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我和一位老师的通信 卢志文 11月1日,我在海口开会,晚上打开电子信箱,看到一封署着“一个普通的翔宇人”的“匿名信”,是说淮安外国语学校事情的。在集团,我有好些“蒙面”的朋友,他们通过电子邮件给我写信,并不署名或者干脆变着花样用妮称,我也不去打听他们是谁。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给我写信没有任何负担,可以实话实说,可以大发牢骚,我也可以借此机会多了解一些基层情况。所以,看到这样的信,我总要仔细阅读并认真回复。 这是一封充满火药味的信: “外国语近两个月来,简直是暗无天日!会太多,会太长,会太浪费!话太多,话太长,话太难听!” “我想说:这是一个有着一流的学生,一流的老师,最差劲的领导的学校!领导没有的话,照样可以运行两个月,因为她有一个很好的体制啊!有了领导,反而破坏了大家的情绪!!!” “也许,您太忙。我这封信更是让您烦心!对不起了!同时,作为翔宇人,我无法忍受这样的领导!” 领导说话“太难听”,惹得我们这位老师生气。我看这位老师的这几句话也好听不到哪里去!看来,人们总是只顾自己讲难听话痛快,都没有顾及难听话给人带来的不快。 此前,我已经大体上知道学校里老师关于开会的一些议论。新学期淮外调整了领导班子,新一届领导集体充满朝气,工作热情很高,开学头一个月各部门会议比较多,领导讲话比较长,有时一些话也说得比较重,甚至用到“下岗”之类的词,一些老师颇有微词。但怎么也不可能如信中所言“暗无天日”了呀!至于什么“最差劲的领导”之类的话,则几近于漫骂,哪里还是老师的语言。 当时海口会议时间很紧,我就匆匆回了封信,大意是我很重视你所反映的情况,我会仔细了解详情,并对会议制度做进一步规范。我没有立即就他来信的说话方式给予任何批评。 回来后,我去淮外找了一些老师了解情况,也找了几位干部谈了心。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校长跟老师讲话不能轻言“下岗”这个词,公办学校校长用“下岗”吓唬老师,连胆小的老师也吓不住,大家都知道在这个问题上校长说了也不算数,既然说了没用,为什么还要说呢?而民办学校,校长是有尚方宝剑的,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既然大家都明白,为什么要挂在嘴上说呢,弄得人心惶惶的。因此,校长动辍言下岗,这是管理大忌。其实,尚方宝剑的作用,在于有,而不在于用。悬而不用才是至用! 调查中,我还了解到一些情况,就是有个别老师喜欢发牢骚,且不分场合,这个苗头很不好,容易动了军心,坏了教风,压了正气。我先后找了一些人谈话,也在相关会议上阐述了我的观点。对一些现象也提出了严肃的批评。 两天后,我收到了那位老师的一封回信: “一个普通的翔宇人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锅里有,碗里决不会少。至少这只碗有地方伸!” “一个百忙中的校长回了一封充满了牢骚的信,还那么的平和,让我真的领会什么叫‘宽心容物’。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离开‘翔宇’,但是我们希望是在她最鼎盛的时候。” 那天,我正好有点时间,我就给他回了下面这封信。 老师如晤: 两信均悉。记得前一封信是在海口回的,虽然很匆忙(会议间隙,回房间拨号上的网),想不起来有任何“牢骚”的话,你能不能把我给你的信再读一遍。我只记得当时觉得能有老师向我反映情况,应该好好珍惜。怎么会变成了“充满牢骚的信”? 你能向我反映学校问题,说明你是关心学校的,这非常好。我也真诚地希望交一些“蒙面”的朋友,那样容易听到实话,这是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虽然,不瞒你说,我对你的说话方式有看法,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说到“牢骚”,我一直以为发“牢骚”是一种于事无补的方式。有什么话都可以心平气和地谈,说一些过激的话只能呈一时的口舌之快,不一定有最佳效果。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乱发牢骚。 我深以为憾的是,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和老师们好好交谈。我觉得每当我和他们深入交谈的时候,我就会发现许多感人的事迹,见证更多美丽的灵魂。 集团网站已经开通,我特地开了一个“学校管理论坛”,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直接在论坛发帖子,个别尖锐的问题如涉及翔宇形象不便在论坛公开的还可以直接给我发短信。 我们需要的是“建设性”的建议,不负责任的发一通牢骚谁都会的,但发完之后,除了让大家动摇军心之外,啥也没有留下,这就不好了。就如“高考”,大家都可以痛骂一顿,并列举高考的种种积弊,看了让人觉得将“高考”打入十八层地狱才解恨,但是,请你回答用什么方式代替高考的时候,当你再建设性地深入思考的时候,你也会觉得高考虽然不好,却是当下最优化的选择! 我也曾有过“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迈,当然也有过“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牢骚,但,随着未来生命历程的渐短,我感到最高效的举动就是“一点一点地去做”,做,往最好处去做!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牢骚满腹,一事无成”的人,我们都不要去做那样的人。 你说得非常好:也许我们有一天会离开翔宇,我们希望是在她鼎盛的时候。我们会带着成功的骄傲回去对着晚霞遥想当年。那时,你也许会告诉我,啊,这么多年了,你不知道吧,我就是经常给你发邮件的那位呀!我会流着老泪拥抱你的(顾不得是男还是女了)!谢谢你! 卢志文 第二天,我收到了他的回信。 卢校: 您好! 上封信是我表意不清,您误会了!我是说我那封信充满牢骚,不是您的。看完您的信,我很感动。您不仅有着过人的能力,还有着深厚的社会情感,同时还会注意到一些细枝末节,这是我见过的最有人性的领导。只要您在这个集团,我或者我们决不离开,除非我给集团蒙羞! 我有个建议,您考虑一下。我们集团的电脑都组成了校园网络,不好好利用真是可惜!我以前一直想搞个《题库集》,一个人实在是很难,量太大。能不能要求每个备课组建一个以《某某备课组教育资源》为名的文件夹,其中再包含《试卷》《作业纸》《上课心得》《知识点分类题库》。这件事不应该一下建成,而是日积月累!要求每个备课组的这个文件夹必须共享。您以为如何? 另外,我想您是否可以在某个正式的场合说说您的电子邮箱,大家都知道了会更有利于您的管理。所有的翔宇人,对您充满了信心。 就此搁笔。好好保重您的身体,注意锻炼,多睡点觉,真希望有你这么一个哥哥! 一切顺利! 2002年11月10日 我赶紧把他给我的前一封信再仔细看一遍,的确,我也误会了他的原意。 我忽然想起了一句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