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8岁的肖英是山西省太谷县国税局有名的大忙人,作为办公室副主任,他承担着党务政务事务等十余项工作。但自从1997年起,他除了工作外还有一项“副业”——照顾老八路的百岁遗孀范玉兰。19年来,他实心实意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温暖了她孤寂的晚年。 在范玉兰家,肖英和妻女围坐在老人身边有说有笑,妻子不时对老人嘘寒问暖。范玉兰紧紧握住记者的手说,一天她做梦梦见好大的水,是好运气的征兆,当时她就想是不是肖英要来了,第二天肖英果然来看望她了。说完,老人爽朗地笑了。 “如果说刚开始把照顾老人当作一项任务,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早已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奶奶。老人家的开朗豁达、睿智坚韧让我受益匪浅。”肖英说。 “师傅做炸药看炸药库,她做军鞋缝军衣” 日前,记者到太谷县白城村看望171处八路军战士段东元的遗孀范玉兰老人。在大门口巧遇段东元曾经的“小战友”、如今八十多岁的邻居刘恒才。谈起段东元和老伴范玉兰曾经的工作生活,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的经历非常相似,但是年龄上差一代人。”刘恒才说。抗战时期,他们在河北省阜平的华北兵工局为八路军生产弹药,那时候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口罩、手套、工作服,也没工资,仅有一日三餐。太原解放后,他们先后来到太原晋西机械厂工作,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又到太谷县看护火药仓库。 提到段东元的百岁遗孀范玉兰,刘恒才说,她非常乐观坚强,段东元曾跟他聊过妻子“千里寻夫”的故事。原来,段东元夫妻俩都是山西五台籍人,抗战期间,段东元离开家乡到八路军兵工厂制造炸药,后来,一个同乡从外地回乡告诉范玉兰,段东元已经牺牲,希望她能嫁给自己,但范玉兰不相信,她带上儿子,化装成乞丐,穿越敌占区封锁线,千里寻夫。在河北省阜平找到丈夫、全家团聚后,她在部队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抗日救亡贡献力量。 “范玉兰在部队做军鞋、缝军衣、军被,非常能干,解放后,也是一辈子勤俭持家。”刘恒才说。 新中国成立后,刘恒才和段东元一起,到太谷县看护火药仓库,责任重大。为了防止炸药过热,他们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去“凉库”,把门窗打开通风,保证库房的温度不能太高。到白天外面温度升高了,他们又要去把门窗关好。当时一个库房存放180吨炸药,一个保管员要看护6个库房。为了防爆,他们要确保库房内没有老鼠、虫子和蜘蛛网;防爆墙、地面、房顶、麻袋上都不能长草。“那个年代的人干活不讲价钱,我们仓库从来没有出过事故,师傅更是实干实在。”刘恒才一直尊称段东元为“师傅”。 范玉兰的小女儿、今年62岁的段春芳说,1957年父亲去世,他们兄妹3人分别在四川、北京和内蒙古安家工作。如今大哥已经离世,大姐常年有病。母亲性格刚强,不去儿女家住,不愿给儿女添麻烦,而自己一年中只能有几个月照顾母亲,“近20年,都是肖英照顾我母亲,我们作子女的,用感谢两个字难以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 “肖英几次救了我的命” 范玉兰老人已经103岁高龄,但眼不花,耳不聋。聊起现在的生活,老人反复对记者说,“感谢肖英”。 19年前肖英与老人结缘。当时太谷县国税局团支部已经照顾老人两年,肖英接过“接力棒”后,每周至少一次去看望老人,帮她打扫卫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老人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段时间,肖英自掏腰包预发老人的“工资”。 原来,范玉兰老人的遗属费以前在乡里领取,不需要身份证。后来改为到县人事局领,同时要求用二代身份证到银行办卡领取。公安局工作人员到老人家拍了4次照片才把事情办成,于是,在那一年半时间内,肖英每月自己拿出550元先给老人,供老人生活之用。 老人说:“肖英还几次救过我的命。”2008年,范玉兰老人突然病倒,高烧持续不退,咳喘不止,当时回家探亲的大女儿及丈夫考虑老人年龄太大,主张在家里输液治疗,但肖英坚持送医院治疗。后来据主治医师讲,老人是病毒性感染,多种脏器已被感染,肺部感染特别严重,如果迟来一两天就会有生命危险。 3年前,老人100周岁那年,在去厕所的路上不慎绊倒,右腿骨折,有点迷信的她觉得自己年逾百岁,应是大限已至。她撑着病体,挪回屋内竟穿好寿衣,躺在床上等待。那天,肖英外出工作,恰巧路过老人家,就去看望老人,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他当即联系县正骨医院,请来医生给老人治疗,还到处寻找加快骨伤愈合的偏方。