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朝至辽金元时期的长城

 f4956 2015-11-14
 东汉之后,魏、蜀、吴三国鼎立,角逐中原。西晋短暂统一,北方诸族纷迁内陆,均不以长城为重。东晋偏安东南,以长江为天堑,无需长城的修筑。唐朝国力强盛,疆域广大,今长城一线均在其所辖之内,北方游牧民族势力不大。宋朝立足未稳,且北方的大片领土在辽金的地域之内,谈不上修筑长城。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其疆域横跨欧亚大陆,更没有修筑长城的必要。所以,从南北朝至辽金元时期,修筑长城的主要是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辽、金等朝代,这些朝代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为保卫自己领地的安全,防止外来民族的侵犯,也仿效秦、汉修筑长城。

  (1)北魏、北齐长城

  南北朝时期,北朝各国除北齐外都是鲜卑族建立的。可是他们入主中原以后,即以正统自居,而把北方的其他少数民族视为夷狄,并组织力量修筑长城进行防御。

  北魏长城 公元5世纪初叶,我国北方的鲜卑族拓拔部建立起北魏王朝,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政权建立之后,逐步吞并了北方的后燕、夏、北燕、北凉等,于太武帝太延五年(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开始与南朝的刘宋政权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北魏政权的疆域,大部分在黄河流域的北部,据有今山西、河北及内蒙等省区的大片土地。北魏政权开始学习汉人的生产技术,逐渐以农业立国。

  这时在北部草原地区还活跃着另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柔然(又称蠕蠕)和东北部的契丹族,不时南下掠扰,为解除北部边境的威胁,北魏政权先后修筑了赤城阴山长城和畿上塞围长城。

  关于赤城阴山长城,《魏书·太宗纪》载:“泰常八年(公元423年)止月丙辰……蠕蠕(柔然)犯塞。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

  起自赤城(今河北赤城),西至五原(今内蒙五原),延绵二千余里,备设戍卫。”这条长城东端起自今河北赤城县境东北部,绵延西去,经今河北张北、尚义县,进入内蒙集宁、武川、固阳,直到五原以北的阴山之中。这条长城的修筑,限制了柔然的南进。为了进一步打击柔然的势力,紧接着北魏太武帝于神(上鹿下加)二年(公元429年),亲率东西两路大军北伐柔然、高车,获得全胜。遂把降服的柔然、高车人民迁徒至北魏长城下,从事耕牧生产。为确保北魏边防安全,北魏政权还先后在今黄河河套西北至河北省张北县一线建置了怀朔(今内蒙固阳西南)、武川(今武川西)、抚冥(今四子王旗东南土城子)、柔玄(今内蒙兴和台基庙东北)、怀荒(今河北张北县境)和沃野(今内蒙五原北)等6个军事重镇。这些布防实际组成了北魏北部疆域的又一道防线。

  北魏政权为保卫京城的安全,还环绕平城修筑了畿上塞围的防御体系。《魏书·世祖本纪》记载,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经考察这条长城东起上谷郡治居庸县境(今北京延庆县),沿太行山西南行至今山西灵丘、繁峙、宁武,再西北至偏关县,最后达河曲县的黄河岸边,全长千余里。呈环状分布于平城的南面。这种塞围,大抵相当于汉代的“亭障”,它与北部的长城相呼应,构成了严密的屏障。

  东魏时期也修筑过一条长城。北魏孝武帝于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受大丞相高欢所逼出逃关中,高欢另立北魏清河王世子善见为帝,改元天平,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魏自此分为东、西魏。东魏为了防止柔然南下也曾有修长城之举。据《魏书·孝静帝纪》记载: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丞相高欢“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城,西自马陵戍,东至土隥。四十日罢。”肆州(今山西忻州),马陵戍(今山西宁武西〕,土隥(今宁武东),这条长城的150余里,虽然不算很长,但正处于北通朔县(古称马邑)的交通要道上,这里历来为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通道,所以,东魏立国之后遂修筑长城以加强防守。

