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佘山游记

 tangaolus 2015-11-15

佘山游记

(2014-05-03 12:59:34)
    上海人难得见山,所以对山有一种特别的喜好。
    上海境内,唯松江有山可爬,所以每年的春秋季节,去松江登山郊游的人特多。而地铁9号线的开通,更令云间九峰人气大增。
    离地铁最近的,当数佘山群峰。山不算高,却于郁郁葱葱之间,充盈着近代中外文化交融的特殊人文气息。
佘山游记
佘山游记
(西佘山)
    地铁9号线佘山站下,换乘松江92路公交,即可到佘山山脚下。这里要指点一下:漂亮的外青松公路恰好夹处于东西佘山中间,而松江92路的站点“国家森林公园”站,靠近东佘山园的南大门;顺路北行500米的“佘山”站,则是靠近西佘山园的东大门和东佘山园的西门。
    所以,你可以先游西佘山,下山后穿过马路进东佘山的西门上山,翻越“南高峰”后出南大门;亦可先“森林公园”站下车,先经南大门游东佘山,再出西门、进西佘山东门游览西佘山。
    我是选择了先登西佘山,因为西佘山的历史人文景观较多,感召力较大。而从路程设计次序来说,先游东佘山比较合理。佘山游记
(西佘山园东门)
    乘松江92路在佘山站下,再顺路北行70米光景,路西即是西佘山园东门。路东有兰笋山庄招牌,一旁小巷内即可见东佘山园的西门。
佘山游记
(东佘山园的西门入口)
   现在,一般游客都是选择西佘山的东门进入。从这里上山,可以先游西佘山的名胜古迹秀道者塔。
   而天主教信徒则必由西佘山的南门(教友门)上山,经“苦路”,到达山顶天主堂。
佘山游记
    入西佘山东门,从前得花30元买票,现不但免费,相反,门口还会送你一张印着佘山风光的精美明信片。
    二十多年前,这里一块尚属荒山野岭,原先的佛寺古塔凋零荒废已久,游人稀到。

    东大门内,是一方庭园,山岗上又见一重山门,面向游人。再入门,登上山麓,即见一座秀丽的宋塔风姿卓越地伫立。
佘山游记
佘山游记
(秀道者塔)
    秀道者塔之来历:传说是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佘山潮音庵(一说普照教寺)有道士名秀者募资建塔,塔成,道士引火自焚祭之,故名秀道者塔。历经七百余年风风雨雨,到上世纪末,与松江其他古塔一样,已仅剩苍凉残缺之塔身。1998年方得以整修一新。2002年,才列入上海市文保。
    塔七层八面,高二十九米,挺拔秀丽,是佘山最美的一座古典建筑。而潮音庵,则早已难觅影踪。
    塔下现修有一小广场,有几座他处移来的古石刻雕塑陈列。
    此属佘山东麓,周围浓荫蔽日,凉风习习,好个游人歇息之处。
    
