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导演表演艺术家周里京教授说:生活是我创作的源泉
每当看完周里京教授演的电影、电视剧我就不由的想自说自话:周里京他为什么演的那么像,那么好。也许因为他是演员就是干这个的吧。可是为什么有的演员演的就不像哪? 我太太说:你早点睡吧,不要瞎操心了。周先生是表演艺术家他不可能演不好,你看那个电影《人生》他演的农村的老师叫什么高加林,演完了好多人都说他是陈士美,无情无义的。听说评百花奖没有多少人投周里京的票,结果周里京没得上奖你说他也够冤的吧。我说:这是因为周里京演的像高加林,是高加林和巧珍分手了,不是周里京的事。我太太打断我的话:巧珍多可爱呀,她让高加林过星期天不用天天下地干活,多好呀。 我说:搂着一个柴火妞过什么星期天哪。我太太问:你说什么,你们这些男人没有一个好。我难以入睡躺在床上给自己提问:如果说因为周里京教授是表演艺术家,他有演技;所以演汉武帝:刘彻就像武帝,演高加林就像黄土高坡上的民办教师,演商鞅就像中国古代变法第一人:商鞅,演赵蒙生就变成了解放军的指导员,一会儿又成了李向南:中共的县委书记,又成了虎兄豹弟里的:虎兄,又参军当上了炮兵少校参谋长:楚宁,等等人物被周里京教授演绎的像生活中的真人一样。为什么?为什么?我一定要找到一个让自己信服的理由。
几年前的电影《炮兵少校》周里京先生饰演的少校参谋长:楚宁。是根据生活现实中的中国解放军里的一个少校参谋长:苏宁的真实事迹编写的剧本。我们知道再好看的电影,电视剧集也是出于编剧之手:编剧编剧,都是编出来的剧本。也就是浓缩了生活中各种类型人的优点、缺点、生活习惯、包括各地的风土人情、组织成一个故事这个剧本就差不多了。
演员演真人真事,恐怕比演编出来的难演。看了周里京先生演的电影《炮兵少校》以后,观众普遍认为演的真实,像真的炮兵少校参谋长。我和观众都感到震撼,有这样的评说:“宋楚宁,一个让军人骄傲的名字,周里京,一个让我们感慨万千的名字,周里京在用自己的灵魂演绎,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恐怕这已经不仅是周里京教授有演技,周教授认真,所能解释的。是周教授以他独特的表演风格在创作人物?表演艺术家周里京教授说:“什么风格?我认为演出来的角色必须是真实的符合剧本的人物。这个真实必须像生活中的这一个,具体的这一个人,绝不那一个人。靠什么?靠的是生活的体验与积累。我在舞台上,(在创作角色的时候)比在任何地方都更加生气怏然,但是我带上舞台(带到角色身上)的这一切都是来自街头。” 我理解周先生说的这个街头,实际上就是来自生活的源头,伟人说过:“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创作的源,生活是创作的泉,这应该就是周里京先生说的街头。
演员演文学作品(小说)里的人物比演剧本里的人物要麻烦。我们知道一部文学作品(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集给演员的创作带来很大的难度;首先广大阅读者看了小说,每个阅读者的心中(脑子里)已经有了书中不同人物的形象、包括人物的年龄、体态、说话的声音及象貌,这是无法改变的。不容置疑的是;有1000个阅读者就有1000种样式的书中人物形象,演员如何把这1000种甚至更多的书中人物形象统一成一个,能够让大多数阅读者认同的人物形象这就是一个最大的难题。而周里京先生首先准确的把握住了小说“人生”里高加林这个人物的基调,亿万各国的影片观看者、小说阅读者认同了周里京先生的这个高加林,周里京先生似乎变成了小说里的高加林、生活在陕北黄土高坡延安地区延川县刘家沟的民办教师周里京------高加林。
周里京教授表演创作过的文学作品(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新星、肖尔布拉克、人生等。周里京教授表演创作过的原型人物:孙中山先生的参谋总长:李烈钧、苏宁、汉武帝:刘彻、商鞅、等。周里京先生的表演艺术创作得到有共识的专家、教授、学者的评价:周里京先生创作的很多人物形象是难以超越的人物形象,他的表演粗线条中有细腻的成分、能够准确的把握人物的神韵、含而不露发而可收、动静自如、把人物和演员自身溶为一体的创作状态是很难得的。周里京先生对创作认真负责,对观众负责,在今天是比较少的表演艺术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