  北齐长城 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欢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而自立为文宣帝,立国号齐,史称北齐,建都于邺(今河北临漳),所辖地域在今洛阳以东的晋、豫、鲁、冀、内蒙古五省区的部分地区。在北齐政权立国的短短27年中,北方有柔然、突厥和契丹等游牧民族的侵扰,西边又有西魏、北周政权的威胁。所以,北齐曾多次修筑长城。

  高洋即位后,即着手修筑长城。《北史·齐本纪》载:文宣帝天保三年(公元552年)“十月乙未,自黄栌岭(今山西汾阳西北),起长城,北至社平戍(今山西五寨县境),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这是北齐政权第一次修筑长城,这条长城自南向北沿吕梁山东麓呈南北向,其意图是用来对付西魏的。

  北齐时期,蒙古高原上的突厥族势力壮大,并建立了突厥王朝,常欲侵扰北齐王朝的北部边境,北齐更加紧了长城的修筑。《北史·齐本纪》载,天保六年(公元555年),“诏发夫一百八十万筑长城,自幽州北夏日(今北京居庸关南口),西至恒州(今山西大同)九百里。”从走向及位置考察,这条从夏口至恒州的长城,与北魏政权所修畿上塞围相同,可能是在此基础上,加以修补扩建而成,其长度也大体相当。

  紧接着北齐政权又修了一道长城,《北史·齐本纪》载,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先是,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这条在短短的一年内修筑的3000余里长城,可能西段利用了天保六年所修恒州至夏口的长城,夏口东到海段为新修,沿燕山南麓到河北抚宁县附近的渤海处。

  北齐修筑了这条东到海的长城后,为切实防御柔然的进攻,于天保八年(公元557年)又修筑了重城。据(《资治通鉴》卷167)载,“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今山西的朔县西南)而东至坞纥戍(今山西繁峙平型关东北)凡四百余里。”在长城的重要地段“修重城”,更进一步加强了防御措施。从其位置及其走向看,这条长城是在北魏“畿上塞围”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

  继文宣帝之后,到北齐武成帝高湛河清二年(公元563年),又修筑了一道西南部的长城。据(《资治通鉴》卷169)载:“齐诏司空斛律步督坐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勋掌城位于今河南济源市西北王屋山麓,轵关亦在济源北境,为太行八陉之第一陉,地当由晋南穿中条、太行山出入河北、河南之要冲。这条沿太行山修的长城,设的戍卫,主要是为防御北周东进而建。

  北齐后主高纬时期,北部突厥势力日盛,且屡约北周合击北齐,这时北齐又对北部长城进行了修缮和加固。据《北齐书·斛律金附子羡传》载,天统元年(公元565年),斛律羡“以北虏屡犯边塞,须备不虞,自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断谷起嶂,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由此看来,这次所筑长城基本上是对文宣帝天保七年所筑自西河至于海的长城的加固和增建。若不是这样的话,北齐在一年之内是绝不会新筑起二千余里的长城的。

  综观北齐一代,尽管时间短暂,但它却接二连三地修筑长城。

  虽然有些是对前代长城的修缮和加固,但新筑的长城段,据《北史》记载,前后共达3000余里。最后需要提及的是,北周时期,突厥也屡犯北周边地,北周为防其南下,开始修缮北齐时所筑长城。《周书·宣帝纪》载:“静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五月,突厥犯并州,“六月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这里主要是“修齐所筑长城”(《资治通鉴》卷173《陈纪7》)。

  (2)隋代长城

  北周静帝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

  隋文帝(杨坚)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都大兴(今陕西西安),九年灭陈,至此全国统一,结束了东晋以来200余年的分裂局面。统一后的隋代,其疆域辽阔,东南到海,西到今新疆东部,西南到云南、广西和越南北部,北到大漠,东北至辽东。但这时在隋朝北方兴起的突厥、契丹、吐谷浑诸族,成为隋朝的劲敌,且屡屡犯塞。为了解除北部边患,隋朝虽然只有短暂的30余年,但多次举行修筑长城之役。

