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呃逆1

 解脱之道图书馆 2015-11-17

        呃 逆
  (定义]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特征的病证。正如《景岳全书。呃逆》所说;“因其呃呃连声,故今以呃逆名之。”
  病名释义。呃,象声词。指气逆喉间发出的一种声音。逆,应下而反上谓之逆,此即指胃气上逆。
  别名:哕,古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变动为哕”。打咯忒,俗称。如《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说。“呃逆,俗名打咯忒。”
  (历史沿革)
  《内经》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皆有论述。如《灵枢。口问》篇说:“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阐明了寒热不调,饮食失宜而呃逆的病变过程。本篇又曰“肺主为哕”以及《灵枢。九针篇》说“胃为气逆为哕”等。进一步论证了呃逆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胃气逆,并与肺气不利有关。对本病的治疗,《灵枢.杂病》篇有。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的记载。这些取嚏,摒气、大惊等简易疗法,通过转移病人的注意力而达到止呃的目的,至今对呃逆之轻者,仍有其实用价值。此外,《素问。宝命全形论》谓。“病深者,其声哕。”揭示了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见呃逆之证,临床所见这种情况下的呃逆,往往为预后不良之兆。说明《内经》对本病的论述,实为后世研究呃逆之病的奠基。
  汉。张仲景《伤寒论。阳明病》篇指出;“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 攻其热必哕。”又云;“若胃中虚冷, 不能食者,饮水则哕。。阐明了外感疾病中出现呃逆者,或因于误治,或因子病邪而导致胃气受损,胃虚气逆而然。《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将本病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日实证,即“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二曰寒证,即:“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三日虚热证,即“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等。以上所述,证明张仲景对呃逆的认识,较《内经》更为深入,尤其《金匮要略》立专篇分述,是本病辨证论治的滥触。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呕吐哕逆》篇,共载方27首,其中11首专为呃逆而设,并载述3灸法止呃,如曰;。哕灸承浆七壮如麦大。,。又灸脐下四指七壮。等。《千金翼方.卷十八。杂病上》亦载治呃逆方工5首,如用小承气汤治。大便不通,哕数,口谵语。《金匮要略》对实证而呃者,只记载治疗原则,而《千金方》在此基础补充了方药,使理法方药俱全,这是一个明显的发展. ,
  《外台秘要。卷六》收集了治。呕哕方四首。、。哕方七首。,。杂病呕吐哕方三首。等,总结了晋唐以前治疗呃逆的经验,从而丰富了本病的治疗篇章。
  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哕逆论证》说;。哕者,咳逆也,古方则谓之哕。凡吐利后,多作哕,大率胃实即噫,胃虚则哕。此由胃中虚,膈上热,故哕……亦有哕而心下坚痞眩悸者,以膈间有痰水所为。”陈氏所论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除胃以外,还与膈有关,基本上揭示了呃逆的病变要领。严用相《严氏济生方.呕吐翻胃噎膈门。咳逆沦治》指出。“大抵老人、虚人、久病人及妇人产后,有此症者,皆是病深之候,非佳兆也。。从而发挥了。病深者,其声哕。的理论,亦告诫医者, 在一类患者中,若见呃逆之证,可以作为判断疾病预后的参考。《活人书。歙逆》说。“凡咳逆多有先热而吃生冷,或凉药多,相激而成,盖阴阳二气相搏。”所谓“咳逆”实指呃逆, 金元时期也多以此名称之。本论阐明了因冷热不适,或过服寒凉药物,而致寒热相激,阴阳二气相搏,.使胃失和降,气逆上冲遂成呃逆之证的病变过程。 、
