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合学习哪些乐器? | 如何给孩子学音乐、绘画与识字

 天使在线 2018-07-09
 
 

作者 | 杜婉冬


好文导读







给不了最好的,那就别给。这是个育儿的通用原则。给多了垃圾,不如不给。


犀利又接地气的一篇文章,自带警醒属性,值得辩证深思!


1

不会演奏,在家里摆一件乐器也好



不会演奏,在家里摆一件乐器也好,因为乐器有德,能够影响人生。德,长远的好处。德是人心真正需要的,所以长远。



我大概的分类一下音乐,一种是“天”的话语,没有人类的情绪,像大自然一样,万物生生不息,自然的韵律的节奏。


比如某些古典大咖,巴赫就是直接从天上拿下来,所谓佳曲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而贝多芬呢,就是找到天道的感觉~


另外一种就是富含人类情绪的,我们用来表达抒发自我情感的音乐。


常见于流行乐,就是大家经常听的种种。不用细分什么流行啊布鲁斯啊摇滚啊金属啊哥特啊等等。所有迎合人类情绪的,属此类。失恋的,热恋的,抑郁的,开心的都是。


往往小孩子和外星人都对富含人类感情的歌曲没大感觉,比如你听失恋情歌的时候泪流满面的因为你故事但是他们没有,所以不会共鸣。当然,那个情绪他们是感受的到的。但是他们更喜欢真正的自然的乐曲,古典偏多。


现代乐曲也有自然的韵律的,但是现代人太过于物质化,生命觉发展阶段又不是很完善,所以需要比较燥的情绪。悲伤的歌也是燥的哦。所有你的人类情绪,深沉的,激动的,能量都一样不是平衡的。


小孩子比成人更能安静与天地万物一起呼吸,听真正属于“天”的音乐,因为他们还没有失去跟天的链接。所以成人千万不要给孩子解释乐曲哦,他们用全身心感受的到的那些,远远比你狭隘的想象力深远的多。


跟看油画一样,我之前强调过,千万别让孩子在现代抽象油画寻找具象的物体。这简直就是扼杀一个孩子的艺术细胞,且不尊重艺术本身。


人类社会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人有了无法言说的喜悦或者是痛苦,听(写)一段旋律往往能表达的淋漓尽致。


所以音乐帮助我们沟通。美好的爱,忧伤的痛苦,我们只要得到共鸣,就得到了疗愈。


而且科学数据显示,当你忧伤的时候,听那些失恋的情歌反而会得到抚慰。会有一种共鸣后释放的轻松感,所以不要在难受的时候为了调整心情强迫自己听欢快的歌曲,那属于吃错药,会恶化。


没错,


音乐是我们的解药,


不要停止我的音乐。


 
 


2

愿所有敏感的孩子
都能拥有敏感的父母



武有武德,琴有琴德,两者相通。琴德是自足、自德、自尊,不取悦他人,也不取悦自己。取悦他人不会真诚,取悦自己不会明智。---《武人琴音》



人们热爱音乐,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


在我们传统的音乐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成就了一套养生大典。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生术中,琴排在第一位,也说明了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多接触音乐。


但是,要有正确的合适的“度”,否则过犹不及,殃及身心。


我们院儿有个老太太,经常带孩子去坐摇摇车,就是那种塞一块钱硬币就摇来摇去的卡通车,劣质的音箱发出刺耳的噪音,她说:“多让孩子坐坐摇摇车,多听音乐好。”


我相信她的发心是好的。


我们的上几代人,历史原因造成的,大部分人确实对音乐没有感觉。其实劣质的音箱,首先就破坏了孩子的精微感官,就别提感受音乐了。电子的声音,其实都不够好,再好的音箱,也不如真正的乐器演奏。


中国传统乐器是五音,即使不会演奏,随便弹都不会难听,当你慢慢找到感觉,跟着内心的韵律去弹奏,慢慢就会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弹出好听的旋律,那个轻轻的拨弦的音,是真正的音。而大马路上摇摇车的破喇叭出来的那个,叫噪音。


