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则细节教育案例

 江山携手 2015-11-18

翔宇尽管没用重罚之法,但却借鉴了这种思路——建立随地吐痰者档案,长期陈列随地吐痰者名单。

集团印制提示条——

XX同学(同志):您在翔宇校园内随地吐痰,您的名字将会出现在学校的公示橱窗里,并入校史陈列室。现赠面纸一张,请您习用,再附短文一篇,劳您一读。谢谢!

抓到随地吐痰者,礼貌地询问姓名,恭敬地递上提示条,并送面纸一张和卢志文的那篇《我的教育理想:翔宇人不随地吐痰》的短文。校史陈列室备《翔宇随地吐痰者警示录》“纪念”册,橱窗辟“翔宇随地吐痰者公示栏”,长期陈列这些人的“芳名”,以作警示。

卢志文认为,外力作用可以制止随地吐痰,但最终还是要靠大家的道德自律。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但“知耻”与“改过”之间还需要有一种“自讼”的魄力。有了错误,不要怕被别人知道,更不要欺骗自己。要敢于揭露自己,把自己的错误暴露出来,以增加羞耻感,推动自己去改正错误。卢志文就是希望翔宇人能够闻过必改,知耻即止,永葆清纯的道德良知。

翔宇人可谓知耻而改的典范,现在,不仅翔宇所有校园内任何地方绝无痰迹,而且全校学生与教职员工任何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不再随地吐痰。用卢志文的话说,翔宇人就是从不随地吐痰处,一步步跻身到当代世界文明人的行列之中的。

对于学生之“吃”与吐痰“末节”小事的关注,在卢志文看来与“无为而治”并不相背而行。因为这些看似细微末节的小事,既是解决起来难之又难的老问题,也是见微知著的大问题。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卢志文认为,“易”“细”与“难”“大”是一个辩证统一体,他正是从以小见大、以易见难处关注这些“末节”“小事”,并在这些“末节”“小事”中践履着他的教育理想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