  金元时期,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哕》说:。至于哕者,则又热气壅郁,气不得通而成者也。轻者有和解之证,重者有攻下之候。”指明了因热致呃的病机及治疗法则。《丹溪心法.咳逆》提出;。咳逆有痰,气虚、阴火,视其有余不足治之,不足者,人参白术汤下大补丸,有余并有痰者吐之,人参芦之类。痰凝气滞而呃逆,用蜜水吐,此乃燥痰下出。。指出了本病有虚实之别,并指出虚实的治法及方药。
  明.虞抟《医学正传.呃逆》说。。入之阴气, 以胃为养, 胃土伤则木侮之矣,谓之土败木贼也。阴为火乘不得内守,木挟相火之势,故其气直冲清道而上,言胃弱者,阴弱也,虚之甚也,病者见此, 似为危证。。文中重点阐明了土虚木贼,胃阴不足而致呃逆的病理机制。张景岳《景岳全书。呃逆》有。呃逆证…。”虽其中寒热虚实亦有不同,然致呃之由,总由气逆于下,则直冲于上,无气则无呃,元阳也无呃,此病呃之源所以必由气也。等记述。所言切中病机, 导致呃逆的病因虽多,但总不外乎胃气上逆。又曰。。然病在气分,本非一端,而呃之大要,亦惟三者而巳,则一曰寒呃,二日热呃,三曰虚脱之呃。寒呃可温可散,寒去则气自舒也,热呃可降可清,火静则气自乎也,惟虚脱之呃,则诚危殆之证,其或免者亦可万幸矣。。进一步论述了本病的分类及其不同的治法。因此景岳之论,详而确切,多为后世所接受。龚廷贤《寿世保元.呃逆》以脉象判断本病的预后,如曰;。脉浮而缓者,易治。弦急,按之而不鼓者,难治。脉急,或促或微,皆可治。脉代者危。右关脉弦者,木乘土位,难治。。单以脉象来测其预后,虽不全面,但亦不可忽视它的临床价值,如。代脉。主脏气衰弱,若见呃而脉代者,何不为。虚脱。之呃?本篇还提出;。有渴而饮水太过,或水热结胸而发呃者,宜小陷胸汤,或小青龙汤去麻黄加附子,治寒水相搏发呃,大妙。。文中虽然只阐发了饮热互结于心下,或。寒水相搏”,致胃气上逆,膈间不利所成的呃逆之证,可开扩医者的辨证思路。但不可拘泥于一证一方,而须灵活多变,巧借经方以图止呃之功。以上说明了明代医家在撷取前贤对本病论述的合理部分时,又各自加以发挥,使呃逆一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理论,渐臻完善。 . 、
  清.《医方集解.理气之剂》在丁香柿蒂汤项下云;。此病(呃逆)有因痰阻气滞者,有因血瘀者,有因火郁者,有因胃热失下者,此皆属实。有因中气大虚者,有因大下胃虚阴火上冲者,此皆属虚。寒热虚实治法不一……呃在中焦,谷气不运,其声短小,得食发呃也。在下焦真气不足,其声长大,不食亦然。。不仅指出虚实两类,而且对虚证和实证的不同类型,亦作了规范,这与现今对呃逆的证治分类颇相吻合。并指明虚呃虽与胃虚有关广但与。下焦真气不足。的关系亦极为密切。实践证明,临危患者若见呃逆之证,亦确为肾元欲绝之征。李用粹《证治汇补。呃逆》提出。“火呃,呃声大响,乍作乍止,燥渴便难,脉数有力,寒呃,朝宽暮急,连续不已,手足清冷,脉迟无力,痰呃,呼吸不利,呃有痰声,脉滑有力,虚呃,气不连续,呃气大转,脉虚无力,瘀呃,心胸刺痛,水下即呃,脉芤沉涩。”这段描述,实际上可作为呃逆的辨证要点。《临证指南医案.呃》说:“肺气郁痹及阳虚阴浊上逆,亦能为呃,每以开上焦之痹,及理阳驱阴,从中调治为法。”有关肺气失于疏通, 在呃逆发病中的意义,前人虽有所论及,皆不及叶氏透彻,真可谓;“补前入之不逮”。由此可见,清代对呃逆一病的认识,更为完备,在致病因素方面,阐发了瘀血为病,机理上强调了“肺气郁痹”,证治分类,详而不杂等,至今对呃逆的辨证论治,仍以此为基础。
  (范围] 。
  呃逆,有持续性发作者,亦有偶然性发作者,有单纯性的呃逆,亦可在其他疾病中出现呃逆之症,本篇主要阐述单纯性并呈持续性发作主呃逆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至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呃逆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中某些疾病导致膈肌痉挛而致呃逆,亦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饮食因素 。
