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涂抹幸福教育的亮丽底色

 小脚丫6565 2015-11-12
许卫兵
www.  2015-1-26 18:26:15
    一所学校,无论提出怎样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幸福”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2013年,我担任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校长,就直接将“幸福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主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和终极性价值。”然而,看起来人人都懂的幸福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有怎样的实践形态、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能为一个人“幸福地度过一生”做怎样的准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会让我们的办学行动更科学、更理性、更接近教育的本真。

  在我看来,“幸福教育”至少包含三层要义:倡导幸福观念的教育,追求过程幸福的教育,以幸福为终极关怀的教育。这种教育是理想和现实的交融,是当下和未来的对话。那么,如何才能让幸福教育的梦想照进现实,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呢?我认为,小学教育所要做的更多的是涂抹好亮丽的底色,保持向未来开放,让每一个生命都呈现出勃勃生机。

  “海安元素”孕育乡土情怀

  从古到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海安地处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东临黄海,南望长江,是学界确认的江海文明起源地,也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装备制造之乡、建筑之乡、茧丝绸之乡、河豚之乡、纺织之乡、花鼓之乡、紫菜之乡、鱼米之乡和长寿之乡。然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家乡海安在孩子们的心中似乎并不“重千金”。因为高考成绩突出,海安每年出去上大学的学生成千上万,而学成归来的却寥寥无几。海安的校园,有先进的理念、现代化的设施,却鲜见家乡的“身影”。“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也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基因。而爱祖国要从爱家乡开始,只有从小对家乡的美好有深刻感受,才会对家乡有割舍不断的情意和浓浓的爱意。守住家乡的根,就能牵住游动的魂。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海安元素’进校园”系列活动。教师节,邀请海安籍的18位书法家、画家到学校挥毫泼墨,并将他们的作品装裱上墙,附上精美的人物照片和艺术成就简介,让艺术家们永远“住”在校园里,陪伴学生每一天。金秋十月,诚邀由企业策划的“大美海安”优秀摄影作品到校园展出,并挑选十多幅从不同角度展示美丽家乡的照片放大张挂在教学区。海安著名的丝绸、纺织、化纤集团在学校里精心布置了丝绸文化长廊、纺织文化长廊。而校园内的建工文化广场矗立着海安建筑业在国内外获得鲁班奖的建筑模型,著名养殖企业中洋集团正在筹建校园水族馆,最具海安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玻璃版画也将出现在校园里……小小的校园成了美丽家乡的缩影,学生徜徉其间,耳濡目染,日久天长必定会孕育出炽热的乡土情怀。这份情怀接地气、强根基、润心灵,无论身在何方、身处何境,都能让人从心底由衷地升起幸福感和自豪感。

  特色课程涵咏高雅气质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载体,幸福教育需要有为幸福的人生奠基的课程。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我们自主研发和实施了《口才与表现》校本课程。这一课程以学生口头表达和形体训练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敢表达、会表达、口才好、表现能力强为目标,从小培养学生通过语言和体态与别人交流的能力。这一课程既和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相交融,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单项课程而指向于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认为,一个孩子将来长大了,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从事各行各业,都需要通过“嘴巴”和别人打交道,口齿伶俐、谈吐得体、自信大方、有礼有节、应对自如等方面的交往能力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我们专门开设了形体训练课,课堂上,所有孩子对着大镜子看看自己怎样站立腰身最挺、怎样走路步伐最稳、怎样说话眉目传神、怎样着装最有魅力。我们邀请专业人士为孩子们做示范,为家长们作“帅气男孩”“阳光女孩”仪容仪表等专题辅导讲座。为了丰厚学生的底蕴、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我们还开展了“十二岁以前的语文”专题阅读推介。该项课程虽然才实施一年,但孩子们身上已经流露出一种超乎同龄人的高雅气质。这种气质就如同幸福储蓄,会让学生受用一生。

  公益活动追逐幸福梦想

  从理论上讲,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但众所周知,幸福并不是只有一副面孔。面对千姿百态的幸福解释,怎样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呢?我们提出,幸福的最高境界就是在感受幸福、理解幸福的基础上传递幸福、创造幸福,幸福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精神的发育和发展。为此,我校加入了全国幸福教育联盟,全体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参加公益活动,从尊老爱幼、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等身边的小事做起,直至到云南、贵州、新疆等边远地区参加援教扶贫助学活动。在公益活动中,师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大家逐渐形成共识:物质上的自我满足和享受是浅层次、低水平的幸福,只有为他人创造了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一种奉献,幸福是一种关爱,幸福是一种责任,幸福来自于创造。

  综上所述,我们到底为幸福教育涂抹了怎样的底色呢?我认为,乡土情怀是绿色的,它透着清新,焕发着活力,点燃希望;高雅气质是蓝色的,它沉稳、纯净、典雅、温柔、智慧、欢畅;公益梦想是红色的,它热烈、奔放,燃烧着激情,释放着能量,放射着光芒。在光学原理中,红、绿、蓝三种颜色正好是三原色,任意组合与搭配,也就有了斑斓耀眼的迷人光彩。我们期盼,幸福教育的三原色能为孩子们未来的幸福人生创造出无限的精彩。

  作者简介:许卫兵,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现任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校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