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启蒙诗词详析3

 江山携手 2015-11-16

儿童启蒙诗词详析3

050●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绝:尽。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径:小路。 踪:踪迹。蓑:蓑衣,笠:斗笠。
【今译】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解读】《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历来为人们所称诵。这首小诗,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人。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早年曾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尉、监察御史等职。顺宗即位,王叔文等执政,柳宗元成为王叔文集团的重要成员,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史称“永贞革新”。这次革新在宦官和旧官僚集团的反对下遭到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改任柳州刺史,四年后死于任所。柳宗元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人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山水游记享有盛雀。柳宗元诗歌艺术成就亦很突出,山水诗构思精密,风格清峻,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有《柳河东集》传世。

 

051●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枯:枯萎。荣:繁荣茂盛。远芳:蔓延到远方的芳草。侵:侵占,覆盖。晴翠:晴朗的阳光下一片野草。荒城:荒凉、破损的城镇。王孙:贵族子孙、公子,这里指作者的朋友。萋萋:野草盛的样子,形容野草连绵、茂密。


【今译】古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有一次枯萎,一次繁盛。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伸向远方的野草,蔓延遮盖了古老的道路,在晴朗的阳光下,碧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离别之情如绵绵的野草,充塞胸怀。


【解读】《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787年(贞元三年),作者当时未满16岁。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春草与别情,早在楚辞时代就已有了联系。这首诗从《楚辞》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演化生发而成,以比兴手法表现送别情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咏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表现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含哲理,催人奋进,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知识链接】这是作者十六岁所作。本来只是练习应试的习作,但因作得好,便成了他的成名作。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作者初进京城,携诗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借“居易”之名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待读其诗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遂广为延誉。


【作者】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称“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052●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释】韩绰(chuò):人名。判官:官名。迢迢:形容遥远。草木凋:一作草木凋。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在扬州。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玉人:美人。一解指扬州的歌女;一解为杜牧戏称韩绰为玉人。


【今译】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未凋。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妖娆。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赏析】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作者】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053●  赠别(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今译】正因为爱得太深,太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倒像是彼此无情。举樽道别,多想强颜欢笑呵,但内心悲苦,总也笑不成。你看,那默默燃烧的蜡烛,它也有一颗离别的心灵。为咱俩流淌着热辣辣的泪水,直到天明。


【解读】这一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此诗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好歌舞,风情颇张,此诗亦可见此意。


【知识链接】《赠别》共两首,其一为: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的那些佳人没有比得上她的。)

 

054●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山行:在山中行走。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径:小路。斜:此字读xiá,伸向的意思。白云生处:白云缭绕的地方。坐:因为。


【译文】小小石路蜿蜒着远远地伸向山崖,在那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解读】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055●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瑟:弦乐器,似琴。锦瑟:指装饰精美、绘有锦绣般美丽花纹的瑟。无端:没来由的。五十弦:古瑟有五十弦。柱:弦的支柱。华年:美好的年华,指少年。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 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作者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迷,迷失、离去、不至等义。望帝的传说见《寰宇记》说:“ 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子规即杜鹃。春心:一般指指男女之间相思爱慕的情怀,也可借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沧海月明珠有泪”: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蓝田日暖玉生烟”,说的是据说在烈日照耀下,蓝田玉会生出特殊的玉烟。当然这种玉烟只有在特别留意的时候才会发现。可待:岂待,何待。


【今译】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想那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还有望帝化为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解读】关于这首诗的解读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认为这是一首评悼妻子王氏的诗,首联为“景”,看到素女弹五十弦瑟而触景生情;次联为比“喻”,借庄周化蝶,杜鹃啼血比喻妻子的死亡;三联为“幻”,珍珠为之落泪,宝玉为之忧伤;末联为“感”,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 

 
二是认为这是诗人对逝去年华的追忆,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之五十年华;次联为比“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三联为“转”,以明珠宝玉比喻自己的才能;末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