  1。过食生冷或寒凉药物,则寒气蕴蓄于中,胃肠被遏,气失和降,胃寒气循肺经动膈,上冲喉间,遂致呃逆之证。如《丹溪心法。咳逆》说;“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另外,《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四十七。伤寒门。全生集。呃逆》亦说。“有因服寒凉药过多胃中虚冷而作,且其气皆从胃中起,至胸嗌之间而为呃忒矣。”
  2;过食辛热煎炒,或过用温燥药物,则燥热内盛,阳明腑实,胃失通降,气逆于上,动膈而冲于喉间。此即《景岳全书.呃逆》谓。“皆其胃中有火,可以上冲为呃。”《素问。至真要大论》亦有。诸逆上冲,皆属于火。之论。《赤水玄珠.呃逆》还指出;“盖阳明内实,过经失下,清浊不得升降者,以致气不宣通而作(即发呃逆)。”凡此均巳说明,胃热气逆,或胃失和降,气反上逆,皆为致呃的常见因素。
  (二)情志因素
  恼怒忧思,情志抑郁,气机不行,则津液失布而滋生痰浊,如进而肝气横逆犯胃,胃气挟痰浊上逆动膈,冲于喉间而成呃逆。如《古今医统大全。咳逆门》说;“凡有忍气郁结积怒之人,并不得志者,多有咳逆之证。。另外,若患者素有痰邪停滞胸膈,复因恼怒气逆者,逆气动膈上冲喉间,亦可成呃呃连声。如《证治准绳。呃逆》有:。呃逆一证……或因痰水停心膈,或因暴怒气逆痰厥。的记载。可知情志失调,痰气为患,逆而上冲,亦为呃逆发病的重要原因。
  (三)病后体虚
  凡大病、久病之后,则耗伤中气,或热病、或吐下太过,耗伤胃阴,胃虚不降,或胃阴不足,不得润降,以致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呃逆。亦有病深及肾,肾气失于摄纳,引动冲气上乘,挟胃气上逆动膈而致呃者。《医学心悟.呕吐哕呃逆》说:。至于大病中见呃逆者,是谓土败木贼,为胃绝,多难治也。。《医学真传。呃》亦说;“败呃者,病起于阴,肾脏先虚,不救其虚,反以实治,致胃腑亦虚,于是戊癸不合(戊属土,代表胃;癸属水, 代表肾),火无生源, 发而为呃, 是为败呃, 百无一生, 虽有参、附,亦徒然耳。”可见病深及肾而呃者,绝非佳兆。 。

  二、病机
  呃逆的发病,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所谓动膈者,系指膈间之气不利,又为胃气之逆所触动,故曰。动膈。。同时肺气失于疏通,在呃逆发病过程中亦起一定的作用。因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循行胃口,上膈属肺,肺胃之间有经络相连,其气同主于降,二者在生理上互相促进,在病变时相互影响。膈居肺胃之间,今肺胃之气失于下降,则可影响膈间.若膈间之气机不畅,胃气又逆于膈间,加之肺气的。郁痹。,阻碍逆行之气,其气势必形成冲逆之势,而上冲于喉间,故呃声频作,乃致呃逆之证。本病不外虚实两方面,凡寒积于胃,或燥热内盛,或气逆痰阻等,皆属实证范畴,若系胃阴不足,或脾胃阳虚者,皆为虚证。
  本病有偶然性发作者,多由于饮酒,饮后或大笑等因素,致胃气一时不顺,宜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俟气机得顺,可不药而愈。此乃轻证,预后良好。若呈持续发作,呃声不止,或见于其他疾病之中,实证者易治,虚证则难疗。如久病、大病之中,或虚弱之极而出现呃逆之证,多为胃气败竭,真元欲脱之危证。故《景岳全书。呃逆》有。凡此大病之后,或虚赢之极,或以虚损误攻而致呃逆者,此最危证。之说。李梃《医学入门。呃逆》亦说;。久病极是危证,脉数为火,刑金必死.。
  [类证鉴别]
  呃逆之证,须同嗳气、干呕相鉴别.二者同属胃气上逆,临床表现各自有别。暖气素问》称。噫”,《伤寒论》中称。噫气。。其声音沉长,为气从胃中上逆。呃逆声音短促而频。其音发白喉间.干呕者,患者作呕吐状,但有声无物,或仅有少量涎沫而无食物吐出,故又曰“皖”。正如张景岳所说;“哕者,呃逆也……干呕者,无物之吐即呕也,……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后世但以此为鉴,则异说之疑可尽释也。(《景岳全书。呃逆》)。 .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虚实 .
