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們好像在哪見過】初冬洛阳行 ——小编带您游洛阳古迹

 昵称2530266 2015-11-17

第十站——天子驾六

事情还要从2002年说起,记得那是一个秋天。据传说这片工地要建号称当时“中原第一高”的大厦,于是乎,洛阳人民翘首以待……最后……像好多发现古遗址或古墓被下马的工程一样,“中原第一高”不负众望的变成了天子驾六博物馆。不过,天子驾六的意义可是要比神马中原第一高、世界第一高重要多了,俗话说得好: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现代建筑不过存世百年,可是咱周王城天子驾六车马坑可是历经2000多年的时光流转,终于又重现在世人眼前。


下面,我们来科普一下为什么不是“天子驾六”而不是“天子驾七”?话说这“天子驾六”是我们古代的礼制的一种行为。皇帝级别的用六匹马拉两辆马车,即为“天子驾六”。天子所御驾六,其余副车皆驾四。《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有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这下大家懂了吧,也就是说只有天子才能坐用六匹马拉的车,就像现在只有国家领导人才能住中南海一样的道理了。


让我们看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天子驾六”的评价吧。“中国洛阳市考古发现的“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是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势宏伟,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驾六”遗存,东周瑰宝,举世无双!”


西周初年,武王姬发英年早逝,周公旦辅佐成王继位,流传下一段君臣治世的佳话。而周公也在这期间兴建洛邑(洛阳古称),名成周,并在洛阳制礼乐,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统治的基础。 西汉大家贾谊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然而,周朝末年,诸侯并起,礼崩乐坏。由于周室衰微,诸侯间僭越的事时有发生。湖北枣阳九连墩战国墓地的主人应为楚国的诸侯或为卿大夫,属于僭越周礼使用了驾六马的待遇,陕西秦国陵园也属于同样的僭越行为。只有咱们洛阳发现的周王城广场天子驾六车马坑,才是周礼的真正体现,它不仅印证了古代天子驾六马的乘舆制度,也成为东周王城陵区的坐标。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在原址起建的天子驾六博物馆吧。博物馆分为两个展区,第一展区展示了东周王朝概况及珍贵的东周文物等。


大型车马坑展区是博物馆的第二展区,这里展示了2002-2003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清理的17座车马坑中的2座。其中北边的一座长42.6米,宽7.4米,规模巨大,国内罕见。坑内车马呈纵向两列排放,展示了周天子出行列阵的场面。


最令世人瞩目的是现存惟一一辆“驾六”车马遗址,该遗址直观展现了古代文献中“天子驾六”的记述:六架完整清晰的马匹骨骼整齐的一字排开,中部车辕后方,是一架遗存完整的马车。望着气势恢宏的“天子六驾”,仿佛可以听到马匹嘶叫、马蹄飞踏的声音,可以看到车轮滚滚、尘土飞扬的周天子出行的壮观场面。


车马坑内还有许多狗的骨骼,据讲解员介绍,这些狗可能是当初被人袭击时四散跑开,因此狗骨排列形状各异,地点分散,有的狗骨还俯卧在马车上。看着这些遍布坑内的马骨和狗骨,可以想见当时这些动物们殉葬时的激烈场景。


在这里辅助展出的还有东周王城概况,向世人全面介绍建国60年以来东周王城遗址的重大考古成就。


东周王陵的发现与探索,向您展示鲜为人知的王陵秘密;美轮美奂的东周瑰宝,细致体现青铜时代晚期的金属之美……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在这块“天中之地”上,东周诸王经营了长达515年的辉煌岁月,留下了影响至今的厚重文化。 “天子驾六”的惊世出土以及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的创建,为我们目睹那段灿烂的历史,以及新世纪新洛阳开辟了全新的窗口,来让我们为它点个赞!


第十一站——二里头遗址


说起偃师,就不得不提位于其境内的二里头遗址。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也是目前已知的中华文明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首都斟鄩的所在地,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开端所在


二里头位于洛阳境内的偃师市,在伊、洛水之间。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在此发现了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等,在中华文明考古史具有重大意义。


遗址园区内的——华夏第一王都碑,彰显霸气!


要说这二里头是如何被发现的,且听我慢慢道来。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和1928年安阳殷墟的发掘,证实了殷商的存在。对《史记·殷本纪》的肯定,必然引发出《史记·夏本纪》也为信史的认识。由此,二十世纪50年代考古界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课题。


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


经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数十次的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获,1977年,夏鼐先生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又将这类文化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遗址范围为东西约2公里,南北1.5公里。包含的文化遗存上至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下至东周、东汉时期。此遗址的兴盛时期的年代为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夏文化时期,考古界将其主要阶段称为“二里头文化”。


根据众多史料记载,夏都斟鄩的位置大致在伊洛平原地区,洛阳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也基本证实了这一点。经碳14测定,二里头遗址绝对年代,在约公元前1900年左右,相当于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内有大型宫殿遗址。众多考古学家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斟鄩的所在地。


新世纪以来的钻探与发掘结果表明,二里头遗址沿古伊洛河北岸呈西北—东南向分布,东西最长约2400米,南北最宽约1900米,北部为今洛河冲毁,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估计原聚落面积应在40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的微高地,分布着宫殿区和宫城(晚期)、祭祀区、围垣作坊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等重要遗存;西部地势略低,为一般性居住活动区,常见小型地面式和半地穴式房基以及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的小型墓葬。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

历经4000余年的沧桑,二里头遗址区内的文化遗存曾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二里头遗址的保护,在城市规划和项目建设中优先考虑重要遗迹的保护。2002年,偃师市政府针对二里头遗址保护下发文件,避免了村落的发展对遗址造成影响。2005年,偃师市政府投资60万元,规划建设了二里头“华夏第一王都”文化广场。


目前遗址现已经全部回填。


农民伯伯们将继续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耕作。


不过考古工作者们还是一直奋战在第一线的,谁知道这里哪一天还会有惊天动地的大发现呢。


喜欢猎奇的小伙伴们可以在前往一探究竟,没准儿在田间地头你还能捡到四千年前的遗物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