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山古道 -第一章 先秦时期

 f4956 2015-11-14
  阴山古道-第一章 先秦时期

  发布时间:2013-06-13 08:55 作者:文化促进会 浏览次数:425

  一、古道路线

  原始社会时期,今乌兰察布市的阴山南北地区已有人类生活的遗迹。今四子王旗境内的供济堂和卓资县三道营、哈达图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距今5000年左右,今乌兰察布地区所辖的一区一市四旗五县境内都有人类活动,共发现新石器人类活动遗址近百处。证明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人类生活在今乌兰察布市的阴山南北地区。由于先民们的迁徙、生产、生活和交换,通过文物考古看,其时出现了草原自然路。这些草原自然路或在生产、生活中形成,或在邻近地区进行各种活动而形成。而道路的称谓,始于西周时期,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之说。而其时的今乌兰察布地区,因地处偏远,为游牧民族所据,仍以草原自然路为主。据《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和《史记》卷一百十《匈奴传》记载,战国时各诸侯国中,最早把行政区设置在今乌兰察布地区的是赵国的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年)。《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传》记载:武灵王“二十年(前306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二十六年(前300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兴和、丰镇南部属之),西至云中(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古城村古城)、九原(今包头市麻池古城)”。赵惠文王三年(前296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今陕西省榆林东南)。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可见,在赵武灵王时,把赵国的国界向北和西北推进到代、雁门、云中和九原以后,开拓了北边的道路交通。先秦时期今乌兰察布地区的主要道路有:

  商朝时期征伐鬼方的路线

  从殷都经苏(今河北省邢台市附近)、有易(今河北省易县附近),北上燕亳(今北京市附近),折向西北,到鬼方(今乌兰察布市等地)。

  周穆王的西巡路线

  从镐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经犬戎居住地区、出雁门关,入今乌兰察布地区,到燕然山,继而进入甘肃、青海、新疆,西到赤乌人居住地。

  赵国李牧北击匈奴的军事行动路线

  从代、雁门郡北(今乌兰察布市境内)北出,至阴山以北地区。

  云中郡到代郡的道路

  从云中经雁门(治今山西省右玉县南)到代郡(治今河北省蔚县南)。此路与雁门郡所辖武要县(今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境内)等和代郡所辖延陵县(今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丰镇市南境)且如县(今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东南境)相联接,形成通向边境各县的支路。

  二、人口迁徙

  距今约一万年左右,就有人类在今乌兰察布地区活动,他们已懂得开采制作经济生活所必须的工具—粗糙的打制石器。当时在这里生息、劳作、繁衍的人类,过着以狩猎、采集为主的原始生活。距今七、八千年,乌兰察布地区的原始居民已经开始发展畜牧业,并兼营渔猎经济。创造出了草原细石器文化,揭开了原始游牧文明的序幕。在距今5000年左右,整个今乌兰察布地区都有人类活动,相当于中原后冈一期文化、仰韶文化时代的原始文化,反映了这一地区与中原地区和燕山以北等地文化的密切关系。距今4500年后的老虎山文化,有突出的标志是石城聚落群和三空袋足器的出现,因发现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永兴镇北的老虎山遗址,面积最大,且具有代表性,因此被命名为老虎山文化。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高度评价说:“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半坡文化是土房矮屋,而凉城的老虎山、园子沟文化是高楼大厦,它们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曙光。”这一时期的原始先民们,以农耕为主,兼营狩猎和畜牧业。

  约前21—前16世纪的夏朝时期,夏朝前期乌兰察布地区由于气候变冷,原中原北上的农耕人群向南迁徙。此时,在今乌兰察布地区是游牧民族荤粥活动的地方。距今3800年左右,即夏朝的后期,在今乌兰察布地区又有农耕人群在此活动。但时间不长,因气候干冷,不适宜农耕,而很快被迫南下。