灯红柳绿一片噪音的儿童游乐场,什么小火车啊,旋转木马啊,都玩命儿的循环播放着噪音。再加上大人喊孩子哭,一片嘈杂的噪音。稍微小点儿的孩子,扛不住这些,肯定回去容易闹病。有时候闹病真不一定是细菌。小孩子的感官是全部打开的,什么都接受,这些噪音,就是负能量,会干扰孩子的生命体。


而且也别以为是曲子就好,有些曲子的能量并不好。


千万别以为所有的油画都好,有些画多看一阵子,有些曲子多听几遍,成年人都有扛不住生病的,因为很多都是创作者负能量的宣泄品啊。


很多成人关闭了灵的敏感性。希望所有的家长都是敏锐的,灵性的肌肉也是需要锻炼的。愿所有敏感的孩子都能拥有敏感的父母,否则如果环境过于干扰生命体,孩子会为了自我保护被迫麻木和关闭自己,而这种关闭也许就是一生。


 
 


 3

孩子天生都是艺术家
看你打算给孩子关闭多少



那么,到底该怎么才能让孩子接受好的音乐熏陶呢?


很多父母特别功利(但不承认功利)的早早就送孩子去各种学乐器,生怕孩子落在起跑线上(完全不是因为热爱艺术)。实际上孩子天生都是艺术家,就看你打算给孩子关闭多少了。呵呵。好多孩子为此一生恨琴,发誓再也不碰琴了。


其实孩子初期最好的音乐熏陶,就是妈妈的歌声。妈妈自己的哼唱就是孩子耳朵里最美妙的音乐。


华德福幼儿园的老师都会吹奏五音笛,莱雅琴也是常用的乐器之一。华德福学校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都会学习吹奏五音笛,然后孩子们自己会找各种曲子来吹。


你还可以带孩子去听现场的音乐会,尽量少的播放电台的音乐给孩子听。(尤其恶俗的网络口水歌,太败坏孩子的生命力了。)


当然了,尽量多的让孩子在在大自然里玩儿,不要逼着孩子坐在那儿听什么乐理更重要。小的孩子,去理解乐理,是特别毁脑的事情。


我们经常发现很多人脑回路特别奇怪,你跟他说话超费劲,深度沟通不了,特别轴,这种人可能小时候被逼迫“学的特别好”。



 
 


4

                                                    几岁学习什么乐器才合理


那么重点来了,几岁学习什么乐器才合理呢?


特别小的孩子学琴一年取得的进步,跟大孩子一小时练琴取得的进步很可能是一样的,绘画、下期等等都是如此,所以这个时间应该多去体能玩耍、手工劳作等等,被逼迫练习乐器是得不偿失的。


华德福学校按照孩子年龄的接受程度做了大致的建议(排除天才儿童不提,但貌似接受自己家孩子是正常人类不是天才儿童这点挺难)


九岁以后,才能开始弦乐的学习,推荐大、小提琴。

十岁左右,人类才有了足够的理解能力来学习乐理。

十岁以后,才适合学习钢琴(钢琴的发音原理和声音不适合特别小的孩子的生命体哦)。

十二岁,适合学习长笛、黑管。

十三岁以后,才适合学习吉他。

十四岁以后,才适合学习架子鼓。

因为过早学习架子鼓,下肢刺激非常大,从生理上来说,容易刺激性早熟。而且鼓本身就是升阳的,拔苗助长,往往孩子可能长不高哦!


美术也是哦!