  据《隋书·突厥传》记载,隋文帝即位后,东突厥沙钵略可汗与隋营州叛将高宝宁联军,攻陷了临渝镇(今山海关),“上敕缘边修堡鄣,峻长城,以备之。”同书《高祖纪》载,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四月,“发稽胡修筑长城,二旬而罢。”《隋书·韦世康弟冲传》亦载,“发南汾州(今山西吉县)胡千余人北筑长城”。以上所述修长城之事,当是修建北齐北边至海长城的东段旧基。

  北周曾与突厥通婚,杨坚灭周以后,突厥新生沙钵略可汗以为北周复仇为由,亲率大军取道今内蒙鄂尔多斯高原入掠弘化(今甘肃庆阳)、天水、延安、金城(今兰州)、武威诸州郡,六畜几尽。为了加强西北边防,隋文帝曾两次修筑长城。第一次是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距河,西至绥州,绵历七百里,以遏胡寇”(《资治通鉴》卷176)。文中“东距河,西至绥州”,依位置考察,应为“西距河,东至绥州”。这道长城西起今宁夏灵武县西南黄河东岸,经陕西靖边、横山诸县抵绥德。

  开皇六年(公元586年),隋文帝再次修筑长城。《资治通鉴》卷176载:“复令崔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以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隋朔方郡治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了,这次修筑的是不连贯的长城,是凭险而守、遥相呼应的一系列城障。在重要的地段和关隘,还筑有城堡,用以屯兵、屯粮,加强防御作用。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兴建东都洛阳,并征发男丁10万余人,围绕东都城掘修了一道2000多里的长堑。这条长堑自今山西省河津县龙门黄河岸起,东经山西高平、河南汲县、新乡,然后南渡黄河,由开封、襄城,再西折至陕西商县。除此之外,还有两次较大规模的修筑长城。

  隋炀帝时期,突厥内乱,东突厥启民可汗内附。炀帝北巡,入突厥境,奚、霄、室韦等部首领皆来朝见,一时声威大振,遂将北边防御线向北推进到河套地区。为此,将筑起一道长城御敌于城下。

  《隋书·炀帝纪》载,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隋榆林郡治在今内蒙古托克托黄河南岸),东至紫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清水河县之间的浑河),一旬而罢。”这一道长城正处在黄土高原的北部边沿和西北部地势平坦的结合地带,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踏板,长城的修筑正好扼住了他们南下山西的通道。

  隋代,生活在青海湖一带的吐谷浑曾不时掠扰隋王朝的西部边郡。隋炀帝在发兵攻灭吐谷浑的同时,在今甘肃和青海交界地带也修筑了一段长城。据《资治通鉴》卷181记载,大业四年(公元608年)“秋七月,辛巳,发丁男二十余万修长城,自榆谷而东。”榆东在今青海贵德黄河岸边,由此可知这段长城是由此而向东延伸的。

  有隋一代所筑长城,大抵上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境内,基本上是沿着北魏、北齐长城进行修缮。新增筑的地段,即所谓的“筑重城”,在今陕西、宁夏、甘肃及内蒙古的河套地区一带。在隋朝统治的不足40年间,频频征调民力修筑长城,本想阻止北方民族南下,保卫国家安全,加强自己的统治,但由于滥征暴敛,造成“百姓失业,道殣相望”,结果被农民大起义的滚滚洪流给推翻了。

  (3)辽、金长城

  唐亡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半个多世纪的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北方的契丹族兴起,公元916年始建国,947年建国号辽,这是中国北方建立的区域性王朝,与中原的宋王朝形成了南北对峙的态势。辽统治者把长城看作契丹与中原文化的分界,“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所以,辽统治者在其统治的区域南部没有对长城进行修建,而在北部为防御女真人和中原的联系,修筑了一段长城。

  据《辽史·太祖本纪》记载,太祖二年(公元908年)冬十月,“筑长城于镇东海口。”文献记载仅寥寥一笔,近年来考古工作者结合实地考察得知,东海口位于今辽宁大连金州区(原金县)南部渤海与黄海交汇地岬处南关岭,这里是古代东北地区由海路通向中原的要道。当时渤海与契丹时常发生冲突,为阻断渤海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契丹人占据此地后遂修筑长城。另据《辽史·圣宗本纪》载,太平六年(公元1026年)“黄龙府请建保障三、烽台十,诏以农隙筑之。”这种建筑虽不是连结的城墙,但属于长城的防御系统。辽建此工程主要是防止东北部女真人的南侵。据考察,这烽台堡障分布于第二松花江流域,北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白城,南至今吉林省农安县,大体为当时契丹与女真的边界地。

