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13岁投师武当,多年云游学艺,出世入世之间,过着金庸小说中的逍遥生活

 乐声xiongs 2015-11-15


更多精彩节目 点击上方“二更一键关注



“南尊武当,北崇少林”,武当少林为中华武学的两大门宗。胡玮哲,道号无心子,道名胡师黄,武当三丰派第十五代玄裔弟子,武当三丰派又名隐仙派,隐仙派弟子不沾世俗,不重宗教仪式,均以“遁世隐修”为主,除传承武当武术外,专研琴棋书画,日出练气,日落而息,静息打坐磨砺心志,修身养性。



苦练武学 磨砺心志


胡玮哲13岁投身武当,与师傅钟云龙道长学习武术,17岁下山云游,从武当山一路南下,在机缘巧合中自然领悟道家思想。他从南方辗转到北方拜访道学上的大师,虚心请教,进入道观系统学习道教文化,之后又在北京学习四年,历经磨难22岁回到武当山。从血气方刚的少年,慢慢走到今天,最后沉下心在山里住下来,这其中的变化只有胡玮哲自己最明白。在这5年里,修身、修行、修心终成清静无为。


日出而练,日落而息


每天五点起床,梳头、洗脸、穿袍、戴冠、系绦。早上站桩,通过练太极拳修身养性。苦行道士默默地干着自己的活,除草、担水、洒扫殿堂、做早饭。六点半钟云板一敲,上老律堂念早经。工作时间里可以自己学习看书,写字。下午的时间比较充足自由,可以选择练功也可在山上找个地方弹琴练剑。修道修心辅以音乐安定神志,顺其自然而为,自感适意,心性沉静。


清静无为,返璞归真


胡玮哲说前些年他也喜欢追求一些新鲜的事物,经常穿一些便衣,但是时间一长,他发现穿便衣和道衣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自己的言行举止代表的是整个道教,用衣服可以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武之人走路雷厉风行,穿了长袍以后,自然会放慢脚步,对心气有磨练,利于修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道教饮食一直以清淡为主,胡玮哲道:“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神补。”


以无心自戒为真戒


从当年流浪学艺到清苦出家再到今日的修养气度,胡玮哲深深体会到 “道”的伟大,武当武术是“道”的一个载体,是以道家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延伸。特别是太极拳,结合了阴阳五行学说。很多人认为道士就是出家人,胡玮哲说他更愿意称呼自己为一个“修道者”,通过持修,找到人生的逍遥快乐,达到长生久视的超脱。而所谓的戒,它没有很多条条框框来约束,更多的是以自己学到的,认识到到东西来自律自戒,以无心自戒为真戒。




下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经历磨难,感受世间冷暖。于俗人为“历练”,于修道者而言为“修炼”,在清静中修身养性。一个真正的道人的生活应该是返璞归真,日出而练,日落而息。修行法门无外乎是静,打坐锻炼的是气,在静中求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