  1.实证。呃逆初起,呃声响亮有力,连续发作,脉多弦滑。若兼食滞者,则呃而脘闷嗳腐。如属气滞者,则呃而胸胁胀满。痰饮内停者,则呃而胸闷痰多,或心悸,目眩。
  2.虚证c呃声时断时续,气怯声低无力。若属阳虚者,可兼畏寒,食少便溏,.腰膝酸软,手足欠温,甚者四肢厥冷。若为阴虚者,可见心烦不安,口舌干燥,脉细数等证。
  (二)察寒热 .
  1.寒证,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舌苔白润。
  2.热证.呃声响亮,面赤,口臭烦渴,溺赤便秘。
  二,治疗原则 .
  呃逆一证,总由气逆,故当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其治疗原则。具体说来,可针对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病因治疗,应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分别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对症治疗,即在上法的基础上,均可加入降逆平呃之品,以疏通膈间之气。
  三,证洽分类
  (一)实证
  1。胃中寒冷证
  症状及分析:
  呃声沉缓有力一一寒邪阻遏,肺胃之气失降,上冲喉间,
  膈间及胃脘不舒一一寒凝气滞,
  得热则减一一寒气得热则散,
  遇寒则甚一一内外之寒相并,以增寒邪之势,
  口不渴,食少,舌苔白润,脉象迟缓一一均属胃中寒冷之象。
  治法:温中祛寒止呃。
  方药:丁香散为主
  (1)方解;丁香、柿蒂,降逆温胃止呃,良姜、炙甘草,温中和胃祛寒
  (2)加减。里寒较甚,四肢厥冷,加吴茱萸,肉桂以温阳散寒而降逆。挟有痰滞,脘闷嗳腐、泛吐痰涎,加厚朴、半夏、枳实、陈皮、麦芽等以行气祛痰导滞。兼气机阻滞,胃脘闷胀,呃逆频作,加木香、旋复花、代赭石以增其理气降逆,和胃止呃之力。
  变证
  (1)寒盛气虚。寒呃日久,或久病呃逆,因于寒者,呃声沉缓无力,胸痞脉迟而细,或形寒气怯,舌苔薄白,治宜温中散寒,益气和胃。可用丁香杮蒂散加橘皮治之。
  (2)胃寒气逆,阳气郁遏;症见呃呃连声,四肢欠温(或厥冷)。治宜理气通阳,和胃平呃。方以橘皮汤宣通阳气,阳气得通,内则寒邪可散,胃气因和,外者旁达四肢,故可使呃逆得止,四肢得温。
  (3)寒邪凝滞,阴浊上逆;症见呃声不止.胸膈满闷,脉沉弦,苔白腻。治宜理气散也……噫者,饱食之息即暖气也,……后世但以此为鉴,则异说之疑可尽释也。(《景岳全书。呃逆》). 、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虚实
  1。实证。呃逆初起,呃声响亮有力,连续发作,脉多弦滑。若兼食滞者,则呃而脘闷嗳腐。如属气滞者,则呃而胸胁胀满。痰饮内停者,则呃而胸闷痰多,或心悸、目眩。
  2.虚证;呃声时断时续,气怯声低无力。若属阳虚者,可兼畏寒,食少便溏,’腰膝酸软,手足欠温,甚者四肢厥冷。若为阴虚者,可见心烦不安,口舌干燥,脉细数等证。
  (二)察寒热 .
