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玉雕造假版图

 珠江大鹏 2015-11-18

明清玉雕造假版图

来源:《鉴宝》作者:本刊记者 苏勇 

在当前的玉器拍卖市场上,明清玉毋庸置疑地占据着强势地位,不但上拍数量众多,而且成交价格稳步上升,屡创新高,据业内人士透露,近年来明清白玉的价格涨幅每年都保持在10%以上,投资升值前景非常看好。与此同时,大量明清玉赝品充斥各地古玩市场,部分工艺上乘,作伪手法巧妙的高仿品,甚至混进拍场,蒙骗了不少眼力欠缺的藏家。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著名鉴定专家、首都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杨宝杰先生,请他介绍了玉器造假方面的知识。

江浙一带盛行高仿

在一般人看来,明清玉在拍场的广受宠爱,一方面在于明清玉存世量较大,造型和图案也与现代玉相近,多为吉祥题材,现代人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明清两朝距今较近,玉器多为传世品,与高古玉相比鉴定难度不大,收藏风险较小。但收藏风险的降低,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随着明清玉在拍场上的火爆,大量的赝品充斥各地古玩市场,特别是屡屡在拍场创出佳绩的宫廷玉器,更是成为造假者紧盯的目标。在这样的条件下,想要在市场上买到明清玉真品可谓大海捞针,据一位玉器藏家说,目前一般品位的明清玉器,在古玩市场上遇到的机会只有百分之一,一年里不停地淘换,也不过遇见十件八件的。要知道,在清末民初时,制作一件白玉牌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杨宝杰介绍,目前在江浙一带,特别是上海、苏州等地已然成为明清玉器造假的重镇,当地的制品除了部分工艺粗糙,一眼可辨真伪的低端货外,更有不少用料上乘,工艺精湛的高仿品。这一地区在明清两代就是全国民间制玉的中心,赏玩雕琢玉器的风气十分兴盛,当时有不少工匠进宫琢玉,传承至今,这里的玉雕匠人大都工艺精湛,熟习皇家制玉特点,由他们制作的仿明清宫廷用玉,以假乱真的能力不容轻视。

这里制作的高仿品用料讲究,多用上好新疆和田玉雕琢,同时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精心费力,完全达到了明清宫廷制品的水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仿品,在经过几次周转后,往往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拍卖场上。据业内人士透露,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苏州等地流出了一批和田料、苏州工的高档鼻烟壶,当时以每件四五千元的价格销售到了香港,谁想几年后,这些鼻烟壶出现在香港某拍卖行,不但年代被标为清中期,估价更是高达十多万元,并且顺利地以高价成交,其中的猫腻让人不得而知。据他判断,目前拍场上出现的标为清中期的玉器拍品中,有很多来自民间玉雕作坊高仿品,收藏投资者对此不可不察。

低端器件出自北方

除精雕细琢的创作外,在明清玉器中还有一路较为简洁粗犷的玉件,这一路制品虽然市场价值相对较低,但仍然没有逃出造假者的触角。杨宝杰说以前人们对这类东西并不感冒,不当回事,现在由于和田玉料的短缺,这路玉件的销路也逐渐看好。目前河北、河南等地的玉雕作坊制作了大量这路玉件,器形主要有带板、如意、玉扳指、玉牌等,玉牌的题材主要有连升三级、刘海戏金蟾等,以北京为集散中心,流散到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其中,最值得收藏者了解,也最容易让人上当的是曾在原国营工美公司供职的河北三河、唐山一代玉雕师傅的作品。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今天被当作宝贝的明清低端玉件并不受人关注,除部分作为饰品镶嵌在其他器物上,制成百宝嵌换取外汇外,更多的则是被遗弃在工美公司、或文博单位的库房中,有的甚至被低价处理到了民间。一些工美公司的玉雕师傅,在退休后,为了迎合当时市场的需求,便利用这些所谓的“库底子”,将它们改换形制,制作成人们喜好的样貌,例如将玉带钩改作为玉如意,使旧物换新颜,提升它的市场价值。这些东西,材质上与真品一模一样,雕刻者不但熟识真品全貌,而且掌握传统技艺,所以很难被一般藏家辨识出来。部分精品,也已在多方周转下,进入拍卖场。

杨宝杰说,就这路制品而言,真正好的老的玉件很少精雕细琢,古人的刀法简便利落,准确到位,比如人脸部的雕刻,往往数刀即成,而现在则将人脸磨得比较圆润,好像工艺深厚,用功很多的样子,实际上与古人真实的做法完全相背离,而且达到的效果也和古人相去甚远。看老玉器的雕工,就像看老瓷器上的绘画一样,一笔下去,貌似不像,实际上却非常到位,富有神韵。可以说,除了这批老玉雕师傅的作品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其它地域的赝品仅凭此一点,就可看出破绽。

和田玉概念遭恶意炒作

明清两代玉器极大发展的关键是高档玉料供应的充足,特别是在清王朝征服新疆,控制了玉材的开采与运输后,来自和田的美玉源源不断运入内陆,极大地推动了玉雕的创作。当时上至宫廷造办处,下至民间作坊,多用这种来自西域美玉制作器件。当时的和田玉走红,甚至到了不容其它地方玉材插足的地步。因此,玉器材质是否为和田玉,既是判断价值的标准,也是鉴定真伪的重要条件。随着和田玉资源的日渐稀缺,它的价值也扶摇直上,现在甚至有一种说法,即便买到一件仿制的明清玉器,只要材质确为和田玉,工艺也说得过去,仅就这块玉料来说,升值潜力就有保证。