    秀道者塔之左上,有新建的“古钟楼”,亦称佘山秀化寺。
佘山游记
佘山游记
(秀化寺·钟楼)
    山道依山壁而上,石阶和坡道间隔连延,行走之,感觉不算十分徒峭。一路设有许多座椅,走走坐坐,看看歇歇,倒也十分自得自乐。
佘山游记
(翠谷塔影)
佘山游记
(崖壁山道)
佘山游记
(青山林海)
佘山游记
(远眺东佘山顶的瞭望塔)
佘山游记
(佘山天文台入口)
    佘山不高,仅99米。你再“恐高”,再怕苦怕累,也不消片刻,就接近登顶之功。
    就在东张西望欣赏山景花草的当儿,忽而眼前就会展现一方新天地。
    离山顶不远,有一个观景平台。这里有供游人休息的露天咖吧。
    著名的佘山天文台入口处就设在这儿。佘山的简易绕山公路的终端在前方不远处。
佘山游记
(上海天文台博物馆售票处)
    佘山山顶的天文台是出了名的。几年前“日全食”,许多市民专程上山,为的就是希望借用佘山的天文望远镜,能看个仔细。我不知道天文台是否会允许这些市民得以利用那几架昂贵的精密设备,反正那天阴雨,本来就不见天日,正好不必正面回绝。但经常可遇的月蚀夜,据说一小部分天文爱好者们是可以破例短暂享受一下大望远镜带来的视野的。
    上海天文台佘山站的前身是1900年法国天主教会建立的佘山天文台。1962年,佘山天文台和徐家汇天文台(1872年)合并,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上海天文台佘山站拥有我国最早的双筒40厘米折光望远镜、我国自行研制的1.56米望远镜、60厘米人造卫星激光测距仪和25米射电望远镜等重要天文设备。是中国重要的天文观测基地和天文科普教育基地。
佘山游记
  除了文物展览厅,上海天文博物馆内还有“佘山之巅”纪念石碑,佘山之巅基岩点,以及一处国际经度联测的基本点。
佘山游记
(观景台上的收费望远镜)
    天气虽然晴好,但地面少许薄薄的雾霾仍影响了视野。我们能看到其余云间九峰的婀娜山影,广袤的田野,漂亮的别墅群,偏偏松江大地上那片现代高楼群却被朦朦胧胧地隐去了。
佘山游记
(远眺东佘山园)
佘山游记
(云间大地)
佘山游记
(建在佘山西麓的天象观测台)
佘山游记
(远眺辰山、天马山诸峰)
佘山游记
(佘山之南的高档别墅群。每幢小楼现在没有几千万甚至上亿是拿不下来的。)
佘山游记
佘山游记
(佘山天主堂)
    建于山顶的天主堂。
    1863年法国耶酥会传教士在佘山南坡买了一块山地,建造平房五间,并辟出一间自用小堂,在山顶建六角亭供圣母像。
    1870年6月,天津发生群众火焚教堂事件,是为天津教案。消息传到上海,外国传教士惊恐万状,耶酥会会长谷振声从徐家汇天主堂赶到佘山,跪在六角亭的圣母像前祈祷:如能平安,就在山上建一大堂。天津教案事后没有波及上海,传教士说是圣母保佑,接着发起“还愿”造堂募捐活动,虔诚的教徒们纷纷捐款。1870年1月筹款完成后,建堂工程由耶酥会辅理修士马历耀负责,历经两年,1873年4月15日落成。
大堂建成后,1894年耶酥会又在半山上建了个中堂,在堂前建造圣母亭、圣心亭、若瑟亭和登山路上14个苦路亭等。每年5月24日为“圣母进教之佑瞻礼日”,佘山天主堂奉瞻礼为主保,教徒们每年5月来到佘山朝圣,高潮时达数千人,逐渐佘山成了方圆几百里教徒的朝圣地。
    20世纪20年代,耶酥会决定拆除旧堂建造新堂。1925年4月24日举行新堂奠基仪式,由葡萄牙籍神甫叶肇昌设计并负责施工。叶肇昌对工程管理十分严格,桩基一直打到岩石上,施工时不符合规定即要返工;砖砌定质定量,不符合要求必须推倒重砌。整个工程历时十年,至1935年11月方告大成。
    新教堂东西长56米,南北宽25米,最宽处35米,高17米,钟楼高38米。由于建造在山顶上,工程十分艰巨,所用木料从上海、石料从福建用船运送到佘山脚下,靠人抬肩扛运上山顶。建筑结构以石为主,外砌红砖,屋盖为钢筋混凝土拱顶。建筑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门设在西南面,进入门厅直通大堂。大堂尽端设大祭台,背后为半圆形龛,祭台用镶金嵌玉的大理石雕成,祭台与座堂间用低矮的汉白玉栏杆分隔,座堂用花瓷砖铺地,设有3000个座位。教堂顶屋脊铺以碧绿色琉璃瓦,立面四周红砖墙上镶嵌彩色玻璃窗,窗樘均为尖拱形,檐部的处理用半圆圈。教堂西南南角建有方形钟楼,上部有16根柱子支撑的橄榄形穹顶,顶上有高4.8米、重1800千克的铜质“圣母抱小耶酥像”。大堂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其拱形、甬道为罗马式,廊柱为希腊式,尖顶为哥特式,钟楼为以色列式,东端小圆顶为西班牙式,清水壁和斗角地砖为中国民族式,硫璃瓦则为中国宫廷式。整幢建筑有“四无”之称,即无钉无木无钢无梁,堪称不对称的建筑典范。
    佘山天主堂华丽典雅,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之一。1942年9月12日,罗马教皇庇护十二世“赦封”佘山天主堂为宗堂乙级圣殿。
    佘山天主堂历经80年风侵雨蚀、地震雷击和其他灾害的考验,至今一如初建时那样巍然屹立于佘山之颠。
(摘自百度百科)



    在山顶瞻仰大教堂后,沿着南麓山道下山。这儿是天主教徒宗教活动场所。
佘山游记
(春游的中学生们在下山路上)
佘山游记
佘山游记
(三圣亭广场)
佘山游记
佘山游记
(苦路)
    天主教教徒们一般是从佘山的“教友门”进山, 沿佘山天主教堂上山路上山,在半山腰中山堂前的“三圣亭”广场,一一参拜“耶稣圣心”、“圣母玛利亚”、“大圣若瑟”。稍事休息后,走“之”字形的苦路(总共有14处亭子,小亭里放着木雕刻画,画面细说着当年耶稣背十字架的种种苦难)。教友边走边念经,来回想耶稣的背十字架苦难,反省自己生活中的种种过错。走完“之”字形的苦路,来到佘山圣母大教堂下的“十字架”前,继续参拜,最后走进佘山圣母大教堂,聆听由神父举行的弥撒。
(此段摘自网友博文)
佘山游记
(竹林)
佘山游记
(云间圣殿)
佘山游记
(地震科普馆)
佘山游记
(山路边的百年老樟树)
佘山游记
(教友门)
佘山游记
(佘山地震台)
    佘山园的南部山脚下有地震科普馆和地震台。如光看外表,这两处的工作场所可真够舒适的。但真正的地震学家,远不是呆在屋子里看看仪表那么轻松。科学家们得经常野外考察地质构造变动,必须探索浩繁复杂的实证数据,这就十分艰巨辛苦了。