首诗所呈现的,是一些似有而实无,虽实无而又分明可见的一个个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这些意象所构成的不是一个有完整画面的境界,而是错综纠结于其间的怅惘、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的情思,是弥漫着这些情思的心象。诗的境界超越时空限制,真与幻、古与今、心灵与外物之间也不再有界限存在。究竟写什么?只首尾两联隐约暗示是追忆华年所感,而传达所感的内容则是通过五个在逻辑上并无必然联系的象喻和用以贯串这五个象喻的迷惘感伤情绪。喻体本身不同程度地带有朦胧的性质,而本体又未出现,诗就自然构成多层次的朦胧境界,难以确解。   


李商隐诗的朦胧,与亲切可感的情思意象常常统一在一起。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所以《锦瑟》虽号称难懂,却又广为传诵。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市),汉族。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农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056●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释】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做诗的标题。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分曹:分组。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鼓:指更鼓。应官:犹上班。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今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急匆匆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解读】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颔联写今日的相思。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但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营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禽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目三分。

 

057●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残:凋零。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蜡炬:蜡烛。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殷勤:频繁,反复。


【今译】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她,来往传递消息。


【解读】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有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腊烛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绵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良夜苦吟,月光披寒。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058●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向晚:临近晚上的时候。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今译】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解读】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诗人因心情不适,登上了高原散心。古原苍茫的气势,开阔的视野,让他心情豁然开朗。在夕阳的映照下,西天的绚烂的晚霞发出夺目的光彩,这壮丽的景色给他异常的感动,使他不由得发出“夕阳无限好”的赞叹。然而这赞叹所引起的更多的是惋惜和遗憾,因为他想到自己的年龄和身世,想到大唐帝国正走向衰落的命运,他痛感人生和时代虽是如此美好,但它们终究已很有限,正无可挽回地在渐渐消逝。这无可奈何的命运使他对眼前美好的景色充满留恋,又十分哀伤。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人类一种普遍的情感,引起后人广泛的共鸣,成为传诵人口的警句。

 

059●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妻子。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巴蜀之地)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共剪西窗烛:指在西窗下伴着烛光(促膝倾谈)。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却:副词。还,且。表示轻微的转折。


【今译】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还没有定回来的日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秋雨涨满水池。什么时候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再把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细细说给你听。


【解读】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这首诗,前两句写现实情景,含有离愁别绪;而后两句写未来相会时的景况,含有欢聚的情绪。离愁是实,欢聚是虚。虚写未来的欢聚,正是为了衬托眼下的孤寂和思恋之情,对欢聚盼之愈强,当前的思恋之情便反映得愈深,愈难排遣。两相对照,更深刻地表达了现实的离愁和深切的思念。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儿童诵读最美的诗(七)

 

注解整理:荷风溪雨

 

060●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嫦娥:即姮娥,又称羲娥。《搜神记》:“后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 云母:一种矿石,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屏风等家具。深:暗。长河:指天上的银河。晓星:启明星。碧海:形容蓝天一碧如海。夜夜心:指夜夜感到心情孤寂。

【今译】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解读】这首诗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正是本诗的特色。全诗精致伤感,蕴含深厚。

【知识链接】故事发生在唐尧时代,曾经有九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造成严重的的旱灾,给贤能爱民的尧带来极大的忧愁烦恼,尧每天向天帝帝俊祷告,请求天帝为人民解除这个灾害。十个太阳原是帝俊和他的妻子羲和生的,他们原来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每天由母亲羲和驾车护送一个太阳到天空值班,但日子久了,千百万年都如此轮流值班,他们觉得很乏味,便私下商议第二天早晨轰的一声全跑出来,不理会羲和妈妈在车上大声呼唤,顽皮的太阳觉得这样很好玩,便每天都结伴出来,不愿分开。 

大地受不了十个太阳炎热的烘烤,植物枯死,野兽也四处侵害人民,人民或热死,或饿死,或被野兽吃掉,天帝只好派遣后羿带着一张红色的弓,十枝白色的箭到地球上帮助尧解决难题,因为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天帝只让后羿装个样子吓一吓十个太阳,并不希望后羿射下十个太阳。

 
后羿带着妻子嫦娥降到凡间,看到愁苦的尧,以及奄奄一息的可怜人民,他们听到天神后羿下凡间,都高兴得聚集在王城的广场上,大声呐喊欢呼,请求后羿替他们诛除恶害。后羿怜悯可怜的人民,痛恨太阳逞威,于是再也无法顾到天帝的嘱咐,只是对太阳摆个样子,吓吓他们,后羿决定把这些太阳收拾下来,免得他们将来又出来捣蛋。于是后羿走到广场中间,从肩上拿下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搭上箭,拉满弓,对准天上,咻!咻!射下几个太阳,气温也顿然凉爽了些。这时尧忽然想起太阳对人民也有大功,不能全射下来,于是令人暗中从后羿的箭囊取走一枝箭,所以天空还剩下一个太阳。 


