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下来,等等灵魂

 昵称19921098 2015-11-13

静下来,等等灵魂
    詹湛
    近日看了部静物绘画专题纪录片,随着卡拉瓦乔《水果篮》等杰作的展示,我们好像进入了一个悬置的时间仓。影片最后聚焦到一个问号上:在我们这个时代,静物画有何意义?片中说:“今天观者不明其意,愿意画者亦寥寥,因为‘静物化’的精神并不符合这个快速的时代,大家总认为新鲜的东西才有话语权,一个劲地在物质的轨道上行色匆匆。”
    真是犀利的点睛之笔。试问,今天能有几人会在买来货品后,揣摩它们之间的摆放位置与色调搭配呢?而纪录片中说,换到高更或塞尚的时代,这样对日常物件的品读无疑是他们的功课之一。塞尚的晚年里,日复一日都没等到观赏者,但他偏偏在橙子、石榴、酒瓶和竹篮间画出了别人画不出的静谧。到如今,我们凡夫尚且不提,即便到卓有才华的艺术家手里,静物油画这样的细活儿也开始忍不住向摄影、摄像、多媒体艺术转变,兴许那些能更快地见效,不是吗?
    如今还有了无比方便的电邮和微信,苹果手机一代强过一代,这常令我想起古人是怎么通讯的。“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陆游《渔家傲》)换作我们自己,肯不肯为一封信等个十天半月,思忖数天后才提笔回复呢?你说这是落后吗?不假,却在另一角度比我们高明。我常常对朋友说:古人的那些信笺如此漂亮,用词精悍,笔法潇洒,穷游子的家书一铺开都可满室生辉,殊不知这种美正是“等”出来的啊!或者说,是与耐性一道“磨”出来的!
    当“静”、“慢”与运动呼应起来,便表现在了节奏性的“止”。我常常爱去公园看人练剑。虽然自己不会,但日子一久多少也能看出点高低浅深。功底最厚的老师傅,未必就是舞得呼呼生风的那一类,却多求匀不求速,讲究稳稳的收势,且流畅的一招后凝止在空中的一个点上,再接下一势。其实,他腰腹的核心肌群及肩部内含着强大的”止“的力量,而这一准则不仅适用于器械,在大部分拳法里也都近似。有时习拳者膀大力沉,但若出招之后己身不稳,已落下品,也可说是平衡上的大破绽;若舞起棍棒来像耍袖带,是抛弃了“止”的动,那同样不足为道。至于太极理论中认为只有“慢”才能充分濡养筋骨关节,亦是颇可思考的地方。
    西方大师画静物画的过程,与我国古代文人毕恭毕敬完成一封信笺异曲同工;而上好的静物画想捕捉住的那一瞬息,不正像练剑人那毫厘不差、纹丝不动的剑梢停驻吗?它们看似寻常,实在不是旦种暮成的功夫呐。
    “慢”、“静”、“止”从来都是心法之门。生命顶多也只是一个管道,流经再多也都不是你的。反倒当流速越快,我们自身的体会本领一天比一天薄弱。所谓“静水流深”,“静”和“流”这两种特征缺一不可。聪明的米兰·昆德拉早已在《慢》里总结出了一个基础方程式:缓慢的程度与记忆的浓淡成正比;速度的高低则与遗忘的快慢成正比。“我们总急盼着明天或下一钟点有些什么,却忘记当下时间的可贵。”
    显然,这并非个体的问题,而是时代之疾——看似进步的新闻、传媒技术恰恰帮了倒忙。君不见信息如海,却少有定海神针?而各种“秀”的机会愈多,愈不易拢其魂神,在道家看来就要出问题。古老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当“静”不再有地位,“动”也就失去了轴心骨,原本内聚的能量太容易逸散在外,激情有之,冲撞有之,而自身渐蜕为一张盲动的空壳。一时间虽不足以致命,那样的一个社会却定会贻痛日久,自承其殇。
    话题有点大了,我想普通人也许做不了太多。此流行病尚在腠理时,或许大伙能学着安静地欣赏一袋石榴,端正书写一张便笺,与其把参与花道、琴道与茶道当做一次跟风任务的完成,不如耐心地听完一段音乐,或是家里老人的一通电话唠叨……如果你想微信马上分享,请安候少顷,让动作等一等你的灵魂,只因那奇妙的意义唯有在“静”中才会浮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