    回到外青松公路,决定走上一里路,到东佘山南大门处进园。
    走这条路,其实挺轻松愉悦的,因为这儿没有居家商店,只有山野田园之美。特别是,回头望望,发觉这才是佘山的最上镜处。
    松江这二三十年变得越来越美,颇有点旅游风光带的味儿。东西佘山一带,普通的农家都已搬迁一空,到处都是林地湿地。

佘山游记
(外青松公路上北眺西佘山)
佘山游记
(东佘山主峰——南高峰。海拔65米。)
佘山游记
(东佘山园全景:北高峰和南高峰。)
佘山游记
佘山游记
(国家森林公园大门)
    为什么要建“国家森林公园”的大门呢?这是要表明,不但东西佘山,其余的云间九峰及附近林地,都包括在国家森林公园范围之内。
    不过到目前为止,只有东西佘山园是免费开放的。
佘山游记
(山前大广场)
佘山游记
(人文雕塑)
佘山游记
(广场上,又见西佘山)
佘山游记
(山水怡人)
    进东佘山南大门,有大广场和草地向游人敞开胸怀。这儿北眺,居然有西佘山最美的景致。
    东佘山下有河、湿地。这里毕竟是江南水乡喔。
    来到南麓山脚下,抬头望去,参天大树中,呵呵,竟是无尽石阶直通山巅!
    好家伙,东佘山如此直接地向游客们挑战!
    敢不敢上?
佘山游记
(400级台阶)
佘山游记
(直登山巅)
佘山游记
(密林间的小木屋)
佘山游记
(森林咖吧)
佘山游记
    东佘山园的山地面积850亩,茂林翠竹,修篁蔽日,景色怡人。据说,康熙帝御名“兰笋山”。有名胜古迹几十处,如白石山亭、眉公钓鱼矶、佛香泉、木鱼石、骑龙堰等。不过,多数早已湮灭,新建的看上去也不过尔尔,还是以自然风光为主打。
    南高峰为最高“巅峰”,海拔足足有65米!哈,这可是个老少皆宜的高度。登山途中,能不时发现年过八十的老者和搀着学步小儿的年轻母亲。
    一口气蹬踏400级台阶登顶,成全了多少都市登山粉丝!
佘山游记
(观景台)
    东佘山之东,现在由私企建了一座月湖雕塑公园,据说收费不低。我们可以透过树梢偷窥一下月湖的芳容。
佘山游记
(又一个“南高峰征服者”)
佘山游记
(丑陋的观光瞭望塔)
    按说,东佘山南麓那颇有气势的登山阶梯,会带给人们一个美丽憧憬:山顶一定会有一组宏丽的建筑物迎接登山者!
    但登顶后,发现除了树林,一块标着南高峰字样的石头,几乎什麽也没有。
    只有一座不三不四的“森林咖吧”牌坊,和一座怪里怪气的“观光瞭望塔”。
    恕我直言,这塔就美学而言乏善可陈,纯一简单的大号工地钢铁搭手架而已。
    无甚古今精美建筑物的东佘山,除了修建一些必须的亭台楼阁,首要的是树立东佘山的标志性建筑物。而现今这个钢结构家伙,无论近观远看,都丑陋不堪,实在应该拆掉为是。
    建什麽好呢?
    当然是洋溢着我们民族风格的宝塔啰!
    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塔,我觉得最美的还是咱中国宝塔。
    秀丽、玲珑、高雅、华美、流畅、......
    只要建一座带着高傲风骨的宝塔,山的整体就会灵动起来。远处的人们一见宝塔,就知道东佘山啦!
佘山游记
(空有帝号的“乾隆亭”)
佘山游记
    要说东佘山小,也的确如此,刚满腔热血一气爬到顶,瞬间就走下山道了。原来还可以爬爬北高峰的,恰巧封路大修,只得悻悻走西门小路而出。
    这里需指出,东佘山的北坡山道比较平缓,所以下山成了较轻快的身心放松。
佘山游记
(下山路)
佘山游记
(兰笋山)
佘山游记
(东佘山园的西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