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说只有花仙子能听懂植物说话 | 我想和你的专业谈谈

 逍遥李X 2015-11-18


当外面旅行时,常看见许多不熟悉的花花草草,堂主常常幻想,要是自己在这时恰巧说出它们的名字,再小百科地说出两点它的习性,是不是超拉风?


机智的小伙伴肯定会和我说:堂主,百度啊

可这怎么百度?拍个图去提问,然后在线等……

这显然来不及啊……怎么办,还是得平时多读书啊!今天两位植物学专业的小伙伴文超和小鹍,就来给大家出谋划策。不要一想到植物学的书籍就觉得太专业看不懂,像下面几本,不仅有趣,而且还能帮你听懂植物朋友们的悄悄话呢?


这是什么花?能吃吗……




1
你好!植物

喵喵植物控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年


《你好!植物》以讲故事的口吻给大家科普了许多植物学的知识,介绍了近300种南北东西喜闻乐见的花草,还纠正了很多大众误区,如名字中带“兰”的却不是兰科植物。它还会唤起你儿时的回忆,桃金娘、地菍、悬钩子,童年时那些生在墙角的小伙伴这时也会来和你分享它们的故事。


喵喵植物控是一个公益性植物科普组织,本书是由组织里的植物发烧友编写,可别小看这些人,里面有植物园和植物所的科研人员,也有资深的植物爱好者,还有各大院校的专业老师和优秀学生。植物分类是他们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喵星人。


2
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


史军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


一本让技术时代最靠谱的入门级吃货指导手册。有读者戏称,本书作者完全可以开个专栏,就叫“卖茶胖汉的茶杯里装满宇宙”……一个有技术又有情怀的植物学家,埋首几百篇学术文献,经过充分考察,终于可以严肃地回答我们面对植物最经典的三个问题:可以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作者史军,植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把川味的辣奉为中华料理的精髓。友情提示:不要深夜挑战这本书,你会越读越饿,越看越馋。


花的世界,比人精彩



3
玫瑰之吻



伯恩哈特 译者: 刘华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花是衡量我们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尺”。很少有人会不喜欢花,但实话说,懂花、细心观察过花的人不算多。这部优美、简明的著作从你所熟悉的玫瑰萼片讲起,内容涉及花的结构,何时开放、何时凋零,传粉与昆虫的互动等等。在作者的笔下,每一株纤弱的植物,都是一个摇曳的工厂。其繁忙与生机,不亚于人类社会里任何一间老字号商埠。


4
植物的欲望


[美] 迈克尔·波伦 译者: 王毅 上海人民出版社

书中讲述了四种植物:苹果、郁金香、大麻和马钤薯与人类之间的故事。迈克尔·波伦把它们分别代表人类的四种欲望:甘甜、美丽、陶醉和控制。人们从植物身上达成了欲望,而植物也从人类欲望而扩散繁殖,就如同一对舞者,缺少谁都无法完成一支动人的舞蹈。将植物视为我们的合作者,“意味着有所不同地看待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也视为其他物种的设计和欲望的对象。”


5
植物的象征


(德)玛莉安娜.·波伊谢特 黄明嘉、俞宙明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


《植物的象征》介绍了101种植物,作者玛丽安娜·波伊谢特是德国著名的园艺家、植物学家。她追踪植物在地球上的蔓延途经植,讲述以植物特性为背景产生的童话传说或象征内容。这些象征今天读起来都很有意思,像丁香是法国保皇党,常春藤是意大利共和党。斑叶海芋是阴茎,洋葱是月经……



6
种子的信仰

梭罗 王海萌 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0


身为田园诗人,梭罗在1854年出版的《瓦尔登湖》中倡导的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最好的隐居指南,而他科学家的身份却被持续忽略了一百多年。


实际上,在结束瓦尔登湖两年的隐居生活后,隐居者梭罗摇身一变成为农夫梭罗,用十年写了9000页的植物学日记。《种子的信仰》一书汇集了其中的精华,故事从一颗简单的油松果实开始,渐渐蔓延到白桦、红枫、黑白柳絮。我们听梭罗一路讲述森林的故事,惊叹于他细致的科学观察和对语言的诗意掌握。


7
花卉圣经

[荷]斯奥道勒斯·克拉迪斯 [英] 约瑟夫·达顿·胡克 [法] 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这本花卉图谱,其每张图片,都已以数十种语言,数百种版本连续三百年流布世界各地。这些作品,代表着植物图谱绘画的最高水准,至今未被超越。


书中的179幅花卉图谱,记录了西方“地理大发现”出现的各种激动人心的物种,每一幅都是由300多年来最杰出的花卉画家精心绘制而成。本书不仅是对各种新奇物种的系统整理和形象再现,更在其一丝不苟的不动声色中,记录了16世纪以来西方“发现世界”的狂喜。


你能听到植物的诉说吗?


8
植物的故事

[英]安娜·帕福德 译者: 周继岚/刘路明 三联书店 2008年


这本书书名译得不正确,为了抢眼球,故意译成“植物的故事”,它的原名是《The Naming of Names》,讲的是植物著作的历史,以及植物分类法的历史。


安娜·帕福德,英国《独立报》园艺版记者。在本书中,作者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惊险离奇的植物考古学之旅。她与大家一起分享人类最古老的农业园艺活动,了解人类祖先为原始植物命名的曲折历程,介绍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植物及其习性和分类,也告诉我们,人类祖先是如何敬畏大自然、信仰大自然对物种的安排。



9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丹尼尔·查莫维茨 译者:刘夙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年


本书作者丹尼尔·查莫维茨, 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植物生物科学中心主任。他是专业的植物学家,和部分介于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心灵鸡汤不同,作者固守科学领域,引领读者在科学的范围内重新考量植物。


本书带换位成植物来看待世界,你会发现:植物会看、会闻、会触摸、有记忆。梁文道点评此书时曾说道:“如果它(植物)真的能够感知到这个世界,那整个我们人类的生活会改变的,我们跟植物的关系会彻底被改变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