  约前16—前11世纪的商朝时期,在今乌兰察布地区生活着獯育(荤粥、薰粥)、鬼方、■方等一些游牧部落。他们与商朝时战时和,促进了各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到商末周初时期,全国气候整体进入小冰期,气候变冷。在今乌兰察布地区由于商朝和西周之间的征伐,无力北顾,处于乌兰察布地区的人口为躲避恶劣的环境而南下,寻找适宜农牧业发展的有利环境。此间,无论农业文化,还是畜牧业文化的遗存都很少发现,出现了空白,说明人类绝大多数已迁出今乌兰察布地区。

  约前11世纪—前771年进入西周时期,在西周中期今乌兰察布地区活动的游牧民族主要有鬼方、猃狁、楼烦、戎等,而猃狁也就是原鬼方或其中的一部分,西周与鬼方、猃狁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8世纪,由于战争,猃狁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西周也因四处出击,丧失严重,其统治也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

  前700—前476年春秋时期,对生活在北方的各游牧民被华夏族泛称为狄或北狄。北狄也就是夏商西周时期的荤粥、鬼方、猃狁等族融合而成,是以一个新的族名取代旧的族名而已。北狄生活在包括今乌兰察布地区在内的北方诸部落,曾对中原各诸侯国造成威胁。北狄曾于晋献公十五年(前662年)伐邢,十七年(前660年)伐卫,一度占据了太行山地区,势力达晋东、齐鲁。在秦穆公霸西戎时,北狄中的白狄和赤狄也被晋国降服,戎狄或降或灭,或杂居于春秋北方各国之内,或被北逐。

  前475—前221年战国时期、林胡、楼烦、东胡逐渐成为北方几个主要游牧部族,并称“三胡”。其中有东胡生活在今乌兰察布市兴和、商都、化德等部分地区,林胡、楼烦占据阴山以南今乌兰察布南部和呼和浩特及鄂尔多斯东北边沿一带。他们与秦、赵、燕频繁接触,互相交往,由于各自的利益,不时发生战争,在长期的活动中,或发展壮大,或融合在一起。又因气候整体向暖湿方向发展,今乌兰察布地区又有农耕民族再度北上,促进了农牧业的融合。到战国中晚期,一部分北方民族逐渐融合于农耕民族之中,为赵武灵王向西扩土开疆创造了条件。前325—前298年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强大起来后,占据了今乌兰察布南部丘陵区和呼和浩特平原地区。开始向北攻击林胡、楼烦,使其归属赵国。而在阴山北麓与大漠之间的蒙古高原一带生活着匈奴人,他们以阴山为根据地,发展匈奴联盟,占据了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前310年,匈奴地域南境与燕、赵、秦相邻,使大部分林胡、楼烦归附了匈奴。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年),赵武灵王在原阳(今呼和浩特市八拜古城)开始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长处,实行“胡服骑射。”第二年,他率众兵打败林胡、楼烦,开始“自并代阴山下,至高阙为塞,”治阴山筑长城,并设置云中、雁门、代郡三郡,开始对北方实行政治统治。赵武灵王死后,国势日衰,控地缩小,赵国北边良将李牧率兵常驻雁门、代郡防备匈奴。秦始皇十八年(前229年),秦灭赵国。战国时期,今乌兰察布地区既有从内陆北上的华夏族,也有原来当地的北方民族,是华夏族与北方诸族杂居的地区。随着迁徙人口的增多,出现了一些城镇,这对于中原农耕文化向北扩散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流及发展,促进华夏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融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交通工具

  作为畜力交通工具的马,最初用于战争的坐骑或驮运。而车辆汉族的学者认为,是在夏后氏时由奚仲最先发明的。1978年前后,考古工作者在阴山发现青铜时期的阴山车辆岩画,这些岩画与亚洲各地区青铜时代的车辆岩画相似,也与陕西省宝鸡市如家庄出土的西周时单辕、双轮、方舆(厢)车相符。北方地区车辆的发展,晚于中原地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阴山的车辆岩画看,最早出现的车辆是非常简陋的。前面是骑者,后面一匹马,马尾上连着一椭圆形物体,栓在牧畜后面拉着走。而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发现的阴山岩画中为马蹄印和鹿,与当时交通有关。从西周早期小盂鼎和中期的师同鼎铭文记载看,车辆的发展是从单辕到双辕演变,先秦时期,多使用单辕车,由辕、衡(缚轭驾马的横木)、轭(驾马的人字形叉木)、銮(装于轭首或轫上的铜制车饰物)、车厢(也称舆)、一轴二轮组成,说明北方草原各族在西周时已可造车,并用于狩猎和战争。