源于和田玉价格的陡然增高,不少低端造假者受财力所限,纷纷采用其它玉料仿制明清玉器,除常用的俄罗斯玉、青海玉、岫岩玉外,近年来,更新增加了加拿大料和韩料。杨宝杰说,由于和田玉在我国目前实施的国标中,并不具备产地意义,而是所有成分为透闪石矿石的统称。因此为了炒作玉料的价格,玉料商便将这些物理结构以及化学性质与和田玉相同,只是产地不同的各类玉料,统称为和田玉,混淆了消费者对和田玉的认识。实际上这几种玉料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对鉴别老玉的真伪和价值有重要意义。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玉只要白度好价值就高。其实真正好的和田玉籽料,除了要白以外,还要有油脂感,凸显白度的玉料往往偏向石质,多为山料。

目前仿制明清玉器使用的玉料多为青海玉和俄罗斯玉,这两种玉料都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发出来的。在市场上多充作和田玉料销售,但温润程度不如和田玉。青海玉产于青海格尔木市南面的阿尔金山,矿物成份为透闪石,颜色有白、灰白、灰色等,还有藕色带绿、白中夹黑色等混合色。多数玉料总体感觉发灰粉色,往往夹带有条状透明筋线。青海玉储量大,开采容易,价格便宜,主要用来仿制清代大件炉、瓶、人物等。俄罗斯玉料产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的东、西萨彦岭,矿物成份为透闪石,颜色有白、青白和青色,多杂有墨点和糖色,有山料和籽料。俄罗斯玉料储量和产量都较大,质量高于青海玉价格也较高。主要用玉制作一些体形较小的明清玉件,如手把件、子冈牌等。

警惕“韩料”仿明清玉

在玉料市场上,除青海玉、俄罗斯玉常被用来仿制明清玉器外,来自韩国的“韩料”,近年来也成为赝品用料的重要来源。杨宝杰说,韩料是产于朝鲜半岛南部、春川地区蛇纹岩矿床的一种软玉,它的化学成分与和田玉基本相似,硬度大概是5.5左右,接近和田玉。

苏州博物馆藏  清  白玉鸳荷摆件

韩料的水头比青海料小,抛光后玻璃光泽不强,略有蜡感,也没俄料那么死白,密度硬度不如俄料。目前出现的韩料均为山料,还没有听说过籽料。韩料的鉴定结果属于软玉,就目前的质量情况看属于低档原料。

目前韩料以河南南阳镇平县石佛寺镇的玉料市场为中转,逐步流向新疆、北京、广州、济南、安徽、上海、扬州、苏州和南京等地。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韩料色泽青灰,有玉商便将其宣传成“青白料”,甚至利用这个灰度,加工成佛像、蟾蜍、貔貅、牌子、手镯等仿古式样的物件,稍加做旧,当作古件来卖。

如何鉴别某件玉料是否是韩料?

首先看颜色,韩玉多为灰黄绿色调的白色、灰黄白色,用肉眼能够看见细小的针状白点,透明度较差,有假皮充籽料。而和田玉洁白自然,温润柔和,透明度较好。其次是看质地,韩玉密度、质地略松,颗粒感强, 雕刻时易崩口,抛光后玻璃光泽不强,略有蜡感,光泽不柔和,并稍微偏轻。而和田玉有云雾状结构的玉花,质地细腻、稍压手,可精雕细琢,光泽温润,具有明显的油脂感。最后是试硬度,韩玉硬度约为5.5左右,比和田玉稍微低一点,略高于玻璃,刻划玻璃时要用点劲才能划出痕迹,而和田玉刻划比较容易些。

伪造皮色需仔细辨别

除了鉴别玉料外,考察制作工艺,也是鉴定真伪的重要手段。杨宝杰说,当前的作伪者大多按照书籍资料制作赝品,由于书上的玉器图样在摄影、制版时的角度和色彩误差很大,所以按照图样制作的器物,只能大致相似,根本不可能完全一致。特别是受图样的限制,造假者只能了解器物正面纹饰,背面的加工痕迹是无从得知的。今人认为古人正面做的好,背面也应当一样,其实不然,很多器物的背面是不加工的,因为依据某些器物的使用功能,如果它是镶嵌在其他器物上的,背面就会是粗糙的,没有打磨的痕迹。再有,现在使用的机械工具转速较快的,打磨的痕迹相对比较明显。

虽然,真品明清玉器大多为传世品,一般没有沁色,使得赝品的作旧相对没有战汉玉那么复杂,但为了蒙骗收藏者,获取超额收益,造假者已然采取了富有特色的作旧方法。例如为了使器物上出现铁锈,他们会把器物镶嵌在铁盖子上,在土里埋一埋。再有为了迎合人们喜好皮色的心理,他们会再通过涂抹某些特殊材料,伪造皮色。但涂抹而成的皮色,不如真品上的厚实,不是浸透在里面的。比较浅显,容易分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