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兆和:《流民图》

 馱夫 2015-11-13

蒋兆和:《流民图》

 2015-11-12

1943年,北京太古庙,

一幅画刚展出就震动了古城,观展人群络绎不绝;

突然,日本宪兵带着警察冲进展厅,勒令停展。

1944年,上海租界,再次展出引起轰动;

两周后,日本当局强行没收了这幅画。



▲「《流民图》局部


让日本如此惶恐的画作,叫《流民图》;

画家是蒋兆和先生。


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蒋先生一般,

他在乞讨一般的生涯里自学成才,

当中国现代艺术还在起步阶段,

他的《流民图》已堪比毕加索的巨作《格尔尼卡》。



▲「蒋兆和 28岁自画像


《流民图》创作始于1942年,

当时北京正处沦陷,处处是炮火与流民,

画上的大多人物、甚至驴,都是从街上拉来的模特。


蒋先生作为知名画家,受到严密的监视,

常常有陌生人闯进画室,查他在画什么。

为使画作顺利完成,他把这幅画分为小图,

画好一部分,收起一部分,

画板上只能看到一两个人物的形象。

全画完成前,他也没看过整体效果。



▲「蒋兆和先生


历时整整一年,1943年,他完成最后一笔。

趁着夜深人静,他们在石板上进行托裱,

至此,一幅高2米、长27米、人物达百位的反战巨作

——《流民图》诞生了。



▲「《流民图》局部


当年看过展出的人们,内心震撼至极,

时至今日,回想起仍会落泪。

画上人物呼之欲出,站在画前如走在画中,

饥饿、疾病、死亡、轰炸……

流离失所、暴尸街头、哀鸿遍野,

战乱的真实景象,人们的悲怆和无助摄人心魂。


这一幅现实主义巨作让侵略者憎恨,

遭到无情的践踏,

1943年被没收后,下落不明,

直到1953年,人们在旧仓库里发现它,

已霉烂不堪,仅剩半卷。




1957年,这半卷《流民图》到前苏联展出,

震撼了艺术界:中国竟有如此艺术巨作,

它被誉为东方的伦勃朗、苏里科夫!


这幅泣血巨作,在国内却遭到截然相反的对待:

“文革”时期竟被批判为反共卖国的汉奸文艺,

险被销毁!

蒋先生也因此受尽煎熬。



▲「蒋兆和先生


直到1979年9月,

才得以正名为“一幅现实主义的爱国主义的作品”,

此时,距离创作这幅画已经30余年。


前半生孤苦流离,后半生受尽冷落,

1986年,蒋先生带着一生悲苦散手人寰。

他的夫人萧琼女士,

于1998年将《流民图》原作捐献给国家。



▲「1986年 蒋兆和先生与妻子萧琼最后的合影


蒋先生是画人物的高手,

苦难之下,人命如蝼蚁,

他将这种悲戚刻画得入心入骨。


但也许是因为人的天性不喜欢苦难,

也许是因为他画的苦难太令人颤栗,

这一代宗师、连同他的巨作,至今都鲜为人知。



▲「《爸爸永不回来了》


即便在今天,也极少画家像他这样,

以悲苦为主题,把目光投到社会的最底层,

为民疾呼,至真至善。


如今,战火已熄,硝烟散尽,

我们为画里的苦难扼腕,为画家的遭遇叹息,

然而有几个人真正地去关注社会最底层,

毕竟对于他们,苦难从未远离。




蒋兆和(1904-1986)
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蒋兆和在水墨人物画领域中把中国画特有的造型魅力最大化,使中国的现代水墨人物画一跃而并立于世界现实主义绘画的行列。


蒋兆和先生作品


▲「《逃亡》1936年



▲「《阿Q像》1937年


▲「《老父操琴岂奈何》


▲「《耍猴图》1942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