后羿以为自己立了大功,天帝一定会很高兴,没想到天帝很生气后羿射杀了他九个儿子,便革除他的神籍,嫦娥也连带受到处分,从此二人便住在凡间。 


后羿和嫦娥夫妻间的感情,原来很好,但嫦娥受到丈夫连累,使她由天上的仙女降为人间的凡人,心中有很多悲愁烦恼,时常抱怨并责怪后羿,两个人感情便有了裂痕。嫦娥伤心不能再回到天上,更害怕将来死了以后要到阴间和鬼魂住在一起,后羿也不愿意死后到阴间过那种愁惨阴暗的生活,他听说在昆仑山的西方,有一个神人,名叫西王母,藏有不死的药,吃了这药,便可以长生不死,于是决定到昆仑山,请求西王母送他不死的良药。 


西王母对于为人民除大害的英雄后羿,被开除神籍的遭遇非常同情,便送后羿不死的药,并告诉后羿,这些药如果他们夫妻两人分着吃,便可以长生不死如果一个吃了可以升天成神,并嘱付后羿好好收藏,因为除此之外,长生不死的药再也没有了。 

 
后羿高高兴兴的带着药回家,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嫦娥,并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准备选一个美丽的日子,夫妻一起吃,在凡间过着长生不死的恩爱生活,也不比回到天上差。但自私的嫦娥却不这么想,她认为自己原是天上的仙女,受到丈夫连累才被留在凡间,于是便趁着后羿出门的时候,一个人偷偷的把药全吃了,飞到月宫去。 


后羿回来后,发现嫦娥不见了,地上留着一个空瓶子,他知道他的妻子背弃他,单独回到天上,从此之后,后羿变得暴躁易怒,后来被家臣逢蒙设计杀害。后羿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奉他作完布神,供奉家中诛邪除怪。 


嫦娥升上月宫,从此一个人过着孤独寂寞的日子,所以李商隐在诗里面才会写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记录这一段苍凉而美丽的神话故事。

 

061●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今译】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作者简介】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万年(今属西安市)人。有《王昌龄集》。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解读】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知识链接】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另一首为“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

 

062●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释】闺:旧时指女子居住的内室。不知愁:又作“不曾愁”。凝妆:盛装,华丽的装饰。翠楼:楼阁美称。陌头:路口。教:使。觅封侯:指从军远征,谋求建功立业,封官受爵。


【今译】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陌头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解读】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诗抓住闺中少妇盛装登楼欣赏美好春光时心头突然激起思夫之情这一瞬间心理变化,细腻而生动地刻画出了这位女主人公被离愁别绪所困扰时的愁姿怨态,含蓄地表达了夫妇朝夕相爱胜似追求世俗功名利禄的思想。

 

063●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释】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但使:只要。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汉武帝时李广曾任右北平(汉卢龙县)太守英勇善战,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胡马:胡人(古时指匈奴等少数民族)的战马,此处借指数军。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不教:不叫,不让。度:越过。

【今译】秦汉以来,明月还是那样照着关塞,离家万里远征,将士至今没有回还。只要让龙城飞将军(李广)还在,就不会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解读】明月下的边关,总容易与秦代筑关卫胡、汉代的汉胡战争等历史事件联想起来,因此当诗人看到明月边关时,胸中感慨万千:在边关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然而生还的将士却有几人?希望这样的历史悲剧不要再重演了吧!诗人一语道出了千万人的愿望与心声。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爱国之情。
强烈的现实感,深远的历史感,使全诗显得分外凝重而深沉。诗人将诗歌置于深广的时空背景中,意境雄浑苍茫、感情丰厚深广,被称为唐人七绝之压卷之作。

 

064●长干行(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注释】长干,地名,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南。行,古诗的一种体裁。横塘:在今南京西南麒麟门外,与长干相近。暂:暂且、姑且。借问:请问一下。或恐:也许。