十岁以后,才能理解专业美术术语。

所以素描一定是四年级以后学,千万别提前别乱画。


这个世界上最坏的美术教育,就是简笔画。


然后就是各种美术班为了应付家长而乱来的各种“艺术创作”。

很多人以为孩子就此就能踏入艺术家之路,错了,可能一个艺术家就这样毁掉了。


小孩子未经过成年人的教育,直接上手画的画可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哦。


一个两岁的孩子画的都是一片混沌,对应了宇宙初期,对应了他们自然身体的成长。

然后,孩子绘画随着年龄和身体的生长,出现点、线、面。对应了地球上慢慢的有了大地、江河、湖泊。

最后,孩子的画越来越注意细节,对应了地球行进中的各个纪元。

最终,有了人类。孩子画人类的时候,会刻意画出人类最重要的五个手指——劳动和创造力。


这一步步的绘画阶段特点,就跟创世纪一样。


非常令人震惊的宇宙与人类身体发展的节奏,一步步显现在你面前。


没有比看着一个孩子长大,更能理解宇宙发展和人类发展的了。


宇宙与我们一体的神奇性,在陪伴孩子长大的每一个阶段神性般的显现。


所以,你教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画跟成人一样的简笔画,就完了。

这孩子可能就永远丧失表达真正自我的能力了。


 
 

5

关于简笔画、学琴和舞蹈

任何拔苗助长的不要做


华德福幼儿园的孩子,没被培训过简笔画的,孩子们画的画都如实反应了他们的性格、状态、情绪、健康情况、家庭情况、心智水平。有经验的老师可以看出来。


我看过一批画,因为了解那个班的孩子,所以可以分辨出哪张是谁的画。但是其中有一个孩子,因为过早的参加了社会上的某早教某绘画班,画了张80后儿童都会画的(也只会画的)三朵云一个太阳一个房子一棵树。


看到这张画,我特别想哭,这个孩子在这个画里得到了什么?绘画的过程中,她与自己的链接,与神性的链接,丢失了。


一般来说,在华德福学校,孩子们在午睡醒了以后半迷糊状态时都会去画画,有时候是随意的色彩涂抹,有时候延续自己午睡时候的感受。绘画在儿童时期,是绝对没有功利色彩的表达和最佳的疗愈方式。


而最重要就是绘画中对自体的疗愈。

所以要说绘本的事情了。


讲故事就讲故事,不要看绘本。小孩子根据你的描述,脑海中会描绘出无比美妙的童话场景。你老拿个大人假装孩子的思想画出的绘本是怎么回事?想禁锢住狭隘了孩子的想象力吗?


谁说绘本多多益善的?书商吧。动画片为什么不能多看,除了电子管啊视觉破坏啊,还有想象力的破坏哦。这点绘本也一样,绘本上的灰姑娘,怎么会比孩子自己想象的美?


所以,再次强调,不要让孩子看太多的绘本,多给孩子将故事,让孩子自己想象画面最好;更不要让孩子过早的功利绘画。


什么叫功利绘画?就是“这张父母能发朋友圈显摆自己的基因突变”。


我的大学专业是油画,在大学开始就教各种年龄段孩子学画,各种深刻的感受,不足而语。往天下父母,别太功利了。


现代父母对孩子学习音乐和艺术的执着,像极了当年他们的父母碎碎念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上一代原生家庭的痛苦,自己对艺术滋养的渴望,造成了大量的上弦一样带着自己孩子各种参加艺术班的强迫症式的“艺术班渴望症候群父母”。


我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各种缺觉的孩子,睡在车上,明明该肆意玩耍,多睡觉的年龄,上各种班。然后父母会解释:“是孩子想学。”


有时候父母太容易把孩子一点点的兴趣就加戏,加戏份太多,多到孩子说哎呀钢琴不错啊,哎呀我同学在学我也在学啊,父母下一秒就已经脑补自己坐在奥地利金色大厅听孩子演奏了。


然而孩子可能就是表示一下喜欢,并不是真的想长期学,毕竟以孩子的年龄,他们是无法真的理解成年人对“认真长久学琴”这件事情的想象的。但是孩子往往出于对父母强烈的爱和天生的顺从感,都会表示很乐意去学一下。最后,可能造成双方特别痛苦。


