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物货币,电子货币及其流动性

 xliupingx 2015-11-14

一小段解释实物货币,电子货币及其流动性的文字。

 

在只流通实物货币的时代。我们先假设在初始状态下A有100元现金纸钞货币。

这个时候,社会上的流动性是100元。
现在假设我把100元存银行,这一瞬间,社会上的流动性为0,但我们考虑这些货币可以随时到银行支取而没有障碍,那么这个流动性还是100,存自己家里还是放银行保管是没有区别的。
然后按20%的准备金率交20元给央行,然后把银行把剩下的80元放贷给其他人B。
这个时候,社会上的流动性,却是80元了。流通货币在B手上。
这个时候,A去商业银行取款,是无法取到实物货币的(银行被挤兑),其货币的使用权被转移给了B,另一小部分被央行收储冻结了,因此A所持有的货币的流动性丧失了。
因此,实物货币时代,随着信贷的增加,随着央行的准被备金越来越多,社会上的流动性会反而会越来越少。


同样的情况下,引入电子货币,则完全不同了。

 

在同时流通电子货币与实物货币共存时代,我们先假设在初始状态下A有100元现金纸钞货币。
这个时候,社会上的流动性是100元。
现在假设我把100元存银行,这一瞬间,社会上的流动性为0,但我们考虑这些货币可以随时到银行支取而没有障碍,那么这个流动性还是100,存自己家里还是放银行保管是没有区别的。

然后按20%的准备金率交20元给央行,然后把银行把剩下的80元放贷给其他人B。
这个时候,社会上的流动性,却是180元了。流通实物货币80元在B手上。
这个时候,A的活期存款100元在银行卡上,并不会影响其持有的货币的流动性丢失。因为A进行经济交易时,不需要取现使用实物货币交易,因此,不会导致银行挤兑无法取现的现象。
因此,实物货币与电子货币共存的时代,随着信贷的增加,随着央行的准被备金越来越多,社会上的流动性不但不会丢失,甚至反而会越来越大。

(严格来说,社会上的流动性,会高度始终近似于基础货币的规模,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大幅度降息),流通货币甚至会出现较大规模大于基础货币的现象,而这一现象的出现,或许将意味着金融灾难的即将来临,唯一应对只有大幅度加息,刺激流通货币向准货币转移,准货币是暂时失去流动性的主权信用货币.)

 

以上只是简单的推导,实际上更复杂,因为还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区别。而活期存款,则是流通货币。因此以上只考虑活期存款。

 

金融货币领域出现了完全相反的货币运行规律。

 

 

以上一小段文字,是继续细化解释前一篇文章里提出的"一个并不那么好理解的观点,那就是央行的准备金虽然收储在央行,但其流动性却仍然存在于流通社会中."这一观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