那次,肖英花了1000多元给老人买药,还请假十多天照顾老人。 在肖英照顾老人的19年里,这样的事非常多。去年腊月三十,肖英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后回家了,没想到,大年初一凌晨三四点,老人开始咳血。初一早晨肖英接到敬老院的电话,立即赶到敬老院,坚持让老人住院治疗,过年期间,肖英就一直守护在老人身旁,并垫付了5000元住院押金。 那几天下雪,老人的女儿回不来,肖英就白天晚上一直陪护,端屎端尿。做CT时,老人又喊又叫,发高烧神志不清,肖英和护士根本没办法,最后肖英把自己的父亲和妻子都叫到医院,陪伴老人做检查。 老人手机里的亲情号码 每个双休日去照顾老人,已成为肖英生活的一部分。一到星期天,肖英就带上他的“老三件”抹布、扫帚、梳子,去老人家里清理卫生,给老人梳洗头发,擦洗身子,风雨无阻。 肖英回忆说,2010年冬季的一天,下着鹅毛大雪,路上积雪足有七八寸厚,汽车无法通行,他步行10多公里去看老人。经过一个陡坡时,他滑了一下,狠狠地摔到地上,导致锁骨骨折。但为了不让老人惦记,他还是忍着疼痛到老人家帮助打扫卫生。老人说,那天肖英来了之后,不像平时那样有说有笑,一举一动都有些别扭。老人当时心想是不是英子家里有啥事,后来才知道肖英骨折了。老人心疼地说:“真是个‘死心眼’的傻孩子。” 2006年夏天,太谷县连续20多天阴雨。一天,倾盆大雨下了一个多小时没有变小的趋势,房屋漏雨把老人急得团团转,90多岁的她不敢冒雨外出找人维修。正在老人着急时,浑身湿漉漉的肖英赶来了,他夹着一卷塑料布,看到屋里的情况二话不说就爬上屋顶,把塑料布铺满屋顶,用砖头压好。房里不漏雨了,老人非常高兴。那次因为淋雨,肖英病了一个星期。 1997年~2004年间,肖英每个星期还为老人打好够一个星期做饭取暖用的煤糕,直到2005年以后她用上电磁灶做饭。范玉兰在小屋后开了一小块自留地种菜,肖英就帮她翻地、除草、给她从老家带秧苗。逢年过节肖英还不忘给老人送粽子、月饼等。 “中秋节、端午节、春节三大节日我肯定去看老人。中国传统节日就应该合家团聚,老人自己很孤单。”肖英说,“逢年过节,我会用手机拨通她女儿的电话,通过电话让她的儿孙们给老人拜个年。老人一打电话就哭。” 为了方便老人联系自己,肖英曾自己花钱为老人买了一个老年手机。在这部手机里,还有一个特别设置的亲情号码“1”,老人只要按“1”键,就能拨通肖英的手机。 “他是个实心眼的傻孩子,实心实意对我好,就像我的亲孙子。”范玉兰老人拉着记者的手说。 而老人对肖英也格外疼爱。每次肖英去,她都拿出平时留下的花生、红枣、巧克力等小零食热情招待他。肖英告诉记者,去年腊月三十,他带着女儿去给老人拜年,老人提前请敬老院护工买好了瓜子,然后就把瓜子袋子一直攥在手里,等肖英到时,老人叫护工拿来盘子,把瓜子全倒在盘子里让肖英吃。老人还从枕头底下摸出200元钱,非得给肖英女儿压岁钱。 “老人把瓜子袋紧紧攥在手里,舍不得给别人吃,老人对我很亲。”肖英说。 “肖英给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 2015年6月,肖英因19年如一日无私照顾百岁老人而荣登“中国好人榜”。但在他看来,范玉兰老人以百年阅历给了他智慧和力量,他从老人身上学到感恩、执着、谨言慎行、艰苦朴素等可贵品质。 “我沾了肖英的福气了,他就是我的福疙瘩。”在范玉兰家中,老人不停地对记者说。她对肖英非常亲。老人原来住在二三十米深的巷子里,虽然有关节炎,但每次肖英走的时候,她都要扶着墙、拄着拐把他送到巷子口。 “我给她买的电暖气不舍得用,怕费电;给她买的新床单不舍得铺,说浪费。”肖英说,老人非常勤俭,曾经多次给自己讲她曾经艰苦的生活。她说,现在日子过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忘。 “老人常告诫我,党员干部就应该听党的话,不能私字当头,不做贪赃枉法的事;要少说多做,把说的功夫放到做上。”老人很睿智,有思想。 肖英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品质和行为感染着全局干部职工,特别是青年一代。太谷县国税局税务人员经常开展扶贫济困、敬老爱幼公益志愿活动。多年来,他们扶助、关心该县范村镇孤儿院的十多名儿童,过年过节都送去衣物、食品、文具等,给孩子们讲故事,一起做游戏,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 “肖英的爱心行动为局里全体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太谷县国税局局长王守清说。在局里,肖英一直默默无闻,工作不图名利,他的事迹为年轻人树立了一个身边的榜样,对全体干部职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现在,每到节假日,局里的税务人员轮流去看望老人,给老人洗衣服,陪老人聊天,让老人精神充实,不觉得孤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