【今译】请问阿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解读】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船”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思乡之情跃然纸上。不仅如此,在寥寥二十字中,诗人仅有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他只采用了问话之后,不待对方答复,就急于自报“妾住在横塘”这样的处理,自然地把女主角的年龄从娇憨天真的语气中反衬出来了。

这首诗还表现了女主角境遇与内心的孤寂。单从她闻乡音而急于“停船”相问,就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因此,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诗人不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深深开掘了她的个性和内心。


【知识链接】《长干行》一共两首,其二为“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第一首女声起唱之后,就是男主角的答唱了。“家临九江水”答复了“君家何处住”的问题;“来去九江侧”说明自己也是风行水宿之人,不然就不会有这次的萍水相逢。这里初步点醒了两人的共同点。“同是长干人”落实了姑娘“或恐是同乡”的想法,原来老家都是建康(今江苏南京)长干里。一个“同”字把双方的共同点又加深了一层。这三句是男主角直线条的口吻。最后一句诗人终于转过笔来把原意一翻:与其说今日之幸而相识,倒不如追惜往日之未曾相识。“生小不相识”五字,表面惋惜当日之未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实质更突出了今日之相逢恨晚。越是对过去无穷惋惜,越是显出此时此地萍水相逢的可珍可贵。


【作者简介】崔颢(hào),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氏,盛唐诗人。他才思敏捷,擅于写诗,《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065●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解】: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昔人:过去,从前的人。反:通返,返回。悠悠:久远的意思。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今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解读】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唐诗三百首》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本句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诗中“黄鹤”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即“一切”之意。“不复返”,也可指时光一去不复返。“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感叹。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生了浓浓的乡愁。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二句描述了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极富人情味:艳阳高照,碧空如洗。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伫立在眼前。和煦的阳光洒满江面,温暖着亲人。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066●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悠悠:渺远的样子。怆然:悲伤凄凉。涕:古时指眼泪。


【今译】放眼望去哪有古贤人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法古贤的今人。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唯独我一人登台感怀,更觉得凄怆心酸,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解读】《登幽州台歌》是中国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的最为著名的唐诗,体裁属乐府。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和郭隗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


【作者简介】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067●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怀远:怀念远方的亲友。情人:有情人。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遥夜:漫长的夜晚。竟夕:一整夜。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末两句说:月光虽可爱,却不能用手抓:送给远方的亲人,只好回屋睡觉,希望得个好梦。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


【今译】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灭了烛灯,月光满屋令人怜爱,披起衣服,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


【解读】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作者】张九龄(678—740),又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068●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释】蓬门:茅屋的门。此处指出身贫寒。绮罗:一种高级的丝织品。风流高格调:指格调高雅的妆扮。怜:爱惜。时世:当世,当今。俭梳妆:简朴的打扮。斗:比,竞赛。苦恨:非常懊恼。压:刺绣的动作。

【今译】贫苦人家的女儿不认识漂亮的绫罗锦缎,想托个好的媒人去说门亲事又感到伤心。时俗重富贵而不重品行,有谁来欣赏贫女的意态娴雅和品行高洁呢?又有谁来与贫女共惜当今俭朴的梳妆呢?敢在人前夸口,我有善绣巧手一双;却不涂脂画眉,与人争艳取胜斗强。深恨年年缝制华丽的衣服,却只是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

【解读】这是一首贫女诉说她处境悲惨和难言苦衷的诗,作者着意刻画贫女持重清高的品行,对贫女给予深切同情,也寄寓着作者的不平和感慨。这是一个未出嫁的贫女的独白,她不幸的遭遇反映了不公平的世态人情,勤劳节俭的高尚品格不被人们欣赏,低下庸俗的反而受到赏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诗人藉此抒发了内心的不平。全诗为贫女自白,语言质朴,最后“为他人作嫁衣裳”一句广为流传,是人所共称的佳句。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

 

【作者】 唐代诗人,字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公元882年(中和二年),得准敕及第。曾从僖宗幸蜀,以工部侍郎为田令孜神策判官。诗以七律见长。有《投知小录》三卷。明人辑有《秦韬玉诗集》。

 

