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斯里兰卡】25 科伦坡掠影

 昵称18892371 2015-11-11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第七天,车辆驶入科伦坡,已经是下午时分了。

    进入市中心,交通的拥堵,高楼的压抑,加上阳光的热辣,这就是斯里兰卡第一大城市科伦坡给人的见面礼。隔窗观景,科伦坡如同一般大城市那样,并没有显著特色。唯独那些十字路口巨大的榕树,才会稍稍拂去心中的烦躁,还有夹杂在水泥森林中造型别致色彩艳丽的教堂、佛寺等宗教建筑,给人以新奇的感觉。

    乘车游览,倒也省心省力。按大家的意见,只是在几个地方停留了一下:1、超市。行程接近尾声,需要购买物品如茶叶等,总不能空手而归,之前已经买了一些的也想补补货。2、珠宝店。两个女团友的珠宝购买欲还没有得到完全满足,希望在科伦坡正规的专卖店(她们认为)中再进行最后的一搏。3、印度庙。这个外观独特的建筑在网上很出名,哪怕时间再紧,也希望亲眼目睹,拍照留念。最后还是多停留了一些地方,尽管只是外观,也算“立此存照”。

    最后一晚的住宿安排在飞马礁酒店,距离科伦坡有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行驶中的公交车,大多数不关门。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

1950年斯里兰卡承认新中国。1957年2月7日两国建交。中斯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高层往来不断。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中心

(资料)1964年,周总理访问锡兰,问班夫人需要什么帮助,班夫人希望中国为锡兰援建一座国际会议大厦,以迎接1976年8月在科伦坡召开的第五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周总理当即慷慨答应。1970年10月开工,1973年5月竣工,被誉为“斯中友谊的象征,是斯里兰卡的一颗明珠。”为纪念已故所罗门·班达拉奈克总理,大厦命名为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超市门口的场地上,三位当地老人边敲鼓边口中念念有词。这是一种仪式,什么仪式不得而知。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科伦坡最大的超市。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在这家珠宝店里,消磨了不少时光。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市政厅有科伦坡“白宫”之称,由英国人建造,是一栋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行走斯里兰卡】25 <wbr>科伦坡掠影

外形如莲花座的斯里兰卡国家艺术剧院。

(资料)由中国援建的这座国家艺术剧院总建筑面积为1.4万平方米,拥有1250个座位及化妆室、餐厅和停车场等设施。建造剧院的目的是为斯国内表演艺术家和国际艺术团体提供现代化的设施,艺术剧院的兴建将进一步加强斯中两国的传统友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