总有人问我,孩子学琴,要不要买特别贵的。我的意见是,这个琴的价格,取决你的收入,扔的时候别心疼,你才是合格的父母。


很多父母往往用潜意识逼迫以及自我解读和陶醉式的给孩子买了很贵的琴,然后特别辛苦又费力的半逼迫孩子学琴,最终孩子并没有太大兴趣的时候,父母的戏份就直接上演琼瑶分手剧情了,太夸张了,先把你内在的小孩儿养大吧,呵呵。


请所有父母真的做到最初你所说的,主要是兴趣爱好,主要是孩子喜欢,不是为了考级,不是为了让你成为艺术家。


孩子那天说不学了,那就别学了。


这才不会真的影响孩子热爱艺术!


关于舞蹈的事情,舞蹈是身体的修行,身体的修行是心灵修行的必须功课。所以你们自己感受特别小的孩子跳充满成人欲望的拉丁舞等等什么感觉?这是要提前唤醒孩子哪部分的感觉?性欲吗?


在华德福学校,Eurythmy 也是由非常严格选拔的音语舞(优律司美、元舞)者来引领孩子们做,而且也不是所有孩子、年龄段都适宜。


任何拔苗助长的不要做,提前唤醒,是华德福教育中一直强调千万别做的事情。



 
 


6

太早识字,会让孩子失去感受世界的能力



说完音乐和艺术,说说识字的事情


七岁以前不识字很重要,少看书很重要。


人类识字不能太早,过犹不及。

小孩子有些是好奇的,爱问这个是什么字啊那个是什么字啊什么的。你千万别特别开心的到处喊我宝宝认字啦啦啦我宝宝想识字了啊啊然后开始教他。


孩子问什么你就告诉他就行了,七岁前他爱问就问,问完就忘了。你指望他小小年纪就识字开始读书,那就是你的错了。


太早识字读书开始认识世界的孩子,会失去自己感受世界的能力和思考深入总结的最佳时机。


整个人类都是。


为什么有些不识字的老太太都挺懂“道”理的,不是文字给你文化,有文化不是你读过多少书。文化是客观存在、道理在天地之间存着,是你身心灵一起感应到的良知的知行合一。


读书太多而全部用读过的他人的“知”来思辨,失去自己的觉的“问题人”太多了。


最恐怖的家,莫过于每天收音机里放着电台随机播放的流行音乐,遇到恐怖的DJ再放个小苹果之类的神曲,然后孩子听见节奏还会跟着晃。然后满墙贴了识字卡片,拼音卡片。


正常的人类识字习惯,就是直接识字,不是先学习拼音。


 
 

7

给不了最好的,那就别给



所以,请大人把手机铃声调小,尽量别用难听的口水歌做铃声。但是你要是觉得凤凰传奇好听,那我就没办法了。


有一天带孩子们去听戏,音箱太破,孩子们说耳朵要聋了,所以离开了。


记得在苏州听曲儿的感受,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肉就是肉嗓,肉嗓是最高级的。


中国传统文化不在表面形式,都在内在功夫。那个功力,是靠五脏六腑内功传音,沁心入肺。可惜懂得人少,以为听录音也一样,靠电子扩音设备也一样。


真的不一样哦,能量差太多了,所谓的谬之千里。


所有的功夫,都在这个“气”上,这种气韵,就是魂。否则你唱下来,弹下来。都没戏。那么这个魂怎么给,就是要本身演奏这个乐器的人,唱这个曲子的人,有对这个曲子生命的理解,否则没有意义。所以乱听好多低级的演奏会演唱会也没有意义。


给不了最好的,那就别给。


这是个育儿的通用原则。给多了垃圾,不如不给。孩子真有这个艺术追求的,迟早自己会开发出来。


作者:杜婉冬,转载自公众号“煎饼米汤教”,感谢作者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