069●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解】阴岭:山的北面。终南山在长安西南,从长安遥望,只见其山北,而山北为阴。林表:林梢。霁色:雨雪停后出现的阳光。


【今译】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知识链接】唐诗纪事》载:“有司试《终南望余雪》。咏赋四句,便纳于有司。或诘之,曰意尽”。按当时的规定,应试诗应写成六韵十二句五言长律,但祖咏仅写完四句便把题意写尽。再写,就是累赘,祖咏遂不顾功名得失,毅然搁笔。谁知后来这首截句竟然成了古人咏雪诗的佼佼者之一。其事也被传为佳话,成为节约笔墨的典范。


【解读】这是一首眺望终南积雪的小诗。诗虽短,却朴茂奇崛,剪刻蕴藉,是写雪诗的名作,极富欣赏和借鉴价值。终南山在长安之南,所以从长安望终南山,所见为北面即“阴岭”。远眺终南山,其山岭秀色,尽收眼底,但诗人仅以一个“秀”字概过,着重写出山上“积雪”,而这积雪似乎浮在山间云气之上,可见已消融大半,唯有山顶尚有积雪,这就写出了“余”字。显然,正是这余雪,使终南山更显其秀。山势高峻,云雾缭绕,山顶一片雪光灿烂,不仅气势非凡,而且色彩亮丽。至此,题面的终南余雪之景其实已经写完,但诗人并未满足,而是进一步描写余雪之意。大雪已停,云消雾散,山岩林木,都显得格外明亮,无疑是阳光和积雪交相辉映的结果。而雪晴寒更重,尤其时已近晚,阳光渐弱,长安城笼罩在一片寒气之中,一个“增”字,真实而贴切地写出雪后初晴的气候特点,以及人的感受。


【作者】祖咏(699?-746?),洛阳人。唐开元(724)进士及第,但仕途极其短暂,约于次年便归汝北,隐逸终生。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生活,与王维唱和,相交甚厚,是盛唐田园诗派作者之一。《终南望余雪》系祖咏少年应试之作。

070●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今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解读】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松下问童子”,一个问字,就透露出诗人饱含仰慕之情,满怀希望而来。而童子的“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满怀的希望一下子坠入失望,感情起伏跌宕,真如从沸点降至冰点。继而“只在此山中”一句,又使失望之中萌生了一丝希望:隐者没有远去,或许还有见面的可能。可是“云深不知处”又让人迷茫:云海漫漫,深远飘渺,隐者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一问一答,几起几伏,曲折尽情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波澜。最后,借助“云深不知处”的画面,任读者去眺望,去探求,去咀嚼……从迷蒙的画面中,去体会诗人心中那一丝寻而不遇的惘然若失之感,得出自己的感受。

 

【作者简介】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

 

071●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夜光杯:诗中所说的夜光杯,是酒泉特产。传说中的夜光杯是以西域进贡的玉制成,迎光一照,呈透明状,玲珑剔透。酒泉夜光杯则采用祁连山峰一带的玉石所制,有白玉和黑玉,用以盛酒,倍添雅兴。欲:要。催:催促。催饮。沙场:战场。  征战:打仗、战争。


【今译】白玉做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勇士们在激越的琵琶声的催促下开怀畅饮。如果我醉倒在沙场(战场)上,请君莫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解读】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古凉州靠近西域,风物情景与中原迥异。诗人在这首短诗中,抓住葡萄美酒、夜光杯和琵琶乐曲,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和地域感,有凝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一幅情深、味浓的边塞风物画卷。诗中的形象鲜明,格调豪壮,它没有直接去描摩人物形象,然而在全诗所渲染的景物和氛围中,一个有动作、有性格、内心世界十分丰富的边塞健儿的形象已跃然纸上。塞外景色单调,作者在平常的痛饮中蕴藉了壮美的豪情,悲凉的情调,随着催发的琵琶声一起激发出来,使天地光色都显得十分壮阔。正是这种粗线条的画面,一经点染便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作者简介】王翰(《旧唐书》作王瀚),唐代边塞诗人。字子羽,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

 

072●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城西水库)。怜:爱怜,喜爱。急:猛,快。野渡:荒僻的渡口。


【今译】我只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树丛上黄莺在频频鸣叫。夜晚春天的潮水向岸边涌来,又赶上一场急促的春雨,在这郊野的渡口没有一个人影儿,只有那空空的渡船在水边静静停泊。