  商周时期,金文的“车”字,也画出轮、轴、辕、衡、轭的形状。证实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车辆与中原地区车辆存在着渊源的关系。

  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入铁器时代,车辆开始以铁键镶轴,植物油润滑。从出土遗存分析,已出现双辕,由双数马改为单数马挽拉,即由以前的两马、四马、六马、八马驾单辕车改为一马或三、五马驾双辕车。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以原阳为骑邑,赵国骑势尤盛,列“七雄”之首。雁门、代郡、云中地区以马驾车较为普遍,戎车(战车)逐渐减少,牛车在民间普遍使用。

  四、道路运输

  人是一切运输工具的缔造和操纵者。原始社会时期,今乌兰察布地区的先民们的运输方式主要是以手提、头顶、背负,进而用绳拖曳,遇有大物则以橇载滑移的方式来运输。先民们将猎获的禽兽和种植的粮食,通过肩扛或背运的方式,从草原自然路上运输回家。

  进入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战车和畜力驾车,开始投入道路运输,广泛使用于狩猎和战争。如活动于今乌兰察布地区的鬼方,经常与西周发生战争,小盂鼎铭文有周成王二十五年伐鬼方的记载。其时鬼方已经掌握了制造战车的技术,作战时多用车战。在周康王时一次与鬼方作战,曾俘车多至百辆。春秋时的北狄在与中原交往的过程中,将货物用车辆输入中原各地,而中原的物产亦引入今乌兰察布地区。战国时赵、燕两国在今乌兰察布地区修筑了长城,赵国长城入河北省进入代郡延陵县,即今兴和县大同窑村境内大青山麓,向西经察右前旗黄旗海北,集宁区土城子村北山坡,卓资县旗下营,过呼和浩特市陶卜旗山口,于包头市固阳县继续向西沿伸,经乌拉特前旗西白彦花,直抵古高阙塞,即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大坝沟口,该长城横贯今乌兰察布市中部。燕国长城北起今乌兰察布市兴和县,逶迤于张北与赤城之间,至河北怀来,东北到辽宁省辽阳市。在这两条长城的修筑过程中,或用人力、或用畜力运输长城的建筑材料。而长城沿线通过设置城、障、烽燧,逐步有人口迁徙而来,发展成居民点或贸易点。促进了华夏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融合。

  五、驿传制度

  先秦时期前的馆驿情况,可追溯到商周时期。但其时的今乌兰察布地区,为游牧民族占据之地,并无驿传制度的史籍记载。到战国赵武灵王时,在每隔十里、三十里和五十里的云中、代、雁门郡境内设有馆舍,普遍称为传舍。《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舍相如广成传舍”即可证明传舍的广泛设置。由于燕、赵两国向北发动战争,人们不得安居,道路运输较为繁忙,除军队作战外,有流民、商人、和北入林胡、匈奴的人群,也有林胡、匈奴南下的人群,不断奔波于道,这一切都促进传舍的增加和私人馆舍的出现。另外,在燕、赵长城的烽燧(台墩)上设有边关报警的遇有军情,点燃狼烟制度。即烽火报警,馆舍(驿馆)传递的制度。

  六、沿途城镇

  老虎山古城,位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永兴镇北5公里的老虎山坡上处,是一处距今约4500年左右父系氏族社会阶段的一座古城,古城内发现房址229座,最讲究的房址前有灶室,后有卧室。石砌的城墙保存较好。城址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北墙外挖有护城壕沟,防御体系设施较为完备,是环岱海地区草原自然路上的一座中心城址,是军事民主制时期的防御性城堡。说明当时掠夺财富战争的存在,反映了以城墙为界的地域关系还在冲击着以血缘为纽带的血亲关系,标志着适应阶级分化和集团之间抗争需要的社会变革。在古城中的山顶部平台上,有一边长约40米的小方城,中心的最高处是石头铺地的大型建筑,就是由地位较高人群所居住。该古城的发现为城市的起源提供了实物资料。