  1.寒证: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舌苔白润。
  2.热证:呃声响亮,面赤,口臭烦渴,溺赤便秘。
  二、治疗原则
  呃逆一证,总由气逆,故当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其治疗原则。具体说来,可针对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病因治疗,应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分别旆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对症治疗,即在上法的基础上,均可加入降逆平呃之品,以疏通膈间之气。
  三,证治分类
  (一)实证
  1。胃中寒冷证
  症状及分析。
  呃声沉缓有力一一寒邪阻遏,肺胃之气失降,上冲喉间,
  膈间及胃脘不舒一一寒凝气滞,
  得热则减一一寒气得热则散,
  遇寒则甚一一内外之寒相并,以增寒邪之势,
  口不渴,食少,舌苔白润,脉象迟缓一一均属胃中寒冷之象。
  治法。温中祛寒止呃。
  方药。丁香散为主方。
  (1)方解;丁香、柿蒂,降逆温胃止呃,良姜、炙甘草,温中和胃祛寒
   (2)加减。里寒较甚、四肢厥冷,加吴茱萸、肉桂以温阳散寒而降逆。挟有痰滞,脘闷嗳腐、泛吐痰涎,加厚朴、半夏、枳实、陈皮、麦芽等以行气祛痰导滞。兼气机阻滞。胃脘闷胀,呃逆频作,加木香、旋复花、代赭石以增其理气降逆,和胃止呃之力。
  变证
  ①寒盛气虚;寒呃日久,或久病呃逆,因于寒者,呃声沉缓无力,胸痞脉迟而细,或形寒气怯,舌苔薄白,治宜温中散寒,益气和胃。可用丁香杮蒂散加橘皮治之。
  (2)胃寒气逆,阳气郁遏;症见呃呃连声,四肢欠温(或厥冷)。治宜理气通阳,和胃平呃。方以橘皮汤宣通阳气,阳气得通,内则寒邪可散,胃气因和,外者旁达四肢,故可使呃逆得止,四肢得温.
  (3)寒邪凝滞,阴浊上逆;症见呃声不止.胸膈满闷,脉沉弦,苔白腻。治宜理气散寒,化痰和胃。可用橘皮干姜汤合二陈汤加减。
  2.胃火上冲证
  症状及分析:
  呃声响亮,冲逆而出一一实热内蕴胃肠,胃火上冲,
  口臭烦渴,喜冷饮一一胃中积热,津液耗伤,
  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一一肠间燥结,
  舌苔黄,脉滑数一一为胃热内盛之征.
  治法。清胃泄热。 .
  方药.竹叶石膏汤或小承气汤加减。或用安胃饮。
  ①方解:竹叶石膏汤中,竹叶、石膏,清胃泄热,人参(易沙参)、麦冬,养阴生津,半夏,和胃降逆,粳米,甘草,调养胃气。
  小承气汤,大黄,泄热通腑,厚朴,枳实,宽中下气。
  二方比较:竹叶石膏汤适用于胃火上冲,胃热伤津而无阳明腑实的呃逆之证,小承气汤针对阳明腑实而设,可用于呃而腹满,大便秘结,泄热通腑,腑气通则胃气降,呃自除。若二者兼见者,还可用两方化裁合用。
  (2)加减:用竹叶石膏汤时,可加柿蒂降逆平呃。热郁气滞,脘腹痞满难消可加槟榔,莱菔子,破积消痞。兼呕吐者,加竹茹清热和胃降逆。烦渴引饮(热盛伤津),重用石膏,加知母,天花粉以清热生津。 .
  变证
  (1)湿热中阻.症见脘痞懊侬,小便不利,舌苔黄腻。宜用辛苦通降之法。方用《症因脉治》泻心汤加吴茱萸、栀子、黄芩等
  (2)热伤气阴.症见口渴喜饮,呃而纳呆, 舌红少津, 脉数而弱。治宜降逆平呃,益气养阴兼以清热。可用《济生》橘皮竹茹汤加减。
  (3)膈间郁热,阳明腑实:症见呃声响亮,胸膈烦热,面赤口渴,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除烦,泻火通便。可用凉膈散加减。
  3。气逆痰阻证
  症状及分析.
  呃逆连声一一肝气逆乘肺胃,胃气上冲, 、
  胸胁胀闷一一胁乃肝之分野,旰气循经犯肺,
  抑郁恼怒则发作,情志转舒则稍缓一一肝恶抑郁而喜条达,故与情志关系至密,
  恶心,饮食不下,头昏目眩一一胃失和降,痰浊中阻,清阳不升之故,
  舌苔薄腻,脉弦而滑一一为旰旺气盛并兼痰湿之证。
  治法。降气化痰,和胃止呃。
  方药:旋复代赭石汤加减
  (1)方解:旋复花、代赭石,降肝胃之逆气,生姜、半夏,和胃化痰,降逆平呃,人参、甘草、大枣,补益脾胃。
  (2)加减:气逆痰阻,正气不虚者,可去人参、甘草、大枣以防壅滞气机,加茯苓、陈皮即取二二陈汤之意,以化痰和胃,降逆平呃。胸胁胀闷疼痛,加川栋、郁金等以增强疏旰解郁之功。气郁化火、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加栀子,黄连或用左金丸,清肝泻火。 .