【解读】《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此时为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所作,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

 

073●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秦淮河。寻常:平常。


【今译】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解读】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浙江绍兴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074●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叫做《闺意上张水部》,“张水部”就是当时的水部员外郎张籍,称官职和用“上”是为了表示尊敬。舅姑:公婆。

 

【今译】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解读】这是一首请张籍指教的诗。意即临近考试了,我的作品会符合考官的心意吗?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古代风俗,头一天晚上结婚,第二天清早新妇才拜见公婆。此诗描写的重点,乃是她去拜见之前的心理状态。首句写成婚。洞房,这里指新房。停,安置。停红烛,即让红烛点着,通夜不灭。次句写拜见。由于拜见是一件大事,所以她一绝早就起了床,在红烛光照中妆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礼。这时,她心里不免有点嘀咕,自己的打扮是不是很时髦呢?也就是,能不能讨公婆的喜欢呢?因此,后半便接写她基于这种心情而产生的言行。在用心梳好妆,画好眉之后,还是觉得没有把握,只好问一问身边丈夫的意见了。由于是新娘子,当然带点羞涩,而且,这种想法也不好大声说出,让旁人听到,于是这低声一问,便成为极其合情合理的了。应进士科举,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乃是和女孩儿出嫁一样的终身大事。如果考取了,就有非常广阔的前途,反之,就可能蹭蹬一辈子。这也正如一个女子嫁到人家,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她的地位就稳定了,处境就顺当了,否则,日子就很不好过。诗人的比拟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亲切自然,恰到好处。

 
相传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并有诗回赠:《酬朱庆馀》 “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抵万金。”(“镜心”镜湖的湖心。“齐纨”齐地所产细绢。唐时歌女演奏,听者酬以绫绢,谓之缠头。此说越女歌喉美妙,非齐纨可酬。)

 

【作者】朱庆余,唐代诗人,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官秘书省校书郎,诗学张籍,近体尤工,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有《朱庆馀诗集》。


 075●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金缕衣:指华丽贵重的衣服。  堪:可以。  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


【今译】我劝诸君不要太珍惜那华贵的金缕衣,我要劝诸君应当爱惜青少年时代的青春年华。如同鲜花盛开之时应该及时摘取一样,切莫要枝上无花之时再去摘取,那可就要落空了。


【解读】此诗旨在劝人珍惜记取少年青春时光,好好运用把握,莫令岁月空蹉跎-劝你不要贪惜什么华丽值钱的金缕衣,劝你要珍惜少年时候的大好春光;金缕衣再珍贵,终可再得,只有那青春时光,就象那枝上的花儿,正当开花,美好可折的时候,你就要去折,不要等待无花了,才再去折空枝!此诗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似。


【作者简介】杜秋娘,女,唐朝人。杜牧《杜秋娘诗序》说是唐时金陵女子,姓杜名秋。原为节度使李锜之妾,善唱《金缕衣》曲。后来入宫,为宪宗所宠。穆宗立,为皇子保姆。皇子被废,秋娘归故乡,穷老无依。

 

076● 华山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注释】华山:在陕西省华阴县南,为五岳中的西岳,海拔1997千米,山峰雄奇险峻,有莲花峰、朝阳峰、玉女峰等,为游览胜地。


【今译】站在华山顶山,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远远近近的山都在我们的脚下,没有哪座山能与华山一样高一样齐的。抬头看去,看到太阳离我们那么近,回过头看,一朵朵白云低低的飘在山腰间。


【解读】华山的高峻,只有在登上山顶后才会有真切的体会。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站在高峰时的所见所感,头上只有天的存在,周围再没有别的山可以与它比高。抬起头来,只见一轮红日就近在头顶。低头再看,白云就在脚下飘浮。华山号称“西岳”,向以山势雄奇险峻著称。诗人紧紧抓住华山这一特点,“只有”,“更无”这两个词语,强调华山无可比拟的地位。后两句写眼前的景物,诗人身在华山峰顶,一抬头,一回首之间,发现“红日”,“白云”就在眼前,脚下,诗人藉此进一步把华山山势烘托出来。全诗紧紧抓住华山的特点——“高”来笔,“天”,“日”,“云”均是日常生活中遥不可及的,如今都近在咫尺,作者用它们来衬托华山的高峻,可谓穷其极至。


