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疗方案

 解脱之道图书馆 2015-11-14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眼科学》(曾庆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1)常有眼胀不适,头晕头痛,或左右偏头痛,眉棱骨、前额、眼眶胀痛、视力逐渐减退。

(2)病变早期眼压时有升高,随病变发展眼压渐高;检测24小时眼压,可发现眼压高峰及较大波动值。

(3)眼底改变:视盘生理凹陷逐渐加深扩大,杯/盘加大(C/D>0.6),视乳头色泽变淡或苍白,血管向鼻侧移位,或呈曲膝状改变。

(4)视野检查: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鼻侧阶梯,晚期管状视野。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七年制教材《眼科学》(葛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眼压异常:病理性眼压升高(一般认为两眼中至少一只眼的眼压持续≥21mmHg)或正常(眼压≤21mmHg),眼压24小时波动幅度大于8mmHg,或双眼眼压差值大于5mmHg。

(2)视盘损害:视盘凹陷进行性加深扩大、盘沿变窄、盘沿切迹、视盘出血、视盘形态变化不对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

(3)房角检查:前房角开放,有时可见较多的虹膜突(梳状韧带)、虹膜根部附着偏前、小梁网色素较多等。

(4)视野缺损: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鼻侧阶梯,晚期管状视野。

必要时辅助检查:ERG,VEP、HRT、UBM、OCT。

(二)证候诊断

1.肝郁气滞证: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眼胀头痛,视物模糊,视野缩小,性情急躁或抑郁,胸胁胀满,心烦易怒,舌红苔薄,脉弦。

2.脾虚湿泛证:视物昏蒙,头重眼胀,胸闷泛恶,纳食不馨,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

3.肝肾亏虚证:双眼昏花,眼内干涩,视野缩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偏于脾肾阳虚者或见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

4.气阴两虚证:双眼视物昏蒙,双眼干涩,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少苔,脉沉细或弦。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解郁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当归、柴胡、炒白芍、茯苓、白术、薄荷、甘草、生姜。

中成药:逍遥颗粒、加味逍遥丸等。

2.脾虚湿泛证

治法:健脾利湿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白扁豆、陈皮、薏苡仁、砂仁、桔梗、车前子、泽泻、泽兰、桂枝。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等。

3.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

中成药:明目地黄丸等。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推荐方药:生脉散加减。太子参、五味子、麦冬、枸杞子、石菖蒲。

临床上,在以上证型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酌加相应的活血化瘀药物。  

(二)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

根据病情,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

(三)针灸治疗

辨证取穴,主穴:风池、睛明或上睛明、承泣、太阳、百会。配穴:实证:行间、大敦、光明、太冲。虚证:肝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根据病情,临床可选用针刺手法针疗仪。

(四)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和临床实际,可选用中药离子导入、耳穴埋豆等疗法。

(五)内科基础治疗

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疾病,按相应临床指南治疗。

(六)护理

执行眼科护理常规,辨证施护,并进行健康指导。

 

三、疗效评价

有效:眼压控制,视野无恶化。

无效:视野进一步损害。

视野检查系主观的心理物理学检查,受多种因素的干扰。进入临床路径时以所具备的视野计先行患者视野基准建立。建立时应考虑到可靠性参数,并综合眼压、眼底的状况来作为初始判断。

同一个患眼的重复检查要使用相同的测试策略,使治疗前后疗效间的比较更有意义。

判断方法可通过比较灰度图的灰度变化、dB值的增减、总体离差等,综合评价视野总体变化,亦可以利用视野计中分析软件进行对比分析。

参照《中华眼科学》所订指标评价, 以下各点为负向发展指标:

A.出现新缺损。

B.缺损进一步加深≥10dB。

C.暗点扩大范围≥3个相邻点,丢失值≥5dB。

D.视野恶化伴随视乳头相对应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