  变证
  (1)痰涎壅盛.症见胸胁满闷,呃声连续不止,苔腻脉滑,可用人参芦一味,浓煎顿服,再依法探吐,其痰涎吐出,呃逆可止。如《古今医统大全。咳逆门》说;“药以……清痰顺气,不效者,必须吐法,以人参芦煎汤,入煨盐少许饮之,少倾探吐胶固痰涎,其效立已。”
  (2)气滞日久,瘀血内结.症见呃逆,其声深重,胸胁刺痛,口干不渴,或久呃不止,诸药罔效,舌质暗红,或见瘀斑,脉弦或沉。治宜疏旰理气,活血化瘀。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二)虚证
  1.脾胃阳虚证
  症状及分析,
  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饮食少思一一脾胃阳虚,生化之源不足,升降失常,胃虚气逆,
  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困怠乏力一一乃脾阳不足所致,
  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一一脾胃阳虚之征.
  治法。温阳补中,和胃降逆。
  方药。理中汤加味
  (1)方解:党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干姜,温脾胃之阳。
  (2)加减:本方治脾胃阳虚之呃逆, 应加吴茱萸、丁香, 温胃透膈以平呃。兼食滞者,可稍佐陈皮、谷麦芽、楂曲之类以理气化滞。
  变证
  (1)脾胃气虚。症见食纳不佳,呃逆连声,声轻浅短,脉虚、舌淡苔少。治宜健脾益气,和胃降逆而平呃。可因香砂六君子汤
  (2)中气大亏:症见气短懒言,呃声低弱,难续,体倦乏力,脉虚弱。治宜补中益气。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3)病深及肾,肾失摄纳:症见呃声低微而断续,面色灰暗,汗出肢冷,腰膝酸软,脉沉细,舌质淡胖。治宜补肾纳气。可用金匮肾气丸加补骨脂、紫石英、胡桃肉等。亦可配用黑锡丹摄纳肾气。
  2。胃阴不足证
  症状及分析。
  呃声急促一一阴液耗伤,胃失濡润,难以和降,
  气不连续一一逆气无力,
  口干舌燥,烦躁不安一一津液耗伤,虚热内扰,
  舌红而干或有裂纹,脉细数一一均为津液亏耗之征。
  治法:养胃生津,和中降逆。
  方药:益胃汤加减
  (1)方解:沙参、麦冬、玉竹、生地、石斛一一滋养胃液而生滓,冰糖一一味甘,取甘守津还之意。

  (2)加减。本方治胃阴不足之呃逆,均需加枇杷叶、柿蒂、刀豆子以和降肺胃而平呃逆。胸闷纳呆(气滞食积),加玫瑰花、炒谷芽、炒麦芽理气消食。气阴两虚(神疲气怯,不思饮食),加党参,山药益气健脾。 .