诗中所写的景致设色纯净,红白相衬,明朗清丽,与全诗雅洁的风格配合得十分和谐。“举头”,“回首”两个动作的照应,看似不经意,却十分形象地刻画出作者当时胸襟给这凌云之势所涤荡、极目四望的神态。华山在诗人的故乡陕西,诗人登上故乡的山峰,心中一定有特别的感受。当时的宋朝正值国力比较强盛的时期,诗人在国家政治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此“一览群山小之”时,“凌云之志”自当悠然而生。


【作者简介】寇准(公元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东北)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进士出身,两次担任宰相。景德元年(1004)辽兵犯境,他力劝真宗御驾亲征,最终订立“澶渊之盟”。但他因性格刚毅,受到排挤,终遭贬谪,死於雷州(今广东海康)任上。他的诗以绝句著称,风格淡雅。此为作者7岁所作。

 

077●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渔者:捕鱼的人。但:只。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君:你。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波浪。


【今译】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是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你们可知道在享受的同时也注意一下那出没在惊涛骇浪中的捕鱼人,是他们冒着危险在风浪里出没才换来的美味。


【解读】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078●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粘泥,鳞鳞居大厦。

 

【今译】挖尽了门前泥土用来做瓦,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人寸指不沾泥土,却居住着瓦片如鱼鳞的高楼大厦。

【解读】在梅尧臣反映现实的诗篇中,《陶者》一诗最为后人所传诵。诗写于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梅尧臣时知建德县事。诗中通过陶者——烧制砖瓦的匠人的生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一个带有普遍性质的不合理现象:劳动者不能享有自己的劳动果实,不劳而获者却可以安享他人的成果。字里行间交织着诗人的同情与愤怒。诗写得凝炼集中、直接明白、对比鲜明。首句开门见山,紧紧扣题,写陶者的劳动,为了烧制砖瓦用尽了门前的泥土。一“尽”字说明匠人付出劳动的巨大,也暗示出他烧砖瓦之多。第二句诗人笔锋一转,写陶者居住的房屋却是“屋上无片瓦”。“片瓦”已极言其少,何况连“片瓦”也无,生活之困苦可见。这门前土尽与屋无片瓦构成鲜明的反差。“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写“居大厦”者的生活。作者没有泛写他们的饮用服饰、车马仆从,而是强调他们的指不沾泥,居住的却是高屋大厦,上面的瓦片排列的如鱼鳞船整齐细密。这指不沾泥与鳞鳞大厦构成又一鲜明的反差。短短的四句诗,描写了两组自我劳动与生活对照鲜明的形象,已见深意,而全诗又巧妙地在具象描写小对比的基础上构成总体的大对比。陶者的“陶尽门前土”,居大厦者的“十指不沾泥”;陶者的“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者的“鳞鳞居大厦”,两两相形,劳与逸、贫与富构成强烈的对比。诗人正是以这种多层次的对比,揭示了诗的主旨。这正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现实主义精神手法的继承。

【作者简介】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北宋诗人。梅尧臣颇有才学,然科场屡失意。他虽一生官小俸薄,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杜甫诗),他在政治上积极支持范仲淹等人的庆历新政,揭露时政之丑恶,同情人民的苦难,写了不少歌生民病的现实主义诗篇。


079●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啭:鸟声婉转。金笼:贵重的鸟笼。


【今译】千百声的鸟啭,任意回荡著, (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解读】本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诗题一作《郡斋闻百舌》,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作者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汉族人,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柳宗元,韩愈,王安石,曾巩,“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

 

 

注解整理:荷风溪雨

 

080●蚕妇    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注释】蚕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 市:做买卖,买卖货物。这里是指卖出蚕丝。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遍身:全身上下。罗绮(qǐ):丝织品的统称。罗,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有文彩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


【今译】昨天我进城去卖丝,回来时泪水湿透了手巾。为什么这么伤心?我看到了浑身穿绫罗、着绸缎的富人,他们竟没有一个是养蚕的人。


【解读】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大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诗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整篇诗就好像是在讲故事: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全诗没有任何一字的评论,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联想,但是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作者】张俞,宋代诗人。字少愚,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省郫县)人。屡考进士不中,曾被推荐入朝作官,未应召,从此隐居四川青城山上的白云溪,过着闲适生活。著有《白云集》。