  延陵城,位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张皋镇大同夭村南约200米沙河沟地,该城是前453年赵国灭代国后所建。

  且如城,位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店子镇古城村,该城据史籍记载和文物部门推断该城建于前258年左右的战国中期。

  武要城,位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梨花镇三道营南约4公里的土城村北,古城地势较为平整,略呈西高东低,北面约1公里的大黑山南麓即为战国时期赵国的的北界长城。据考古判定为战国时期武要古城,为西汉时期所延用。就是西汉定襄郡的武要县故城。

  战国时期所建古城的古城遗址还有:

  土城古城,位于乌兰察布市丰镇市红砂坝镇南土城村北约500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73米,南北155米。城墙夯筑,基宽13米,残高3米。南墙中偏西设门,宽20米。根据暴露物判定为战国时期古城,西汉时期延用。

  三角堡古城,位于乌兰察布市丰镇市浑源窑乡元山子村南约1公里,平面略呈等腰三角形,周长360米,城墙夯筑,基宽8米,残高2—4米。周围有护城壕,宽5米,深约2米。根据暴露物判定为战国时期古城,西汉时期延用。

  双古城古城,位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六苏镇双古城村东南约2公里处,平面呈方形,边长80米。城墙夯筑,基宽6米,残高2—5米。南墙中部开门,宽5米。为战国晚期赵武灵王时修筑,李牧镇守之城堡。

  不浪沟古城,位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碌碡坪的正排子村东北7.5公里处。古城北傍大黑河,东西为开阔地,分别向斗金山和平顶山延伸,东北与黑山相望,南为较宽的沟谷。根据暴露物判定为战国时期的城堡。

  六苏木城卜子古城,位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六苏木城卜子村,在卓资山镇西约2.5公里处,古城地处环山盆地的西北方位,东南地势低洼,东临牛角川河,西视凉山,南望斧刃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古城遗迹及陶片判断该城始建于战国时期。

  左卫窑古城,位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蛮汉镇左卫窑村东侧,根据出土文物和墙体推断该城为战国时期所建,为西汉、东汉时期所延用。

  七、古道寻踪

  周穆王西征

  周穆王(前1001—前947年),为西周第五代君王,他在文治武功上均有建树,曾命甫侯作《甫刑》,又发兵先攻打楚地,后联楚灭徐,并西征犬戎等族,“益国二十,”打开了通往大西北的草原之路。他的游踪旅迹记载于《穆天子传》中,这本书又名《周王游行记》或《穆王传》。是西晋太康二年(281年),西晋时期由盗墓人发现此书。出土于汲郡(今河南汲县),西晋王朝命中书监荀勖整理,《穆天子传》才得以问世。该书作者不详,大约是春秋战国时文人根据当时已流传的穆王西征犬戎的历史故事和西王母的传说以及当时人们已掌握的地理知识而编写成书的。书中详细记述了周穆王西巡途中所见所闻,及其他们长驱万里,北绝流沙,西达昆仑,历名山、游绝境,上瑶池与西王母瑶池宴饮,诗酒唱和,依依惜别的情景,它是先秦最具代表性的游记文学作品,也是第一部古代交通史。

  周穆王的西巡率领有七萃之士(出巡随员),八骏马(交通工具)造父(驾驭手)、地理通伯夭(向导员)。他们从镐京(今河南洛阳)出发,进入河南漳水南岸,向北沿山西滹沱河之阳,首先到达犬戎居住地区。然后西行至崩国,崩人首领为他们提供了西行必需的皮货、马匹。接着他们溯黄河而上,出雁门关,又沿今京包铁路线进入今乌兰察布地区一线西行,至今内蒙古河套燕然山,继而至甘肃、青海而新疆,然后沿天山以南一线,最西到达赤乌人居住的地方(今巴基斯坦的瓦军)。西王母之乡,据《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在大地的“西极”崦嵫山(今甘肃省天水市以西),后不断西迁至葱岭西500里,北临锡尔河。西王母是西方至高无上的女王,她热情地款待了周穆王一行。此后,周穆王还游览了与西王母相邻的许多地方,采集了当地许多珍奇、玉石、鸟兽。最后,闻徐偃王造反,才满载着中亚和西北地区的各种特产,沿原路东返镐京。