  变证
  (1)肝肾阴虚,相火挟冲气上逆。,症见呃逆声短无力, 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治宜滋阴降火。可用大补阴丸加减
  (2)胃中虚火上逆:症见呃逆,咽喉不利,口渴,舌尖红,脉虚数。治宜滋养胃津,降逆下气.可用麦门冬汤加减
┏━━━━━━━━┳━━━━━━━━━━━━━━━━━━━┳━━━━━━━┳━━━━━━━┳━━━━━━┓
┃ 分类      ┃ 症 状                 ┃ 病 机    ┃ 治 法     ┃ 主方    ┃
┣━━━┳━━━━╋━━━━━━━━━━━┳━━━━━━━╋━━━━━━━╋━━━━━━━╋━━━━━━┫
┃    ┃ 胃   ┃ 主 症        ┃ 兼症     ┃寒积于中,胃 ┃温中祛寒止呃 ┃丁香散    ┃
┃    ┃    ┣━━━━━━━━━━━╋━━━━━━━┫        ┃       ┃       ┃
┃    ┃ 中   ┃           ┃        ┃气上逆    ┃       ┃       ┃
┃    ┃ 寒   ┃呃声沉缓有力,得热  ┃膈间及胃脘不  ┃       ┃        ┃      ┃
┃ 实   ┃ 冷  ┃则减,遇寒则甚,舌   ┃适,口不渴,  ┃      ┃         ┃      ┃
┃    ┃ 证  ┃苔白润,脉迟缓     ┃食少      ┃      ┃        ┃       ┃
┃    ┣━━━━╋━━━━━━━━━━━╋━━━━━━━╋━━━━━━━╋━━━━━━━╋━━━━━━┫
┃    ┃胃火上  ┃呃声响亮,冲逆而出, ┃口燥舌干,便  ┃阳明腑实,胃 ┃清胃泄热    ┃竹叶石膏汤 ┃
┃    ┃     ┃口臭烦渴,喜冷饮,  ┃结尿赤     ┃火上冲    ┃        ┃或小承气汤 ┃
┃    ┃冲证   ┃           ┃        ┃       ┃        ┃      ┃
┃    ┃     ┃舌苔黄,脉滑数    ┃        ┃       ┃        ┃      ┃
┃    ┣━━━━╋━━━━━━━━━━━╋━━━━━━━╋━━━━━━━╋━━━━━━━╋━━━━━━┫
┃    ┃ 痰   ┃            ┃恶心,饮食不 ┃肝郁乘脾,痰  ┃降气化痰,和 ┃旋覆代赭汤 ┃
┃ 证   ┃ 阻   ┃呃逆连声,胸胁胀闷, ┃       ┃阻胃逆     ┃胃止呃    ┃      ┃
┃    ┃ 气   ┃抑郁恼怒则发作,情   ┃下,头目昏眩 ┃        ┃       ┃      ┃
┃ +   ┃ 逆   ┃志转舒则稍缓,苔薄   ┃       ┃        ┃       ┃      ┃
┃    ┃ 证   ┃白,脉弦滑       ┃       ┃        ┃       ┃      ┃
┣━━━╋━━━━╋━━━━━━━━━━━╋━━━━━━━╋━━━━━━━╋━━━━━━━╋━━━━━━┫
┃    ┃ 脾   ┃           ┃面黄肌瘦,困  ┃脾虚中寒,胃  ┃温补脾胃,和 ┃理中汤   ┃
┃    ┃ 胃   ┃呃声低沉无力,气不  ┃        ┃        ┃       ┃      ┃
┃ 虚   ┃ 阳   ┃接续,饮食少思,手  ┃怠乏力     ┃失和降     ┃胃降逆   ┃       ┃
┃    ┃ 虚   ┃足不温,舌淡苔薄,  ┃        ┃        ┃       ┃      ┃
┃    ┃     ┃脉细弱无力      ┃        ┃        ┃       ┃      ┃
┃    ┃ 证   ┃           ┃         ┃       ┃       ┃      ┃
┃    ┣━━━━╋━━━━━━━━━━━╋━━━━━━━╋━━━━━━━╋━━━━━━━╋━━━━━━┫
┃ 证   ┃胃阴不 ┃呃声急促,气不连续, ┃口干舌燥,便  ┃阴液耗伤,胃  ┃养胃生津,和 ┃益胃汤   ┃
┃    ┃     ┃舌红而干或有裂纹,  ┃于纳差     ┃失濡润     ┃中降逆    ┃      ┃
┃    ┃足证   ┃           ┃        ┃        ┃       ┃      ┃
┃    ┃     ┃脉细数        ┃        ┃        ┃       ┃      ┃
┗━━━┻━━━━┻━━━━━━━━━━━┻━━━━━━━┻━━━━━━━┻━━━━━━━┻━━━━━━┛
  四,其他治法
  (一)单方验方
  1.胃寒呃逆
  (1)毕澄茄、高良姜各等分,研末,每7克,水煎入醋少许服用(《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2)花椒微炒,去目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15丸,醋汤下(《万病回春》)。
  (3)刀豆子(炙存性)研细末,每服3克,以酒送下(《兰台轨范》)。
  (4)半夏9克,生姜20克,丁香9克,水煎服(《实用中医内科学》。罗国钧编)。
  2.胃热呃逆
  (1)刀豆子三枚(用竹刀切碎),枇杷叶6克,水煎服(《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2)柿蒂9克,丁香3克,黄连6克,水煎服(《实用中医内科学》.罗国钧编)。
  3.病深及肾 .