 

081●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泊船:停船。泊,停泊。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瓜洲:在今江苏省邗江县南,在长江的北岸,扬州的南面,与京口相对。  一水:一条河。这里的“一水”指长江。间(jiān):间距。 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数重:几层。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之(江南岸)绿了。


【今译】(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


【解读】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北宋诗人。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省)人。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082●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是作者的朋友。茅檐:这里指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长”通“常”。“静”同“净”。无苔:没有青苔。成畦(qí ):成垄成行。畦:田园中分成的小区。护田: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将:携带。绿:指水色。排闼(tà):推门闯入。闼:宫中小门。据《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禁中,下令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排闼直入,闯进刘邦卧室。送青来:送来绿色。 


【今译】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顺便把绿色也带来环绕着田地,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解读】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讲了湖阴先生的无私教师育人的品质,赞颂了他的善施教化。


【知识链接】古人有在墙壁上题诗的习俗,有些题壁诗就眼前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些则直抒胸臆,这首诗属于前一类,写的是湖阴先生的住宅,却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湖阴先生是北宋隐士杨德逢的别号,他的住宅在金陵(今南京市)钟山半山上,叫“半山园”;王安石罢相后也住在钟山,跟他成了邻居,时有往来。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其时诗人62岁。

 

083●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的。为: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今译】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解读】王安石这首小诗,写于退隐江宁后。貌似赞美梅花“凌寒独自开”之高贵品德和顽强生命力,实则以诗喻人。当时的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被人排挤,内心孤独不堪,处境艰难,与梅相似。诗人以墙角梅自喻,虽偏居一隅,但不自卑自弃,依然散发清香,品性坚强高洁。
王安石的这首诗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却能推陈出新。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中以雪喻梅的冰清玉洁,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魅力。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084●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一岁除:一年过去了。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瞳瞳:光辉灿烂。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今译】在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东风吹来已经有淡淡的暖意,人们品尝着美味的屠苏酒,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解读】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还能体现出他的执政态度。

 

085●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有人也说此飞来峰是指杭州灵隐寺旁的飞来峰。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自缘:自是因为。最高层:最高处。

【今译】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听说鸡叫时可以望见旭日东升。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人已经站在塔的最高层。


【解读】这首诗写于宋仁宗皇二年(1050年),王安石当时三十岁,年富力强,雄心勃勃。当时他已由鄞县县令改任舒州通判。此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086●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空蒙(与“濛”通用):细雨迷茫的样子。亦:也。奇:奇妙。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总相宜:总是很合适。方好:正显得美。

【今译】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解读】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然后,诗人用一个巧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作者简介】苏轼(1038~1102),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眉州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知识链接】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共二首,以下是第一首: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这首小诗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


087●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跳跃上来。

【今译】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面来了。

【解读】这是一首题画诗。为元丰八年(1085)所作。苏轼这首题画诗就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开头两句紧紧抓住画面景物,又突出重点。竹林、桃花为江岸之景;鸭子为江中之景,是画面的重心所在。据诗意,惠崇这幅画是“鸭戏图”,“春江水暖”用“鸭先知”来加以表现,令人击节称叹。诗人在这里凭感觉和想象再现了暖融融的春意,移情于物,把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前者仍是画面之景,后者是出于诗人的想象。遍地蒌蒿,芦苇刚刚吐芽,点出正是江南二月。诗人正是看到画面上的蒌蒿和芦苇,便想到以之做烹,调佐料的河豚,合情合理。河豚生活在近海,每到春季江水上涨的时候,便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然后再游回到近海。江边人捕捉后,便拿到市场上去卖。这句虽离开画面,但仍写春江,题画而不拘泥于画。这首诗有实有虚,虚实相生,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春江晚景”,而且又通过想象弥补了所不能表现的内容,生动形象而又极富生活气息。

 

088●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西林:即庐山西林寺。缘:因为。


【今译】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解读】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089●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最:一作“正”君:你,指刘景文。


【今译】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解读】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1090)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增此诗以勉励之。(苏轼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