同时从高处丢下,谁先落地。

 

126.探究溶解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六上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

活动目的:知道对比实验的条件之一是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的公平性。

活动准备:搅拌棒、烧杯、盐

活动提示:

控制的条件,搅拌的力度、搅拌划圈的大小、搅拌器的同一、搅拌器在器皿中的深度;搅拌器在搅拌时的垂直状况等。

问题: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搅拌次数越多,溶解得越快

实验步骤:

1.取两杯同温度、等量的清水,分别放入一小勺盐

2.一杯搅拌2下,另一杯搅拌4下

结论:

 

127.制作身高体重曲线图(六下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活动目的:了解自己身高、体重在小学阶段的变化。

活动准备:教师与卫生老师联系,取来健康卡,分发给学生

提示: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曲线图,懂得曲线图是如何画出来的,说明怎样定点,怎样连线,尤其对不是整五、整十的数字要特别说明。

绘制完成后,通过绘制曲线图,说一说我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128.制作遗传特征的记录表(六下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第2课《生物的变异现象》)

活动目的:了解子女与父母之间存在变异现象,以及人群之间存在的变异现象

记录表    总人数

 

特征1

人数

特征2

人数

1

有耳垂

 

无耳垂

 

2

直发

 

卷发

 

3

单眼皮

 

双眼皮

 

4

舌头能卷

 

舌头不能卷

 

总结: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129.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六下第三单元《进化》第2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活动目的:了解化石是怎样形成并被发现的

活动准备:有关工具、紫砂泥(橡皮泥)、贝壳、骨头或树叶

活动过程:

1.将黏土擀平。

2.把叶子、骨头或贝壳放在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留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

 

130.模拟研究仙人掌刺的作用(六下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第2课《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活动目的:知道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活动准备:三张纸巾、三张锡箔纸、一张蜡纸、一杯水

活动过程:

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实验结果证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这是一个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要讨论变量控制,以发现实验结果的不同与变量有关。

实验结论:因为其独特的外形特征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地储存水分。这样的外形特征是在长期适应沙漠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

 

131.做个生态瓶(六下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第4课《生态平衡》)

活动目的:模拟生态平衡之一。

活动准备:可封闭的鱼缸、池塘水、鱼、水草、沙子

生态瓶1

1.舀些池塘里的“绿”水,放到鱼缸里

2.在鱼缸底部铺些沙子,栽些水草

3.放几条小鱼到鱼缸里

4.把鱼缸加盖,密封起来

5.把鱼缸放到阳光直射不到的窗台上。

提示:瓶中生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瓶必须透明,让生物得到阳光并便于观察,不能采用直射的阳光。鱼生命比较脆弱,可用螺蛳来养。

生态瓶2

找一个瓶子,放些湿润的土壤进去,栽一棵小草,然后把瓶子密封起来。

 

132.制作“火箭”及其“发射器”(六下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

活动目的: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制作火箭及发射器的材料,如剪刀、橡皮筋、米尺、胶带、彩笔、3根塑料吸管、卫生纸的卷芯。

活动过程:

一、制作“火箭”及“发射器”

1.把一根橡皮筋割断,两端分别粘在卫生纸卷芯开口处两边,橡皮筋稍稍绷紧,但不要太紧。这就是发射器。

2.从一根吸管上剪去3厘米,与另外两根吸管扎在一起,三根吸管并齐,短的一根放在中间。

3.在其中的一根长吸管上每隔1厘米标上一个记号。这就是火箭。

二、发射火箭

一只手抓住“发射器”,把“火箭”套在“发射器”的橡皮筋上,并用手指头压住橡皮筋的两端。另一只手把“火箭”一端往下拉,然后松手,让“火箭”能笔直地往空中射去。

三、研究橡皮筋拉伸后产生的能量大小与“火箭”发射高度的关系

 

 

火箭发射高度(米)

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厘米)

高度1

高度2

高度3

高度4

 

 

 

 

 

 

 

 

 

 

 

 

 

 

 

 

 

 

 

 

 

133.研究点燃火柴和花生米之间能量是如何转换的(六下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第2课《能量的转换》)

活动目的:了解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活动准备:火柴、细铁丝或缝衣针、花生、水(50毫升)、小烧杯、软木塞或橡皮泥

活动过程:

1.将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

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的水

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结论:划着一根火柴,人体中的化学能转变为了光能和热能。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变为光能和热能。

 

134.探究飞旋扣子的秘密(六下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第2课《能量的转换》)

活动目的:在玩中体会能量的转换

活动准备:每人准备一个大扣子或穿了孔的圆形厚纸板、一根长100-115厘米的线绳。

活动过程:

1.找一个大扣子或是穿了孔的圆形厚纸板

2.按图穿入一根长100-115厘米的线绳,两端打好结。

3.把扣子或圆纸板放在线的中间,甩动绳子15-20圈

4.拉紧绳子,让扣子或圆纸板向相反方向旋转

5.再放松绳子,让扣子或圆纸板按初始手甩动的方向旋转

6.不停地拉、松,使扣子或圆纸板有节奏地旋转。

 

135.制作小水轮(六下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第3课《能源》)

活动目的:学习利用可再生性能源方法之二,制作小水轮,体会水能的可重复利用

活动准备:软木塞、橡皮泥、塑料管、塑料片、钉子、刀子、两根牙签、玻璃盘、一杯水、漏斗、剪刀、胶带

活动过程:

1.用4个塑料片插在软木塞的槽里,做成水轮。

2.用钉子在塑料瓶的相对侧面钻两个孔。

3.将两根牙签推压进软木塞两端,装进瓶里

4.把瓶子安放在玻璃盘上,将塑料管放进瓶子的颈口里,并且往漏斗里倒水,让下落的水冲击水轮使之旋转。

 

136.让瓶子吹泡泡(六下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第1课《拓展》)

活动目的:能够对瓶子为什么会吹进泡泡进行解释

活动准备:空塑料瓶、吸管、橡皮泥、玻璃杯、水、颜料、大盘子

提示:气密性好坏直接影响实验效果,不能用开水浇瓶壁,变形会干扰实验条件

活动过程:

1.将吸管放入瓶口,用橡皮泥密封。

2.将其他吸管与第一支吸管相接,形成一个长管

3.用色素给玻璃杯中的水染色

4.将瓶子置入大盘子,弯曲吸管,使它探入玻璃杯的水中

5.向瓶壁浇热水,吸管会排出大大的气泡

6.再向瓶壁浇冷水,染色的水会经吸管吸入瓶中。

实验结论:胀是空气的受热膨胀,所以能吹出泡泡;缩是空气受冷收缩,所以能吸入部分的水。

 

137.设计并制作以空气为动力的玩具小车(六下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第2课《应用》)

活动目的:运用科学原理制作。

活动准备:制作小车的相关材料

活动过程:

1.制作小车(圆柱筒下粘两根吸管,吸管两头粘上小轮子);

2. 找个气球嘴部扎个吸管或中性笔笔管(要两头透气的),然后把气球粘贴在小车上就行了。

提示:车轮的摩擦力小些,车厢做成流线型,气球尽可能吹得大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