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用】全蝎功效探析

 dlhz49 2015-11-13
    

                                                           全蝎功效探析

                                          何钱      摘自《石恩骏方药经验集 

全蝎又名全虫,味甘,辛,性平,有毒。《开宝本草》云:“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涩,手足抽掣”。《玉揪药解》亦云:“穿筋透骨,逐湿除风”。功效大致可归纳为:熄风止痉,活络止痛,解毒散结。临床常用于中风、癫痫、痹证、脑炎、头痛、肺结核、瘰疬等疾病的治疗。

煎剂量为3~9g,散剂为1.5~3g,分2~3次吞服。石师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该药如能灵活配伍,掌握有效剂量,广泛用于上述诸疾,则每收意外之良效。

(一)治脑梗塞,可获释杖之效

脑梗塞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而言,临床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梗等。属中医“中风”范畴,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以肾虚血瘀痰凝为病机,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无论是肾虚导致痰瘀内生,还是痰瘀损伤脑髓,其最后的病理状态都为肾虚血瘀。全蝎为虫蚁搜剔之品,善走窜通络,考诸家本草,虽未直言有活血化瘀之功,然由上推之,似亦有此活血化瘀之力,此推论也得到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全蝎有效成份有明显的抗血栓、抗凝等方面的作用,故在补肾化痰的同时,配合全蝎,则疗效尤著。实践证明,其对病情的恢复及预后都至关重要。

[病案举例]

游某某,男,67岁,司机。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4天,失语2天”入院。CT示:左侧基底节及放射冠区脑梗塞,用西医常规治疗,效果不显,要求加服中药。症见:右侧肢体瘫痪,口角斜,失语,伴头晕头痛,纳呆,便秘,舌质红绛,苔薄黄,脉弦滑。此乃肝肾阴虚,痰瘀阻滞,宜滋养肝肾,化痰活血通络为治。处方:生熟地各12g,山药30g,丹皮12g,泽泻15g,山萸肉12g,茯苓30g,菖蒲12g,远志12g,制胆星12g,郁金12g,生大黄9g,制首乌15g,全蝎9g,水煎服,每日1剂。服完5剂,病情明显减轻,但吐词仍不太清楚,遂以上方稍作增减,扩大剂量,制成蜜丸,慢病缓治,经多次随访,已完全康复。

(二)熄风止痉、兼解毒,治乙脑有良效

乙脑属“暑温”范围,儿科常见急性传染病,好发于7~9月,以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惊厥,昏迷等为其临床表现。系感受暑温邪毒引起,发病急骤,传变迅速,抢救不及时,常发展成内闭外脱之危象,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常是该病治疗之关键。石师出生中医世家,对多种儿科疾病研究有素,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更是颇具心得,他认为在该病的治疗中,全蝎为不可或缺之药,因其有良好的熄风止痉、解毒散热之力,非它药所能及也!早年曾以“清瘟败毒饮、升降散”等方配合全蝎,创立了对乙脑具有普遍治疗作用的“乙脑合剂”,临床运用,常收“一剂知,二剂已”之效。

[病案举例]

严某某,男,4岁。因“高热,头痛,呕吐3天伴四肢抽搐4小时”急诊入院。经作脑脊液等检查,确诊为“乙脑”,入院后予西医常规治疗,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反而逐渐增高,且口吐白沫,昏迷,大便秘结。因病情未见转机,家属遂请求加用中药治疗。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此属疫毒炽盛,热深厥深,入营动血,引动肝风,内焰心包也,宜清热解毒,凉血通腑,熄风解痉为治,予“乙脑合剂”鼻饲。处方为:生石膏30g,生地30g,黄连5g,栀子10g,板蓝根30g,大青叶30g,黄芩10g,知母10g,赤芍10g,玄参20g,钩藤15g,连翘10g,竹叶10g,丹皮10g,天竺黄10g,蝉衣10g,僵蚕10g,生大黄10g,全蝎6g,佩兰10g,茯苓15g,甘草5g,每日1剂,冷水浸泡半小时,每次煎成100ml,鼻饲,1日2次。上方用1剂,抽搐即停止,神志转清,但仍有低热,口渴,喜饮,能进少量饮食,即转投养阴清热和胃剂,体温遂正常,诸症消失。随访3年,患儿一切正常。

(三)消瘰疬、抗肺痨,其功甚著

全蝎具解毒散结功能,时医治瘰疬,常选用之,每获良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其对结核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故肺痨、骨痨等疾,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均可临证选用,多能出奇制胜。

瘰疬(颈部淋巴结核)治疗较简单,可用全蝎3g,研末装胶囊,每日分3次服用。小儿可将药物放入鸭梨中(用刀挖一个洞),蒸熟后连同梨一起吃,以矫其味,兼有润肺之力,常在3个月治愈。对该病石师认为全蝎可作专药。

肺痨(肺结核)为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其基本特征。其病因有两个方面:一为外因感染,“瘵虫”伤人;二为内伤体虚,气血不足,阴精耗损,病变部位在肺,基本病理为阴虚火旺,因病情顽缠,影响整体,则传及脾、肾等脏,故有“其邪展转,乘于他脏”之说,渐至气阴两虚,最终发展为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的严重征象。如元代葛可久《十药神书》云:“呕血吐痰,骨蒸烦热。肾虚,精竭形羸,颊红面白,口干咽燥,小便白浊,遗精盗汗,饮食难进,气力全无”,描述已极尽详实。基于此,石师以全蝎等药组成了治疗肺痨的基本方,该方由紫河车3g(分冲),白术15g,百部15g,白及15g,茜草15g,乌梅15g,黄芩9g,十大功劳15g,生牡蛎30g(先煎),全蝎5g(分冲)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临证时可根据病情灵活加减,该方病证结合,标本兼治,一药多用,攻补兼施,共同达到了滋养肺肾、补益气血、敛肺止咳、生津止血、活血消肿、逐瘀生新及杀虫之功,真正体现了“杀其虫以绝其本,补其虚以复其元”之治疗原则,坚持服用,疗效甚佳。对部分顽固病例(结核球、耐多药结核等),可配合“去痨贴”外贴膻中,肺俞等穴位,多能痊愈。“去痨贴”以狼毒、白附子、木鳖子、蜈蚣、全蝎、甘遂各等份研末,与陈醋及凡士林调匀,摊在硬壳纸上即成。

[病案举例]

姚某,男,59岁,已婚,工人。患“两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及“乙肝小三阳”已8年,曾在疾控中心正规免费治疗2年多,痰菌始终不能转阴,后又自服民间草药,病情逐渐加重,求治于某肺科医院,作药敏试验,已对多种抗痨药物耐药,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惧怕手术,遂出院求助中医治疗。现患者咳逆喘息,少气,痰中带血,潮热盗汗,形寒自汗,面浮肢肿,心悸,唇紫,纳差,便溏,舌质红少津,脉细无力,此为肺痨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两虚之证,宜补肺健脾滋肾,止血散瘀杀虫为治,予基本方原方内服配合“去痨贴”外用。连服上方20剂,上症显减,稍感咳逆喘息少气、心悸,略唇紫,余症基本消失,遂以基本方扩大剂量,制成水滴丸,每服10g,1日2次,温开水吞服。9个月后,上症完全消失,左侧(原本较右侧轻)空洞修复,已出现钙化,15个月后,患者面色红润,精神,饮食甚佳,与病前判若两人,且右肺也已钙化。更出乎意料的是,多年之小三阳已产生抗体(可能为机体免疫力增强或有的药物有抗病毒之故),多年病假,现已能正常上班。随访2.5年,患者胸片、痰培养一直正常,多年痼疾,终获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