  吴茱萸酢炒热、橘皮、附子各等分为末,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70丸,姜汤送下。(《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呃门》)。
  4.顽固性呃逆
  韭菜子(生或炒均可)研末,每服9克,开水送下(《实用中医内科学》.罗国钧编)。
  (二)外治法
  1.导引法 .
  口含开水,并将手指掩塞耳鼻,然后吞下开水,稍等片刻放开手指,如一次不效,
可行2,-,-3次(《中医外洽法》曹欣荣、詹永康编)。
  2.取嚏法
  取纸捻通鼻取嚏即止,重症牙皂一条去子研细末,用少许吹鼻取嚏,可治偶然呃逆(同上)。
  3.指压内关穴法
呃逆频作时,患者以左手拇指紧压右手内关穴10分钟(同上).
  (三)针灸疗法 ,
  1.针刺,内关,膈俞,中脘、足三里,均宜留针作间歇捻转。适用于呃逆实证.
  2.灸法;气海、中脘、膻中可起温胃益气的作用。适用于危证或寒证。
  (预防与护理)
  一、预防 .
  1.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对气逆痰阻的呃逆患者,要作好思想工作,解除其恐惧心理,更不能使患者恼怒。
  2。饮食失调,素有胃寒者,勿食生冷或饮冷,更不能误服寒凉之药。若胃中有热者,忌食辛辣煎炒之食物或温燥之药。否则,寒得寒助,热得热增,易使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呃逆之证。
  二,护理
  对虚证特别是病深及肾,或虚羸之极而出现的呃逆之证,病人需静卧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切勿惊扰病人,以防元气速脱。同时注意脉象的变化,特别察其跌阳脉和太溪脉的有无。若二脉俱难以寻,标志着近期有生命之忧。
  (结语)
  呃逆,古称为。哕。,俗称。打呃忒”。主要临床表现为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历代医家对本病证皆有详论,到清代对其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认识至臻完善。本病的发病机理,总由胃气上冲动膈而成,同时与肺气失于宣通也有一定的关系。临床辨证,以虚实两类作为要领。实者,包括胃中寒冷、胃火上冲、气逆痰阻等方面。虚者,主要指脾胃阳虚及胃阴不足而言。
  关于呃逆的治疗总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冲为原则。临床施治,应着重在消除病因的基础上,加降逆平呃之品,即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
  呃逆一证,病情的轻重差别极大,偶然性呃逆,大都轻浅,只需简易治疗,可不药而愈。持续性呃逆,则服药可使渐平。若慢性虚弱疾患,出现呃逆者,每为病势转向严重的表现。尤其病深及肾或极度虚羸之人,若见此证,往往提示为胃气将绝,元气欲脱的不详之兆。

  [文献选录]
  《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之复,清气大举,甚则心痛否满,腹胀而泄,呕苦歙哕,烦心,病在鬲中。”
  《金匮要略。黄疸病》篇。“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
  《诸病源候论。呕哕病诸候》:“脾胃俱虚,……故令新谷入胃,不能传化,故谷之气,与新谷相干,胃气则逆,胃逆则脾胀气逆,因遇冷折之,则哕也。”
  《圣济总录。卷第四十七.胃门。哕》;“治胃口冷,哕逆不止,神效方。大枣一枚(青州者去核)。右一味,入胡椒七粒,合定湿纸裹煨熟,地上纸衬,出火毒去纸,空心细嚼,温酒送下,粥投之,以效为度。”
  《伤寒明理论.卷二。哕》:“伤寒大吐大下之后极虚,复发汗出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证治准绳。杂病。第三册。呃逆》;“呃逆一证,有虚、有实、有火、有痰,有水气,不可专作伤寒。” .
  《医碥。卷二。杂症.呃逆》;“惟重病得此,多为气脱,凡见其呃,自丹田而上,久久乃一声,通身振动者是危候,恐难治矣。”
  《类证治裁。呃逆》;“盖呃逆,皆是寒热错杂,二气相搏,故治之亦多寒热相兼之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