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州市中心于山定光寺的定光塔(俗称白塔),始建于唐天复二年(902年),为王审知所建,他为母祝寿报恩的名义,在于山西麓坡地上挖基,却掘出一颗五彩宝珠,故将塔命名为“气恩多宝定光塔”。附属的寺庙也称“定光塔寺”。白塔原先是一座内砌砖轴、外围木构的七层楼阁式砖木塔。明嘉靖十三年,毁于一场雷火。现存的塔是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改建的,外围砌砖,内壁架木,塔高41米,七层、八角,外敷白灰,故名白塔。现已成为古榕城标志,可登塔顶,俯瞰城区,但现在为了保护文物,不允许游客登塔。

定光寺内的石碑,底座是原物,但不知道是从哪里弄来的,碑上尚未有文字。

这座石碑上下都是全新的
石碑后的水漕

以前这里只是一个平台,现在重建增加了。

两座石碑中间是个水池



水池内有喷雾管道


盘龙石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