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音乐?当你想到后第一个说出来,不需要思考。 作为我来说,我是一个演奏家,所以我很单方面的从西方的角度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但我相信音乐是世界的语言,是宇宙的,各个国家,各个区域里产生的音乐也都是互通的,史代纳没有写过什么曲子,但我相信如果他要写的话不是个问题。即便如此,他还是为音语舞谱过两个小曲子,通过内在真实的体验用外在的形式发挥出来。 在西方人们很在意用音的结构(如度数,音数,大小等关系)音名,形式等来理解和感受音乐,这样就很难体验到内在的。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很需要这些,但内在的体验是很个人化的,一方面是旋律和节奏,另一方面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以我更希望来体验东方的音乐。 中国的文字里有很多平衡,字的规律,它们既可以组成科学概念的,又可以组成文学诗歌的形式。对于华德福来说,孩子是从另外一个世界而来,从天堂而来,孩子从出生到被包裹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开始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被充满着呼吸(的,)和谐的....直到孩子七岁,都应该是这样子,而对于七岁以前的孩子,我们只需要给他一个音乐的环境,不要任何媒介的。 有些怀孕的妈妈把MP3放在肚皮上,以便给未出生的孩子进行音乐胎教,妈妈的目的是没有错,只是妈妈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唱歌?只要平和的心态,内心安宁,愉悦的歌唱,宝宝就能感应到。一个孩子的感官是和母亲,家庭有关系的,比如一个孩子去坐公交车,听到各种躁音,他会产生抗拒,害怕的感觉,而和母亲在一起时,他可以抵抗这种害怕的感觉,或者这个孩子的家庭是很温暖的,充满爱的,即便孩子单独一会也是可以抵抗这种害怕的。这种感觉并不是到了七岁就结束,七岁后又会有一些新的东西出现。 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里出来,进入到另一个新的阶段,他们还是很梦幻的,需要大量童话,即便一些孩子已经很清醒,意识很强烈,但对于老师来说,需要做一些工作帮助他们,使他们的梦幻期能够保持更长一些,家长也需要配合。 一、二年级的音乐课最好的乐器就是五音竖笛,选择一种向外的形式来表现音乐。二年级和一年级不同的是,他们需要更多的神话故事,有魔力的,或者动物的神话。三年级的孩子则需要更多的创世纪,人类起源的故事。对于三年级九岁的孩子来说,这个时候会发生一个很大的转变,孩子只要一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开始疯狂的转变,当孩子跨越这个年龄的时候,要想跨越过去?开展更多宽广的世界?还是停留在原来的位置?,当孩子完成了这个阶段的改变时,就开始进入音程和大小调的歌曲。 一二三年级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一个集体氛围,进行音乐活动时教师要把集体意识带进来,我们都知道华德福里讲的三元组成部分,头心手。史代纳说:教师是一个懂得呼吸的艺术家.现在让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大家站一个圈,我手里有一只老鼠,把它送到旁边的同学那里,它从大家的脚下走过,为了不踩到它,当老鼠走到你脚下时,你必须快速把脚抬跳起来,一个接一个,孩子们通过这样的集体游戏,体验速度由慢到快,弱到强.的节奏变化,建立起集体意识。 从四五年级开始,男生变得更男生化,女生变得更女生化,这个阶段需要很多的男女声合唱,轮唱,二重唱等来帮助她们维持集体,四五年级学习的故事,地理环境,音乐都应该是学习本土的,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音乐,包括乐器笛子二胡古琴等都是最好的乐器,在德国的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他们四年级开始就学习北欧神话。 三四五年级是带给他们乐器的最好时机,他们要开始去体会一些大师级的作品,并且去演奏和体验,对于这个时候的他们也许有作曲的愿望,,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认识和发现世界,那么我们就应该鼓励他们.四年级整个班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作为家长应该带他们去认识更多的乐器,比如去听一些西方的管弦乐团或者东方的民乐团的演出,使他们有机会在众多的乐器中选择他们喜欢的。 在班里可以成立一个乐队,一般德国的华德福学校只提供合奏课程,专业小课都是自己在外找老师学。在一些英语国家学校有合奏,也有一对一的小课,取决于各个学校本身的情况。到了六年级孩子就开始感觉长大了,更像一个完整的人了,也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并且一过了六年级就开始管不住自己的身体了,开始张牙舞爪,六年级就像一个瓶颈期,也开始进入到音程音阶的变化。 现在我要开始说一下关于管乐学习:每个孩子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乐器,他们都住在这个乐器里,所以学习如何使用这个乐器来表现音乐,这个就是人的本质,也是音乐的精髓。9 岁的孩子器官发育基本完全,可选用中音管,学习演奏一个曲子,或者与一个乐队合奏是很复杂的,要学习很久才能演奏,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锻炼意志力很好的办法。当孩子选择一个乐器时,别的孩子,或者是亲戚的孩子不要同时选一种乐器,对于在学校来说,主班老师应该引导,让孩子选择不一样的乐器,以便为将要成立的乐队准备得更丰富一些。管乐尽量让孩子晚一些学。 三年级的孩子处在一个头,脑的部份,开始学习大,小提琴,学习识谱,基本乐理知识,或者多学一些乐器,直到六年级,再选择一个重点学习,二胡也是一个不错的乐器,也可以组成一个中西合并的乐队,乐队的经历可以让孩子打开心灵,身心向外的状态。而乐队里的练习,比孩子一个人在家练习要丰富和有意义的多。如果你能和孩子一起做这样的工作,你会发现孩子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他周围的环境,如孩子有时会说:我没练,因为家里爷爷生病......。 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研究一下孩子的四种气质。我们要多花时间找到和建立不同气质的孩子的沟通与联系。每个孩子都有能力演奏一个乐器,每天家长可以记录一下孩子练习乐器的情况。当一个孩子在学习长笛或者其它管乐的时候,我们要关注到孩外在的姿势(站着或坐着,持笛的手型,嘴唇是否对好吹口,口风等,内在的气息,强弱,多少,如何让气息沉落,呼出,这些都可以观察到孩子整个人的状态,和所受到的影响。 关于唱歌:如何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和我们的声道合作? 在三四年级,即使你不想去当一个歌唱家,你也要学会一种方法,怎样唱歌?怎样用你的内在去表现歌曲,要学习更多别人的曲子,去了解别人创作曲子的背景,故事和表达方式。而四年级的孩子最好每个人可以有一把古琴,通过这七根弦来帮助孩子找到音的位置。 |
|
来自: Feuerwehrman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