  公元1115年,生活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建立了金朝,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其疆域东北到今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外兴安岭,西北到蒙古人民共和国,西到河套、陕西横山、甘肃东部与西夏接壤。南侧,金朝已迫使宋退居淮河以南,前朝所筑的旧有长城大部在金朝境内。但这时活跃于西北方的蒙古族逐渐强大,不时侵扰金王朝的控制区域,为此,金王朝开始在与蒙古族接壤地带修筑城堡,开挖界壕,进而连堡戍而筑长城。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金王朝所修长城,见诸于史籍的皆称之为“界壕”或者“边堡”、“堑壕”,俗称“成吉思汗边墙”。

  《金史·地理志》载:“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北至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右旋入泰州婆卢火所浚界壕而山,经临潢、金山,跨庆、桓、抚、昌、净州之北,出天山外,包东胜,接西夏”。这是关于婆卢火所浚泰州界壕的较早文字记载:泰州在今吉林省白城市东南,婆卢火于金熙宗时期(公元1148年)任职于此,故这段长城应为此时所筑,从其位置来看,很明显是为了防御蒙古族的。

  金世宗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左丞相完颜守道经略北方时,把西北路、西南路靠近内陆的旧设堡戍,迁移至边地,并与临潢路泰州的边堡相接。遗憾的是,这一时期修筑的防御工程质量较差,不久便失去了防御作用。紧接着又修筑了一些边堡。《金史·世宗纪》载,大定五年(公元1165年)正月,“诏泰州、临潢接境设边堡七十,驻兵万三千。”

  到金章宗明昌年间,蒙古族势力与日俱增,而金政权的统治渐趋削弱,处于内外交困之境,只有大修长城以防御之。据《金史·完颜襄传》载:“因请就用步卒穿壕筑障,起临潢左界至北京路,以为阻塞。”因这段自西南、西北路沿临潢达泰州开筑的壕堑,要经过风沙草原地带,墙外壕堑易遭风沙湮塞而不足以阻挡蒙古骑兵,是否修筑曾引起朝臣争议。完颜襄曾曰:“今兹之费虽百万贯,然功一成则边防固而戍兵可减半,岁省三百万贯,且宽民转输之力,实力永利。”最后主修派占了上风,但工程延至承安三年(公元ll98年)方告完成。这段长城东北起自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旗,沿大兴安岭东南麓西南行,穿过锡林郭勒草原,止于武川县上庙沟阴山北麓,绵延2000余里,在历史文献中被称为“明昌新城”。

  另外,在金章宗承安年间也修过长城。《金史·仆散揆传》载,揆升西南路招讨使后,“沿徼筑垒穿堑,连亘九百里,营栅相望,烽堠相应,人得恣田牧,北边遂宁。”仆散揆因筑垒穿堑之功,于金章宗承安四年(公元1199年)由招讨使荣升为参知政事。

  近些年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的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先后调查了金代各路界壕边堡,基本明确了金长城的分布和走向。金长城除两端为单线外,中间还分为内、外、中三条。金长城的防御体系由长城界壕和边堡关隘组成。长城界壕的主要结构是挖一条堑壕,阻碍战马冲越,堑壕内侧垒筑长墙。主线长城比支线增修副壕、副墙和马面,形制有所区别。除了墙壕并列外,还配置有戍堡和烽燧。金代所修筑的界壕工程较为简陋。元朝人张德辉在其游记《塞北纪行》中曾写到:“过渔儿泊(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达里诺尔)……自泊之西北行四驿,有长城颓址,望之绵延不尽,亦前朝所筑之外堡也。”元朝离金朝较近,所看到的金代长城已是颓址,可见其质量较差,形体较小。时至今日,遗迹就更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