  对于周穆王西巡的真实性史学界争议颇大,尤其对其所走的路线及其所到之处的确切地点,分歧较大,众说不一。但它确实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中原通往北方民族地区的交通意识和地理概念。这条路线是从今河南洛阳北上,经今乌兰察布地区,折西北到河套地区,再向西通往新疆、中亚的最早交通路线记载。

  赵 武灵王拓土开疆

  赵武灵王(?—前295年)战国时赵国君,名雍。前325—前229年在位。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进行军事改革,改穿胡服,学习骑射。陆续攻灭中山国,攻破林胡、楼烦,国势大盛。二十七年(前299年)传位给王子何(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后在内讧中被李兑围困于沙丘宫,饿死。

  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年),赵国决定开胡、翟之乡,向西、向北拓土开疆,推行“胡服骑射”。这一重大军事改革政策一颁布,引起了轩然大波,遭到贵族官僚的激烈反对,但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坚决进行变革。使举国上下脱下祖传的宽袍大袖衣服,换上贴身精干的胡服,抛弃了笨重过时的驷马战车,组织起身佩强弓硬箭的骑兵。通过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的改革,赵国的国力日盛,军队战斗力得到加强。并在原阳(今呼和浩特市八拜古城)建骑邑,以备军作战。

  赵武灵王二十年(前306年),赵国“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第二年,由“赵希并将胡、代。”二十六年(300年),赵国出击林胡、楼烦,“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赵惠文王二年(前297年),作为主父的赵武灵王“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赵惠文王三年(296年),“北地方从,代道大通。”“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后,打败北方的林胡、楼烦,扩大了北方边疆,从代地向阴山下延伸,直至高阙,修筑了长城,同时设置了云中郡、雁门郡、代郡。赵长城在今乌兰察布市境内是从兴和县大青山麓,向西到卓资县旗下营。此长城堵住了胡人进入山南平原的道路。赵武灵王向北拓土开疆的地区雁门、代郡,主要在今乌兰察布市境内,其时所说的代道大通,只是军事意义上的道路,即赵武灵王进军的路线。除拓土开疆,解除北方威胁外,其长远战略目标是“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从背后袭击日益强大的秦国。而上述由民族矛盾引发的一些战争的主战场在今乌兰察布市境内,在打败林胡、楼烦后,乌兰察布市南部成为赵国三郡的北边。所以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一诗中咏道:“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

  李牧镇守雁门郡、代郡边地

  李牧(?—前228年)赵国北边良将。他守北边时期正置赵国赵武灵王死后,又经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赵秦长平之战,赵国40万士卒被秦国的白起坑杀,军力大减。据《史记》卷八十一《李牧传》记载,李牧率兵常驻雁门、代郡,防备匈奴。他采取“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的防守策略,不与匈奴正面交锋,以逸待劳。养兵十数年,备战车1000余乘,精骑1.3万匹,破敌擒将之勇士5万人,善射者10万人,大加操练。在今乌兰察布市的察右中旗、凉城县、卓资县留有李牧镇守时的边堡。李牧采取诱敌深入之计,使民众四出,牲畜遍野。匈奴小股骑兵入边,赵兵佯败,遗留数千人任凭匈奴杀略。匈奴单于闻知,放掉戒心,率大军进入赵国境内。李牧多设奇阵,左右夹击,大破匈奴,杀十余万骑,单于率众逃奔。此后十余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赵国又乘胜北灭襜褴,东破东胡,西降林胡,赵国北边的危急局势得到了控制。秦始皇十八年(前229年),秦将王翦率军攻赵,惧怕李牧善用兵,用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行反间计杀死李牧。第二年,秦灭赵国,版图并入于秦。

  李牧镇守赵国雁门、代郡边地,为今乌兰察布市境内赵长城以南的地区,匈奴南下掠边路线和李牧北击匈奴的路线,皆在今乌兰察布市境内,该地区是当时在阴山南北作战的军事通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